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凌河的結果 展開
- 河流流域
- 劉媛媛演唱歌曲
大凌河
河流流域
大凌河發源於遼寧省與河北省接壤地區,全長447公里,大小支系縱橫交錯,主脈橫貫遼西,東南匯入渤海。
它是遼寧省西部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2.33萬平方公里,流域內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年均徑流量17.91億立方米。大凌河流經碎屑岩、火山岩和黃土地區,含沙量達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嚴重。
大凌河[河流流域]
大凌河上游分為南、西、北三支,南支發源於 遼寧省建昌縣要路溝鄉吳坤杖子村水泉溝,西支發源於 河北省平泉市台頭山鄉凌河源村(2015年更名),北支發源於 凌源市萬元店鎮熱水湯村,由此向南,流經萬元店鎮、凌源市區至凌源市城南辛杖子匯入西源。三支在 喀左縣利州街道小河灣社區龍源湖匯合后,流經朝陽縣、朝陽市區、北票市、義縣、凌海市,於盤錦市與凌海市交界處注入 渤海。
大凌河流域面積為23263 km,在遼寧省境內面積為19998 km,佔全流域面積的86%,大凌河幹流河道全長447 km。大凌河宮山咀水庫以上地勢較陡,河道坡度在5‰以上,宮山咀水庫以下地勢趨向平緩,河道坡度在1‰左右。流域內植被較差,水土流失嚴重,洪峰漲跌迅速。據1956-2000年資料統計,大凌河凌海站多年平均降水量614 mm,多年平均徑流量17.91億m,多年平均流量52 m/s,枯水期平均流量38.1 m/s。大凌河的支流多集中於左側,較大支流有老虎山河、涼水河、牤牛河及細河。
大凌河流域屬寒溫帶夏雨炎熱型氣候,受南來溫暖氣團與北來大陸氣團交替影響及季風環流影響,夏季炎熱多雨,冬春少雨乾燥,是遼寧省的乾旱地區,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00mm至600mm(自2018年初以來,截止5月底,錦州地區平均降水量66.0mm,阜新地區81.4mm,朝陽地區55.5mm,盤錦地區56.3 mm,葫蘆島地區45.6 mm),由南向北遞減。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年內變化極不均勻,降水多集中於6-9月,佔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7、8兩月更為集中,降水量佔全年的55% 左右。
大凌河流域多年平均氣溫在8℃左右,極端高溫在38℃~42℃之間,多出現在6-8月,極端低溫可達-25~-37℃,多出現在12和次年1月。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在38~82% 之間,其中7-8月最大。大凌河流域是遼寧省日照時數較長的地區,平均日照時數在2850 h左右;初霜最早在8月下旬;終霜最晚在5月下旬;年最大凍土深度147 cm;年最大積雪深度20 cm左右。
大凌河水系(包括老哈河水系、青龍河水系)涉及朝陽、錦州、阜新、盤錦和葫蘆島5個市,共有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643條,其中流域面積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河流3條(大凌河、老哈河、青龍河),流域面積1000-5000平方公里的中型河流6條(牤牛河、細河、大凌河西支、老虎山河、蹦河、第二牤牛河)。
《水經注》中對今大凌河、古白狼水的記載:
遼水右會白狼水。(白狼)水出右北平白狼縣東南,北流,西北屈,逕廣成縣故城南,王莽之平虜也,俗謂之廣都城(喀左縣南公營子鎮境內)。又西北,石城川水注之。
(石城川)水出西南石城山,東流逕石城縣故城南,《地理志》:右北平有石城縣(喀左縣山嘴子鎮境內)。北屈逕白鹿山西,即白狼山(喀左縣白塔子鎮大陽山)也。其水又東北入廣城縣,東注白狼水。
白狼水北逕白狼縣故城東,王莽更名伏狄。白狼水又東,方城川水注之。
(方城川)水發源西南山下,東流,北屈逕一故城西,世謂之雀目城。東屈逕方城北,東入白狼水。
白狼水又東北,逕昌黎縣故城西。《地理志》曰交黎也,東部都尉治,王莽之禽虜也。應劭曰:今昌黎也。高平川水注之。
(高平川)水出西北平川,東流逕倭城北,蓋倭地人徙之。又東南逕乳樓城北,蓋逕戎鄉邑,兼夷稱也。又東南注白狼水。
白狼水又東北,自魯水注之。(自魯水)水導西北遠山,東南注白狼水。
白狼水又東北逕龍山西,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地也,使陽裕築龍城,改柳城為龍城縣。十二年,黑龍、白龍見於龍山,皝親觀龍,去二百步,祭以太牢,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悅,大赦,號新宮曰和龍宮。立龍翔祠于山上。
白狼水又北逕黃龍城東。《十三州志》曰:遼東屬國都尉治,昌黎道,有黃龍亭者也。魏營州刺史治。《魏土地記》曰:黃龍城西南有白狼河,東北流,附城東北下,即是也。又東北,濫真水出西北塞外,東南歷重山,東南入白狼水。
白狼水又東北出,東流,分為二水,右水疑即渝水也。《地理志》曰:渝水首受白狼水,西南巡山,逕一故城西,世以為河連城,疑是臨渝縣之故城,王莽曰憑德者矣。渝水南流,東屈與一水會,世名之曰{栱血}倫水,蓋戎方之變名耳。疑即《地理志》所謂侯水北入渝者也。《十三州志》曰:侯水南入渝。《地理志》蓋言自北而南也。又西南流注於渝。渝水又東南逕一故城東,俗曰女羅城。又南逕營丘城西。營丘在齊,而名之於遼、燕之間者,蓋燕齊遼迥,僑分所在。其水東南入海。《地理志》曰:渝水自塞外南入海。一水東北出塞,為白狼水,又東南流至房縣,注於遼。《魏土地記》曰:白狼水下入遼也。又東過安市縣西南,入於海。
大凌河
萬元店河。發源於凌源市萬元店鎮熱水湯村,流長26公里,在凌源市凌源鎮注入大凌河西源。
宋杖子河,舊志記載謂“石塔河”,源於河北省平泉市鄭杖子,在凌源市凌源鎮注入大凌河西源。
白塔子河。古名“蒿桑河”,發源於建昌縣王寶營子鄉大黑溝,流長28公里,在喀左縣白塔子鄉大西山村注入大凌河南源。
滲津。河又名“石城川水”、“狗河”,蒙古語稱“僧機圖河”。發源於凌源市三家子鄉宣杖子,流長45公里,在喀左縣桃花池,左岸注入大凌河南源。
四官營子河。古名“賽音河”,發源於凌源市牛營子鄉邢杖子,流長33.5公里,在喀左縣三家鄉,左岸注入大凌河南源。
牤牛河又名“牛兒河”,上游名“深井河”,發源於建平縣深井鄉努魯兒虎山樑,流長66公里,至水泉東注入大凌河。
牤牛河。是大凌河一條較大的支流,又名“北土河”,古稱“濫真水”,蒙古語為“圖爾根河”。發源於內蒙古奈曼旗的黃音他拉,由台吉營鄉入北票市境,流向西南,為北票、阜新的界河。先後有固爾班和爾圖泉水及黑城子河、寶國老河、馬友營河、什巴奤河、蒙古營河等水匯入。全長136公里,流域總面積為4400平方公里,流經北票市境71公里,於下府鄉注入大凌河。
顧洞河。又稱“哈爾腦河”,古稱“固都河”,發源於平頂山南側,流長60公里,於北票市桃花吐鄉坤都營子注入大凌河。
涼水河。又名“百里水”,有二源均出自平頂山東麓,於北票市於上府注入大凌河。
老虎山河。古稱“波甸台根河”,發源於內蒙古敖漢旗大青山西麓,流長75公里,於朝陽縣大平房鄉注入大凌河。
細河,明代稱清河,清代始稱細河。源出於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八家子鄉烏蘭木頭山。由義縣瓦子峪鄉孟家屯西北入義縣境至東高家屯東南與清河匯流,至車坊鄉石頭廟子分兩支,於常家屯東南兩支複合,再經王寶城子、靠山屯、復興堡之東穿過鞍羊公路大橋,於破檯子西南流入大凌河。細河在義縣境內長約23公里,流域面積509平方公里,是義縣第二條大河。兩岸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是糧谷棉花主要產地。
清河,因河水含沙量少,水清澈故稱為清河。發源於北票市境內。流經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的雙山子,至清河門區的后窯,由三道壕注入義縣境內,又經高檯子鄉的清河城子、清河洞,至東高家屯東南注入細河。清河在義縣境內流經面積為19平方公里。河平均寬度約2 00米。
大定河,原名石河,又名石房河,發源於大定堡鄉西大嶺的東麓,流經蔡家樓、大定堡、紅旗水庫、牌坊、劉溫屯、團山子西匯入一支流,再經西後台、景家堡、開州,經高台堡東南出義縣界於錦縣余積鎮小方堡東南注入大凌河。河寬約100米,平均流量為50立方米每秒,沿河兩岸修築石壩2400延長米,設有提水站3處,有效灌溉面積1200畝。
李二河,亦稱二道河,舊稱大安河,發源於地藏寺鄉東北部359高地,經馮家嶺、歪脖嶺、高家溝、小嶺子、西磚城子、英窩山、頭道河、二道河至大康堡穿過錦承鐵路后流入大凌河,最大流量為10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為0.13立方米每秒。
小七里河,又稱泥河子,發源於前楊鄉西部黃花山東南龍頭溝,流經大營子(原達子營),經前泥河子,穿過錦承鐵路轉東北,再經中泥渣子、后泥河子至小七里河屯橋,引入人工河后,注入大凌河,全長20公里。
沙河子(河北沙河子),因河多沙得名。發源於高檯子鄉西境老黑山,海拔712.2米。經舊陵、桑土營子、觀音堂、大蔡家屯、廟兒溝、卧龍泉,至九道嶺鎮的西樹行子流入大凌河。全長20公里,河寬0.5公里,河岸有大量沉積河沙,是工業建築用的優質細沙。
紅檯子河,因發源於羅家屯鄉的紅檯子而得名。流經偏坡子、石佛寺、夏家溝、星星屯后匯入大凌后,季節河,全長10公里,河寬約0.5公里。
柳河溝河(舊稱大靖河),源出高檯子鄉西北白台溝附近,流經石柱溝、高家屯、砬子山、老黑冊、北磚城子,經檯子山南至馬戶穿過錦阜公路和新義鐵路,再經高檯子、雷家屯、前營子注入大凌河,全長約20公里。
瓦子峪河,源出冷家鄉東南南長嶺溝附近,流經刺梅花溝、二道溝、柳河梁子、上下五間房至冷家溝、龍灣、商家屯南,至瓦子峪西南,入老龍口水庫,北出老龍口,經四檯子西流入細河,全長約28公里。
稍戶營子河,亦稱沙河,源出北鎮市大寺鄉天仙觀,流經北五台溝王景屯、花爾樓、鐵河嘴子、銷西、樹林子、馬圈子、至孟家屯折向西南流,在冉家窩堡西匯入細河。全長約20公里,流域面積85平方公里。
老公溝河,源出劉龍台鎮境內大檯子山,流經老公溝、大白廟、小白廟子、金善堡、王家屯、富家屯、六台出義縣境內,注入北票境內柳河,全長22公里。
小沙河,又稱城西沙河,源出大定堡鄉民家屯後山,流經頭道河鄉的大魏家溝、三百壟、靖家屯、樹根底下、老爺廟、拉拉屯、賈莊子,穿過五里屯西橋,經后五里屯西關,流入大凌河,全長19公里。
灰山河,源出白廟子鄉灰山子,流經吳家屯、戴家屯、白廟子、老君堡、大白檯子、李家窩堡,注入大定河,全長25公里。
小嶺子河,源出留龍溝南大山(大安山),由泉水彙集成河,經由北房子、小嶺子、東霍居廟、西霍居廟、王家莊、大葉屯,流經曹家屯水量增大,經靠山屯水庫流入北小河,於許家屯西南入錦縣境內,在義縣境內全長約20公里。
地干河,亦稱北小河,是地藏寺鄉境內唯一的河流。源出地藏寺鄉上三寶屯西溝。流經下三寶屯、燒鍋、楊樹溝、鐵匠溝、劉龍溝鄉的許家屯后入凌海境內匯入小凌河。在義縣境內全長約12公里。
大凌河流域洪水災害頻繁,自1930年以來,先後於1930,1945,1949,1962,1963,1977,1984,1994年發生較大洪水8次,平均不到10年就要遭受一次較重的洪水災害,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很大損失。其中以1949、1962 年洪水災害最重。
1949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遼寧大部分地區陰雨綿綿達超過40 d,又受颱風襲擊,各地河水猛漲,泛濫成災,尤以遼西地區為重。據洪水調查,1949年洪水是大凌河歷史上最大的洪水,義縣站洪峰流量30 400 m3/s。在義縣,洪水越過城牆,進入城內,造成縣城內洪水泛濫。
1962年遼西地區大凌河中上游普降暴雨,造成大凌河河水暴漲,發生了1962年7月26日的大凌河實測最大洪水,義縣站洪峰流量為17 300m3/s。此次洪水造成朝陽市哨口營子村左堤決口,洪水沖入市區,水深最大處達3.5 m,錦承鐵路停運3 d,公路多處被沖毀,交通損失達1.66億元(1962年不變價),市郊村屯大部分受災,淹沒農田2.0 hm2,直接經濟損失4 400萬元,凌海以下兩岸決堤75處,受災農田3.6 hm2,受災人口9.5萬人,倒塌房屋7 338間。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財富的積累以及遼寧省各地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如歷史洪水重現,洪災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綜合社會影響將越來越大。
大凌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有閻王鼻子水庫、宮山嘴水庫、菩薩廟水庫、瓦房店水庫、龍潭水庫、水泉鴿子洞水利樞紐、白石水庫
白石水庫坐落在遼寧省北票市大凌河幹流上,地處朝陽、阜新、錦州三市中心地帶,交通便利,地理環境優越。白石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殖、觀光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總庫容16.45億立方米,可控制流域面積17649平方公里。規模列遼寧第三,遼西第一。
大凌河幹流上的以防洪、灌溉、城市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並多年調節的大型水利樞紐。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境內,壩址距北票市區46千米,距義縣縣城45千米。
工程始建於1995年5月,2000年8月正式落閘蓄水,同年年底基本建成。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7649平方千米。水庫按5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總庫容16.45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3.89億立方米,興利庫容8.7億立方米,死庫容1.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調節水量5.28億立方米。水面面積約80平方千米。
宮山嘴水庫是一座集防洪、灌溉、發電、養魚、旅遊、休閑、度假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遼寧省大Ⅱ型水庫,綿延18公里,壩址以上河長51.5公里,控制流域面積651平方公里。它修建於1958年9月,1963年末竣工,總庫容1.27億立方米。水庫設計養魚面積1萬畝,1961—1982年累計捕魚497噸,年平均捕魚21.2噸。1982年後,年捕魚量穩定在40噸。水庫建有水力發電站4座,裝機10台,容量為3255千瓦,年發電量達773.86萬千瓦時。水庫按10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為多年調節,設計洪水位75.05米。宮山嘴水庫距縣城9公里,坐落在建昌縣宮山嘴鄉的宮山嘴村西大凌河幹流上,故起名為宮山嘴水庫。
菩薩廟水庫位於遼寧省凌源四官營子鎮房申村上三家組,是大凌河西支大川河上一座以灌溉、防洪為主,兼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庫。
大凌河[河流流域]
這座水庫於1976年11月動工,1982年11月竣工。防洪標準50年一遇設計。大壩為粘土心牆沙殼壩,高33.3米,長389.5米,頂寬5米。庫容量3343萬立方米,正常水容量為1380萬立方米。此水庫是灌溉、防洪、發電、養殖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也是該縣最大的水庫。
水庫里養殖著鰱、鯉、甲魚等魚類,每年可捕撈5萬公斤左右。灌溉利用水量為936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3萬多畝。水面為1650畝。
老龍口水庫,位於細河支流,庫址在瓦子峪鄉東四台村。1958年動工,1959年完成攔洪壩和溢洪道主體工程。1975年復修大壩和澆灌乾渠。壩高程105.4米,長470米,高22.4米。水庫設計標準為200年一遇,校核標準為2000年。水庫控制面積210平方公里,總庫容近600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900多萬立方米,校核5600萬立方米。
靠山屯水庫,是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養魚的綜合性水庫。位於留龍溝鄉靠山屯大隊。原名群英湖水庫。1960年3月開工,同年9月竣工。設計庫容1460萬立方米,校核庫容2010萬立方米。
紅旗水庫,位於 義縣西南大定堡鄉牌坊村,1970年9月形式,1972年9月竣工。設計庫容684立方米,校核庫容918.6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000畝。設計標準為50年,校核標準500年。
花爾樓水庫,位於義縣城東北稍戶營子鎮花爾樓村。1958年9月動工,同年11月竣工。設計庫容553.5萬立方米,校核庫容834.5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萬畝,有效灌溉面積為5000畝。設計標準200年一遇校核標準500年。
古代的大凌河,波濤洶湧,氣勢磅礴,被列為朝陽八景之一。大凌河流域更是林木茂盛,水草蔥蘢,除漢民族外,曾有山戎、東胡、烏桓、鮮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被視為“福德之地”,使朝陽成為曾稱霸北方的“三燕”故都。清朝以後,大凌河流域的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草木稀少,生態平衡失調,從而導致流域內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徑流係數低。又因河源地區植被殘缺、水土侵蝕極重,加之區內風沙大,每遇大雨,大量表土被沖刷入河,使河水含沙量猛增,造成河流下游的嚴重淤積。大凌河水因渾濁,所產魚蝦、河鱉逐年減少,尤其朝陽段已很少見。
歷史發展
大凌河之戰
大凌河位於遼寧省西部,全長398公里,大小支系縱橫交錯,主脈貫穿遼西,東南匯入渤海。是遼寧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古稱渝水、大凌河龍川、漢唐時稱白狼水,遼稱靈河、金改凌河。
其沿流經過,山川壯麗,物產豐饒,舟楫之利,滋養之功,載在史籍。是東北最為古老和最負盛譽的水系之一,10萬年前已有“鴿子洞人”在此休養生息,與老哈河、西拉木倫河共同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紅山文化、三燕文化和遼文化,清代朝陽詩人沈芝先生曾把它比作東北的“黃河”。
大凌河又是古代溝通東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齊國北伐山戎、曹魏徵討烏恆、前燕入主中原、北齊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麗,均以大凌河谷為行軍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