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省

關外東北四省之一

熱河省(Jehol Province),簡稱熱,省會承德市,是關外東北四省之一。民國三年(1914年)1月設置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改製為省。

1955年7月30日撤銷。轄區分佈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北徠省、遼寧省。

名稱來歷


熱河(英文:Jehol,西里爾蒙文:Халуун гол),簡稱熱,省會承德市,是關外東北四省之一。民國三年(1914年)1月設置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明令改製為省。1955年7月30日撤銷該省。轄區位於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地帶。

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 轄20縣20旗
縣: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阜新縣,建平縣,綏東縣,赤峰縣,開魯縣,林西縣,圍場縣,經棚縣,林東縣,魯北縣,天山縣,寧城縣,凌南縣
旗: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唐古特喀爾喀旗,錫埒圖庫倫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敖漢左翼旗,敖漢右翼旗,敖漢南旗,奈曼旗,喀爾喀左翼旗,札魯特左翼旗,札魯特右翼旗,阿魯科爾沁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 轄2市16縣4旗
省轄市:承德市、赤峰市: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建昌縣、建平縣、赤峰縣、寧城縣圍場縣烏丹縣青龍縣興隆縣、北票縣
旗: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

人口地理


面積17萬9982.05平方公里,人口1947年上半年統計為610萬9866人,下半年統計為619萬6974人。
中西部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東部是平坦寬闊的台地,全省主要為遼河流域,以西遼河為主,南方還有灤河,東南方有大凌河、小凌河。台地與河谷丘陵錯綜。

歷任官員


中華民國時期
熱河省政府主席
湯玉麟(1928年12月-1933年3月)
繆征流(1940年5月-1941年12月)
劉多荃(1941年12月-1948年2月)
范漢傑(1948年2月-1948年6月)
孫渡(1948年6月-1949年12月)

歷史沿革


轄範圍
全省轄境約相當於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全境、通遼市大部(科爾沁區以西),遼寧省義縣、錦州市以北,彰武縣以西區域,河北省承德市大部。民國十七年據輿地學社調查,全省面積約14萬7500平方公里。而據民國二十三年《中華民國新地圖》記載為17萬3960平方公里。民國三十六年,全省面積為17萬9982.05平方公里。東接遼寧省、遼北省,西接察哈爾省,南接河北省

名稱

熱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溫泉,溫泉水流入武烈河后,武烈河下游在承德市內的部分,在當地冬季寒冷的氣候下也不結冰,蒸汽蒸騰,所以被稱為“熱”河。

人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上半年統計為610萬9866人,下半年統計為619萬6974人。
1953年人口普查總人口516萬0822,其中漢族480萬1385(93.0%),蒙古族18萬2256(3.5%),滿族14萬7223(2.8%)。

歷史

自戰國時期有文字記載熱河地域的行政歸屬以來,歷代的中央政權都曾設置過行政機構管理承德地域。但是,由於承德地域的特殊性,當北方少數民族的勢力強大時,這裡便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權的轄地,漢族,山戎、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厙莫奚、契丹、、蒙、等諸多民族都曾在承德地域活躍並居住,反之當中央政權鞏固和強大時,它便由漢族中央政權設置的行政機構管理。數經變遷。
《史記匈奴傳》:“燕北有東胡、山戎。”
東胡因在匈奴的東面所以叫東胡。山戎平時則隨畜牧轉移,以射獵禽獸為生,緊急時則人習戰功以便侵入討伐。《史記齊世家》記載,山戎討伐燕國,燕王派人到齊國求救,齊桓公決定救燕國,於是率兵討伐山戎,打到孤竹城才返回。孤竹據說在承德東南境內(有專家認為孤竹在今河北的盧龍。有資料記載在今盧龍,遷安一帶和遼寧西部出土的商代青銅器,有的器身鑄有“孤竹”銘文)。戰國時山戎逐漸被東胡所吞併。後來燕國賢將秦開與東胡人交戰,結局是東胡向北退卻千餘里,承德赤峰一帶從此划入燕國的版圖。承德北部和東部當時分別屬於燕國的漁陽和右北平郡。燕國修築的長城從漁陽,右北平郡穿過。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以後,熱河的大部分地區為秦王朝統治。秦長城在隆化、豐寧、灤平等縣及圍場赤峰南部,都屬於當時的漁陽郡。今承德縣、興隆、寬城、平泉縣等地,屬於當時的右北平郡。到秦末,這裡被匈奴民族勢力吞併。
《史記匈奴傳》記載,冒頓自立為單於,向東襲擊東胡。東胡最初輕視冒頓,根本沒做什麼應戰準備,結果冒頓的兵來了以後大破東胡,於是侵入到燕國的地域,取而代之。當時,漢軍正與項羽相抗拒,中原疲於兵戰,所以冒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疆土。到冒頓時,匈奴的疆土最大,北面的少數民族都向冒頓稱服,南面與漢朝為敵。漢武帝時,把名將李廣派到右北平郡當太守。《史記》載:“李廣據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載,不敢入右北平。”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令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分作東、西兩路攻打匈奴,衛青直插匈奴單於駐地,單於大敗。霍去病率領的東路軍與匈奴左賢王的軍隊遭遇,左賢王大敗向西北逃走。從此以後,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漢朝的威脅。漢武帝時將承德劃歸西漢的幽州刺史部(管轄燕地諸郡國)漁陽郡、右北平郡管轄。承德當時成為漢時的邊塞之地。後來將烏桓人(原東胡人的分支,因依託烏桓山而得名)遷移過來,到了西漢末年,由漢人烏桓人所佔據。
《後漢書鮮卑傳》記載,鮮卑也就是東胡的分支,因依託鮮卑山而得名。漢初的時候被冒頓所擊破,逃到遼東塞外,與烏桓相連接。北單於逃走後,鮮卑人遷居到這裡。後來鮮卑大人檀石槐將地域分為三部分,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的十餘個邑為中部,包括今圍場、隆化、平泉、承德市、承德縣和灤平、豐寧部分地域。
《三國志鮮卑傳》記載,檀石槐部落傳到步度根時,軻比能部逐漸強盛,步度根被軻比能所殺。軻比能本來是鮮卑內的一部,後來大夥推舉他為大人。其餘部落的大人都懼怕他。今圍場、隆化、平泉、承德市、承德縣和灤平、豐寧部分地域為軻比能勢力所佔據。以後又有素利、彌加、厥機各部族雜居,在遼西、右北平、漁陽郡塞外。後來幽州刺史派遣勇士殺了軻比能。今興隆、寬城、灤平、豐寧部分地域是魏國的疆土,為幽州漁陽郡和右北平郡管轄。
隋朝徠時期承德的地域大部分為奚(原厙莫奚)民族所佔據。只有興隆西部和灤平南部屬於隋朝的安樂郡,平泉、寬城等地為隋朝的遼西郡。《隋書奚傳》記載,奚本來叫厙莫奚。最初臣服於突厥,從突厥稱藩以後,也派遣使臣入朝,有時來有時不來。《熱河志》記載,奚從東魏時就佔據有安州。
唐代時,承德是唐王朝統治下的奚民族和契丹民族活動的區域。《新唐書奚傳》記載,奚也就是東胡的族種,秦朝末年,東胡被匈奴擊破后,殘部退保在烏桓山一帶。東漢時承德一帶以北的地區都是烏桓人的天下。曹操征討烏桓,斬了他們的統帥踏頓,奚族人大概是他們的後人,居住在鮮卑的故地。太宗貞觀三年(629)開始來朝,沒有幾年內附,為此建立饒樂都督府。今承德的豐寧、隆化、灤平、寬城、承德縣、承德市,圍場中南部屬於其管轄範圍。《契丹國志》:由古北口至中京(寧城)的北面,都是奚人居住的境域。
公元九世紀初,承德地域併入了契丹國。據《遼史》記載,承德平泉是契丹族的發祥地。是神話中契丹之父誕生的地方。《魏書厙莫奚傳》:“契丹國在莫奚東,異種同類,俱竄於松漠之間。”契丹族屬於東胡族系。契丹從北魏時起,就與中原皇朝建立了密切的經濟政治文化聯繫,成為我國的一個地方民族政權,後來建立了遼朝。這裡大部分地域屬遼國中京道大定府。遼在承德地域內設有北安州、澤州兩個州。北安州的州府設在興化(今隆化縣,今豐寧、圍場南部,隆化、灤平、興隆東北部及承德市、承德縣部分地域屬於北安州管轄。寬城、平泉部分地域為澤州管轄。《遼史地理志》記載,中京道澤州統領神山縣、灤河縣。《武經總要》載,澤州,在松亭關(潘家口水庫附近的喜峰口)的北面,遼澤州之地。《熱河志》記載,遼澤州的州府在神山縣(今平泉)。《金史太祖紀》:“既取中京,遂下澤州,旋降北安州。”灤河縣以河得名。承德市東南,平泉的西南到邊城以外,是灤河縣的地方。《金史地理志》記載,興州,寧朔軍,本來就是遼北安州興化軍興化縣。承安五年(1200)升為興州,建立節度,軍名寧朔。金興州在遼北安州的南境,今灤平縣境內(今灤平小興州)。興州宜興縣,本來是興化縣白檀鎮,泰和三年(1203),升為縣。興化縣、宜興縣地域包括今圍場西部、豐寧南部、興隆東北部分地區,承德市、灤平縣。《熱河志》記載,神山縣,金代隸屬於北京大定府。而在遼代則隸屬於澤州,是平泉、寬城、承德縣等地的境域。神山應當在承德的東境。
《元史地理志》記載,上都路管轄四個州,其中興州包括興安、宜興兩個縣。今圍場西部、豐寧東南部、隆化、灤平、興隆、承德縣、承德市。《元史地理志》記載中有惠州。《熱河志》記載,元代的惠州以遼代的澤州改建。遼代的澤州府所在地在神山縣的地方,另外管轄灤河縣。今平泉、寬城、圍場東南部地域。金代的時候廢澤州和灤河縣;承安(1196)時,又另外建立了灤陽縣,而不久又廢除。當時的灤陽縣府所在地在遷安縣境內。
明代,承德大部分地域屬於京師北平府地,只有南部部分地域屬於京師順天府和永平府。洪武十九年(1387),明王朝在北平府(今建平)設立大寧部指揮司,管轄今承德地域。地域內設立興州左、中、右、前、后五衛和宜興、寬河兩上守御千戶所。《熱河志》記載,永樂元年(1403),朱棣皇帝把承德這個地方給予了蒙古部落的烏梁海。同時明朝政府將承德一帶的所有衛所南遷,各州縣的百姓也有很多南遷。承德一帶成為“甌脫地”,即成為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隔離地帶。《明史·諾音傳》:諾音、福余、泰寧,是高皇帝所建的三衛。從大寧(今遼陽)前抵喜峰口,接近宣府叫諾音。《熱河志》記載,承德府的本境、灤平縣、豐寧縣、平泉州、建昌縣是諾音衛的地方。即今興隆、寬城、平泉、承德縣、承德市、灤平、隆化、豐寧南部地域。
清朝:承德最初直接隸屬於朝廷。雍正元年(1723),設立熱河廳;十一年(1733)改設為承德直隸州。乾隆七年(1742),廢掉州,仍然設熱河廳。四十三年(1778),改設承德府。統領一個州五個縣。即平泉州、灤平縣、豐寧縣、赤峰縣、建昌縣、朝陽縣。嘉慶七年(1809)建立熱河督統署,督統署府所在地在承德。
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布將熱河改為省,屬於關外東北四省之一。轄15縣和卓索圖盟、昭烏達盟的共20個旗,省會設在承德縣(現承德市)。由奉系軍閥湯玉麟擔任熱河省主席。
日本攻佔東北三省后,為割斷東北抗日部隊與關內的聯繫,擴大並鞏固偽滿洲國的疆界,進而蠶食華北,決定攻佔熱河、古北口以東的長城一線,伺機進佔冀東。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月熱河省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划入滿洲國,成為其熱河省。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控制熱河省全境,國民黨由山海關沿北寧線強行北上,一路打到東北的錦州、錦西,並於12月下旬進一步佔領了北鎮、黑山、義縣、阜新等地,控制河與瀋陽之間的鐵路線,隨後,杜聿明下令第十三軍由阜新沿鐵路向西進攻朝陽和熱河。於1946年1月上旬佔領了熱河的北票、朝陽、葉柏壽、建平、凌源、平泉等地。在馬歇爾的調停下,國共雙方下達了1月停戰令。6月26日停戰有效期剛過,內戰開始爆發,8月,國民黨佔領承德。
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大致恢復以前的行政區劃。增設寧城縣、凌南縣、魯北縣、天山縣4縣,至此,熱河省轄20縣20旗。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13日至6月25日,中國共產黨華北軍區發動晉熱察戰役,向熱河西部、河北東部挺進,在河北、熱河、察哈爾三省邊界地區及平漢路北段展開運動戰,牽制國民黨從華北抽兵增援東北。期間,攻克多處城鎮,並在東北野戰軍的配合下切斷平承路、截斷北寧路,對承德形成了包圍態勢。11月初,傅作義放棄承德。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進駐省會承德,中華民國的熱河省政府行政機構完全瓦解。

民國行政區劃


省會均治承德縣(今河北省承德市區)。
道制民國二年(1913年),國務院擬設朝陽、赤峰二道,以朝陽道轄朝陽、阜新、建平、綏東4縣,赤峰道轄赤峰、開魯林西、圍場4縣,但熱河都統未行呈報,因此二道實際並未設立。民國三年(1914年)7月,置熱河道,並任命道尹。民國十七年(1928年)初,隨著北洋政府的垮台,道制自然撤銷。
民國三年(1914年)7月置,道尹為邊要缺,一等,駐承德縣(今承德市)。轄承德、灤平、豐寧、隆化、平泉、凌源、朝陽、阜新、建平、綏東、赤峰、開魯、林西、圍場等14縣及經棚1設治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縣、市、設治局民國三年(1914年)1月,設立熱河特別區,轄14縣1設治局。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改置熱河省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3月以前轄有15縣,5設治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國民政府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全省轄有20縣20旗。
偽滿洲國行政區劃
抗戰期間熱河省淪陷,為偽滿洲國淪陷區的一個省,其中北部被另劃為興安西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1948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軍收復承德,熱河全省解放。成立熱河省,歸東北局領導。1949年1月10日成立熱河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5年2月成立熱河省人民委員會。
新中國將熱河省劃分為2市,16縣,4旗
省轄市:承德市、赤峰市
省轄縣:承德縣、赤峰縣、凌源縣、平泉縣、建昌縣、建平縣、寧城縣、圍場縣、烏丹縣、青龍縣、隆化縣、豐寧縣、灤平縣、興隆縣、北票縣、朝陽縣
旗: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

撤銷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決議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批准國務院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建議。茲決定:
一、撤銷熱河省,將熱河省所屬行政區域,按國務院建議分別劃歸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二、撤銷西康省,將西康省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四川省。
三、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為:省、直轄市二十五人至五十五人,人口特多的省,必須超過五十五人的時候,須經國務院批准。
(《人民日報》1955年7月31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