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凌水庫

錦州市近郊區的水庫

錦凌水庫項目壩址位於錦州市近郊區的後山河營子村,距錦州市9.5km。是小凌河流域規劃中的重要樞紐工程,也是小凌河幹流上擬建的唯一的控制性骨幹工程。水庫的任務是以防洪、城市供水為主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

水庫介紹


錦凌水庫壩址距錦州市政界3公里,距小凌河西大橋7.5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9.5公里。大壩是以土壩為基本壩型的混合壩,全長1148米,其中:左岸土石壩499米,右岸土石壩351.5米,中間混凝土壩297.5米,壩頂高程64.8米,實際最大壩高為66米,壩腳寬190米,壩頂寬8米。工程需動用土石方312萬立方米,混凝土50.1萬立方米。建築工期預計四年半,實際工期縮短為三年半。
水庫控制面積3029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58.8%,佔地面積60平方公里。東起後山河營子,西至扎木林子,回水長度22.08公里;南起姜家街,北至牤牛屯,最大寬度13公里,錦州市政府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提出的建議,將錦凌水庫項目規模適當縮小,蓄水水位由62米降至60米;總庫容8.80億立方米;凈調節水量1.61億立方米為大二型水庫。興建錦凌水庫工程,控制洪水,削減洪峰,是解決錦州城市和鐵路設施防洪標準偏低的可靠措施。待錦凌水庫建成后,可將沈山鐵路橋的防洪標準由現狀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錦州城市防洪標準可由現狀50年遇提高到200年一遇洪水。同時可調節小凌河的徑流,向錦州市年均供水0.98億立方米,基本滿足2015年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水要求。可替代超採區的地下水源,使地下水逐步恢復採補平衡。
錦凌水庫
錦凌水庫

建設必要性


小凌河防洪標準太低
小凌河防洪標準太低,嚴重威脅城區及交通樞紐的安全。
小凌河全長206公里,流域面積5153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3.86億立方米。該河從市中心穿過,河段長26公里。由於汛期降雨多集中在2-3場較大暴雨過程中,因此歷史上洪水災害頻繁,據調查自1737年-2000年260年間,發生洪水40多次,平均6年一次,其中大洪水、特大洪水平均10年一次,尤其是建國后的1963年洪水,洪峰流量達到10800 立方米/秒,相當於200年一遇,當時市區內平均水深0.73米,企業全部停產23天,沈山鐵路中斷運輸74小時,全市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多元。現在如果再遇1963年大水,估計損失將超過60億元。特別是近年來在小凌河下游又相繼建成了京沈、錦朝、錦阜等三條高速公路,建成了秦沈鐵路專線,加上原有的沈山鐵路、京哈公路,在錦州市區周圍形成了十分密集的交通幹線網路,如果小凌河再發生較大洪水,將嚴重威脅關內外交通的安全,後果不堪設想。
市區供水嚴重不足
市區供水嚴重不足,制約了經濟建設與城市的發展
由於我市地處遼西貧水地區,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00多毫米,全市水資源總量為17.6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是全省的2/3,是全國人均水量的1/4,是一個嚴重的缺水城市。目前,我市供水主要取自臨近渤海岸邊的大凌河、小凌河沖積扇地的地下水源,由於長期大量超采,該地區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區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實測的地下水漏斗區已擴大至120多平方公里,海水正以每年100米的速度向淡水區入侵,2003年底海水入侵的最大位移已增加近700-800米。特別是近5年來的連續特大幹旱,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最多的達7米以上,許多群眾的飲水井已不能正常使用。去年春季,全市城區日缺水量已達近10萬噸。按著城市發展規劃,2010年錦州市中心城區人口將達到百萬,建成區面積將擴展到115平方公里,預測日缺水量將達到30萬噸。
錦凌水庫
錦凌水庫
由此可見,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錦州市建設與發展的“瓶頸”,已經到了不解決不行的程度了。因此,建設錦凌水庫是十分必要的。

項目進展情況


1998 年底錦凌水庫工程項目開始啟動。
1999 年編製完成《小凌河流域規劃》,2001 年4 月經省計委批複。為解決小凌河流域錦州市的防洪和城市供水問題,規劃近期在小凌河幹流中下游錦州地區興建錦凌水庫。
2003 年4 月,編製完成《錦凌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2003 年10 月和2004 年7 月分別通過水利部規劃總院的審查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的評估,並上報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
2007 年12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以發改農經[2007]3542 號文批複該工程項目建議書。
2008 年12 月,編製完成《錦凌水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09 年1 月通過水利部規劃總院的審查,並上報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
2008 年12 月,由錦州市政府組織成立錦凌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同期,由錦凌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組織開展前期施工準備工作。
2009 年5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以發改農經[2009]1275號文批複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09 年5 月,基本完成《錦凌水庫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編製,準備上報。
2009年5月20日,工程開工
按照項目規劃及施工進度要求,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造林120公頃,植樹22萬株。今年二期工程全面啟動,主要工作包括物資準備、技術培訓、整地、打點、挖坑、植樹、澆水,預計造林面積將達160公頃,植樹28.6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