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煎
先煎
在中醫學中,先煎是指入湯劑的一些藥物需在未入其他葯時,先行煎煮。如有些礦石、貝殼類藥物,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易打碎先煎,即煎煮 30分鐘后,再將其他藥物傾入同煎。如生石膏、生牡蠣等。對某些有毒藥物,為降低毒性,亦應先煎或久煎。如附子、烏頭、黑丑等。
● 英文名稱:Decoct Firs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方劑學
● 煎藥之法各殊,有先煎主葯一味,后入余葯者;有先煎眾味,后煎一味者;有用一味煎湯以煎藥者;有先分煎,后並煎者。(《慎疾芻言》)
● 比其他藥物早15~20分鐘煎煮的煎藥法。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先煎是指將方葯中的某一味或幾味葯加水先行煎煮一定時間,再加入剩餘藥物同煎的方法,屬於中藥湯劑特殊煎煮法之一。
● 貝殼與礦物類藥物:如牡蠣、珍珠母、生石膏等。此類藥物質地堅實,有效成分難以煎出,故應打碎先煎,將其煮沸20分鐘左右,再加入其他葯同煎。
● 動物角甲類藥物:如龜甲、鱉甲等。因質地堅硬,亦需先煎,有利於藥物中動物蛋白、氨基酸、膠質、鈣、磷等物質的煎出。
● 有毒及藥性峻烈類藥物:如烏頭、附子等。一般認為,有毒中藥應先煎1~2小時,以降低或消除其毒性。
● 經現代研究證明有先煎必要的藥物:如石斛、紫菀等。
● 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研究證明,有些藥物煎煮時間越長,有效成分溶出率越高。如紫菀,煎煮越久,湯液中紫杜鵑黃酮越多,止咳作用越明顯。
● 減少藥物的副作用:例如麻黃先煎去上沫,一方面可以降低麻黃的悍烈之性,以減少其對胃腸道的刺激,避免發生心率加速等不良反應;另一方面,也可預防麻黃過度發汗。
● 降低藥物的毒性:烏頭類藥物久煎可使烏頭鹼分解為烏頭原鹼,使其毒性只有原來的1/2000;附子久煎不僅能降低毒性,還能增強強心作用。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中明確要求先煎的藥物有附子、制川烏、制草烏、磁石、紫石英、自然銅、瓦楞子、牡蠣、石決明、龜甲、鱉甲、珍珠母、赭石、滑石、生石膏、水牛角、赤石脂、青礞石、金礞石、鐘乳石、禹餘糧、鹿角霜、蛤殼23種。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鄧中甲。方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聶安政,朱春勝,張冰。中藥特殊煎法的探討與思考(一):先煎。中草藥,2018,49(7):1716-1720.
● [4] 谷珊珊,盧曉英,劉方,等。中藥先煎的原因、方法探討。中醫雜誌,2017,58(17):15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