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鄉
雲南省曲靖市下轄鄉
阿都鄉位於宣威市東北部,距市中心84公里。1986年被曲靖市列為貧困鄉,1995年被省政府列為扶貧攻堅鄉,2001年被列為雲南省20個最邊遠的民族特困鄉之一。全鄉轄谷興、阿都、姜棚、同興、施都、合慶、梨樹、增坪、銀廠、發吉、大佐、榮勝等12個村民委員會,其中發吉村為民族村;轄60個村民小組、171個自然村。居住著漢、彝、回、水、壯、白六個民族。有國土面積125.3平方千米。2006年,被曲靖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曲靖市平安鄉鎮”。截至2020年11月1日,阿都鄉常住人口為27850人。
阿都,彝語地名,原名阿都戛,阿都是人名,戛是上邊,含義為彝族土官阿都家住的埡口。1990年12月,鄉政府搬遷梨樹仍沿用至今。1949年前屬寶山區(新二區)備木鄉,1950年至1957年屬文興區,轄:阿都、同興、合慶、施都、梨樹、增坪、銀廠、大佐、榮勝、谷興10個鄉(一說為:1950年屬八區-格宜區,1953年劃歸十三區)。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后,屬十三區聯社,成立阿都、增坪兩個公社。1961年屬文興區。1963年1月由文興區分出成立阿都區。1966年至1969年屬宣威縣,為阿都區,1970年至1984年屬宣威縣。為阿都公社。1985年至1987年屬宣威縣,為阿都區。1987年屬宣威縣,為阿都鄉;1988年1月,阿都劃出原銀廠鄉建文大隊改為建文行政村歸樂豐鄉管轄,同時從同興村分出部分增設姜棚村。1994年至今屬宣威市,為阿都鄉。1997年,面積140.5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谷興、同興、阿都、姜棚、合慶、施都、梨樹、增坪、銀廠、發吉、大佐、榮勝12個行政村。2006年,轄梨樹、谷興、阿都、姜棚、同興、施都、合慶、增坪、銀廠、發吉、大佐、榮勝12個行政村。
阿都鄉位於東經104°24’20"至104°34’40"、北緯26°28’至26°36’20"之間,東西最大跨距17.4公里,南北最大跨距15.9公里。
東與文興鄉接壤,南與格宜鎮相連,西沿大水塘梁子與雙河鄉、樂豐鄉毗鄰,北與貴州省威寧縣隔河相望,國土面積125.3平方千米,轄12個行政村。全境最高點位於銀廠村,海拔2480米;最低點位於阿都村,海拔1300米。
總耕地面積3440.3公頃,25度以上坡耕地913.06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26.5%,人均佔有耕地750.7平方米。林地面積6666.6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6%。阿都鄉境內山脈均屬烏蒙山東列山系。東部山脈為烏蒙山東列山系主脈分支,由澗水海梁子折西向分出白泥塘梁子,折北向入境為老紅梁子、板壁坡梁子,西向接包穀山樑子,轉北向分兩支,為俄科梁子、馬鞍山樑子,長約30公里。北部被可渡河隔斷,與貴州俄戛梁子僅一水之隔,山的東坡為文興鄉。西部山脈屬東列山系主脈分支,由光山樑子延伸入境,由銀廠梁子、大水塘梁子組成至天生橋入貴州威寧縣境,長20餘公里。可渡河是阿都鄉與貴州威寧縣的界河,從天生橋入境至紅旗老岩約30餘公里。境內主要河流為趕得河,發源於光山樑子的大水溝,主要水源源於華澤花魚洞,流向北部,經大佐、梨樹至石棺材匯入可渡河,為榮勝與增坪、施都與谷興的分界河,全長30餘公里。
阿都鄉
[郵編]655425、[2008年代碼]530381208:~201梨樹村、~202谷興村、~203阿都村、~204姜棚村、~208增坪村、~209銀廠村、~211大佐村、~212榮勝村、[2006年代碼]530381208:、~201梨樹村、~202谷興村、~203阿都村、~204姜棚村、~205同興村、~206施都村、~207合慶村、~208增坪村、~209銀廠村、~210發吉村、~211大佐村、~212榮勝村
鄉黨委政府嚴格落實計劃生育、少生獎勵的人口政策,認真落實“三為主”,切實推進“三結合”,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新機制,積極引導群眾生育觀念的轉變,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各項計劃生育目標任務能夠圓滿完成,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以內。群眾生育觀念有了根本性轉變,人口數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質明顯提高。2007年,1400平方米的衛生院綜合樓建成投入使用,投入30萬元購置了12張病床及其它醫療設施;2007年12個村級衛生室建成,標誌著全鄉初級衛生保健網路基本形成。衛生院現有醫務人員14人,其中具有大專文化程度的8人,醫師職稱4人;有鄉村醫生34人。群眾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5%以上,門診及住院減免補償金額已突破50萬元。醫療環境得到改善,群眾切實得到實惠,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不良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衛生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2021年6月,宣威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阿都鄉常住人口為27850人。
阿都鄉
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14436”發展思路(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堅持科技穩鄉、教育興鄉、生態立鄉、產業強鄉四大戰略,突出社會事業、基礎設施、作風建設、項目落實四個重點,培育魔芋、竹子、礦產三個後續產業,發展烤煙、蠶桑、生薑、畜牧、核桃、勞務六大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狠抓農業科技措施推廣,穩步推進糧食、烤煙、畜牧等傳統生產,加快發展蠶桑、生薑等特色產業,積極培育林果、礦產等新興產業。年均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近6萬畝,推廣玉米四配樣板、馬鈴薯雙壟高墒樣板5000畝;烤煙統一種植“紅大”品種4500畝;實施退耕還林10110畝,配套種植蠶桑6140畝;扶持發展養豬專業戶533戶,建有一類生豬養殖小區1個、二類生豬養殖小區3個、仔豬擴繁場1個、養牛小區1個、養羊小區1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12847人,勞務收入突破2500萬元。實現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7369萬元,“十五”以來年均增速17%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82元,年均增150元;糧食總產實現產量1321.4萬公斤;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0萬元,年均增速15%。、阿都鄉1992年在同興村試種蠶桑100畝,發展到8個村委會6140畝,年產蠶繭已達66.7噸,加工銷售1—4公斤、“同興牌”蠶絲被4000餘床,純手工製作的蠶絲被純天然,原生態,綠色環保,質優價廉,柔軟舒適,供不應求。清朝搭棚看姜而得名的“姜棚小黃姜”共種植1200畝,年產生薑1800噸,加工銷售的薑絲、薑片、姜粉等禮品姜肉質細嫩,色澤清黃,絲少微甜,是健胃調脾、辛辣芳香、口味純正、回味無窮的人間美食,具有溫中止嘔、散寒止咳、發汗解表、排毒利水之藥用功效。
阿都鄉具有“蠶桑之鄉”,2007年實現蠶桑產業產值65萬元,蠶桑產業已成為該
阿都鄉
阿都鄉
阿都鄉
立鄉”戰略,確定了“山頂戴帽子,山腰系帶子、山腳穿鞋子”的生態發展思路,做到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相結合,共實施退耕還林10110畝,其它工程造林12500畝,森林覆蓋率從2001年的3.02%上升到32.2%,同時扶持發展蠶桑、板栗、藤莉、核桃等經濟林果56300畝,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結合。境內儲藏的煤、銅、鐵、錳等礦產資源仍未合理開發利用,沒有任何工業污染,境內資源、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山在變清,水在變綠。
阿都鄉
針對基礎設施發展滯后,鄉黨委政府加大協調力度,爭取各類項目支持,積極整合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期間共投資874.6萬元建成格—阿彈石公路11.2公里,新修村組公路36.6公里,實現全鄉12個行政村、128個自然村通車,自然村通車率上升到74.9%;電網改造4762戶電改改率達52.4%;投入資金63萬元解決了4200人飲水困難。投入860萬元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13個村完小點全部實現排危;投入350萬元完善水務、畜牧、衛生、司法等站所建設,新建了3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90萬元,年均增844萬元。其中2007年完成1321萬元,比2002年增加853萬元。影響地方發展的“瓶頸”制約因素得到緩解,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共投資2000餘萬元修通公路238公里,其中彈石公路11.228公里,共有12個行政村、94個自然村通車,自然村通車率達54.9%;實施電網改造4762戶,農戶電改率達52.4%;共建管引工程38640米,大小水池216個,小水窖1287個,總容量48300方,自來水飲用率29.9%,全鄉65%的群眾解決了吃水難問題,3569畝耕地實現農田水利化;投入860萬元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13個村完小點全部實現排危;6個手機通訊台確保了幹部群眾信息溝通;寬頻網接通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