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氏
《源氏物語》中的角色
光源氏,即源氏,紫式部小說《源氏物語》中的男主人公。
他是桐壺帝與一更衣生下的兒子。因源氏沒有強大的外戚做靠山而難以在宮中立足和相術師的預言,桐壺帝才不得已將其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源氏貌美驚人,長得可與日月同輝,世人稱“光華公子”。才華橫溢,生性風流,一生得到眾多女子的青睞。他私下追求各類女子,空蟬、夕顏、六條妃子等皆在他的生命中留下重要痕迹。
在光源氏諸多的風流案中有一個細節給我印象深刻。那是源氏對夕顏的侍女右近說的話:“我自己生性柔弱,沒有決斷,所以喜歡柔弱的人。”右近說:“公子喜歡這種性格,小姐正是最合適的人物,可惜短命而死”。
這幾句簡短的對話透出兩個信息。一是源氏自視自己是柔弱的人;二是他視那些柔弱的女性和自己是同類。
源氏說自己柔弱有點出人意料,這話出現在書中第四回,當時的源氏才17歲,正是少年氣盛之時,沒有經受任何的人生磨難,大權在握的桐壺帝作為源氏的親生父親對他無限寵愛,源氏做事有恃無恐,哪來的柔弱感覺呢?
光源氏劇照(天海祐希飾)
在生母桐壺更衣逝世后,光源氏的父親桐壺帝聽聞先帝的第四皇女貌似桐壺更衣,因而將其迎入宮中。該女因出身皇族,得以受封為女御,並居於清涼殿一旁的飛香舍中,稱藤壺女御,為光源氏的繼母。由於貌似生母,光源氏很快的愛上藤壺女御,最後甚至和其私通,使藤壺女御懷有身孕並生下一子(日後的冷泉帝)。兩人之間密通之事,只有暗中替其牽線的女房-王命婦及藤壺女御親信僧都知曉,而冷泉帝即位后從僧都口中知道了自己的出生秘密,基於尊敬生父的心態,下詔賜予光源氏准太上天皇的地位。
光源氏最初的正妻是在他12歲行元服禮時的“添卧”-左大臣之女葵之上。晚年又迎兄長朱雀院的第三皇女-女三宮為正室。實際上,在葵之上逝世后,光源氏實質的正妻就一直是他親手調教出來的理想情人-紫之上(又稱紫姬、紫之君、若紫等),同時紫之上也是光源氏一生中的最愛。而除紫之上以外,光源氏還同許多女性之間有戀愛關係:六條御息所、空蟬、夕顏、末摘花、花散里、明石姬等。除和正妻葵之上之間的長子夕霧外,還有和藤壺中宮密通所生的冷泉帝、同明石姬所生的明石中宮。另外和女三宮之間還有名義上的次子-薰。
成年後光源氏劇照(天海祐希飾)
不久,兄長朱雀帝退位,冷泉帝即位,光源氏一派重振勢力,達到了無上的榮華。而為了和頭中將競爭及穩固自己的勢力,光源氏將六條御息所的遺女前齋宮收為養女,並送入冷泉帝的後宮成為女御,爾後又晉為中宮(即秋好中宮)。
之後,將六條御息所的舊邸包括在內,光源氏下令建造了廣大的宅邸-六條院,並依四季名稱分為四町,且各有女主人:春之町的紫之上、光源氏和紫之上的養女明石姬君(明石之君所出,后交由紫之上撫養);夏之町的花散里;秋之町,即六條御息所舊宅的部份,作為秋好中宮歸寧所居;冬之町的明石之君。至於光源氏的舊居二條院,則迎入曾和其有關係卻無依無靠的女性,如空蟬、末摘花等。
光源氏與紫上劇照
女三宮降嫁之後,雖然貌美但性格幼稚,使得光源氏有所失望,爾後女三宮更在他人引導下,被迫與愛慕她已久的柏木發生關係,並被光源氏發現。柏木得知東窗事發后因太過害怕抑鬱而終。私通一事使光源氏相當憤怒,之後女三宮產下一子(即光源氏名義上的次子-薰),使光源氏想起當年和藤壺中宮私通並生下冷泉帝一事,認為這是自己的因果報應,因此決定隱藏秘密並將薰視為己出撫養長大。
在紫之上逝世后,悲慟不已的光源氏在整理完身邊的瑣事後,即在嵯峨地方退隱並出家,不久死去(但在源氏物語中並沒有寫出光源氏出家後到死之前的事情)。一邊享受著現世的榮華富貴,同多名女性之間有來往但又帶有佛教出世的思想,這樣的人物形象在光源氏死後被其子孫-次子薰(實為女三宮和柏木所生)和孫子-匂宮分別繼承。
源氏物語中光源氏劇照
首先,這應該是身處宮廷的源氏在目睹多次權利爭鬥時對自己性格不得已的定位。他的性格和外貌均有幾分女性的柔弱和美麗,他很會與女人相處,但對其他事情興趣不大。他在受到排擠時更是任情遊樂,不問政事。即使後來曾一度大權在握,但他對權術的興趣,對政治家所應該具有的殘忍、果斷、堅決等性格特徵也不是完全具備。和同性在一起,男性的強悍和粗獷對他是一種壓迫,頭中將和兵部卿大人就曾經面對源氏的美貌,色情心動,但權力鬥爭不同於調情,他對自己性格中柔弱的部分是有充分感覺和清醒認識的。
其次,光源氏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追求和當時整個社會對一個男人的要求相悖,這種相悖無形中對源氏形成了巨大的壓力。雖然他從不改悔,但心理還是有慚愧的。源氏每天忙於尋求幽會的機緣,非常辛苦地東鑽西營,只要聽說哪裡有可能的美女,他都要派人打聽,然後親身前往。他不僅出入宮廷貴族之家,也不惜屈尊到市井貧民人家探望;對女孩子不論出身高低,一律平等看待。因為過去的女孩子不能拋頭露面,這使他鬧出很多笑話,末摘花就是聽人傳說而錯誤地撞上的。對他的這種行為宮廷從上至下的態度是不屑的。每次看到這樣的事情僕人都要發出譏笑,背後議論他無孔不入;父親桐壺帝也因為六條妃子鄭重地向源氏發出批評:“象你這樣任情恣意,輕薄好色,勢必遭受世人譏評。”說時臉色甚是不快,源氏也只有恭恭敬敬地聽訓的份。中國有“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的說法,日本當時作為深受中國影響的一個東方國家,對女人及情感在人生中的地位和比重的觀念想來也不會相差很遠,而源氏的做法當時顯然是異類。
和同時代的男性相比,他對女人整體上有著一些憐香惜玉的感情,他一生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女人身上的,對於與他接觸的女人都盡量善待,包括像花散里、末摘花等長相併不漂亮的女人也在他的保護下,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他在這方面是樂此不疲,心甘情願的。從這方面說,紫式部是把他當作平安時代理想的男性貴族形象來寫的。
但正是這個柔弱的人,身上同時有著自身無法根除的矛盾和缺憾,這些矛盾和弱點糾集到一起,加上當時社會觀念這一強大後盾的縱容,人性中尚存的醜惡常常在源氏身上顯露出來。在比他更弱的女子面前,他強硬無禮,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需要。比如他強迫空蟬,與朧月夜的第一次相遇也帶有強暴的成分,尤其是對軒端荻的誘姦,紫式部用“浮薄少年的不良之心”加以感嘆。他對自己和女人採用兩套衡量標準。源氏自己受慾望趨使,卻瞧不起聽從肉體慾望和感情召喚的女人,對朧月夜時冷時熱;自己偷東摸西,卻不能忍受三公主的不貞。而與那些愛他的女人的最大矛盾之處,是他無法調和自身慾望和理性的矛盾,面對真情,慾望驅使他仍然無休止地從一個女人流到另一個女人那裡。
光源氏計劃
光源氏計劃指男性將小女孩養大並把其培養成自己理想中的女性,以期小女孩成人後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的伴侶。典故出自日本古典小說《源氏物語》,主角光源氏將小他9歲的若紫接入府中,從她10歲起開始以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對象進行培養,成人後作為他的夫人。後來又衍生出“逆光源氏計劃”,指由女性主導培養小男孩為將來伴侶的計劃。後來又衍生BL和GL的光源氏計劃。
“光源氏計劃”一詞所指的重點不在於年齡,而是“養成”的過程。因此,一些年齡差距不算很大,但較年長者對較年幼者從兒童或少年時期開始養育或照顧的,都可以稱為“光源氏計劃”。而沒有“養成”過程的,即使年齡相差很遠,亦只能稱為“老少配”、“大小配”或“忘年戀”。在一些早婚盛行的社會,“娶小女孩為妻”稱為“娶娃娃新娘”或稱為“幼妻”。
1980年電視劇《源氏物語》,向田邦子編劇,澤田研二飾演光源氏
1991年電視劇《源氏物語》,橋田壽賀子編劇,東山紀之飾演光源氏
1991年電視劇,東山紀之版
1951年電影《源氏物語》,吉村公三郎導演,長谷村一夫飾演光源氏
1961年電影《源氏物語》,森一生導演,市川雷藏飾演光源氏
2001年電影《千年之戀·源氏物語》,堀川敦厚導演,天海佑希飾演光源氏
天海祐希版光源氏
2011年電影,生田斗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