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安鎮的結果 展開

黃安鎮

陝西省洋縣黃安鎮

黃安鎮位於陝西省洋縣城東南1 5公里處,南依巴山,北濱漢江,東隔沙河與黃家營鎮相望.西與磨子橋鎮接壤,1996年4月黃安鎮與原龍嘴鄉合併而成,2011年又將石關鄉併入。境內有道教名山金雞山,山勢險峻、翠柏蒼綠、雄偉壯觀。全鎮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179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11月1日,黃安鎮常住人口為14620人。耕地面積17475畝,其中水田8460畝,早地9015畝,人均耕地l 04畝。鎮內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財政所、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站、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司法調解服務站、文體廣電服務站、計劃生育服務站等9個機構,在編幹部職工54人。

農業結構


黃安鎮[陝西省洋縣黃安鎮]
黃安鎮[陝西省洋縣黃安鎮]
以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為突破口,制訂了支柱產業發展計劃,規劃“沿江葯、沿路菜、平川糧、丘陵煙、淺山牧、乾鮮雜果齊發展”的經濟發展格局,主攻煙、葯、姜、菜、果蔓柱產品。截止2003年底發展烤煙1080畝,黃姜302l畝,朱䴉系列中藥材652畝,乾鮮果550畝,蔬菜9000畝,油料5660畝.地膜洋芋1741畝.養殖大戶25戶.有力地帶動了全鎮經濟發展。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256萬元,多種經營產值936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457萬元.財政收入98.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71元。

社會事業


基礎建設

2002—2003年.投資80萬元,修路7 。8公里,改造抽水機站1處.修繕渠道8條12公里,清淤池塘165口,對境內的何蒙(何家村~蒙家渡村)路、張石(張堡村一石坎寨村)路、金雞山旅遊路進行全面整修,為發展農村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鎮17個村全部接通了電話.開通了移動通信黃安基站,縣公交車通至鎮政府,徵用集鎮建設用地2.21畝.鎮機關宿辦樓主體工程竣工。

文教衛生

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完全小學2所,初級小學11所,小學在校學生l 358人,鎮中心小半遷建已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建成了市文化先進鄉鎮。完成了鎮有線電視與縣廣電網路公司的整台。全鎮有衛生院1所門診部1個,村級衛生所17個.鎮衛生院新建大樓450平方米。

扶貧開發

積極開展參與式扶貧開發,上報了5個村扶貧開發規劃,全面起動了毛埡、廟埡兩村扶貧開發的實施,毛埡村被縣樹為扶貧開發樣板.受到市好評。

精神文明建設

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重點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和幹部思想作風教育整頓。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鎮349名農村黨員上崗任職,申報標兵黨支部2個.命名“五個好”村黨支部10個.建標準化黨員活動室7個,建立黨員示範基地1個.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建成市級社會治安模範鎮,建立健全了基層練冶網路,建立治安中心戶222戶,全鎮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要事紀錄


徠2002年2月25日,中共洋縣黃安鎮第三次黨代表大會召開,130名代表出席大會.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洋縣黃安鎮第三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蠶員會,陳學鋒當選黨委書記,選舉楊紫強、王洋卿為副書記選舉王洋卿為紀委書記。2002年3月21日,洋縣黃安鎮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1次會議召開.52名代表出席會議,大會選舉劉建群為鎮人大主席,楊紫強為鎮人民政府鎮長,左志星、彭本哲、盧玉民為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2002年5月21日,黃安鎮稅費改革工作正式啟動,按照“減輕、規範、穩定”的原則,合理確定了農民負擔,全鎮平均減負27 6%,確保了農民減負、農村穩定、基層政權正常運轉。
2002年6月9日,黃安鎮遭受暴雨襲擊,全鎮17個村、1個村民小組均不同程度受災,受災戶796戶,人口2827人,直接經濟損失80多萬元。
2003年4月24日,黃安鎮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緊急啟動,對全鎮430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及外來流動人口實行嚴密監控措施,確保了全鎮“非典”疑似病例確診病制零、霉感染、零報告。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洋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黃安鎮常住人口為14620人。

建制沿革


1958年設黃安公社、石關公社,1984年改黃安鎮、石關鄉。1996年,撤銷龍嘴鄉併入黃安鎮,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黃安、張堡、劉家溝、朴樹、何家村、東村、閻堡、三道嶺、石坎寨、郭家溝、法師墳、廟埡、蒙家渡、毛埡、程家河、王家台、全家溝17個行政村;石關鄉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東溝、石關、康溝、石家灣、劉家壩、鵝項、界牌、麻柳8個行政村。2011年,撤銷石關鄉併入黃安鎮。

行政區劃


轄25個村
朴樹村東村村黃安村何家村閆堡村
張堡村劉家溝村三道嶺村郭家溝村蒙家渡村
王家台村程家溝村石坎寨村法師墳村廟埡村
毛埡村全家溝村石家灣村東溝村康溝村
石關村劉家壩村鵝項村界牌村麻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