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魯兒虎山

努魯兒虎山

努魯兒徠虎山,蒙語:努魯兒虎山,漢語意思“脊樑山”,契丹時稱“冷陘山”。系燕山山脈東段,綿延於遼西地區。從遼寧省建平縣進入敖漢旗,由西向東延伸到四家子、金廠溝梁鎮和林家地,克力代、貝子府等鄉,在敖漢旗境內山脈長約90公里,主峰有大黑山、大青山、平頂山等,海代、貝子府等鄉,海拔均在千米以上。氣勢雄偉,資源豐富。為赤峰市敖漢旗與遼寧省朝陽,北票市的界山。

位置境域


努魯兒虎山脈位於朝陽市北部,由內蒙古敖漢旗入朝陽市境,以東北—西南向斜列於北票市的西北部與朝陽及敖漢交界處、建平縣的東部和凌源市的西北部。大部分山脊高度在海拔700米以上,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頭有20座,其中凌源市境內6座,建平縣境內14座。凌源市境內的紅石砬山為努魯兒虎山脈的最高峰,海拔1256.6米。處於建平縣葉柏壽至凌源市的一段山脈,因地質構造和河流的沖刷,地形比較低平,形成兩個不大的山間盆地,其高度在300~500米。
努魯兒虎山脈,是大凌河與老哈河的分水嶺,東與大青山脈相連,構成朝陽市西北部台地,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
北票市西北部有努魯兒虎山脈,北東向延伸5個鄉、18個村長達60公里,山勢險要,溝深坡陡。
凌源是丘陵山區,為蒙古高原、冀北山地、遼西山地三大地貌的交錯地帶。
建平東北、西南走向的努魯兒虎山余脈從建平中部穿過,將建平縣分割成南北兩部分。全縣海拔在450米以上的大小山頭6028座,較高山峰有老虎山、西天門山、岱王山、葦子溝山等14座,其中

主要山峰


敖漢旗大黑山
敖漢旗大黑山
大黑山,位於燕山山脈努魯兒虎山中東部。大黑山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草原、森林等多樣生態系統及珍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為主的丘陵山地綜合性自然保護區,在全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敖漢旗南部:大雙尖子,1023,北大窪,1076.9。大石砬子,821。近有著名的熱水湯溫泉度假村。
[大青山]大青山位於朝陽縣西北部,北起敖漢旗四家子,南至朝陽縣聯合鄉;東起龍城區邊杖子,西至朝陽縣老虎山河。方圓500多平方公里,是朝陽與敖漢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被稱為朝陽“西北鎮山”。其主峰大青山,海拔1153.7米,登臨其上可遠眺渤海,又因峰頂四周是懸崖峭壁,故當地人稱之為“望海樓”。大青山古稱“青巒嶺”,因其山色青翠,民國初改稱“大青山”。解放前,大青山常有盜賊出沒,攔路搶劫,山兩側的朝陽和敖漢人民深受其害,都稱它為“斷親山”。現在,大青山已有省級公路跨山而過,連接朝陽與敖漢兩地。大青山青翠蒼鬱,多有古迹。在其主峰南側地勢平坦的山坳上,有兩坐南北排列的被當地群眾稱為“南城”、“北城”的遼代遺址。山北坡的公路一側,有元代元統三年“興中州達魯花赤也先公賓士道途碑”一處。(今僅存碑座,其碑文已收錄在《塔子溝紀略》中)。大青山西麓還有遼代韓瑜墓、石片子遼墓等。
北票市境內,大黑山主峰平頂山,為北票市最高峰,海拔1074.4米,是本縣西北部的天然屏障和境內6條季節河的發源地。
建平縣境內,葦子溝山為最高峰,海拔1153.7米,成為建平“屋脊”。
凌源市境內,最高山峰紅石砬山海拔1259.6米。

自然資源


林木資源

敖漢旗貝子府鎮東南大黑山林場。
大青山,寶國吐林場。
大青山,興隆窪原始部落遺址。

水資源

教來河,源起赤峰市努魯爾虎山北之老道梁,海拔975米,流經敖漢旗中部,過下窪鎮進入通遼境,經奈曼旗、開魯縣、通遼縣至科左中旗五家窩堡村匯入西遼河,長488.9公里(其中通遼境內長302.8公里),河源至科左中旗五家堡流域面積為1.28萬平方公里(其中下窪站以下為7790平方公里),下窪站年均徑流1.136億立方米,年均輸沙量980萬噸。流經通遼境后平均比降1/1000。
孟克河,教來河支流,孟可河,蒙古語稱孟克郭勒(漢意永恆的河流),發源於敖漢旗豐盛店村賴貓溝山,北流經新惠鎮折向東北流,至新窩鋪鄉入通遼奈曼旗西湖(原名工程廟泡子),大水時由西湖東北部溢出,改稱小清河子,入教來河。全長205公里,流域面積約260多平方公里,年徑流量最大為1.02億立方米(1962年)。
牤牛河又名“牛兒河”,上游名“深井河”,發源於建平縣深井鄉努魯兒虎山樑,流長66公里,至水泉東注入大凌河。
老虎山河。古稱“波甸台根河”,發源於內蒙古敖漢旗大青山西麓,流長75公里,於朝陽縣大平房鄉注入大凌河。
顧洞徠河。又稱“哈爾腦河”,古稱“固都河”,發源於平頂山南側,流長60公里,於北票市桃花吐鄉坤都營子注入大凌河。

簡介


努魯兒虎山自然保護區
名字的由來
蒙語:努魯兒虎山,漢語意思“脊樑山”,契丹時稱“冷陘山”
努魯兒虎山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環保總局此次評審共通過35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省只此一家。
這也是遼寧省近20年來第一個被評審通過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關人士說:努魯兒虎山的晉級是朝陽生態建設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目前,該保護區只待通過國務院審定。昨天上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向社會公告,經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了遼寧努魯兒虎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我省自1985年以來第一個被評審通過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告之後將等待國務院審定,通過後,它將填補我市沒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歷史空白,將是我市生態建設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據了解,此次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共70家,遼寧省申報2家(另一家是阜新的海棠山),最後獲得評審通過的有35家。

生物資源


努魯兒虎山自然保護區植被豐富,有4個植被型、10個群系:21個群叢組,均保存良好,山地陽坡分佈3200公頃天然山杏林,在華北與東北地區十分罕見。經調查,該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97科412屬1015種其中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種;有脊椎動物5綱27目69科35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雕大鴇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2種,並有各種鳥類266種,其中水禽80多種,旅鳥120種,鳥類總數在我省首屈一指,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動植物世界。
該保護區水系全部為大凌河支流,水流常年不斷,是大凌河重要的水源地,對改善遼西生態環境、發展地方農業,確保遼西、內蒙古東部、京津外圍生態安全具有極其重要作用。

旅遊資源


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遼寧省朝陽縣古山子鄉境內,是市級風景區,距朝陽市內30公里,距機場37公里,距海港碼頭165公里。保護區水系全部為大凌河支流。
努魯兒虎山脈是遼西地區北部的屏障,東西走向,橫跨在遼西北端邊界處,把遼寧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隔離開。據專家考證它是燕長城遺址所在地域之一,也是紅山文化的發祥地。
努魯兒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林木、花草、山石俊秀,面積達二千平方公傾。有齊木林、灌木林、松林、山杏林等百餘種,尤為壯觀的是石木參天,蒼蒼莽莽的原始森林,杏花、梨花、杜鵑花、映山紅冬青花、石柱子花、丁香花、玫瑰花等幾十種山花野草皆四季迎景;山峰巨石,千姿百態,構成一幅天然畫卷。景區內有塔山、猴山、煙筒山、南山一劍、北險峰、劈山一線天。八戒石、蛤蟆石、馬牙石、鷹石、人面石、仙人石;摩崖石刻有“卧石聽泉”、“情山夢水”、“醉眼溪山”、“鬼斧神工”、“杏花泉”、“鼓韻灣”等。整個景區內景觀密布,超凡脫俗,妙趣無窮。還有一條清澈見底、四季潺潺的山間小溪,自然形成三個別具特色的瀑布。這瀑布雖然不是“飛流直下三千盡”,但在十年九旱,酷暑難熬的盛夏季節里,使人一睹濺飛雪的美景,確實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遊人絡繹不絕,特別是杏花飄香季節,您蹬高遠眺那漫山遍野的杏花,大有山舞銀蛇、碧天萬傾,這裡成了雪的世界、花的海洋、真叫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杏花雖不高貴,但它潔白典雅,那動人的美、清新的各,每當遊人身臨其境時便流連忘返。近年來,劈山溝風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起步。來景區休閑避暑的遊人越來越多,主要以當地城市居民近距離出遊為多。
燕秦長城
在建平縣北部努魯兒虎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斷斷續續地盤亘著一條被當地群眾稱為“石龍”或“土龍”的古代長城遺跡。經考證,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燕秦長城。
戰國時期,朝陽地區屬於燕國的領地。當時,居住在東北的東胡族經常侵擾燕國,雙方交戰頻繁。燕昭王時(公元前311年-前279年),為了防止被打退至漠北的東胡族捲土重來,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又築起“自漁陽至襄平的”的防禦工事-燕長城。秦統一六國后,又將原秦、燕、趙三國的長城增修連接起來,形成了自甘肅岷縣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燕秦長城”的說法即由此而來。
燕秦長城歷經了2300多年的風雨蝕變,但在建平縣張家灣南山至蛤蟆溝北梁之間,至今還保留著長7公里、寬約定俗2米、高1米左右的城牆遺址。其中燒鍋營子鄉化匠溝村北山上的一段保存最好,石砌結構仍清晰可見。另外,這一帶還發現了許多古代用於駐兵的屯糧的附屬城地。
燕秦長城之所以被當地群眾稱為“石龍”或“土龍”,主要是因為長城因地制宜建造而成。越山嶺時鑿石壘砌,經平川就動土夯築,須跨河流便設立渡口。燕秦長城從赤峰南部與建平縣熱水相對的老哈河口進入建平縣境,蜿蜒80多公里,然後至二十家子鎮東出轉入內蒙古敖漢旗。這段燕秦長城遺地現已作為一處重要的名勝古迹加以保護,並載入了《中國名勝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