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廠峪長城

板廠峪長城

板廠峪境內長城是明代大將戚繼光主持修建的,長城一般寬為5米,高4.8米(其中垛口高約1.8米),用石頭和青磚砌成,綿延約15公里,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敵樓星羅棋布,最高敵樓修建在800多米高的山頂上。

景觀特點


每段長城都以當地的地名來命名,比如老虎溝、盤道溝、蛇窯溝、楊來樓等。在50多座敵樓中,保存較完好的敵樓有30多座,其中現存十幾處長城界碑,在現存明長城中十分罕見。烽火煙墩與敵樓戰台遙相呼應,全方位、多層次的展示了明長城軍事防禦體系獨特的風貌。為了感受真情實景,記者向許國華提出要到長城現場採訪。當日下午3點多鐘,驕陽似火,烤得大地發燙,在許國華的陪同下,我們乘車沿著陡峭崎嶇的盤山公路向目的地進發。沿途記者打開玻璃窗,仰視絕壁之顛,長城在高高的山脊上一字排開,每個高峻挺拔的山尖上都有敵樓。大約30分鐘后,我們來到了楊來樓,此處是東西長城的分界線,東側通向董家口、大毛山方向,西側通向義院口方向。兩側長城在向東、西方向延展之後不久皆轉向南,另有一橫向的坍塌嚴重的城牆在兩者之間串聯。
楊來樓敵樓是一座空心敵樓,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樓分為上下兩層,中部設有鋪房,上下層之間以階梯相通;下層可以遮風避雨,頂上可瞭望射擊,鋪房可以儲備武器與糧食。空心敵樓四面設有箭窗,稱四眼樓。此敵樓雖已殘垣斷壁,但其雄姿依然如故。

遺址


在板長峪村口,一塊“板廠峪明長城磚窯遺址”大理石碑引起記者的注意。隨行的許國華介紹,萬曆年間,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派中軍門譚綸再次重修長城,在石築長城的基礎上加磚修復,並增修磚制敵樓50座。明代長城磚窯集中在板廠峪西溝和板廠峪東溝兩片面積達200多畝的玉米地下。窯頂距地面25厘米,頂部由膠土、碎磚等分層築成,透過被局部揭開的窯頂,可見由厚重的青磚築成的窯壁。
在明長城磚窯遺址旁邊,有兩座保存完好的磚窯,佔地約300平方米。磚窯四周已被村景區管委會用柵欄和鐵鏈隔離。記者進入磚窯遺址觀看,這兩座磚窯為馬蹄窯,窯口直徑為5米,窯深3.5米。裡面保存著當時燒好的築長城用的大磚頭。許國華介紹,磚窯里的磚長34厘米,寬17厘米,厚9.5厘米,重約9公斤。磚窯為義烏兵建造。

歷史


義烏兵用過的器物
板廠峪村明長城陳列室,坐落在明長城磚窯遺址旁邊,為三間四合院結構。在許國華的引領下,記者走進這個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的四合院。
此院落佔地約200平方米,院子內四個角落擺放著記載戚繼光率義烏兵修築長城、守護長城的紀念碑文和義烏兵當年作戰用過的石炮、石彈等兵器。進入陳列室,義烏兵用過的器物清晰地展現在記者的眼前。陳列室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板廠峪長城建築材料——火藥匙、鐵鋤、長城磚;第二部分為戍守長城的生活用具——青花碗、溫酒壺、火盆、石臼、小刀、剪刀、穿心燈;第三部分為長城防卸武器——火銃、爪勾、鐵炮等。這些器物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均是許國華這位有心人所為,雖然器物殘缺不全,但從一個側面揭示了義烏兵的勇敢和智慧。
義烏兵後裔在這裡生活得很好
板廠峪村330戶1130人中,70%是義烏兵的後裔,他們在不斷傳承先輩守護長城濃濃深情的同時,也在傳承著祖輩勤勞智慧的血脈。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居住在這裡的眾多義烏兵後裔,敢想敢幹,不少人奔上了富裕路。許國華便是其中的代表。今年56歲的許國華原是撫寧縣的一名機關幹部,20年前辭職下海經商,先後經營過礦產、交通運輸等行業。在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后,許國華組建成立了秦皇島市板廠峪長城旅遊有限公司。“我是義烏兵的後裔,生在長城,長在長城,是聽長城故事長大的,對長城有著特殊的感情,開發和保護長城旅遊資源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了方便遊人觀光長城美景,及時對長城進行維護和管理,許國華投入巨資修通了通往楊來樓的盤山公路,興建長城觀測站,監測長城動態情況。
據了解,目前生活在這裡的義烏兵後裔的生活來源主要是林業和旅遊業,日子過得十分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