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葉山

木葉山

木葉山是個古地名,大致位於今內蒙古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合流處,在海拉蘇他拉的西端。

它是契丹族的先世居地,山上建有始祖廟,每行軍及春秋時,祭於此。

名字由來


木葉山在契丹語中是“高山”之意。據《遼史·地理志》記載:木葉山位於永州
經中國歷史博物館《內蒙古考古所、內蒙古東南部航空攝影考古報告》,1982年7月發表論文定為的永州“位於翁牛特旗白音他拉蘇木東南西拉沐淪河與老哈河之間”。從永州往西有海拉蘇山,再往西就是海金山。根據《翁牛特旗地名地》記載:海金山是哈拉金山、汗山、鍋撐山等山的總稱,總面積16平方公里,現址所謂的海金山牧場,可算是高山大川了。

歷史文化


木葉山不高,遠遠看去酷似埃及人的金字塔。西北面一座大山,東南側兩座略小一些,皆呈三角狀。站在木葉山頂,極目北望,青山隱隱,白雲悠悠,一脈大川,東西貫通,綿延無際。西拉木淪河自天邊而來,霧靄飄渺,浩浩蕩蕩。木葉山南望,是號稱八百里瀚海的科爾沁沙地,沙丘連綿起伏,一望無際。這種地貌有著獨特的地理結構,它是沙漠,卻不乏水源,沙丘和湖泊、綠洲交相掩映,別有一番洞天。前不久,赤峰市翁牛特旗考古愛好者還在海金山發現了一處疑似古建築遺址。
這裡有距今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遺存,而且最為令人神往的是這裡有很少為人所知的契丹人發祥地——木葉山。據《遼史》記載,“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今喀喇沁旗馬鞍山)浮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由平地松林(今克什克騰旗西拉沐淪河源頭西南處)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合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木葉山建有契丹始祖廟、菩薩堂,供有白衣觀音像、神鹿廟、祭遼河神之地。

位置考究


木葉山既是契丹人的祖山,也是契丹人祭天之所,是遼朝“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其具體方位及地點,史書之記載多有歧異,⑴而諸史家又各有所本,至今尚無一致意見。由於木葉山直接涉及到契丹人的族源地。一些州、縣的望及人地環境的變遷等諸多問題,對其確切位置的考察,在遼史的研究中顯得至關重要。加之近年來有關木葉山文物的出土⑵,又為遼代木葉山再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筆者不揣淺陋,就此問題再行討論如下。
關於木葉山的確切位置,目前學術界要有如下三說:
木葉山
木葉山
(一)兩河交匯處說。根據《遼史·地里志》、《永州條》中對木葉山的記載,⑶認為木葉山位於潢河(今西拉沐倫河)與土河(今老哈河)交匯處。傅樂煥先生根據宋綬《契丹風俗》及《武經總要·北蕃地理》中關於木葉山與遼中京(今寧城縣鐵匠營子村)的相對位置推斷木葉山應在西拉木倫與老哈河合流的曼清廟附近⑷。姜念思、馮永謙通過對遼代永州城址的調查考證,認為翁牛特旗白音他拉古城為遼代永州城址,由此推定巴林右旗白音查干公社布敦花村東南的海金山為木葉山⑸;楊樹森認為木葉山在老哈河的西南⑹,韓國金在滿先生根據蘇轍“東土直沙漠,蓬棘不復生,條幹何由作,茲山亦沙阜”的詩句,推斷木葉山為老哈河與西木拉淪河交匯處丘陵狀的一沙丘⑺;日本人松井採用現代經度、緯度的測量方法確定了遼金時代潢河與土河的對流點,進而確定了木葉的相對位置⑻,《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古代教學參考地圖集》亦將木葉山定至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交匯處。⑼
(二)天山說。張柏忠通過考察西遼河、潢水與潢河以及土河的流域特徵及改道情況,認為《遼史·地理志》、《永州條》中所言潢河即是今上京(巴木左旗林東鎮)北之烏爾吉沐倫河。根據《遼史·太宗記》、《遼史·景宗紀上》中關於皇帝“東幸”的方位記載,斷定今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南的天山即是遼代的木葉山,並由此推及天山南麓白城子鄉的白城子古城就是遼代的永州城址。⑽
(三)遼太祖陵所在之山說。趙評春先生對遼代皇帝行柴冊禮、祀木葉山還都上京的時間分析后認為,木葉山應距上京都較近,同時通過對宋綬《契丹風俗》中記遼中京至木葉所經各個驛館之間距離的推算,認為遼中京至木葉山當在六百里左右,與薛映所記遼中京至上京的距離六百九十里大致相符⑾,因而斷定木葉山就在遼上京附近。又根據《資治通鑒》、《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中“葬(其主)阿保機於木葉山”的記載,結合葉隆禮《契丹國志》、宋綬《契丹風俗》中對木葉山相對方位的記述,斷定木葉山就是遼太祖陵所在之山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