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肅霜

京劇表演藝術家

徠關肅霜(1928年-1992年3月6日),女,原名關鷫鸘,滿族,湖北荊州人,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旦角,京劇演員,專攻武旦。

關肅霜生前任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雲南省劇協主席、省京劇院院長。已故云南省京劇院院長關肅霜,是京劇舞台上的一朵奇葩。她曾於1956年、1957年和1980年三次出國訪問演出,在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出中獲金質獎章。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1950年1月在雲南大戲院任演員。
1951年4月參加昆明舉辦的戲曲改進協會籌委會第一期藝人講習班學習。11月人云南大戲院管理委員會委員。
1952年赴重慶參加西南文代會並演出《大英節烈》。
1954年任慰問全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團副團長,參加慰問演出活動。
1955年赴上海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會演,並帶回一些劇本。
1956年經李建業、秦竹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藝術代表團,赴、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奧地利和瑞士等國訪問演出。回國后,留北京香蘇盛琴、李麗芳學戲。是年,參加雲南省戲曲會演,主演《戰洪州》獲演員一等獎。
1957年赴莫斯科參加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會,演出《泗州城》《打焦贊》,榮獲兩枚金質獎章。爾後應邀到前蘇聯各地巡迴演出。
1958年雲南大戲院改名為昆明京劇團,任團長。與徐敏初一起,主演現代京劇《白毛女》。
1959年任雲南省京劇出省巡迴演出團副團長,到北京、天津、武漢、南京等地演出。在北京參加慶祝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期間,經夏衍介紹拜梅蘭芳大師為師。
1960年初,和徐敏初結為百年之好,在昆明飯店舉行簡樸而又熱鬧的婚禮。省市領導於一川、劉明輝等出席了婚禮儀式。6月成立於男生京劇院,任副院長、一團演員。
1961年到大理、臨滄參加中緬友好活動,並慰問邊防部隊。
1962年8月參加昆明舉行的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
1963年9月赴北京主演《謝瑤環》和《多沙阿波》,並應邀到周總理家做客。
1964年到潞西縣三台山景頗族地區深入生活,赴北京參加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主演《黛諾》,受到戲劇界的重視和好評。同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5年6月江青來信,談改變《戰火中的青春》的創作問題,秋季赴廣州,為廣交會中外來賓演出,併到深圳為港澳同胞演出受到好評。
1969年到雲南民族學院參加省級文藝團體毛澤東思想學習班,被審查。江青指名調關肅霜到北京,安排在《紅色娘子軍》劇組。
徠1977年7月參加六場京劇《豹子灣戰鬥》演出,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五十六周年。同年底演出大型新編歷史劇《紅燈照》。
1978年1月28日關肅霜丈夫、雲南省京劇院著名演員徐敏初因病在昆明逝世。2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4、5月到湖南省漢劇院學習,移植京劇《闖王旗》。8月率團到祿豐縣各公社演出。
1979年恢復雲南省京劇院建制 在一團任演員,參加中央慰問團為邊防部隊演出。同年赴北京拍攝戲曲彩色藝術片《鐵弓緣》,參加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主演京劇現代戲《佤山霧》,並獲演出一等獎。11月,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這一年被評選為省勞動模範。
1980年任中國雲南京劇團副團長,赴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瑞士和列支敦斯登等國訪問演出,大獲成功。同年,主演的電影藝術片《鐵弓緣》,榮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1981年1月經省委批准,任雲南省京劇院院長,到西北銀川、蘭州等地演出,並收徒。寧夏電視台錄製了其主演的《白門樓》、《辛安驛》等劇目。同年9月,在昆明參加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是十二十周年的演出活動。
1982年2月《北京日報》報道月月寄款義務贍養在北京的失子老人胡淑貞、馮琪的感人事迹。全國各地一些包干也發表了類似的報道和評論。兼任雲南省京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
1986年3月參加中國文聯代表團出訪日本國,在東京、箱根、精度、奈良、神戶、大阪和仙台等地,進行了藝術交流活動。在全國第二屆戲曲電視劇評獎大會上,關肅霜主演的的京劇《謝瑤環》電視片,被評為榮譽獎。
1988年3月率領雲南省京劇團赴香港演出,主演《鐵弓緣》《戰洪州》等劇目,被報界譽為“京劇怪傑”。9月在雲南省首屆民族藝術節上作告別演出。
1989年5月徒弟鈺存演出《謝瑤環》關肅霜為其配演劇中武則天一角。
1992年10月生前演唱的《黛諾》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授予的我國第二屆“金唱片獎”,雲南省京劇院副院長毛雲婷、關肅霜的女兒徐巧玲赴京代其領獎。

人物去世


1992年3月6日在昆明家中急病突發猝然仙逝。

樹碑紀念


1992年9月關肅霜被荊州博物館列為江陵第二十三位歷史名人,並為其樹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