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楊鴻勛所著著作

本書是楊鴻勛多年來對照文獻與遺址材料的研究成果,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信息


作者:楊鴻勛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3-6-1
頁數:380
定價:450.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030372536

內容簡介


唐長安大明宮不僅是唐朝著名的宮殿群落,而且是中國建築史上劃時代的宮城範例。它建成於唐高宗時,一直沿用到晚唐,唐朝許多重大的決策都是在這裡作出的。《大明宮》是作者多年來對照文獻與遺址材料的研究成果,書中附有大量精緻的插圖(其中有不少作者一次公開出的珍貴手繪圖),生動地再現了部分宮殿與宮苑面貌。

作者簡介


1931年12月生,河北蟸縣人。195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后組織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擔任學部委員梁思成的助手及以梁思成為主任的建築理論與歷史研究室秘書;該室改屬建築工程部建築科學研究院后,任園林研究組組長。曾任上海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俄羅斯建築遺產科學院院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世界營造學社籌備委員會主席。另聘為復旦大學兼職教授、同濟大學顧問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顧問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等。

目錄


第一章大明宮的創建與廢棄
第一節隋朝宇文愷都城傑作的一個瑕疵
一、巧妙利用“六坡”地勢的大興城規劃
二、地勢低洼濕熱的太極宮寢殿區
第二節唐朝另闢地勢爽塏的新宮——“東內”大明宮
一、大明宮的創始
二、大明宮的廢毀
第二章揭示歷史淹沒的盛唐經典宮苑群落
第一節大明宮幅員宏偉的宮城
一、宮城、夾城與宮內隔牆
二、宮門與角樓
第二節三朝大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一、含元殿
二、宣政殿
三、紫宸殿
第三節園林化的宮殿群落——別殿、亭、觀
一、延英殿
二、麟德殿
三、清思殿
四、太和殿
五、蓬萊殿與含涼殿
六、清暉閣
七、金鑾殿(金鑾御院)
八、浴堂殿
九、思政殿
十、三清殿
十一、望仙樓(望仙觀、望仙台)——文思院
十二、永安殿與寶慶殿
十三、宣和殿
十四、中和殿
第四節宮內衙署
一、內侍省
二、命婦院
三、樞密院
四、既在宮內又在宮外的翰林院與學士院
五、皇太子的少陽院與東翰林院
六、掖庭宮與內侍別省
七、宣政殿左右的外朝衙署
八、左金吾仗院與右金吾仗院
九、左藏庫與右藏庫
第三章壯麗的丹風門——借鑒明德門的發揮創造
第一節丹風門——大明宮的正門
第二節現存城門墩台的遺跡現象
第三節城門墩台原狀探討
第四節組合體的丹風門樓觀
第五節對峙的闕樓
第六節丹鳳門外的門仆值房與門內的龍首渠和下馬橋
一、門仆值房
二、門內的龍首渠與跨渠的御橋和下馬橋
第四章再現盛唐標誌性建築——含元殿
第一節制高點上的“正衙”——含元殿
一、隋觀德殿改建而成的正衙
二、遺跡現象的辨認
三、復原考證
四、磚瓦窯
第二節含元殿的東朝堂和西朝堂
一、早期朝堂
二、晚期朝堂
第三節含元殿前的宮觀
一、“中無間隔”——不設“含元門”
二、懿德太子墓壁畫的啟示——殿前宮觀
三、兩觀(闕)之間的距離等於含元殿整組的寬度
第四節宮闕(觀)前的“金水河”與“金水橋”
一、兩闕前發現“金水河”與“金水橋”遺跡
二、兩觀前的“金水河”與“金水橋”形制
第五節宮闕外的東西長廊
第五章麟德殿的真面目
第一節遺址概況
第二節復原形制
一、麟德殿
二、穿堂
三、障日閣
四、景雲閣
五、東亭與西亭
六、郁儀樓與結鄰樓
七、御廚
八、東、西翼廊
九、外圍建築
第三節工程做法探討
一、台基
二、欄桿
三、大木結構
四、築牆與瓦作
第六章體育娛樂的清思殿
第七章色彩斑斕的高台宮觀——三清殿
第一節遺址概況
一、高台遺跡
二、登台通道
三、東北附台
第二節復原研究
第八章太液池周邊及蓬萊島景象
第一節遺址田野考古發現的太液池遺跡現象
一、太液池遺址範圍和駁岸遺跡
二、太液池北岸和蓬萊島南岸一帶遺跡
三、太液池南岸的再發掘
四、太液池東南岸的再發掘
第二節太液池周邊部分景觀復原探討
一、臨近北岸的半島
二、北岸半島上的樓閣
三、太液大池西部的廊廡
四、東南岸的干闌方亭
五、東南岸“舌形凸出部分”的組合台榭——“太液池東亭”
六、含涼殿位置的推定
七、大明宮中軸線宮殿兩側的廊廡
第三節對蓬萊島景象的初步認識
一、蓬萊島南岸
二、島上的“蓬萊山“與“蓬萊亭”
第九章大明宮建築創作的根基與成就
第一節大明宮建築創作的根基
一、中國建築史上新高峰的奠基者——隋朝御用建築大師宇文愷(349)
二、宇文愷的傑作——仁壽宮(唐改稱“九成宮”)
第二節宮殿建築藝術的巔峰——唐朝閻立德與閻立本對宇文愷的繼承與發展
一、將宮殿建築藝術推向巔峰的唐宮廷建築師閻立德與閻立本
二、大明宮的重要宮殿創作是“五鳳樓”構圖的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