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2條詞條名為李萍的結果 展開

李萍

中國呂劇演員

李徠萍,女,1963年出生於山東濟南,呂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節表演獎獲得者。

代表劇目《姊妹易嫁》《小姑賢》《苦菜花》《庵堂認母》《補天》等。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63

出生

1963年出生於山東濟南。

1982

考取山東省呂劇院,主攻青衣

1982年考取了山東省呂劇院,主攻青衣。

考取山東省呂劇院,主攻青衣
1982

受業於林建華、郎咸芬,迅速成長

1982年先後受業於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林建華、郎咸芬。她嗓音條件優越,天性聰悟,又勇於勤學苦練,在老藝術家的諄諄教誨下,迅速成為青年演員中的佼佼者。

1990

憑《姊妹易嫁》奠定了地位

1990年呂劇院赴港演出,領導決定啟用青年演員,李萍成功飾演了呂劇代表劇目《姊妹易嫁》中素花一角,獲得好評,奠定了自己在劇院主演的地位。

憑《姊妹易嫁》奠定了地位
1994

表演《軍嫂》,成為里程碑

1994年排演了現代戲《軍嫂》,塑造了一個當代軍嫂的新形象,成為李萍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

1999

苦讀兩年,為藝術道路奠定基礎

1999年,父親轉業回山東,動員女兒一起回山東。李萍被分配到濟南歷城區文化館工作。由演員改為群眾文化工作者,苦讀兩年,對於自己今後的藝術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她小小年紀便對樣板戲著了迷。她幾乎每天都模仿樣板戲的角色演唱,李鐵梅、小常寶、方海珍、柯湘……這些角色的戲她幾乎都能唱下來。她的這一愛好還感染了弟弟,姐弟倆經常來個聯唱。一個家庭有了兩個唱戲的,那可真夠熱鬧了。父母看到一雙兒女學戲的天真勁兒,不時地發出會心地微笑。在李萍12歲那年,她時常陪母親去看寧波京劇團的演出,有時還偷偷地到後台扒在窗台上看演員化妝,每次看完戲后,她都激動萬分,久久不能入睡,她被劇中的角色深深地感染了,對人家羨慕的不得了。啥時自己也能登上舞台演戲,那該多好啊!一個當演員的理想種子埋在了這位少女的心中。
李徠和戲劇還真有緣分,僅僅過了一年,李萍參加了全縣中學生文藝會演。未曾想她的出色表演才能被舟山越劇團看好,導演問她願意不願意去劇團唱戲。當時李萍還以為導演在給自己開玩笑。難道理想之花這麼容易就盛開了嗎?她即興唱了一段《杜鵑山》選段,雖然唱得不是特別準確,但甜美的嗓音和良好的舞台感覺,使她邁進了越劇團的大門。
14歲就進了劇團,天真爛漫的李萍自我感覺太良好了。
1982年已經在文化館工作的李萍,考取了山東省呂劇院,主攻青衣,先後受業於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林建華、郎咸芬。她嗓音條件優越,天性聰悟,又勇於勤學苦練,在老藝術家的諄諄教誨下,迅速成為青年演員中的佼佼者。1990年呂劇院赴港演出,領導決定啟用青年演員,李萍成功飾演了呂劇代表劇目《姊妹易嫁》中素花一角,獲得好評。此後,院領導著意培養,委以重任,陸續在《軍嫂》《書記大姐》等多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成為山東省呂劇院骨幹演員。
陰差陽錯投身呂劇
此時的李萍已不滿足於當一名演員,她立志將來一定要爭取當個名角兒。團里對這位天賦上佳的小演員十分鐘愛,老師手把手地教她,使她成長很快,在傳統戲《春草闖堂》《白蛇傳》《紅燈照》等劇中擔任了角色。
正當李萍在舟山越劇團放飛自己理想的時候。1999年父親轉業回山東。父母捨不得讓年少的女兒留在浙江,就動員女兒一起回山東。雖然不太情願,但還是隨父母回到了家鄉。被分配到濟南歷城區文化館工作。由演員改為群眾文化工作者,開始還有點不太適應,那時館里有不少書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每天都在啃書本。有時看得入迷,竟忘記下班,被鎖在了圖書室里。李萍說,這兩年,自己雖然未能登台演出,但兩年的苦讀,對於自己今後的藝術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李萍沉浸在書的海洋里,吸吮著知識的營養時,命運之手又來牽動她。一天,館里有位同志去市內出差,看到山東省戲曲學校招生的廣告,就自作主張,花五角錢給李萍報了名。唱京劇也曾是李萍的理想,如今有了機會,自然不會放過。由於她有從事越劇的基礎,很快便過了藝術關。命運之神真是不可琢磨,正當李萍的一隻腳踏進京劇門坎,卻意外地認識了省呂劇院的鞏長嶺老師,鞏老師在了解了李萍的情況后,說道,你的基礎這麼好,還上什麼學?還不如直接到我們呂劇院里來,現在院里正在招演員,這是一個機遇。結果命運之手又將李萍牽進了呂劇院,成了一名呂劇演員,從此開始了她呂劇藝術的生涯。
走紅香港演活軍嫂
李萍、呂淑娥《姊妹易嫁》
李萍、呂淑娥《姊妹易嫁》
有天賦,有功底,李萍很快在呂劇院脫穎而出。在全省舉行的戲曲大賽上,她只得過一次銀獎,其餘全部是金獎,顯示了不凡的實力。1990年,李萍隨團去香港演出《姊妹易嫁》,結果一炮走紅。香港媒體對李萍的表演好評如潮。《大公報》稱山東呂劇一炮打響,尤其是飾演素花的演員李萍,表演傳神,嗓音委婉甜美,韻味無窮,而且渾身都有戲,堪稱是呂劇的一顆新星。自此後,李萍奠定了自己在劇院主演的地位。
自香港一炮走紅后,李萍對自己更加自信了,演起戲來也就遊刃有餘了。當軍嫂韓素雲的事迹傳遍大江南北時,山東呂劇院於1994年排演了現代戲《軍嫂》。劇中的軍嫂蘭素雲由李萍扮演。李萍在閱讀劇本后,引起了創作的慾望。當她與生活中的原型韓素雲交流后,被感動的熱淚盈眶。韓素云為了國防事業付出太多太多,她太了不起了!李萍從內心十分敬佩這位好軍嫂,自己有理由讓好軍嫂的形象在舞台上發揚光大。李萍對農村生活並不陌生,她調動起自己全部的生活積累,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人物的塑造中去。作為本劇藝術總監的老院長郎咸芬也幫助她塑造人物,力爭把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有生活。
第一次創演一部新戲,李萍深感壓力之大。她反覆研究劇本,反覆琢磨生活中軍嫂的一些細節。在排演過程中,李萍吃了不少苦。由於劇中的蘭素雲有不少摔倒的動作,李萍的雙腿時常青一塊紫一塊,有時疼得背後抹眼淚。但她抱著對軍嫂的崇敬,咬牙堅持下來,在李萍不懈地努力下,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軍嫂形象立在了舞台上。這齣戲在部隊演出時,很受官兵的歡迎。當時的軍委領導張萬年、遲浩田在觀看該劇后,給予該劇較高地評價。認為演員演活了軍嫂,對部隊官兵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在海軍司令部禮堂演出時,官兵反響十分強烈。有人作過統計,全場熱烈鼓掌30多次。專家也對李萍的演出給予較高地評價,認為李萍不僅演技出眾,而且演出了人物的“魂”,
李肖江、李萍《庵堂認母》
李肖江、李萍《庵堂認母》
塑造了一個當代軍嫂的新形象。《軍嫂》應是李萍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里程碑。
藝海無涯超越自我
李萍《補天》
李萍《補天》
根據長篇小說《苦菜花》改編的呂劇《苦菜花》,是一部戰爭題材劇。對於戰爭李萍是陌生的,但她對軍旅生活是熟悉的,她在劇中飾演女八路趙星梅,由於她的形象和氣質與這個人物十分接近,加上她對原著讀得透,對這個人物把握得十分準確。李萍演出了趙星梅的英雄氣。在演《軍嫂》后,有的專家認為李萍很難再有所突破,但李萍成功地塑造了趙星梅這個新的藝術形象。這部戲反覆在中央電視台播放,引起了專家的注意。有的專家評價李萍的演出風格與北京人藝的名家馮憲珍十分相似。李萍說,自從香港一炮走紅后,自己有了底氣,有了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一半,鮮花和掌聲給了自己前進的動力。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一名演員滿足現狀,不思進取,那必然會走下坡路。
李萍 井台會
李萍 井台會
如果說《軍嫂》使李萍經受了考驗。那麼,《書記大姐》就是李萍演藝生涯的一道難關。當《書記大姐》決定由李萍主演時,她卻犯了躊躇,自己過去從未演過領導幹部,能駕馭這個新角色嗎?的確,在排演時,李萍一點感覺也找不到,在舞台上連步都不會邁了。開始時越學越不像,怎麼演也不像,一度急得李萍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內心十分焦躁。郎咸芬院長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就耐心地幫助李萍找感覺。李萍借了一身工作服,把髮型剪成書記大姐型,決心從戲外往戲里找感覺。她在小鴨集團體驗生活時,注意觀察李淑敏的一舉一動,並注意搜集她生活中的故事。慢慢地找到了感覺。這齣戲沒有多少故事,又不能隨意創造,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李萍為了演好這個人物,真是煞費苦心,調動了一切生活積累,終於使書記大姐的形象在舞台上“活”了起來。當她在小鴨集團演出時,一登台觀眾就報以熱烈的掌聲。因為她的一舉手一投足太像李淑敏了。李萍不僅做到了形似,而且做到了神似,演出了這位書記大姐的神韻。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山東省書記的吳官正同志看了此劇后,給予較高的評價。當時在青島視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後補委

人物評價


李萍《雷雨》
李萍《雷雨》
李萍扮演過的角色除了樸實的表演風格、俊秀的舞台扮相,留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她那委婉動情的唱腔,她音域寬廣、高音不躁、低音不諳,以情代聲、以聲傳情,繼承了乃師郎賢芬的演唱特點。表演上,內在與外在達到和諧統一,情由衷出,貼近生活,形似中求神似,虛擬的動作中流露出適度的分寸感,將呂劇新一代演員的表演提高到符合時代審美要求的新水準。

個人作品


李萍高靜 姊妹易嫁
李萍高靜 姊妹易嫁
李萍從藝以來曾在《喝面葉》《三拉房》《井台會》《姊妹易嫁》《庵堂認母》《逼婚記》《搬窯》、現代戲《軍嫂》《苦菜花》《石龍灣》《大地軍魂》《書記大姐》《補天》《祝福》等幾十齣劇目中飾主要角色。榮獲過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以及多個山東省文藝匯演表演一等獎,多次在中央及省市電視台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