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科爾沁的結果 展開

科爾沁

中國自然景觀

科爾沁是著名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科爾沁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科爾沁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薩爾的領地。蒙古語中,科爾沁的意思是“造弓箭者”。科爾沁草原地處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南坡,松遼平原西端——即從大興安嶺到松遼平原。

歷史沿革


科爾沁
科爾沁
科爾沁
科爾沁
據史書記載,成吉思汗稱帝后,把蒙古國的全部土地和屬民作為“忽必”份子分給諸弟和功臣時,哈薩爾分得今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流域呼侖貝爾大草原、外興安嶺一帶的廣袤土地。成吉思汗擴編帶弓箭的“豁兒臣”即科爾沁護衛軍。哈撒爾為兀勒都赤(指揮者),負責斡耳朵(大汗營帳)的警衛和警戒的重任,“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逐漸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形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蒙古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嫩科爾沁、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茂明安、烏拉特及青海和碩特等部族均屬科爾沁部分支。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嫩科爾沁部。科爾沁是通遼市的駐地,科爾沁區於1999年在通遼市撤盟設市時成立。由此科爾沁也被世人矚目,享有草原明珠·科爾沁的美譽。
明嘉靖三年(1524年),哈布圖哈薩爾14世孫奎猛克塔斯哈喇一係為躲避戰亂,率部從世襲領地南遷游牧於嫩江流域,嫩科爾沁部名稱由此開始固定。
崇禎九年(1636年)三月二十日,內蒙古24部49名封建領主與后金滿蒙漢文武官員百餘人在盛京召開大會。共推后金國主皇太極為“博克達徹辰汗”,改國號為“大清”。從此嫩科爾沁所屬四部10旗分左右兩翼會盟於科爾沁右翼中旗境內的哲里木山下。形成哲里木盟,又稱嫩江十旗。這十旗分別是:
右翼:科爾沁右翼中旗:俗稱圖什業圖旗。科爾沁右翼前旗:俗稱扎薩克圖旗。科爾沁右翼后旗:俗稱公爺旗。杜爾伯特旗。扎賚特旗
左翼:科爾沁左翼中旗,俗稱達爾罕旗。科爾沁左翼前旗,俗稱賓圖旗。科爾沁左翼后旗,俗稱博王旗。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后旗。
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後裔孛兒只斤氏,科爾沁有好兒趁、豁爾臣、胡洛真、火兒赤、爾填等多種漢語音譯名見著典籍。科爾沁部原居住在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和呼倫湖一帶。明代中期東遷至嫩江一帶。為區別於同族之阿魯科爾沁,稱為嫩江科爾沁,亦即嫩科爾沁。明正德年間,達延汗之死,導致漠北兀良哈萬戶反叛,發生戰亂。為避戰亂,嫩科爾沁部於嘉靖年南遷到已西遷的兀良哈三衛之地駐牧。明天啟四年(1624),科爾沁部首領與努爾哈赤於伊克唐噶哩坡刑白馬烏牛正式結盟。1626年,努樂哈赤封奧巴為土謝圖汗。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大清。清對蒙古部族實行盟旗制,其時嫩科爾沁又分為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部。嫩科爾沁按滿洲旗制編為10旗:科爾沁一部6旗,分左右翼各前中后3旗;郭爾羅斯一部2旗,分前後各1旗;扎賚特一部1旗;杜爾伯特一部1旗。這也就是人們所主的“嫩十旗”。旗上置哲里木盟。
歷史上,孝庄皇太后孝端皇太后、福臨的皇后都是來自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
東北是清朝的發祥地,也是其祖陵(其遠祖葬永陵,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葬福陵,太宗文皇帝皇太極葬昭陵)所在地。康熙皇帝於康熙十年(1671年)第一次到東北巡幸祭祖,從此定下大清皇帝要親自來東北謁陵的祖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三次(1671年、1682年、1698年)到東北來祭祖。此後,乾隆四次(1743年、1754年、1778年、1783年)來東北祭祖,嘉慶兩次來東北祭祖,道光一次(1829年)來東北祭祖。從道光皇帝1829年到東北來以後,大清皇帝來東北祭祖也就成了“絕後”的一次。由於大清王朝內外交困,江河日下,各地農民不斷起義,外國列強入侵,國無寧日,財力匱乏,道光以後的皇帝很少巡幸,也就沒能把來東北祭祖的這個“祖制”遵從下來。
清朝皇帝來東北祭祖,很少從山海關直接走,多是經過驛道繞到內蒙古、吉林,然後到盛京(今瀋陽)。祭祖活動完后,從山海關返回京師,不走“回關路”。當時出關到內蒙古的驛道有五條,即經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殺虎口、張家口出關。喜峰口驛道關外設十六個驛站,經二十個旗,哲里木盟的十個旗全包括其中。古北口驛道關外設有十個驛站,經扎魯特左右翼、巴林左右翼、翁牛特左右翼等和哲盟臨近的九個旗。喜峰口驛道和古北口驛道往往是大清皇帝來東北祭祖的首選線路。因為這兩條線路都經過蒙古部落,通過皇帝的巡幸能夠進一步加深清廷與蒙古各部的感情,同時驛道所經過的克什克騰、翁牛特、喀喇沁、敖漢、科爾沁蒙古諸部地區是天然的圍場。大清盛世的兩位帝王———康熙和乾隆都酷愛行圍打獵。康熙曾經對侍衛說,他一生共射虎135隻、野豬132隻、鹿數百隻。乾隆一生行圍次數更難以統計了,他最後一次參與指揮打獵時已經是80歲的老人了。他們把祭祖省親、稽查地方、了解民情與遊樂狩獵結合在一起,科爾沁草原也就成了他們的必經之地。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四次到東北來祭祖,三次路經科爾沁草原。
乾隆第一次巡幸科爾沁草原。
乾隆繼位后,於乾隆元年(1736年)對東北三祖陵及瀋陽故宮進行了修繕。乾隆二年(1737年)十月工程告竣。乾隆三年(1738年)十一月,乾隆皇帝降旨,決定於乾隆四年(1739年)秋到東北來祭祖。皇帝巡幸很多工作要提前一年準備。皇帝出行不僅有嚴格的護衛制度,而且途經御路也很講究。清代規定,皇帝所經之路的路幫寬三尺,中心正路一丈六,兩旁馬路各七尺,路面要堅實、平整,路面要洒水除塵,排場很大,扈從人員一般不少於一萬二千。乾隆四年,因為風雨不調,收成不好,乾隆改變了主意,“雖行營一切所需,俱系官辦,絲毫不以累民,而沿途經過地方,預先籌備,如米糧草束之類,恐致價值高昂,於民間未便,俟豐稔之年,朕另降諭旨,前往展謁”,這一拖就拖了四年。
乾隆八年七月七日(1743年8月26日),乾隆皇帝帶著皇太后鈕祜祿氏、皇后富察氏及隨員等共一萬二千多人從北京的圓明園起駕,經懷柔、密雲,從古北口出關。名義上是乾隆陪同皇太後來祭祖。十四日到達承德避暑山莊,休息四天後就帶著巡幸隊伍浩浩蕩蕩向內蒙古草原走來,經敖漢旗、奈曼旗、扎魯特左翼旗(今開魯縣一帶)。當時正是禽獸肉質最肥美的秋圍好時節。一路上,草原花香四溢,美景醉人。乾隆興緻很高,數百名蒙古王公也前來一路護駕,陪同行圍打獵,八月上旬,到達科爾沁左翼中旗達爾罕王府(舊址在今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浩日彥艾勒嘎查附近)駐蹕。
乾隆在達爾罕王府駐蹕期間的八月十三日(陽曆9月30日),適逢乾隆皇帝三十三歲生日。清朝有三大節日,即:萬壽節(萬壽節是皇帝的生日,為人君之始)、冬至(冬至為一陽之始)、元旦(清時稱春節為元旦。元旦為一歲之始)屆時要舉國同慶。中國是以孝道治天下的,作為“民之父母”的封建帝王的生日,歷朝都非常重視。在我國,祝壽的風俗開始的也很早,金文中關於“壽”字的寫法就有多種。這說明商周時期已有了祝壽之風。在清代,皇帝的威嚴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清代諸帝王的生日慶賀禮儀繁瑣、規模盛大,更是前所未有。
乾隆三十三歲的生日慶典在科爾沁草原的達爾罕王府舉辦,這在科爾沁草原有記錄的歷史上,還是唯一的一次。這天,京師與各直隸省都“各建道場,誦經祝壽”京中百官分隊而列,“望闕叩頭”。但乾隆八年萬壽節的“主會場”是在科爾沁草原的達爾罕王府。在這裡,乾隆皇帝大宴蒙古王公。據說慶典的序幕從半夜子時就開始了,折騰了半宿一天,個個都精疲力竭方結束。在這次萬壽節上,科爾沁蒙古王公聯合向乾隆皇帝進獻了“九龍盒”即九九八十一盒食品。食品有:萬字餅、壽字酥、福字餅、祿字酥、吉祥餅、如意酥、福壽餅、鶴年酥、長春餅、百花酥、七星餅、桃花酥、三桃餅、松仁酥、松壽餅、蘋果、百合、鴨梨、廣橙、蜜餞桃脯、蜜餞杏脯、蜜餞果脯、蜜餞雜脯、熏豬肉、熏雞肉、熏鴨肉、熏雜肉,計二十七種,每種三盒,共八十一盒。“九龍盒”的喻意在於九字,九是數目字中最大的數,古人說“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蒙古王公以最大的數字向乾隆帝進呈食品,以表示祈祝皇帝萬壽無疆,永久統治。
乾隆選擇在達爾罕王府駐蹕,除體現大清皇帝對科爾沁蒙古的厚愛外,也帶有對第四代達爾罕王羅卜臧袞布家族考察的性質。因為羅卜臧袞布的第三子色布騰巴勒珠爾,九歲時作為備指額駙(皇帝女婿的候選人),正在宮中讀書。色布騰巴勒珠爾聰明伶俐,讀書用功,很受乾隆皇帝的喜愛。這次在科爾沁草原巡幸期間,達爾罕王給乾隆皇帝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因此也鑄就了達爾罕王與乾隆皇帝的兒女親緣。乾隆十二年(1747年),也就是乾隆第一次巡幸科爾沁草原之後的第四年,乾隆為三女兒定下了終身大事。把十七歲的固倫和敬公主(孝賢純皇后所生第一女)指嫁給色布騰巴拉珠爾。色布騰巴拉珠爾與固倫和敬公主的婚禮是在皇宮舉辦的,乾隆皇帝親自為他們主婚。
乾隆在達爾罕王府過完生日後,即往東行進,八月下旬,經克爾蘇邊門進入吉林界,九月十六日(陽曆11月1日)才到達他的祖陵去祭典,十月二十五日(陽曆12月10日)返回北京。乾隆第一次東北祭祖總共用了一百零五天。
乾隆第二次巡幸科爾沁草原
乾隆第二次來東北祭祖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所經路線與第一次的基本相同,也是途經科爾沁草原。這年乾隆四十四歲。同來祭祖的有皇太后鈕祜祿氏和皇后烏拉那拉氏。皇后富察氏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去世后,烏拉那拉氏由皇貴妃晉封為皇后。乾隆名義上也是陪同皇太後來東北祭祖,五月五日(陽曆6月25日)從北京啟駕,經古北口出關后,到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兩個月。七月五日(陽曆8月22日)從承德出發向蒙古方向進發,在《乾隆帝御制詩》卷五十二、《蒙古風土雜詠·序》中,乾隆是這樣記述的“甲戌(乾隆十九年)東巡,由熱河出中關,即入喀爾沁境,經敖漢、奈曼、土默忒、科爾沁諸部、匝月乃至吉林”。
這次乾隆東巡在科爾沁達爾罕王府“駐蹕數日”。乾隆十七年(1752年)第四代達爾罕王羅卜藏袞布病逝后,由他的三兒子色布騰巴拉珠爾承襲爵位,任科爾沁左翼中旗第五任扎薩克。色布騰巴拉珠爾是乾隆的“乘龍快婿”,來到了女兒家,乾隆喜不自勝。面對皇室姻親的科爾沁蒙古王公,乾隆龍顏大悅,詩性大發,覺得這莽莽蒼蒼的草原,綿延萬里的邊陲,由這些皇室姻親的蒙古王公駐牧,屏藩溯漠,是大清最安全的屏障;深感這道“情感長城”比以往歷代統治者用石頭築起的長城要堅固得多。因而,他對太祖高瞻遠矚,制定的與蒙古王公世結國姻的“基本國策”,讚嘆不已,並寫詩歌頌:
塞牧雖稱遠,姻盟向最親;
嗣徽彤營著,綿澤礪山申。
設候嚴喧沓,清塵奉狩巡;
敬誠堪愛處,未忍視如賓。
乾隆是歷史上詩詞歌賦最多產的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做詩四千多首。乾隆說:自己一生最大的習慣就是寫詩,政務以外,用詩“托興寄情,朝吟夕諷”。
乾隆從科爾沁草原經吉林九月五日(陽曆10月20日)到達永陵拜祭。十月十一日(陽曆11月24日)返回京師,共用五個多月時間。
乾隆第三次巡幸科爾沁草原
乾隆第三次到東北來祭祖,是在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日(1778年9月10日)在北京起駕,經山海關去,九月二十六日(陽曆11月14日)又原路返回京師,沒有到科爾沁草原來。這次巡幸往返僅用了66天,是來東北巡幸時間最短的一次。
乾隆第四次來東北巡幸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當時乾隆已是73歲的年愈古稀的老人。乾隆在第三次祭祖時敕命在盛京修建的太廟已經告竣,乾隆要親去盛京主持慶典。《四庫全書》也已修完,乾隆要把它放入盛京故宮的文淵閣收藏。
五月二十四日(陽曆6月23日)乾隆帶皇十五子(即後來的嘉慶皇帝)、皇十一子(成親王)皇十七子(慶親王)從北京啟駕,經古北口,三十日(陽曆6月29日)到承德避暑山莊。乾隆在避暑山莊住了二個多月後,八月十七日(陽曆9月12日)向喀喇沁旗進發,二十三日(陽曆9月18日)到哈那達大營駐蹕,在這裡接見了喀喇沁郡王喇特納第。二十九日(陽曆9月24日)在五里屯大營駐蹕,在這裡乾隆會見了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和碩卓哩克圖親王恭格喇布坦、巴林部郡王巴圖。九月一日(陽曆9月26日)乾隆在四堡子東大營駐蹕時觀賞了隨從扈員和蒙古王公子弟們的聯合騎射表演。演武、閱兵、騎射是乾隆歷次巡幸中的主要活動之一,認為這是鞏固政權的必要手段。他時時教誨皇子和官員要重武備,勤騎射,並將此作為嘉獎、擢陞官員的條件。我們知道,清王朝在入主中原以前,基本上是個游牧民族,善騎射,靠武備開國。當年的清軍是一支訓練有素,騎射嫻熟,威力強大的鐵流勁旅。乾隆在巡幸中進行騎射演練,決不單純是遊玩取樂,而是帶有加強武備、檢閱邊疆部隊素質的政治目的。他把三位皇子帶到科爾沁草原既有尋祖認親的想法,也有讓他們走出宮禁,觀察社會,了解下情,磨練意志,增長才幹,心繫國家,不耽於安樂,以便日後擔當起治理國家重任的良苦用心。乾隆通過巡幸對皇子進行武備教育,是一種開放式的教育,不是書齋式的教育。它強調親和自然,親身實踐,重視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今天看來,仍然不失借鑒意義。
在東大營搞完演武表演后,九月五日(陽曆9月30日)乾隆就直接東行向盛京進發,十日(陽曆10月5日)到達永陵祭拜。在盛京祭拜完祖陵,主持完太廟落成大典后,十月五日(陽曆10月30日),乾隆返回京師。
乾隆通過三次到科爾沁草原巡幸,進一步鞏固了和科爾沁蒙古的姻親和盟好關係,使科爾沁蒙古王公不僅在政治上、經濟上,而且在血統上、心理上都與滿洲貴族建立了牢固的依從關係,科爾沁蒙古為大清王朝的建立、鞏固和發展也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清王朝對科爾沁蒙古也特殊優禮,位“列內扎薩克二十四部之首”,這也是理所應當的。

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由北京可乘火車直抵通遼市,13個小時的路程,在通遼再換乘去嗄什店子的火車即可。
1.到孝庄故居或孝庄文化旅遊區要在通遼乘車到花吐古拉鎮,再轉車到景區。
2.到珠日河草原旅遊區可在市區駕車前往,用時1.5小時左右。
3.去往阿爾山的路上也會經過草原。

住宿情況

珠日河草原旅遊區距交通發達的通遼市101公里,中間五個殿堂式迎賓包坐落在用漢白玉製成的1.2米高的平台上,它周圍的18誶座高級固定包、18座氈包組成一系列蒙古包群,可同時接待200人住宿和500人用餐。

文化活動


文化美食

牛肉乾最為出名、干鍋牛肉、奶茶、乳酪、各種乳品和蒙古族風味的食品。

主要景觀


珠日河草原

珠日河草原是科爾沁草原景觀中的一個草原文化景點,是一個被譽為色彩斑斕的寶石之地。在這裡清新的空氣,遼闊的草原,濃郁的民風,馬背的風情,這一切彷彿使人置身於仙境與夢幻之中。遊客在這裡,可以親眼目睹豐富多彩,民風濃郁的馬隊迎賓,科爾沁迎賓,賽馬錶演,博克(摔跤)表演,祭敖包,牧戶做客,射箭,射弩,騎馬,篝火晚會,民俗表演等。

阿古拉濕地草原

阿古拉濕地草原一個渾然天成的美麗景點,就是因為這樣美麗的景色被譽為風水寶地。草原深處世代家居的阿古拉人民能歌善舞,長期保留著蒙古民族傳統的生產、生活習慣,民俗風情濃郁,文化特色鮮明。阿古拉草原旅遊區資源得天獨厚,在東北區獨樹一幟。保存完好的萬畝原始濕地,風光無限。協日勒萬畝封山喬灌叢林,春花秋實,翰海滴翠,位於雙合爾山下的白音查干淖爾湖,分“東湖”和“西湖”,穩定水面達4000多畝。四周草木叢生,萬鳥雲集,已成為北方獨具特色的候鳥樂園。

大青溝

來到科爾沁大草原不得不去的就是大青溝,這種風光獨有的景點都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大青溝,地貌奇特、森林茂密、不僅在內蒙古享有盛譽,而且在國內外也名聲鵲起。目前已開發的旅遊景區有原始森林景區、三岔口漂流探險景區、小青湖水上樂園景區等三大景區二十多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