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步兵
前蘇聯的軍事編製之一
海軍步兵,是前蘇聯最小的軍事編製之一,總數不到2萬人,分別編入前蘇聯海軍的4支艦隊:2團隸屬於北海艦隊,黑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各有一團,太平洋艦隊則擁有一個營。還不到美國海軍陸戰隊規模的十分之一,海軍步兵並不企圖承擔海軍陸戰隊在二次大戰、抗美援朝、越戰和沙漠風暴期間所扮演的戰術角色。他們反而是在兩棲登陸作戰及攻擊敵人後方前奪取重要的地點。
海軍步兵
海軍步兵在前蘇聯的歷史上有著動蕩不定的命運。這支部隊原本是由沙皇彼得大帝(Tsar Peter the Great)所成立,卻在拿破崙戰爭后被亞歷山大一世解散。海軍步兵單位日後又在克里米亞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再度興起,但如果沒有蘇維埃革命,海軍步兵也不會成為重要的部隊。然而在內戰結束后,他們又再度被解散。二次大戰期間,前蘇聯投下35萬名海軍步兵進入戰場,組織成40個旅,6個獨立團和數個小型單位。理由很簡單:海軍從未真正的自革命后的創傷中恢復。這些艦隊幾乎都逐漸地在陸上戰役中消耗光其人力資源,因而決定了二次大戰的結果。這些旅之中有少數旅並無任何兩棲作戰訓練或裝備——他們只是穿著不同制服的普通士兵而已。在1947年其組織完全被解散。
海軍步兵於1961年重建,並提供專供每個艦隊建立最低限度的登陸能力的兩棲登陸作戰艦。
另,在某些語言中,“海軍步兵”就是海軍陸戰隊的意思,例如西班牙語Infanteria de Marina字面意思是“海軍步兵”,其實就是海軍陸戰隊。
每團包括3個機動步槍營和1個接受空降訓練,但不供應自己的空中運輸的營。它是企圖以艦隊直升機、前線空軍的飛機或水翼船來登陸。在1988年前蘇聯甚至宣稱重新分配2個機動步兵師至北海艦隊以供海岸防衛。這的確是一個簡單的方法,以規避關於在歐洲部隊數目的條約,該條約限制了北約組織的軍隊師數及前蘇聯可部署於歐洲的數量。也沒有證據顯示出這些陸軍單位實際上與海軍步兵是一個整體。
一個海軍步兵團包括3或4個步兵營,配有BTR系列之8X8裝甲運兵車(APC),一個擁有31輛主戰坦克的裝甲營,以及最少10輛兩棲登陸之輕坦克,偵察則由一連來指揮並配合上BRDM(輪式偵察車)裝甲車,4輛ZSU23-4防空炮及4輛裝有SA-9的地對空導彈之BRDM-2。另外支援一個中隊的BM-21之122mm多管火箭發射器,以及工兵、通訊、防空、防化武器、運輸、補給、保養和醫療等連。
海軍步兵是徵召入征,但比起正規機動步兵師,擁有較高比例的職業士兵和士官。他們亦包括許多受過傘訓的人員,並以營為單位接受直升機作戰訓練。
海軍步兵使用標準規範的前蘇聯步兵武器和他們的裝甲車輛,但並非是最新的形式。他們在許多機動步兵營都換用機械化步兵戰鬥車(BMP)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使用BTR-60PB輪式裝甲運兵車。BTR-60曾經現代化過,所以現在有BTR-70和80,但卻仍然只有著有限的兩棲作戰能力的輕裝甲8X8裝甲運兵車。儘管海軍步兵營早已得到T-72,但直到80年代,他們仍然在使用老式的T-55主力坦克。那些仍繼續使用T-55的營可能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T-55實際上已改為TO-55火焰噴射坦克。
標準的前蘇聯兩棲登陸輕坦克是PT-76:一種大型卻缺少保護的車輛,並以不適當的76mm炮作為它的主要武裝。從另一方面來說,它的機械可靠度在各國都有極佳的表現,前蘇聯一直都相信一支小部隊在正確的時間於正確的地點出現,比一支大部隊太晚到達為佳。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要替換PT-76,或許是因為在兩棲登陸時,對水翼船空運人員和車輛的依賴,較“游”向海岸為增加。
前蘇聯海軍在它巨大的水翼船作戰方面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鸛(Aist)級可運載3輛主力坦克,或3輛BTR裝甲運兵車和100名步兵,或60T的物資,並以80節(里/小時)的速度移動。它們可以極高的速度運送部隊。較小的雁(Gus)、天鵝(Lebed)和烏塔諾克(Utenok)級是用以補足那些巨大的兩棲登陸水翼船,以及80年代服役的伊凡羅格夫(Ivan Rogov)級坦克登陸艦。這些船包括一個直升機甲板和一個適當的船塢,有能力搭載3架雁級水翼船;它們可載運海軍步兵,在它們傳統的波羅的海登陸,並在遙遠的敘利亞實施一項兩棲登陸演習。
海軍步兵仍然穿著那種因他們布爾什維克前輩們而出名的藍白條紋襯衫(參閱前蘇聯空降部隊一節)和一種黑色的制服。後者的式樣就如同陸軍偏暗黃色的橄欖綠野戰制服。根據地形與季節,海軍步兵穿著“電腦式樣”的迷彩戰鬥服,而這種戰鬥服在80年代變成一般性的前蘇聯地面部隊制服。制服是由粗糙的材料製成,加以無數的綠色陰影,還有隨機的灰色矩形圖案可加在士兵的個人裝備內外。海軍步兵仍繼續一項傳統就是在他們的SSh-60鋼盔上印刷出一顆紅星的圖形,亦可在其邊上裝飾以錨形徽章。然而這些榮譽卻通常隱蔽在迷彩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