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宮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佑宮位於湖北省鍾祥市郢中街道東南隅、龍山腳下的鏡月湖畔,系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敕所建的供皇帝返鄉、皇室宗親和州府官員朝奉顯陵或舉行其它重大祭祀活動的焚修祝厘之所。
元徠佑宮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啟建,三十二年(1553年)建成,共歷時13年,其形制結構與北京故宮類似,又與武當道觀相仿,宮門券頂上鑲嵌著嘉靖年間內閣首輔嚴嵩手書的“元佑宮門”四個盈尺大字。
元佑宮座北朝南,布局中軸對稱,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格局特點,總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2006年5月,元佑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的配套宗教建築,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歸入顯陵。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皇帝南巡鍾祥,欽定元佑宮圖式。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元佑宮動工興建。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元佑宮完工建成。
明末,元佑宮遭兵燹,僅存三洞閣、鐘鼓樓、元佑宮門、衍真殿、保祚、延禧二坊等建築。
清順治十四年(1665年),元佑宮道人陳貞一募金三萬餘,重修元佑宮。
清同治四年(1865年),縣人張應翔、住持聶合鼎重建延禧、保祚二坊。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五月十四日,三洞閣忽遭回祿,歷二三小時,俱成灰燼。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軍侵入鍾祥縣城,元佑宮毀壞慘重。
1966-1976年,文革十年動亂,元佑宮再遭破壞。
1979年起,鍾祥地方政府多次撥專款對元佑宮進行重修,元佑宮逐漸恢復舊制。
元佑宮
建築類 | ||
名稱 | 簡介 | 圖片 |
元佑殿 | 元佑殿進深3間,面闊7間,單檐歇山頂,檐瓦脊獸皆為綠色琉璃,柱楣門枋,菱花隔扇皆丹漆,斗拱、藻井天花、梁檁枋板皆飾旋子彩繪。 | 元佑宮 |
照壁 | 照壁是一座仿木結構的琉璃建築,長12米,寬1.4米,歇山式屋頂,覆蓋七樣綠色琉璃瓦。 | 元佑宮 |
延禧坊 | 延禧坊為二木結構,三間四柱五樓,坊上題記“大清同治四年建”,五樓均為龐殿式琉璃瓦頂,檐部都有做工複雜而精巧的斗拱。 | 元佑宮 |
元佑宮門 | 元佑宮門,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硬山頂,橙蓋綠琉璃瓦,抬梁式構架,計十六根柱落地。 | 元佑宮 |
鐘樓、鼓樓 | 鐘樓、鼓樓位於元佑宮門內東西兩側,西鐘樓、東鼓樓。鍾、鼓二樓抬梁式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兩樓木結構作法,具有清代官式建築特徵。 | 鐘樓、鼓樓 |
衍真殿 | 衍真殿,明代建築,為演義真理的地方,殿進深之間深8.5米,面闊三間11.1米,殿建於高台之上,台寬18.2米,長14.2米,高4.2米。 | 元佑宮 |
宣法殿 | 宣法殿,明代建築,為宣傳道德的地方,殿進深之間深8.5米,面闊三間11.1米,殿建於高台之上,台寬18.2米,長14.2米,高4.2米。 | 元佑宮 |
器物類 | ||
古鐘 | 元佑宮古鐘的鑄造年代為清代,主要材質為鐵,因外部鏽蝕,呈暗黃色。 | 元佑宮 |
元佑宮風光
1961年,元佑宮被湖北省政府列為第一批“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元佑宮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併入顯陵。
2009年,國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局《關於申報元佑宮保護規劃的請示》,元佑宮的保護制度漸成體系。
2012年,元佑宮展開門前維修整理保護工作,主要完成元佑宮門維修、宮牆粉刷、瓊花照壁維修、延禧牌坊翻新等工程。
2016年9月,鍾祥市政府啟動元佑宮三洞閣保護修繕工程。此外,鍾祥市政府對元佑宮採取的日常保護管理措施主要有:安裝監控攝像設備,實行電子化安防;派專人進行看管、巡邏,定期檢查周邊環境等。
門票:10元/人。
開放時徠間:8:30~11:30,14:30~17:30。
地址:湖北省鍾祥市郢中街道元佑路5號。
交通:乘鍾祥市內1、2路公交車至游泳館或利涉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