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少暉

廈門精通科技實業公司創始人

龔少暉,1988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計算機系。曾在福建省電子計算機公司從事了兩年的軟體開發工作,后從事計算機行業的市場拓展及產品銷售工作。

人物簡介


龔少暉,1968出生於福建建陽;上海科大88屆計算機系畢業生;回閩後分配到福建電子計算機公司(百靈)開始其IT生涯,其間做過技術、銷售和市場。在百靈的幾年,學到了很多東西。做銷售每年都做到第一,做市場做到最優秀,1995年有過“北有長城,南有百靈”美譽的“百靈”轟然倒閉,龔少暉與太太買斷7年工齡,一人拿到1萬多元遣散費到了廈門。1996年兩人白手起家,龔少暉在廈門成立了
龔少暉
龔少暉
自己的公司廈門精通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第二年開始從事域名註冊等電子商務平台提供服務,當年創建了中國頻道網站,目前中國頻道國際域名註冊數量位居中國第一。從此後,龔少暉的每一步都與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息息相聯。
1999年,中國頻道成為NSI亞洲首席合作夥伴,1999年4月,他又在美國投資成立onlinenic,inc,2000年2月,主導建立全國第一個域名交易專業網站易名網,主導開發成功中國第一套自行國際域名實時自動註冊系統,而後率先推出中文國際域名預註冊,同期推出日、韓國際域名……,2004年主導推出能夠識別和過濾垃圾郵件的智能過濾郵件的某品牌。

成名經歷


1996年,龔少暉先生在廈門發起成立了廈門精通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中國頻道),1997年初開始提供域名註冊等電子商務平台服務並領導公司通過了ICANN(網際網路名稱與編碼分配管理機構)的認證,成為大中華地區第一家國際域名頂級註冊商;2002年7月,中國頻道國際頂級域名總量實現亞洲第一。2004年3月,龔少暉領導中國頻道推出新品牌“35互聯”及垃圾郵件智能識別過濾系統。2005年4月,35互聯(中國頻道)在國內率先推出64位智能反垃圾郵件系統;6月,推出大型網游“海之樂章”公測。經過九年多的發展,35互聯(中國頻道)已成為著名的行業品牌,企業也成長為專業從事企業郵箱、個人郵箱、虛擬主機、獨立主機、域名註冊、網站建設、網站推廣等網路應用全套服務的國際化網路應用服務提供公司,並開始進軍新的領域。
最初上網時間:1995年
上 網 方 式:撥號

網際網路故事


初次觸網

1993年,在北京工作的龔少暉第一次接觸到網路,快捷方便的信息傳送令他眼前一亮。
“我當時就在想,竟然有這麼快的發送郵件的方式,這麼快的跟外面溝通的方式,我在思考這個行業和世界的改變”。
1995年4月的一天,已有半年沒逛書店的龔少暉步入中關村的一家書屋,不禁大吃一驚:“好像半個書屋都是關於Internet的書,我覺得Internet不應該來得這麼快。”遂買書研究,然後去長安街北京電報大樓申請上網。
“當時感覺Internet就是我想像中的東西,是千里眼、順風耳,能帶來比別人更快的商機。我想Internet會成為一個行業,有行業必然有生意,但還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商業最為可行。”
同時,當時在國有電腦公司賣電腦的龔少暉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壓根就沒想過要出來單幹,誰料天有不測風雲,國企倒閉,龔少暉失業了。1995年底,龔少暉帶著幾年來積攢的幾萬元錢,攜夫人回廈門做Internet—區區幾萬元,在費用居高不下的北京是做不了網際網路的。

創業艱辛

“到廈門的第二天,我就跑到電信局去開Internet賬號,營業員說廈門還沒開通。問他通過什麼方式可以上網,他說打長途可以,用X.25線撥號也可以。”龔少暉很著急,想了想,都上不起,只好等Internet介面在廈門建成。幸好這段時間還能賣些計算機,幸好這時還對自己的業務方向不是太清晰,龔少暉便註冊了廈門精通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在等待的過程中重操舊業,賣些硬體,並開發了一套電腦點歌系統。當然,這些聽起來也不錯的買賣不僅讓龔少暉花完了全部積蓄,還走上了借錢之路。
1996年,廈門有了Internet介面。龔少暉買了天津大學出版的一套Internet教程,現學現賣,辦起了Internet培訓班。“在自己沒有弄清楚方向前,做培訓來了解客戶所需,從而確定在這個發展很快的行業里我能扮演什麼角色。”把培訓作為偵察市場的手段,是龔少暉的一個“小發明”。
龔少暉
龔少暉
“當初如果做ISP,要很多錢,不太現實。但通過與培訓人員的交流,我很快就感覺到,隨著企業和Internet的結合,網站數量會激增。這樣,域名、虛擬主機或伺服器對每一個企業都會很重要,所以,我選擇做域名註冊、虛擬主機和伺服器租賃服務。”國內網速慢,費用高,租台伺服器一二十萬,不是龔少暉這樣的窮商人所能想。“我們就去找美國的ISP。5天5夜,一個網站一個網站地過濾,對比價格,對比服務,終於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服務商,也就是比較便宜的服務商。”如獲至寶的龔少暉迅速把早已待字閨中的中國頻道注給這個服務商,外加租賃3個月的虛擬主機。總共600多美元的費用付出10天後,一個十幾兆的虛擬主機開始能用了。第一個用戶也找上門來。“那是一個叫明達的合資企業,域名賣了3000多元,5兆虛擬主機賣了2000多元。”雖然價錢賣得很過癮,但一個月只做這麼一個用戶。
3個月後,中國頻道改租了一台配有1G硬碟的伺服器。但問題依然存在:很長時間裡用戶量都上不來。門可羅雀的現象一直持續1997年。
“1997年,我才50多個用戶,每個月都要虧幾萬元。因為工資低,原來一起乾的人都離開了,公司只剩下夫人和我,還有一位副總。”龔少暉認定當時生意不好主要是因為客戶對網際網路還不太了解所致,同時堅持自己的初衷。時間會解決一切問題,這個春節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的一部分罷了。

與外國合作

1998年初,中國頻道的用戶開始增多,由每月一二十個增長到每月100多個,資金也慢慢地能夠周轉起來。1998年底,龔少暉到中國科學院軟體所禮堂開CNNIC的代理會,NSI的一位副總裁也在場。龔少暉主動向這位NSI副總裁詢問:“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獲得NSI亞洲首席銷售合作夥伴資格?”NSI副總裁沒有直接回答。
“經中國頻道註冊的域名有多少?”老外反問。“1000個。”龔少暉老老實實地回答。“哇!1000個!”老外由驚奇而激動。成為NSI亞洲首席銷售合作夥伴,500個用戶就夠了。事實上,龔少暉當時的1000個用戶,已經是同行中數一數二的數字,只知道幹活的龔少暉直到那一刻才知道自己的位置。NSI亞洲首席銷售合作夥伴資格隨即拿到,龔少暉在NSI拿一個域名的價錢,也很快從100美元降到70美元。1999年4月,由美國NSI壟斷的國際域名註冊業務被政府打破,眾多IT界的世界級頂極公司紛紛開始申請成為國際域名一級註冊商,當時的中國頻道不過是個僅有十來號人的小公司,是NSI下的二級註冊商。龔少暉開始惡補相關法律政策、借錢貸款。說到當年的瘋狂,直到今天他都覺得不可思議。“美國看的是你的能力,我花了四五個月時間去申請,寫報告,99年10月份申請下來了”。
為了儘快使自己的資料庫與美國的總庫對接,龔少暉帶著一幫手下沒日沒夜幹了兩個月,一直干到1999年底的除夕之夜,正月初一凌晨4點,幾個美國長途雄壯響起,對接成功了,這意味著中國唯一一個國際域名一級註冊機構可以開門納客了。2002年7月,中國頻道國際頂級域名總量實現亞洲第一。而就在“中國頻道”這個品牌已經深入人心的時候,龔少暉卻作出決定,研發智能識別過濾垃圾郵件系統。2003年,垃圾郵件在國內開始泛濫成災,龔少暉領導的中國頻道在國內的郵件服務商中率先攻克反垃圾郵件技術堡壘,2004年3月,龔少暉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推出“35互聯”品牌及能智能識別過濾垃圾郵件的郵箱;8月31日,龔少暉當選為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頻道

9月8日,在北京舉辦的“2004中國IT渠道及服務商滿意度評薦頒獎大會暨2004中國IT渠道服務商高峰論壇”上,35互聯(中國頻道)獨獲“優秀企業郵箱服務商”和“優秀反垃圾郵件方案提供商”兩項大獎。10月,35互聯(中國頻道)入選“中國商業網站100強”;11月,35智能垃圾郵件過濾系統通過了國家公安部的檢測。
2005年4月25日,35互聯、SUNAMD強強聯手,在國內首推64位智能反垃圾郵件系統和64位企業郵局。5月,龔少暉上榜福建IT十大傑出青年;8月,龔少暉榮獲廈門市“優秀企業家”稱號;9月,35企業郵局入選 中國“十大企業郵箱推薦品牌”,同時獲2005年度“最佳功能獎”。在IT這個圈子經過10多年的摸爬滾打,龔少暉和他一起創辦的35互聯(中國頻道)見證和撰寫了中國網際網路十年的發展。在接下來的歲月,他們還將撰寫中國網際網路的未來。

網路掘金人


無中生有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發生了這麼一個插曲,奧運冠軍杜麗王義夫。的中文域名杜麗.cn和王義夫.cn居然被人搶注了!這件事情讓一個叫龔少暉的人很惱火,因為他的公司專門為別人註冊域名提供服務,而這一次,搶注者正是利用他的服務搶注成功,這還了得,龔少暉開始與搶注者緊急談判,過程不得而知,不過,現在嘛,冠軍域名已經物歸原主了。而我們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就是這位給奧運冠軍找回域名的人物,自稱網路掘金人的龔少暉。
34歲的龔少暉現在做著網際網路的買賣,他的生財之道可以說是無中生有,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域名註冊、電子郵箱等網路虛擬服務成就了今天的億萬身價,他手下的35互聯已經是亞洲最大的域名註冊服務提供商,佔據了全中國60%以上的域名市場。說到未來的發展,這個34歲的掌門人野心表露無餘。
2010年要成為全球IT500強中的企業。
自1998年開始,龔少暉的公司保持著每年翻番的增長。這個原本叫做"中國頻道"的網際網路應用服務公司今年開始改名叫做"35互聯",公司的主營業務從最初的域名註冊擴展到幾乎全部網路服務。很顯然,龔少暉的野心超越了國界。不過說起今*的成就,龔少暉一本正經的說,真的是苦盡甘來。
初期的艱辛
1993年,在北京工作的龔少暉第一次接觸到網路,快捷方便的信息傳送令他眼前一亮。
我當時就在想,竟然有這麼快的發送郵件的方式,這麼快的跟外面溝通的方式,我在思考這個對行業和世界的改變。
不過當時在國有電腦公司賣電腦的龔少暉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壓根就沒想過要出來單幹,誰料天有不測風雲,1995年,國企倒閉,龔少暉失業了。
當時公司破產了,是留在北京繼續發展,還是找一塊"新大陸"重新創業?懷揣幾萬元的龔少暉最終選擇了廈門。
因為北京當時在房租和人員方面都非常貴,我想internet可能對地域沒有限制,就來了廈門。
從京城來到廈門,從未遇到過挫折的龔少暉的野心大得很。他要成為廈門島上第一個在網際網路上掘金的人。
龔少暉
龔少暉
剛來廈門的時候就是沖著廈門最好的(寫字)樓,就是這棟樓,就覺得從閱歷、行業知識、經驗來看,都可以做一番大事。不過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確實還是太嫩了點,現實環境給他狠狠的上了一堂課。
發現(廈門)還沒有internet,接不上,我和薛工去郵電局,他們問我是什麼東西,我想這下完蛋了。
龔少暉喜歡新奇,只要市面上有什麼新玩意出來,他都要搶先買回來玩玩,在記者面前,他不無得意的擺弄著自己剛剛更新換代的電腦,不過這個鼓勵員工用OICQ和自己交流的老總總結起自己的教訓來毫不客氣。
戰略和思路一定要超前,一定不能保守和守舊,但行動和執行得按部就班,一步步來,你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
行動超前的教訓
1995年的龔少暉犯的是行動超前的錯誤,網路都沒有,談何賺錢。1996年,廈門終於接通了網際網路,不過龔少暉能夠做的只能是開展網際網路啟蒙教育工作,賣電腦,辦培訓班。賺的錢連交房租都不夠。
結果很慘,一年之後收支不平衡就(從寫字樓)搬了出去,不過在逆境中堅持的龔少暉堅信,網際網路上商機無限,儘管此時偌大的公司已經走得只剩下三個人,他自己,他老婆和副總薛洪斌。談到當年上了好朋友的賊船,今天的薛洪斌實話實說。
薛洪斌,應該說有很多機會(離開),但我和龔總關係好,反正沒什麼可以失去的,除了一點時間。
龔少暉說,幸虧了朋友和親人,不然他一定撐不到成功。說到這裡他止不住的誇自己的老婆。
1997年底,那一年我沒有回家過年,因為沒有錢買火車票,那個時候最困難,太太走三站路,為了省一塊錢。
今天龔少暉的身價已然上億,但他的妻子依然在公司財務科做著普通職員,如果不是事先被告知,記者絕對不會想到,眼前這個樸實無華的女人正是老總夫人。公司的員工悄悄告訴記者,直到今天,她還保持著上下班坐公共汽車的習慣。
生活愛好
龔少暉喜歡運動,35互聯公司的員工經常被他組織出去搞團隊活動。這個山裡面長大的福建人甚至有個蓄謀已久的計劃。那就是在35互聯闖進全球IT500強的行列后,他要買一隻NBA球隊到廈門來。
那時候我一定要受夠一個NBA球隊,我很喜歡看、打(籃球),我認為擁有一隻NBA球隊是很FASHION的
自稱籃球足球乒乓球一個都不能少的龔少暉甚至把公司的會議室當成了健身房,拿起球拍就捨不得放下來。
一番廝殺后他不無得意的誇下海口,乒乓球桌上,全公司600多號人無人能敵。對於這個調皮弟弟的性格,哥哥當然最有發言權。走到今天,弟弟不服輸的性格起了決定性作用。
不服輸
他不服輸,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他能夠打開局面。
從95年賣電腦到96年辦網際網路培訓班,到這年年底成立他的網際網路服務公司,龔少暉整整等了兩年。最初的客戶都是他網際網路培訓班上的學員,第一年下來,他做了50名客戶,你還記得自己的第一個客戶嗎記得是一個婚姻介紹所一年50個客戶,靠這點錢糊口都勉強,但龔少暉堅信,隨著企業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上網數量會激增,企業需要展示自己的窗口,這樣以來,建立網站必須的域名、虛擬主機或伺服器、郵箱等對每個企業都會很重要,所以,他把這些東西定為自己的業務方向。等待著春天的到來。公司基本上是負債,沒什麼資金,工資發不起。
雖說已經走到了網際網路這個主業上,但尚處萌芽時期的市場依然看不到盈利的希望,1997年的春節,窮困交加的龔少暉甚至兩次把老婆的結婚戒指和項鏈送進了典當行。不過,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龔少暉也不曾放棄。他堅信,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他的性格屬於那種困難壓不倒,什麼事情都能夠勇敢去面對的一個人,他是真正想干點事出來。
1997年,龔少暉跑斷了腿才跑出來50家客戶,可是到了1998年,眼看著客戶量是越來越大。一年下來,居然有了上千名客戶,彷彿是水閘一下子開了,接下來,客流量迅猛上漲。
99年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每月超過一千用戶
國際合作
1999年4月,由美國NSI壟斷的國際域名註冊業務被政府打破,眾多IT界的世界級頂極公司紛紛開始申請成為國際域名一級註冊商,當時的中國頻道不過是個僅有十來號人的小公司,是NSI下的二級註冊商。不過龔少暉不肯放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成為一級註冊商的機會,他開始惡補相關法律政策、借錢貸款。說到當年的瘋狂,直到今天他都覺得不可思議。
美國看的是你的能力,我花了四五個月時間去申請,寫報告,99年10月份申請下來。為了儘快使自己的資料庫與美國的總庫對接,龔少暉帶著一幫手下沒*沒夜幹了兩個月,一直干到2000年的除夕之夜,正月初一凌晨4點,幾個美國長途雄壯響起,對接成功了,這意味著中國唯一一個國際域名一級註冊機構可以開門納客了。
那天晚上想慶祝,沒有飯店開門,最後找到一個專門給的士司機做宵夜的小酒館。接下來的日子妙不可言,因為是當時中國唯一一個國際域名一級註冊機構,成本迅速降了下來,月營業額則保持著翻番的增長速度,半年之後,當時的中國頻道憑著客流量坐上了中國第一名的寶座。兩年後,中國頻道國際頂極域名總量實現亞洲第一。
保持笑容
龔少暉很愛笑,哪怕是在說一些並不開心的往事他的臉上依然掛著笑容,雖然你知道他的成功得來不易,但在龔少暉的笑容面前,你總覺得這個人應該是個事事如意的人,就連他口裡說出來的艱辛都比別人少了許多苦難。他能夠讓親人和朋友相信他,再大的困難在這個人面前最終被打倒,這一切的原因其實就藏在龔少暉的笑容里。如果困難面前還能夠保持堅定的信念和笑容,就連你身邊的人都會覺得你一定會成功,好了,今天的財富故事說到這裡,明天見。

最大註冊商


面對長達4年的創業失敗,你還會有強烈信心繼續走下去嗎?許多人會遺憾地放棄,但龔少暉還會堅持。他的觀點是:準確判斷,始終堅持。從曾經的篳路藍縷到現在亞洲最大的域名註冊商以及各種網路應用軟體的開發服務提供商,探尋龔少暉與35互聯的十年,你會發現“堅持”是一個有意思的關鍵詞。作為2007廈門經濟十大影響人物之一的他告訴海峽導報記者,35互聯的成功在於“堅持”二字。不過,在“堅持”的背後,還蘊涵著對行業發展規律的準確判斷,以及由此產生的強烈自信。“成功?現在談不上。”龔少暉認為,這只是在發展的快速路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後面還有更美麗的風景”。
四年專註你才有機會
解讀龔少暉成長為一名優秀企業家的歷程,給我們最大的感悟是:“專註”二字,意味著發展的機遇和成功的基石。來自福建建陽的龔少暉,1988年從上海科技大學畢業,就進入當時著名的福建計算機公司——百靈。這在當時,對於一個大學畢業生來說,是個非常好的選擇。“北有長城,南有百靈”說的就是當時行業里的兩大公司,後來的新大陸、實達都衍生於百靈。在從事兩年的技術之後,龔少暉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轉折——調派北京辦事處,從事計算機銷售工作。龔少暉坦言,這段經歷讓他開始接觸市場,了解市場運作規律,“更關鍵的是,北京是中國網際網路信息核心節點,我對新事物的思考也得益於此”。在北京的4年,龔少暉表現出了銷售才華,連續幾年獲得百靈市場開拓和銷售的頭名狀元。從技術人員到銷售人員的轉變如此成功,原因在哪?“我是用技術性的方式打動客戶,有點類似於後來的解決方案提法。”龔少暉說。在當時的國企里,大多實行的是銷售人員和技術支撐分工的模式。面對快速發展的市場,百靈的技術支撐人員顯然不夠,龔少暉開始了一肩挑的日子,銷售也做,後台支撐的工作也承擔,“許多問題已被技術人員判死刑,但我捨得下功夫,花上一兩個禮拜去解決。”正是對客戶的專註服務,龔少暉被廣泛接受。幾年的銷售生涯讓他開始了解客戶需求,並進而對產業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他甚至上書高層,建議公司儘快轉型,“寫了一份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建議書,有幾千字,建議公司儘快轉型,從單純的PC銷售向大、小型機服務以及應用開發方向發展”。隨後的市場發展也驗證了龔少暉的判斷。這次經歷讓他有了第一項感悟: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戰略思維來自把握者,有了正確的思路,資源和優勢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除了對銷售的關注,龔少暉開始專註於IT行業的種種新事務。“當時,中關村正在崛起。”龔少暉說,“1993年,我在高能物理所就上過網,但那時確實沒想到網路會帶來今天這樣的變化。”在他的心裡就有一個感覺,網際網路將是下一波大潮,為了了解網際網路,他開始買書研讀。事實上,龔少暉對行業的理解始終讓同行折服。一次酒宴之後,一個朋友對龔少暉說:“不出兩年,你一定會自立門戶。”從來沒想過自立門戶的龔少暉當時只是一笑而過,但隨後的發展卻讓龔少暉發現,自己可能要被迫自立門戶了——因為百靈公司轟然倒閉了。
堅信春天會到來
毫無思想準備的龔少暉失業了。是留在北京繼續發展,還是找一塊“新大陸”重新創業?1995年,懷揣幾萬元的龔少暉最終選擇了到廈門自主創業。從京城來到廈門,龔少暉的野心大得很:他要成為廈門島上第一個在網際網路上掘金的人。但現實很快給了他教訓,1995年,廈門並沒有INTERNET,他和副總薛洪斌兩人到郵電局諮詢,“他們問我這是什麼東西,我想完蛋了。”思維的超前,在此時並未給
龔少暉
龔少暉
他帶來好的結果。1996年,廈門終於接通了網際網路,不過龔少暉能夠做的只能是開展網際網路啟蒙教育工作,賣電腦,辦培訓班,公司繼續虧損。這年年底,精通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中國頻道)成立。如山般的壓力,也隨之而來。1997年的春節,窮困交加的龔少暉甚至兩次把老婆的結婚戒指和項鏈送進了典當行。因為收支不平衡,公司從寫字樓搬了出去,走得只剩下3個人——他自己、他老婆和副總薛洪斌。這一年,他只做了50名客戶,這些客戶都是他網際網路培訓班上的學員;同年推出的域名主機郵箱,一個月往往只有一個客戶。1997年底,龔少暉沒有回家過年,因為沒有錢買火車票;最困難的時候,太太走三站路轉車,只是為了省一塊錢。但龔少暉堅信,隨著企業與網際網路的結合,企業需要展示自己的窗口,建立網站必須的域名、虛擬主機或伺服器、郵箱等對每個企業都會很重要,“我們確定了業務方向,只是需要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關鍵之戰轉機,在於是否堅持
即便是長達2-3年的虧損,龔少暉還是感受到市場漸強的脈動:1998年全年下來,居然積攢了上千名客戶;1999年,每月就可以超過一千用戶。1999年4月,由美國NSI壟斷的國際域名註冊業務被政府打破,眾多IT界的世界頂級公司紛紛開始申請成為國際域名一級註冊商。作為NSI的二級代理商,當時的中國頻道不過是個僅有十來號人的小公司,不過龔少暉不肯放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成為一級註冊商的機會,他開始惡補相關法律政策知識、借錢貸款。“我對美國人的做事風格比較了解,首先他們不允許壟斷的存在,其次他們看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規模。”龔少暉花了四五個月時間去寫申請報告,報告有上千頁。龔少暉自己也沒想到,居然能一次性通過,“美國人對申請報告的定語是‘Excellent’(優秀)”。接下來的日子妙不可言,作為當時中國唯一一個國際域名一級註冊機構,中國頻道成本迅速降了下來,月營業額則保持著翻番的增長速度,半年之後,當時的中國頻道憑著客流量坐上了中國第一名的寶座。兩年後,中國頻道國際頂級域名總量實現亞洲第一。回顧第一次的成功,龔少暉認為,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轉機往往也是長期準備的結果”。
二次創業發展,不能人云亦云
對於許多民營企業而言,5年往往是一個坎,許多企業在第五個年頭出現問題而倒下。龔少暉也同樣遇到這樣的問題——快速拓展之痛。“2000年是國內網際網路泡沫的頂峰時期,我們也沒少犯錯。”龔少暉坦言,當時多少有些投機心態,進行了一項錯誤的收購,導致企業傷筋動骨,“才過了兩天好日子的企業在這一年裡出現虧損,我們被迫通過裁員和加強管理的方式處置危機”。這項收購的後遺症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才消除。這使得龔少暉意識到,“你應當堅持對行業發展的理解,把握內在聯繫,不能人云亦云。”另一項收穫是:“良好的管理體系才能支撐企業長遠發展。”從2001年開始,精通科技就進行了ISO9000的質量認證,2003年,他接著投入大量資金進行CMMI3的認證,這一投資數額甚至超過了當年的利潤總額。龔少暉決定開始他的二次創業——推出35互聯,一個刺蝟的標誌開始為外界廣泛熟悉。在新的名稱中,35與“商務”諧音,龔少暉說,“我們就是要告訴客戶,我們專註服務於商務的網際網路解決方案。”企業LOGO為一隻可愛的刺蝟,在希臘神話中,狐狸想出種種辦法對付刺蝟,刺蝟卻用簡單的一招——團身張刺就輕易對付了狐狸。“我們希望通過這個LOGO表達一點:我們崇尚簡單,把簡單留給客戶。”目前,35互聯已擁有8家分公司、遍布國內外的8000多家代理、上百萬用戶。龔少暉現在的目標是,在5年內將公司規模總量提升至10億美元,爭取進入全球“IT500強”。回顧創業的十年,龔少暉感慨萬千,他對海峽導報記者說:“最深刻的就是創業初期非常的艱難,從當初的一路困境走來,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是旁人難以想像的,但非常具有挑戰性。”
核心價值客戶需求放在第一位
從1998年開始,35互聯保持了一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為什麼35互聯能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長?龔少暉的答案是一個辭彙——“文化”。在35互聯,有一個著名的公式——“價值×創新×挑戰=樂趣3”。龔少暉解釋,“價值”是指企業要專註於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是鼓勵企業和員工在思維方式、產品研發、組織管理上有創新的樂趣和激情;“挑戰”意味著每個35互聯人都必須學會始終把客戶需求放在第一位,積極解決種種困難與障礙。“有了這些,你才能從工作中持續獲得快樂。”龔少暉認為,這一簡單的公式包含了35互聯的企業核心價值——“客戶需求第一位”,這甚至高於企業利益、股東利益。“我們存在的價值,就是為用戶創造價值,用戶有了收益,即便他拿出1%給我們,那麼都是值得的。”龔少暉說道。

財富感言


回顧過往的十年,龔少暉對做人和做事,有著更深入的領悟。第一,在於專註。龔少暉認為,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企業發展,都必須保持專註的態度。“對於個人而言,專註將帶來經驗的積累和準確的判斷,是實現個體價值的基礎;對於企業而言,專注意味著能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能為市場認同,進而為社會創造價值。”第二,貴在堅持。也就是對市場準確判斷的堅持,這意味著,必須去了解行業發展的內在規律,清晰分辨這些內在聯繫,無論多大困難、多大險阻,都能始終如一地執行下去。第三,每個階段用人的標準都不一樣,但是最終還是要靠德。龔少暉認為,企業初創時,不能對人才要求過高,必須與自己的初級階段相匹配,要學會去授權,去培養。企業到了一定規模,則需要專業素質和能力有一定基礎的人才,“不僅是引進,還需要注重對現有人才的培育鍛煉,創造條件為中堅人才提供提升機會。”“再到一定階段,企業最終要用有德的人才。”龔少暉認為,未來的企業一定是一種分享體制,有德的人才才能為企業長遠發展、為團隊的持續成長創造平台,同時也為這些人才的發展和提升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