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轄旗
奈曼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農牧交錯帶東部,隸屬通遼市,即科爾沁沙地主要分佈區域的南緣,地理坐標為北緯42°14′17″~43°32′14″,東經120°20′35″~121°36′00″。奈曼旗東鄰庫倫旗,南與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北票市接壤,西與赤峰市敖漢旗和翁牛特旗毗鄰,北隔老哈河與開魯縣相望。
截至2020年3月,奈曼旗東西寬約68公里,南北長約140公里,總面積為8137.6平方公里。轄16個蘇木鄉鎮(場)街道、355個行政嘎查村、12個社區居委會,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旗(縣)之一,全旗總人口為447591人。2019年,全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3.88億元,增長6%。
2019年12月,入選“2019年國家園林縣城”。2020年3月4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奈曼旗境內持續乾旱少雨,尤其是給南部山區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面對旱情,旗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啟動抗旱應急工程和低水高調工程,保障農田灌溉面積,促進村民增收。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2020年3月4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貧困旗縣序列。
距今8000年前,奈曼旗南部山區就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遺跡,而且可能從古至今從未間斷。
奈曼這個地方曾經是商族、山戎、東胡、鮮卑、烏桓、契丹等民族游牧之地,但並不是長駐。所以,直到契丹建國后,奈曼地區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駐牧土著牧民,而且基本上駐牧於奈曼中北部教來河、老哈河流域的平原區和沙區。
自龍化州始,遼太祖阿保機“依唐州縣置城”,遼朝在地方上開始了大規模州縣制推行,從此,西遼河流域的北方草原再不是單純的游牧民族的牧場,星羅棋布的大小城鎮散佈於草原之上,改變著草原固有的面貌,人口劇增。草原城鎮化構成了10——11世紀松漠草原地區極具特色的歷史內容和最具活力的人文景觀。
遼朝城鎮化的推行,是以“以漢制待漢人”的統治方針為宗旨和內容的,從《遼史·地理志》看,耶律阿保機把大量的戰爭所俘比較集中地遷移到三個地區:大部分遷至潢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和土河(今老哈河)下游,一部分遷至遼河中下游,少部分遷至土河中上游和大、小凌河流域。根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遼代最早設置的州是龍化州,唐天復二年(902年)秋九月,阿保機“城龍化州於潢河之南,始建開教寺”。隨後,頭下州和普通州縣在土河下游一帶迅速建立起來,這時的州縣都是以唐天復二年“虜獲河東代北生口(指奴隸)九萬五千”為基本民戶建立起來的。平定渤海國后,把大量的渤海人遷入契丹腹地同漢人雜居建立州縣或設置居民點。公元903年,北攻女直,俘獲300戶人口,全部安置在龍化州城內。
自建立城池開始,這些曾經的北方游牧民族從此由游牧轉向了駐牧,而且阿保機從各地俘獲其他民族的人口遷到這裡進行統治,又擴大了自古就有的農耕經濟範圍和規模。從中我們大體可以獲知,奈曼的土著游牧民族源於東胡遺民,在遼代前後時期留下了鮮卑、烏桓、契丹、女直(女真)、室韋等游牧民族在這裡從事農耕和放牧,產生了農牧結合的生產生活方式,而這些人也逐漸演變成為奈曼地區最初的土著牧民。也正是這一時期,自上古紅山到戰國秦漢就一直生活在奈曼南部山區牤牛河流域的古老遺民在契丹的“以漢制待漢人”政策下得以保留下來,在總體上被同化的同時,一併保留了其區域的文化特色。遼代時,在這裡定居的人數不下10——12萬人。
女真原為遼朝臣屬,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建國大金,並於1125年滅遼朝。奈曼這塊原屬契丹之地及中原地區歸金人統治。1211年,成吉思汗率兵攻入金北境;1217——1219年命木華黎繼續攻金,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奈曼這裡又轉由蒙古人統治。
金滅遼后,契丹人分作幾部分先後消失。由於當時中國東北方草原上的幾個主要游牧民族中,契丹在最靠南的一邊與相鄰且同出於鮮卑族源的室韋(後為蒙古)關係比較親密。室韋在中間地段,迫於南面的宗主契丹和東北女真兩方面的壓力和利益關係,一邊與宗主契丹關係親密,另一邊與日漸強大的東北方近鄰女真也保持了較親密的關係。而女真(後來的金)由於受宗主契丹的嚴重盤剝和歧視(據歷史記載,當時契丹貴族每年向女真索要大量和海東青鷹和女人),與契丹有著深刻的仇恨,但與自己南邊的鄰居,同被宗主統治與盤剝的室韋則結成同伴關係。當金聯合室韋戰勝契丹時,一部分抵抗的契丹人被仇恨的女真人屠殺;一部分由耶律大石帶領逃往大西北建立了“西遼”,最後被蒙古帝國征服消失;重要的是還有一部分契丹的平民(包括本來的普通契丹人,也包括已經被契丹嚴重同化的掠奪來的“南人”),在金(女真)掩殺過來時,由於語言、服飾和生活習慣基本相同,他們或稱自己是蒙古人亦或是忙兀、兀魯兀人,被認為是與女真友好的“良民”保留下來,該放牧的放牧,該耕田的耕田,該出兵時當兵,過上了普通蒙古人(一般蒙古人)的生活,一直沒有離開奈曼這一帶生活的地方,而後來統統同化為蒙古人。這部分人中,很可能保留了自上古紅山文化時期一直生活在這裡的遺民,比如一直生活在牤牛河流域,亦耕、亦牧、亦兵的“忙兀”、“兀魯兀”人。
蒙古族與契丹同源於鮮卑後裔室韋,在唐朝時已有記載,稱為“蒙兀室韋”。遼、金時期的蒙古部居地在斡難河中上游和不兒罕山(今肯特山)一帶,他們是唐代蒙兀室韋的後裔。史學家把蒙古部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尼倫蒙古,一類稱為迭兒列勤蒙古。尼倫蒙古出自成吉思汗十世祖母阿闌豁阿之腰,阿闌豁阿之子孛端察兒的子孫繁衍為眾多的氏族和部落,組成孛兒只斤部,後來,孛兒只斤部中的乞顏部和泰赤兀部逐漸發展成為兩個強大的部落,屬於尼倫蒙古的還有合答斤、撒赤兀、扎答闌、忙兀、主兒乞等部;迭兒列勤蒙古是指“一般蒙古人”,主要包括捏古思、弘吉剌、兀良哈、亦乞列思和雪尼特等部。迭兒列勤蒙古和尼倫蒙古,被統稱為“合木黑蒙古”(全體蒙古)。除此之外,全體蒙古部附近還有很多達怛諸部,如札剌亦兒、塔塔兒、篾兒乞、外剌、八兒忽等部,他們都是“原蒙古人”。
金時到元初,奈曼旗這裡為札剌亦兒、兀魯兀、弘吉剌、忙兀、亦乞列思五部所在地,他們游牧於教來河和牤牛河流域。金、元時期,在奈曼這塊地方,仍以“蒙古人”為主體,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原蒙古人”的血統。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諸部,建立大蒙古帝國,用新的千戶制體系分封人口。成吉思汗分封木華黎游牧於牤牛河、赤峰一帶,統領包括札剌亦兒、兀魯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等蒙古五部族在內的左翼萬戶,這些人大部分屬原蒙古人。在這五部中,兀魯兀、忙兀應是奈曼南部地區土著人,他們中間夾雜著當時由契丹直接轉稱過來的“蒙古人”,他們“佔有從懿州至老哈河間的大寧與廣寧府兩路的北部,亦即今大凌河中游以北地區”,在奈曼地區極有可能留有後人。這一時期,由於長期連年拉鋸式的戰爭,以及女真、蒙古統治者游擊和游牧文化的洗禮,大量的耕地荒蕪或沙化或還原為草原,大量的平民被徵調,或充軍或隨軍或淪為農奴,奈曼這一區域內人口銳減,從目前考古發現和有關資料查證,這一時期奈曼區域內住民應該不足2萬人。
至“北元”時期,巴圖蒙克達延汗再度統一漠南蒙古諸部,乃蠻(奈曼名稱之源)被編入達延汗本宗所屬察哈爾萬戶(后稱國)為其八鄂托克之一的奈曼鄂托克之內,可能其中成員主要來自原乃蠻部屬民,亦或是為紀念曾經作戰勇敢的乃蠻人,此部自成吉思汗時一直稱“乃蠻”或“乃曼”。十六世紀中葉(約1550年以後),由於受右翼三萬戶勢力的威脅以及自身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習性,察哈爾萬戶在達賚遜庫登汗(達延汗嫡孫)的帶領下,便向遼東遷徙,東遷后察哈爾萬戶各鄂托克的駐牧地,分別有克什克騰、浩齊特、敖漢、奈曼、蘇尼特、烏珠穆沁、烏齊葉特等地。乃蠻部隨察哈爾萬戶來到了今天“奈曼旗地”,成為這裡的宗主。這時,各部的領地基本就固定下來了,今天奈曼旗界域的輪廓基本形成,游牧民族常用族部名作地域名,所以稱這裡為“奈曼(也作乃曼)”。
明和北元時期,奈曼這塊地方基本上確立了以察哈爾蒙古族為宗主的奈曼住民,當時應該有萬餘“奈曼人”來到這裡,加上本地原來居住的一般蒙古人(約2萬人左右),住民數量約超過3萬之多。此後,在明、清時期,這裡的原住民仍以察哈爾蒙古族為主。在清代,又融入了部分后金(女真)人,但為數不多。這主要是由於清朝一貫奉行的“滿蒙一家”理藩政策,此地一直交給蒙古族自己管理,也因此奈曼旗清代王府實際是蒙古王府。
清朝前期與中期,清廷實行“借地養民”和“移民實邊”政策,使得奈曼地區湧入大量內地漢族農民,奈曼曾經以游牧民族為主的土著人受到了再一次的漢化和融合。
在蒙東地區,放墾從清初至清末一直是清朝統治者關注的問題,最早是鼓勵政策,康熙三十八年(1696年)冬,清廷遣官赴敖漢、奈曼、阿魯科爾沁、扎魯特等部,教以耕種,併發諭旨:“敖漢及奈曼諸部土田甚嘉,有谷可種,如種多獲,則興安左右無地可種之人就近貿余,無須入關矣……”然而,游牧慣了的蒙古人不習耕種,只能租給漢人。敖漢北部老哈河兩岸最先開墾,部分漢人趁此湧入。到了乾隆時期,雖有所禁止,但坐地就能租的蒙古上層人物還是不斷的召租漢人開墾,到了嘉慶、道光、光緒時,便大規模的放墾,當然這與沙俄南侵也有關係,即“移民突邊”之策。
順治、康熙和雍正年間,災荒、河患不斷。為了解決災民問題,清廷一面設立粥廠,一面下令內地乏食民人,可前往口外可耕蒙地開墾地謀生。這樣,又有大批災民湧入蒙古族地區。自順治朝始,內地農民多由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等邊外關口“闖關”謀生。雖然清朝也曾提出“酌開邊門”,讓內地農民出邊耕種,但是大多數農民是冒險出關的。奈曼地區農民大部分從喜峰口和古北口來自山東、河北、山西,也有少部分山西人隨山東、河北人至此。
十七世紀末,出邊農民逐漸在熱河(奈曼當屬熱河)、喀喇沁、察哈爾等長城沿邊的一些地區形成農業點。這些地區以山東農民聚集最多。據康熙五十一年(1712)估算,“山東民人往來口外墾地者多至十萬餘”(《清聖祖實錄》卷二五O)。其中除了進入東北盛京、吉林等地以外,在內蒙古東部,大部分都率先進入熱河、喀喇沁、土默特(指當時的東土默特)地區,其中,進入奈曼地區約有不到萬人。
借地養民令推行以後,再一次墾民增加,墾區逐漸北移。東土默特、敖漢、奈曼、喀爾喀等旗都程度不同地出現了“墾荒農業”。由此可以看出,順、康、雍期間內地漢族農民的流入,使漢族人口在這些地區得到一定的發展。康熙中期以後,出關農民又有明顯增加,尤其是出現了舉家遷徙或娶蒙古婦女為妻,以通婚來達到長期定居的內地農民。雍正朝借地養民令后,更多的內地農民向北流徙,與蒙古游牧民族頻繁接觸,在“各札薩克地方貿易種地,娶蒙古婦人,生育子嗣”。“清朝中期,奈曼人口達到37500人”(《奈曼旗志》1998年)
雍正朝頒行借地養民令后,墾民驟增,村落棋布。以墾民聚集較多的塔子溝為例:在塔子溝劃分的七片中,僅塔子溝最北境在奈曼旗就有村莊15個,上述各村莊最初歸奈曼旗所管(《塔子溝紀略》卷二)。自乾隆朝中葉以後,再次出現了流民出邊湧入蒙地的移民高潮,出邊的人數超過前朝,“至出口墾荒者,動輒以千萬計”(《清仁宗實錄》卷一六四)。
到了清末,從蒙古地區的人口統計中可以得知,由於種種限制,清末漢族移民增加不快。19世紀初,內蒙古地區的總人口為215萬,其中蒙古族為103萬,漢族100萬,其他民族12萬。根據1912年所頒布的宣統年間民政部的調查數目,內蒙古蒙古族人口為87萬,漢族人口約為155萬。100年間,漢族人口增加了55萬,平均每年增加55000人。
清朝的移民政策,客觀上打破了民族封閉的壁壘,為各民族之間的交往,為人口更大範圍的流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到民國時,奈曼境內有資料顯示人口已達到17.2萬人。
進入中華民國后,奈曼旗分別歸熱河特別區昭烏達盟、興安西省和興安總省管轄,奈曼旗南部山區部分屬卓索圖盟轄區。當時,卓索圖會盟地位於土默特右翼境內,土默特、喀喇沁部及喀爾喀旗會盟於此。此時,奈曼境匯入部分土默特族源。1946年4月,奈曼旗正式確定歸新建立的中共遼西省第五地委領導(哲盟地委)。6月,中共奈曼旗委隸屬於遼吉省五地區領導,奈曼旗政府隸屬於遼吉區行政公署哲里木盟領導。1947年1月,中共遼吉省委決定將原遼吉一、五地委合併稱第一地委(亦稱五地委),在大沁他拉設立了哲盟辦事處。由於這一時期幾個盟、旗的蒙漢革命力量並肩作戰,共同謀求民族解放,奈曼旗境內分別又融入了科爾沁等族源。1950年,全旗共有28675戶,156225人。之後三十多年中,奈曼旗人口呈逐年增長勢頭,到1986年,已接近37萬人。
2020年3月,奈曼旗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奈曼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西南部,科爾沁沙地南緣,地處東經120°19′40″—121°35′40″,北緯42°14′40″—43°32′20″之間。南與遼寧省阜新市、北票市毗鄰,東與庫倫旗接壤,西與赤峰市敖漢旗、翁牛特旗相鄰,北與開魯縣隔河相望。全境東西寬68公里,南北長140公里,總面積8137.6平方公里。
奈曼旗氣候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6.0℃-6.5℃。平均降水量366毫米。無霜期平均150天左右。冬季多西北風,春季多西南風,年平均風速3.6-4.1米/秒。
奈曼旗地形地貌特徵一般概括為“南山中沙北河川,兩山六沙二平原”。南部屬於遼西山地北緣,淺山丘陵,海拔400~600米,以構造水蝕為主,連綿起伏,溝谷縱橫;中部以風蝕堆積沙為主,沙沼帶呈東西走向各2條。中北部平原屬於西遼河和教來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平坦開闊。全旗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高度450米。
奈曼旗
截至2010年,奈曼旗總土地面積12206400畝,其中農用地面積7360671畝,佔總土地面積60.3%;建設用地面積507277畝,佔4.16%;未利用地面積4338452畝,佔35.54%。
農用地中,耕地1971345畝,佔總土地面積16.15%;園地29491畝,佔0.24%;林地3610200畝,佔29.58%;牧草地1410909畝,佔11.59%;其它農用地338726畝,佔2.78%。
建設用地中,城鎮用地18944畝,佔總土地面積0.16%;農村居民點用地353236畝,佔總土地面積2.89%;獨立工礦用地10469畝,佔總土地面積0.09%;交通用地31729畝,佔總土地面積0.26%;水利設施91872畝,佔總土地面積0.75%。其它用地1027畝,佔總土地面積0.01%。
未利用地中,沙地883017畝,佔總土地面積7.23%;荒地3331282畝,佔總土地面積27.29%。其它用地124153畝,佔總土地面積1.02%。
境內有金、銀、銅、鐵、鉛鋅及非金屬礦產30多種,麥飯石、石灰石、大理石儲量分別達到0.17億噸、11億噸和405萬立方米,天然硅砂儲量300億噸,油母頁岩儲量27761萬噸(平均品位(含油率)為5%,主要提煉原油、黑色素和鋁),板岩儲量4647噸,原油探明儲量7700萬噸(勘探面積800平方公里,其中西湖構造控制面積11.3平方公里,石油地質資源量約為1500萬噸)。奈曼旗是中華麥飯石的原產地,中華麥飯石蜚聲海內外,麥飯石、大理石、石灰石儲並稱“奈曼三石”;建築砂、型砂、壓裂砂並稱“奈曼三砂”;金、鐵、鋅等礦藏儲量豐富,並稱“奈曼三金”。
奈曼旗
野生植物:奈曼旗野生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有麻黃草、甘草和蒲葦草。麻黃草主要分佈在中北部沙沼區,面積50萬畝,年產量在1200萬公斤以上,左旋含量達60%以上,甘草全旗各地均有分佈,面積超過20萬畝,年產量達60萬公斤。蒲葦草主要分佈在各大水庫及低洼潮濕地帶,年產量達750萬斤。
奈曼旗物產豐饒,盛產玉米、水稻、葵花、蕎麥等20多種無公害糧油產品。生態有機蕎麥米、奈曼小米和老哈河大米名揚全國,並稱“奈曼三米”。
奈曼旗林木資源豐富。全旗林業用地面積565萬畝,其中有林地257萬畝,灌木林地111萬畝,林網四旁樹佔地2.6萬畝,疏林地14.6萬畝,未成林造林地54萬畝,宜林地125.8萬畝。全旗森林覆蓋率30.45%,活立木蓄積697萬立方米。
奈曼旗野生動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全旗有節肢動物門、有氣管亞門、昆蟲綱動物555種,脊椎動物亞門動物136種,其中哺乳動物30種,鳥綱動物75種,爬行綱動物10種,兩棲綱動物4種,魚綱17種。有經濟價值的動物主我有狼、狐狸、獾、黃鼬、野兔、艾虎、猞猁、狍子、鐵雀、貂、甲魚等。國家保護禽類有白鶴、丹頂鶴、鴛鴦、天鵝。
全旗現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66千伏變電站16座,主變容量17.7萬千伏安。10千伏配電變壓器3925台,配電總量30萬千伏安。奈曼旗的風、光和生物質資源優越,是北方重要綠色能源基地,風、光、生物質能並稱“奈曼三能”。全旗可用於建設風電場的面積為2600平方公里,其中,北部兩河沙帶1600平方公里,中部沙帶600平方公里,南部山區400平方公里。風電併網發電15萬千瓦。
1999年,奈曼旗轄5個建制鎮,13個蘇木和13個鄉,共31個鄉級行政單位,529個嘎查村,12個居民委員會。
奈曼旗王府
2001年9月,自治區民政廳批准同意白音塔拉蘇木改設建制鎮。全旗下設大沁他拉、八仙筒、青龍山、東明、治安、土城子、沙日浩來、義隆永、新鎮、平安地、得勝、黃花塔拉、白音他拉13個鎮;白音昌、葦蓮蘇2個鄉;固日班花、章古台、巴嘎波日和(已被取消)、奈林、清河、明仁6個蘇木。
2006年6月,奈曼旗轄大沁他拉、八仙筒、青龍山、東明、治安、新鎮、沙日浩來、義隆永8個鎮;固日班花、白音他拉、明仁、黃花塔拉4個蘇木,類似鄉鎮級區劃國有六號農場。
2012年1月,新恢復成立土城子鄉和葦蓮蘇鄉。
全旗轄14個蘇木鄉鎮、1個國有農場、1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355個嘎查村、9個社區居委會。
轄區詳情 | ||||
大沁他拉鎮 | 八仙筒鎮 | 青龍山鎮 | 新鎮 | 治安鎮 |
東明鎮 | 沙日浩來鎮 | 義隆永鎮 | 黃花塔拉蘇木 | 白音他拉蘇木 |
明仁蘇木 | 固日班花蘇木 | 土城子鄉 | 葦蓮蘇鄉 | 六號農場 |
大沁他拉街道辦事處 | 八仙筒經濟開發區 |
奈曼旗是一個以蒙古族為少數民族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地區。2013年末全旗總人口44775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4139人,佔總人口的30.0%,農業人口313620人,佔總人口的70.0%;男性人口228847人,女性人口218912人,人口性別比為1.05:1;漢族人口266957人,佔總人口的59.6%;蒙古族人口172978人,佔總人口的38.6%;滿族7469人,朝鮮族146人,回族111人,其他少數民族98人。
奈曼旗
2013年,奈曼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46.5億元,增長10%,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26.8億元、82億元和37.7億元,依次增長4.7%、9.8%和14.6%,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8.3:56:25.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5億元,增長25%,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5.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7億元,增長12%。財政收入完成6.6億元,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440元和7979元,分別增長12%和14%。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非公經濟市場主體達到1.63萬戶,增長26.5%。
圍繞農民增收這一主題,大力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生產逐步由傳統種養向種養加一體化轉變。2013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7.2億元,增長6.5%。種植業,截止2013年,全旗高效玉米高產田發展到120萬畝,帶動糧食總產量達到36億斤。發展沙地無籽西瓜、紅干椒等畝收入超千元的高效特色種植面積達到95萬畝,奈曼旗被評為全國優質沙地無籽西瓜基地。養殖業,到2013年末,累計發展養殖小區(場)124處,年度家畜存欄達到135萬頭只,家禽飼養量達到1000萬隻。林業,全旗現有林業用地面積619萬畝,其中,有林地24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7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0.28%,植被蓋度為46%。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蒙古野果種植基地。培育區市旗三級產業化龍頭企業31戶,註冊成立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781個。
2013年,奈曼旗工業企業發展到276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6戶,納稅超千萬元企業5戶。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77.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7.2億元。靈活實施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網上招商、產業招商等多種模式,近五年累計組織實施工業重點項目147個,到位資金219億元。吸引了新華聯集團、中聯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入駐,為工業強旗注入了強大動力。確定了“四線六區”的園區建設格局,依託京通鐵路、國道111線、大廣高速和正在建設中的巴新鐵路,建設了奈曼工業區、奈曼化工區、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區、科技產業創業園區、輕工食品加工區和八仙筒工貿區。2013年,園區總規劃面積114平方公里,已建成32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58家。初步培育形成了金屬礦採選加工產業、建材產業、精細化工產業、輕工食品加工業、裝備製造業、能源產業六個主導產業。
2013年,全旗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6億元,增長6.5%。現代物流業,以華明、蒙東、明州物流園區為重點,全旗各類物流企業發展到52家。商貿流通業,全旗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6萬戶,從業人員達6萬人,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建成龍興購物廣場、天平超市日用品配送中心等較大規模商業綜合體6個,培育農機、農資、建材、紅干椒收儲加工等專業市場和綜合交易市場44個,發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標準農家店413家。特色旅遊業,推出了以孟家段水庫為主的沙湖觀光游,以興隆沼林區、怪柳莊園為主的森林生態游,以青龍寺、大悲禪寺、經緣寺為主的宗教文化游,以清代王府、遼代陳國公主墓為主的歷史古迹游,以包古圖沙漠為主的沙漠體驗游等特色旅遊項目,旅遊業年均收入達到2.3億元。新興服務業,組建運營小額貸款公司5家,各類金融機構發展到23家。
2005年7~8月,民間工藝美術藝人烏蘭巴拉,在奈曼旗舍力虎水庫九龍廟雕塑九龍女佛像一尊,繪製“八寶”和“九龍”壁畫3幅。
2006年5~8月,民間工藝美術藝人烏蘭巴拉,在維修章古台白塔時,完成428尊佛像的造像工程。
為進一步弘揚和提高奈曼旗的知名度,奈曼旗文化館整理《諾恩吉雅的傳說》、《西湖的傳說》、《青龍山的傳說》、《教來河的傳說》等100篇傳奇故事,為遠方來的賓客,外商朋友認識奈曼旗、了解奈曼旗提供豐富的資料。
奈曼,遠古是紅山文化核心地區之一,先秦夏商為山戎、東胡、鮮卑先後在此地繁衍。隋唐五代時期,奈曼成為古契丹族龍興之地,大遼開國之都。翻開中國歷史圖冊奈曼板塊,契丹龍庭、龍化州、金鈴崗、木葉山、長泊、廣平淀,在這些地理符號中記述了青牛白馬、契丹八部、夢日墜懷、龍庭現瑞、聰敏英武、神人翼衛、宴誅七王、八部歸一、廣納賢士、金鈴柴冊、燔柴告天、一國兩制、四季捺缽、和諧共榮等契丹歷史故事和鑌戈鐵馬興北亞的輝煌歷程,以“遼水名國”的契丹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了528年,大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一生當中最輝煌的業績都是以龍化州為根據地完成的。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在龍化州城東金鈴崗燔柴告天,建立了中國北方草原第一個封建王朝——契丹(后稱遼),在龍化州這座皇城裡,建設了中國北方草原第一座佛教寺廟——開教寺;第一次實施了“一國兩制”——南北面官和因俗而治雙軌制政治文化機制;第一個推行了經濟結構調整新政——變游牧為牧農工商貿並舉;第一個實行了多民族多文化融合——漢、渤海、女真、室韋(蒙古)等諸多民族並存並吸收其先進政治、經濟、文化精髓發展自己特色文化;第一個開闢了草原絲綢之路,打通了中國和歐亞大陸的聯繫,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實現了文化的汲取與經濟發展,鑌戈鐵馬鑄就了契丹文化歷史豐碑。至今,俄羅斯及中亞、西亞、歐洲許多國家仍稱中國為“契丹”。1987年發掘的遼代陳國公主墓被稱為我國“七五”時期十大考古發現之一,蕭氏家族墓群和陳國公主墓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世紀初,乃蠻(乃奈或奈曼)部在今蒙古國杭愛山一帶,被成吉思汗擊敗后,隸屬成吉思汗大蒙古國察哈爾部。15世紀明朝時期,奈曼部作為察哈部八鄂托克之一,隨蒙古北元車臣達延汗逐水草移居此地。后金天聰元年(1627年),成吉思汗第十九世孫額森偉征諾顏之子袞楚克率奈曼部歸順后金皇太極。清崇德元年(1636年),奈曼正式建旗,后金皇帝賜授袞楚克為奈曼札薩克多羅達爾罕郡王的爵位,世襲罔替。至中華民國初期,奈曼旗歷經十二世十六任郡王,統治奈曼300年。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奈曼人締造了濃郁的歷史文化,創作的著名蒙古族民歌《諾恩吉亞》,大江南北廣為傳唱。
京通鐵路、通遼赤峰高速、111國道貫穿境內,西烏穆沁旗至阜新地方鐵路正在建設階段(全線長490公里,其中內蒙古境內430公里,遼寧境內60公里。全線共設45個車站,在我旗境內70公里設計六個站點,分別是西湖、大沁他拉、太山木頭、黃花他拉、新鎮、白音昌)。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鎮180公里之內有通遼、赤峰兩座機場。境內“六橫四縱”公路主網路基本建成,全旗道路通車里程達3072公里,實現了蘇木鎮全部通油路,行政村全部通等級路、通客運班車。
通過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驗收,創建區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1個,獲得國家專利授權4項。全面落實了九年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和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兩免”政策,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學前一年受教育率達到96%,旗民族職專晉陞為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改造中小學校143所,建設鎮村幼兒園32所。
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處版畫培訓基地――奈曼旗畫院版畫創作培訓基地投入使用。蘇木鄉鎮全部建有綜合文化站,嘎查村文化室、草原書屋覆蓋率分別達到88%和100%,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全旗建有建設嘎查村文化廣場45個。創辦了諾恩吉雅文化節品牌文化活動,奈曼旗被確定為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基地。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個參加了上海世博會的旗縣。奈曼旗文化產業,圍繞“胡、燕、遼、蒙,沙、石、畫、柳”文化元素開發文化產業,初步形成了版畫書法、麥飯石工藝、民俗文化、特色旅遊、歌舞演藝、廣告傳媒、文體健身、藝術培訓等文化產業群體。奈曼版畫創作國內小有名氣,民俗文化、特色旅遊、沙漠汽車越野、烏蘭牧騎演藝享譽全國,中華麥飯石工藝品保健品走向世界。
2009年至2013年,新建了旗人民醫院病房樓、9所基層衛生院和580家標準化村衛生室,旗鎮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路實現全覆蓋,被授予“自治區衛生縣城”稱號。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群眾飲食用藥更加安全。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2020年2月24日,奈曼旗貧困人口綜合發生率低於3%,漏評率和錯退率均低於2%,群眾綜合認可度高於90%,農村牧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升,脫貧長效機制完善,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將按程序退出貧困縣序列。
奈曼旗旅遊資源豐富。包古圖沙漠神奇壯觀,浩瀚無際;青龍山挺拔俊秀,風光旖旎;孟家段、舍力虎等沙漠水庫水草豐美,碧波蕩漾;興隆沼人工森林,鬱鬱蔥蔥,林海濤濤,是省級森林公園;哈日干圖響水泉,潺潺流水,泉水叮咚;龍尾溝植被茂盛,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馨;怪柳是奈曼獨有的自然景觀,怪柳因外形怪異聞名,又因形態各異,婀娜多姿而備受世人青睞,各地攝影愛好者慕名專程到奈曼怪柳林進行採風;奈曼王府,古樸典雅,是內蒙古自治區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清王府;遼代陳國公主墓,文件珍奇,壁畫生動,折射出遼文化的光芒;青龍寺神秘幽靜,傳說優美;章古台白塔別緻清秀,年代久遠,有“華塔”之美譽;新鎮柏盛園度假村,環境優雅,風光獨特,是消夏避暑的最佳去處,商周遺址、燕國長城,蜿蜒沙海,老牆戰城,塞上奇觀……近年來,奈曼旗依託蒙古族民俗風情、人文景觀和生態景觀,積極開發生態游、休閒遊、民俗游、文化游、草原游,初步形成了“一核兩翼三大片區”旅遊布局。“一核”即:以大沁他拉鎮為外核,以旗文化產業示範園為內核;“兩翼”即:以蕭氏家族墓群、老道山、青龍山窪、燕長城遺址、漢古城遺址、紅山文化遺址為主,輔以山區水庫、溫泉、農業林觀光園、採摘園等南翼文化旅遊區域;以包古圖沙漠、孟家段水庫(古龍化州及廣平淀景區)、興隆沼森林公園、固日班花那達慕為主,輔以怪柳林風情園、沿國道111線採摘園等北翼文化旅遊區域;“三大片區”即:中片區以文化產業園、奈曼文化主題沙雕園、蒙古野果觀光採摘風情村(興隆庄)為主。北片區重點以沙湖漁民風情小鎮(孟家段)、沙漠森林風情小鎮(興隆沼)、大漠古榆風情村(色金——長泊捺缽大營)、沙漠風電觀光攝影基地、汽車沙漠越野體驗基地、沙漠綠洲觀景和低空飛行體驗基地。南片區重點以古塞邊城風情小鎮(土城子)、新鎮柏盛園影視城、中華麥飯石原產地、青龍山、青龍寺等文化旅遊景觀為主。素有“長河落日、古榆怪柳、大漠駝鈴、魚米之鄉”美譽的奈曼旗讓遊客盡情看草原、玩沙漠、吃手扒肉、品奶食、聽蒙古書,盡情體驗遼蒙獨特的民族風情和多彩的民俗文化魅力。
2020中國醫療服務百佳縣市。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奈曼旗為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12月,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