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鋪鎮

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

拳鋪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地處山東省濟寧市、菏澤市和梁山縣、鄆城縣楊庄集鎮、嘉祥縣梁寶寺鎮交匯處為鄰,總面積145.05平方千米。

拳鋪鎮境域,原屬南旺縣,撤銷方廟鄉併入拳鋪鎮;2008年7月,徐集鎮併入拳鋪鎮 ;截至2018年末,拳鋪鎮有戶籍人口128951人;截至2020年6月,拳鋪鎮下轄7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徐集村。

2011年,拳鋪鎮財政總收入1.3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985億元,比上年增長7.5% ;2018年,拳鋪鎮有工業企業391個,規模以上企業4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5個

歷史沿革


1959年建拳鋪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拳東、拳西、拳南、拳北、汪海屯、李鄉、玉皇廟、后楊樓、前楊樓、徐庄、古路溝、西王莊、崔庄、前仝店、后仝店、劉庄、郭堂、東楊集、牛樓、西楊集、李官樓、方庄、高廟、吳庄、宋庄、路垓、盛庄、東王莊、南杜庄、黃庄、蔡庄、陶庄、韓樓、苗庄、北杜庄35個行政村。
1959年建徐集公社,1984年改為徐集鎮。1996年,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東徐集、西徐集、郭樓、西馬庄、東馬庄、闞庄、魯廟、李垓、秦店、北張庄、堂子、盛垓、張庄、劉庄、吳庄、孔樓、劉樓、吳樓、袁庄、西吳大廟、東吳大廟、楊廟、西侯庄、李閣、馬庄、崔庄、王樓、張樓、李保營、安庄、劉集、前張庄、后張庄、呂樓、耿鄉、關鄉、北王莊、蔡林北、蔡林南、蔡林西、蔡林東、湯垓、侯庄、林庄44個行政村。
1979年1月建信樓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信樓、西王莊、李垓、東王莊、孫庄、孤柳店、曹樓、盛庄、王樓、西水坑、二郎廟、東水坑、后楊樓、西官路、東官路、路樓、潘庄、高廟、申庄、李庄、張庄、前楊樓、戴庄、陸庄、郭庄、陶庄、南王莊27個行政村。
1984年建方廟鄉。1996年,面積22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方廟東、方廟西、褚庄、張庄、申垓、齊樓、路樓、東邱庄、甄庄、楊街、謝街、姚庄、萬花張庄、戴庄、琉璃井、劉官屯等17個行政村。
2000年5月,撤銷拳鋪鄉,設立拳鋪鎮。2000年12月,撤銷信樓鄉,併入徐集鎮;撤銷方廟鄉,併入拳鋪鎮。2008年6月,撤銷徐集鎮,整建制併入拳鋪鎮。調整后的拳鋪鎮與拳鋪工業園實行鎮區合一的管理體制,轄122個村,10.1萬人,總面積145平方千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拳鋪鎮地處山東省濟寧市、菏澤市和梁山縣、鄆城縣楊庄集鎮、嘉祥縣梁寶寺鎮交匯處為鄰面積145.05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拳鋪鎮地處黃泛沖積平原,境內大部地勢平坦,有高地微型地貌,平均海拔40—41.8米,最高點為蔡林村的壟崗高地(即金線嶺),最低點位於東馬村內。

自然災害

拳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雹災和風災。

自然資源


拳鋪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5℃,降雨量601毫米,無霜期205天,適宜糧、棉、油、萊、果等多種植物生長。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穀子、棉花、蔬菜為主,畜禽有牛、馬、驢、豬、羊、雞、鴨、鵝等,林果有楊、柳、槐、榆、椿、泡桐、桃、杏、梨、蘋果、柿、棗等,水產品有魚、蝦、蟹、甲魚等。

行政區劃


拳鋪鎮境域,原屬南旺縣。
1953年8月,設立拳鋪區;後為拳鋪鄉。
1978年,將拳鋪鎮鎮區分為拳西、拳東、拳北、拳南四大區域。
2000年5月11日,撤銷拳鋪鄉,設立拳鋪鎮(魯政函民字[2000]34號)。
2008年6月,拳鋪鎮被確定為濟寧市十三個新型鄉鎮試點之一,為加快新型鄉鎮建設步伐,梁山縣拳鎮鋪鎮實行鎮園合一,將徐集鎮整建制併入拳鋪鎮,新的鄉鎮沿用拳鋪鎮名稱,與拳鋪工業園合為一體。調整后的拳鋪鎮轄122個村,10.1萬人,總面積145平方公里。
拳鋪東村拳鋪西村拳鋪南村拳鋪北村
李鄉村前楊樓村古路溝村徐庄村
劉庄村盛庄村前王村南杜庄村
黃庄村蔡庄村韓樓村陶庄村
苗庄村北杜庄村玉皇廟村后楊樓村
前仝店村后仝店村郭堂村吳庄村
宋庄村崔庄村西王莊村東楊集村
牛樓村西楊集村李官樓村汪海屯村
方庄村高廟村路垓村方廟東村
方廟西村甄庄村謝街村姚庄村
楊街村褚街村張庄村琉璃井村
戴庄村萬花張庄村劉官屯村申垓村
齊樓村東邱村西邱村路樓村
堂子村
370832104:
序號名稱
200122拳鋪東村
201121拳鋪西村
202122拳鋪南村
203122拳鋪北村
204220李鄉村
205220南楊樓村
206220古路溝村
207220徐庄村
208220西劉庄村
209220北盛庄村
210220前王莊村
211220南杜庄村
212122黃庄村
213220蔡庄村
214220韓樓村
215220北陶庄村
216220苗庄村
217220北杜庄村
218122玉皇廟村
219122后楊樓村
220122前仝店村
221122后仝店村
222122郭堂村
223220西吳庄村
224220宋庄村
225122西崔庄村
226122后王莊村
227220東楊集村
228220牛樓村
229220西楊集村
230220李官樓村
231220汪海屯村
232220方庄村
233220西高廟村
234220路垓村
235220方廟東村
236220方廟西村
237220甄庄村
238220謝街村
239220姚庄村
240220楊街村
241220褚街村
242220西張庄村
243220琉璃井村
244220西戴庄村
245220萬花張庄村
246220劉官屯村
247220申垓村
248220齊樓村
249220東邱村
250220西邱村
251220西路樓村
252122東徐集村
253122吳樓村
254220東吳大廟村
255220西吳大廟村
256122西徐集村
257220袁庄村
258220劉樓村
259220東張庄村
260220盛垓村
261220北張庄村
262122堂子村
263220魯廟村
264220東馬庄村
265220西馬庄村
266220郭樓村
267220闞庄村
268122秦店村
269122耿鄉村
270122北王莊村
271220李垓村
272122關鄉村
273122蔡林西村
274220蔡林北村
275122蔡林南村
276122蔡林東村
277220東劉庄村
278220東吳庄村
279220西侯庄村
280220楊廟村
281220東崔庄村
282220王樓村
283220馬庄村
284220李閣村
285122孔樓村
286122張樓村
287122李保營村
288220安庄村
289220劉集村
290220東侯庄村
291220前張村
292220后張村
293220湯垓村
294220林庄村
295220呂樓村
296220郭庄村
297220孫庄村
298220南陶庄村
299220南李垓村
300220西王莊村
301220東王莊村
302220柳店村
303220曹樓村
304220西水坑崖村
305220東水坑崖村
306220潘庄村
307220東高廟村
308220南盛庄村
309220南王樓村
310220東楊樓村
311220二郎廟村
312220信樓村
313220東路樓村
314220西官路村
315220東官路村
316220李庄村
317220南王莊村
318220南張庄村
319220申庄村
320220前楊樓村
321220東戴庄村
322220陸庄村
323220林辛庄村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0099
15415
14684
家庭戶戶數8316
家庭戶總人口(總)29822
家庭戶男15174
家庭戶女14648
0-14歲(總)7221
0-14歲男3896
0-14歲女3325
15-64歲(總)20094
15-64歲男10250
15-64歲女9844
65歲及以上(總)2784
65歲及以上男1269
65歲及以上女151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9656

經濟


農業

2011年,拳鋪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12.5萬畝,人均1.12畝,林地面積3.5萬畝,農業總產值達9.6億元,比上年增長1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88362噸,人均800千克,其中小麥42934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棉花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600噸,可向社會提供500噸商品棉;花生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1200噸;蔬菜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35000噸,主要品種有大白菜、芹菜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1.05萬頭,年末存欄4萬頭;羊飼養0.5萬隻,年末存欄032萬隻;牛飼養量0.4萬頭,年末存欄0.32萬頭;家禽飼養量9.5萬羽,上市家禽49.6萬羽,生產肉類1158萬噸,其中豬肉87萬噸,牛肉68萬噸,羊肉20.7萬噸;禽蛋487萬噸。

工業

2011年,拳鋪鎮工業全國專用汽車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專用汽車及配件產業為主導,以物流商貿、醫藥化工、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為輔助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工業總產值達到97.1億元,工業企業226家,從業人員1209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4.8億元,比上年增長8.3%。

商貿

2011年末,拳鋪鎮有商業網點163個,城鄉集貿市場10個,年成交額6億元,出口總額4653萬元,比上年增長6%,主要產品有專用汽車及配件、專用汽車生產設備、臻嘉牛羊肉食品、服裝類產品,銷往加拿大、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金融

2011年末,拳鋪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0.4億元,比上年增長21%;各項貸款餘額19.7億元,比上年增長31%。

招商引資

2008年5月,拳鋪鎮被確定為濟寧市十三個新型鄉鎮建設試點單位之一,於梁山工業園實行鎮區合一的管理模式,為實現全鎮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園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現有建成區面積9平方公里,配套了“六通一平”,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優越。園區內現有各類民營企業31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7家,已經基本形成了以掛車為主導,機械製造、紡織、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多業並舉的發展格局。掛車專用車及配件企業達到120家,有10家專用車企業進入國家汽車公告目錄,形成了年產掛車專用車6萬輛,零配件400萬件(套)的生產能力,可生產10大系列200餘種專用車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掛車專用車產業集群。
拳鋪掛車專用車產業的迅速崛起,引起各級領導和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被稱為“梁山現象”、“拳鋪模式”,吳官正、趙志浩、張高麗、韓寓群、謝玉堂、王修智、高昌禮等領導先後前來視察並給予高度評價。
以拳鋪為核心的專用汽車產業已成為成為全縣重要的增長極,全市現代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帶動了拳鋪鎮經濟的振興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2007年全鎮上繳稅金達到了5600萬元,比產業起步時的2000年增長了18倍;吸納了5000名下崗職工再就業,使1萬多名農民成長為產業工人,全鎮農民人均收入增長2.4倍多,達到4810元;鎮駐地和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善,飯店、賓館等服務業繁榮,成為全縣重要的工業區和新興城鎮,邁入了濟寧市經濟強鄉鎮行列。

城鎮建設

拳鋪鎮在新型鄉鎮總體規劃中,將物流商貿業做為跨越發展的支撐點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進行重點分析、科學規劃,在全鎮規劃出高速出口物流產業園和港口物流產業園,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以此推動物流商貿業的快速發展,為全鎮經濟跨越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
發揮資源優勢,鼓勵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我鎮作為人口大鎮和勞務輸出大鎮,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這為培育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了強力支持。為進一步提高就業率,增加農民收入,我們積極鼓勵發展紡織服裝業,為全鎮廣大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維護農村穩定。我們將規劃建設紡織服裝產業園,制定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積極為企業免費開展各類培訓,協助解決企業用工難題,大力扶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目前,全鎮已發展華偉服飾、鵬翔紡織等紡織服裝企業十餘家,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2000餘人,人均增收過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

2000年以來,全鎮累計投入資金超過3000萬元,用於支持開展新農村建設,其中修建村村通公路60千米,投入1500萬元,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建設投入資金500萬元,“村村通自來水”、“一池三改”和其它建設投入達到1000萬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到2007年底,全鎮已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戶戶通自來水,建成標準沼氣池280餘個。原來農村“臟、亂、差”的狀況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規劃整齊、設施配套、整潔漂亮、生態宜居的新農村。一個以小城鎮為核心,以民營經濟為支撐,以新農村建設為依託,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鎮村建設新格局已經逐步形成。
站在新的起點上,拳鋪鎮黨委、政府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大招商,大發展”的大項目帶動戰略,致力於創造中國專用汽車基地的新輝煌。
今後,拳鋪鎮將一如既往的沿著工業化、城鎮化的路子,擴大招商引資,誠邀海內外客商,共創宏圖大業,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新拳鋪而努力奮鬥!

掛車產業

目前全國公路上跑的每三輛掛車中,就有一輛是“梁山造”;
現在梁山(拳鋪)的掛車生產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佔山東省的二分之一。
全縣有10家專用車生產企業進入了國家發改委生產目錄公告……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縣,梁山縣既不靠近大城市,也不靠近大的汽車生產企業;縣內沒有大的物流中心,也沒有充足的鋼鐵資源。就是這樣一個資源和市場兩頭在外的經濟欠發達縣,如何迅速崛起成為全國第一個掛車(專用車)生產基地?從維修到仿造,星星之火終燎原。
“梁山縣的掛車產業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路邊電氣焊農機維修鋪。”梁山縣拳鋪鎮黨委書記田福嶺介紹說,“當時梁山及周邊農民開始用拖拉機搞運輸,而拳鋪鎮一些農民開起了十幾家簡易的農機修理鋪,就是這些農民,從維修開始,逐步學會了製造拖拉機拖斗和汽車掛車。”
“十五”初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煤炭、物資運輸市場需求旺盛,恰恰在這時很多國有掛車生產企業倒閉破產,而民營企業卻因為運營成本低、經營方式靈活,同樣的售價仍能獲利豐厚。梁山縣領導敏銳地覺察到了專用車產業這塊“市場蛋糕”蘊藏的巨大潛力及其對縣域經濟的拉動作用。2000年,該縣先後召開了多次發展民營經濟萬人動員大會,一連出台了十幾個文件,把掛車專用車生產作為立縣產業,對上爭取支持,請主管部門、行業領導來視察指導;對下放寬門檻,搭建平台,積極服務,協調貸款。在許多場合,縣領導都這樣動員老闆們:“你們就放開膽子干。”
從2000年起短短四五年時間,梁山縣出現了大大小小几十家掛車專用車企業,僅在縣工商局註冊的企業就多達55家,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了通亞、東嶽、華宇三個龍頭企業。
1988年以500元家當搞農機具維修的岳增才,就是藉助於湖南長沙機械廠等擁有國家產業目錄公告書的國有企業,成立了東嶽掛車製造廠搞貼牌生產,為汽車生產全掛車、半掛車。經過十多年的積累,他的企業已經有了銷售收入3億多元的規模。敢問路在何方,從“游擊隊”到“正規軍”
梁山的掛車專用車產業在急劇膨脹的同時,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重複建設、不良競爭導致企業效益下滑;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含量低,導致市場萎縮;個別企業違規生產,導致梁山掛車聲譽受損;更嚴重的是無自己的品牌,難以進一步拓寬市場……隨著國家對掛車行業治理整頓的力度加大,梁山的掛車專用車製造業陷入了重圍,面臨著生死抉擇。
“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工業立縣’的思路絕不能變。對於治理整頓,我們沒有如臨大敵,而是主動請他們來檢查,每檢查一次,我們就進一大步,也就更增加了他們對梁山掛車生產的認識。”梁山縣委書記商建設如是說。
為打響“梁山製造”品牌,在國家的治理整頓中,梁山縣主動去適應國家產業政策。面臨整頓,通亞公司甚至想放棄生產,縣委、縣政府派人上門出謀劃策,幫助通亞公司在2000年6月份成功兼并青島輕型汽車廠,並在當年12月進入“全國汽車民用改裝車生產及產品目錄”,率先走通了一條民營企業通過兼并國有企業進入汽車行業的路子。
從“游擊隊”變成了“正規軍”,通亞的成功讓其他掛車生產企業興奮不已。2002年,東嶽公司成功重組湖南長沙汽車改裝廠,華宇公司兼并了湖北大沙機械廠,都進入了國家經貿委汽車產業目錄公告。目前,全縣已有10家企業進入了國家發改委生產目錄公告。
2004年11月,濟寧市專用汽車製造行業協會成立,東嶽公司董事長岳增才當選為協會會長。協會的成立,有效地實現了掛車專用車行業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避免了惡性競爭。“通過協會參與調控,讓大家分頭髮展,選擇適合自己的細分產品,有利於梁山專用車企業發展壯大,形成自己的品牌。”岳增才說。
在此基礎上,梁山縣於2005年9月成功舉辦了中國(梁山)首屆專用汽車展銷會。展銷會吸引了國內外500餘家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參加,有74個項目正式簽約,投資總額14.13億元,一汽、重汽等卡車巨頭相繼加盟梁山掛車專用車產業。通過這次車展,梁山縣扛回了“中國掛車。
專用車生產基地”的金字招牌,實現了為梁山掛車正名揚名的目的。從引進到創新,而今邁步從頭越
創新是發展的原動力和助推器,是維持競爭優勢的最有力武器。早在半掛車市場最為火爆的2004年,縣委、縣政府就引導全縣掛車專用車龍頭企業,堅持走“以半掛車為基礎,以汽貿為平台,以罐式車為亮點”路子,使梁山專用車成功地擠進油罐車和散裝水泥車市場。2005年,受國家宏觀調控、治超、油價攀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半掛車市場銷量大幅滑落。一些主要靠半掛車過活的生產企業,產品大量積壓。而東嶽、通亞、華宇等企業,由於開拓了水泥攪拌車、油罐車等新產品,拓寬了銷售渠道,相對彌補了半掛車市場低迷帶來的損失,仍然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今年初,梁山縣被認證為“山東省特種車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服務於省內特種車輛業內企業,服務於周邊100餘家企業,帶動特種車輛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換代,帶動輻射全省、全國特種車輛產業發展。
藉此機遇,梁山縣特種車輛行業發展迅猛,專用車領域轉型今年取得可喜進展。東嶽公司先後投入5000萬元用於技術創新,相繼研發投產了水泥攪拌車、粉粒物料車等專用車,不久前,高技術水平的不鏽鋼油罐車又在東嶽公司研製成功,這是該公司自主研製成功的第110種新產品。2005年末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到東嶽公司視察工作時,對東嶽公司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該縣規劃建設的專用汽車檢測、研發、物流“三個中心”經過反覆論證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8月底前完成省汽車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一期工程,年底前完成檢測設備、儀器的安裝調試、配套設施建設及國家認證,儘快承擔起梁山縣及周邊地區的專用汽車及零部件的質量檢測;物流中心由東嶽公司牽頭,方案由山東省機械設計院設計,佔地面積280畝,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為3萬平方米,現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研發中心由東嶽公司承建,掛“山東省特種車輛工程技術中心”的牌子,與物流中心建設同步進行。“三個中心”的揭牌儀式將在今年9月23日至25日舉辦的中國(梁山)第二屆專用汽車展銷會上舉行。
目前,梁山的全國專用車生產基地的地位更加穩固,專用車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倍,並有2家企業接到了國外訂單,梁山專用車正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文化


名稱由來

位於梁山縣城東南13公里處,鎮政府駐地拳鋪。北宋末年(1127年),梁山泊中、梁山之南有一段高嶺地帶(現稱金線嶺),是當時梁山農民起義軍來往停泊船隻的地方(傳說《水滸》中所寫的朱貴賣酒即在此地),故稱為“船往堡”(堡發p音),簡稱“船堡”。明朝(1368---1644年),水泊退水,露出大片地面,權氏祖來此居住立村,以姓氏和“堡”的諧音命名為權鋪,清朝末年(1911年)演變為拳鋪。

交通


2011年,拳鋪鎮境內有220國道、濟菏高速、337省道和梁嘉公路4條交通幹線交匯,西距京九鐵路30千米,濟荷高速境內長16千米,從潘庄村入境,從東吳大廟村出境。

區位交通

拳鋪鎮
拳鋪鎮
拳鋪是《水滸傳》故事的淵源所在地梁山的所轄區域。梁山以此名揚海內外、久負盛譽,給拳鋪掛車的發展增添了光彩。京杭運河、220國道、濟菏高速、梁濟公路、梁嘉公路和規劃中的柳長兗日鐵路穿越鎮境,設有高速路口、長途客運站,規劃建設的晉煤東運梁山站和南水北調梁山港均坐落在我鎮,從而在鎮域內形成了集國道、省道、高速公路、鐵路和航運為一體的現代化交通網路,現已融入以省會濟南為中心的全省“一小時經濟圈”。優越的交通區位條件為發展物流商貿業提供了良好機遇,特別是對運輸成本較敏感的項目將很快落地我鎮。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拳鋪鎮有幼兒園19所,在園幼兒2900人,專任教師129人;小學28所,在校生8300人,專任教師45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420人,專任教師24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4%,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拳鋪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4個,各類文化專業戶45戶,各類圖書室135個,藏書60餘萬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拳鋪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78個;病床1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20名,其中執業醫師72人,執業助理醫師75人,註冊護士32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2%。

社會保障

2011年,拳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戶,人數20人,支出33600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長7%;大病救助60人次,支出18萬;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5人次,共支出0.6萬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99戶,人數3106人,支出272萬元,比上年增長7%,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長1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2萬元,比上年增長5.2%,社會福利費220萬元,比上年增長17%;敬老院2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40人,社區服務設施5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5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收社會捐款13.8萬元,使32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36萬元,比上年增長23%;基金支出合計136萬元,比上年增長23%,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1萬人,參保率98%。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拳鋪鎮有郵政局2個,代辦所52個,郵政業務總量4000萬元,其中純收入1020萬元,報紙、期刊累計發行2.6萬份(冊),電信企業4家,服務網點64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萬門,固定電話用戶2.5萬戶,電話普及率96%;行動電話用戶7萬戶;網際網路用戶1.2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4400萬元。

發展規劃

2008年,我鎮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調動全鎮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堅持走“工業立鎮”的路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新農村建設

1、深化農業結構調整,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繼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通過龍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的模式,依託沃德麵粉、嘉泰中藥飲片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優質小麥、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同時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和重點畜牧業,走規模化經營道路。依託我鎮工業園區迅速發展的優勢,引導廣大農民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擴大農民增收途徑,提高農民收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

招商引資建設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大做強專用車產業集群。
依託我鎮建立起來的工業基礎,繼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集全民之智,狠抓招商引資。圍繞掛車專用車製造這個立鎮產業,以提高科技含量和核心競爭力為重點,積極促成東嶽、通亞、恩信等骨幹企業與一汽、二汽、重汽、中集等大公司和科研機構的深入合作,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鎮工業園區的做大做強注入持續動力。

產業結構調整

3、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產業升級,實施名牌戰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全鎮掛車專用車產業迅速規模擴張,當前市場環境較為有利的情況下,更應增強緊迫感和憂患意識,切實認清產業升級的重要性,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培育知名品牌,扭轉低水平跟進的被動局面,爭做行業排頭兵。

以人為本

4、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素質。
一是提高廣大黨員幹部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建設一支高素質、能幹事的鎮村幹部隊伍。二是引進培養一批高層次管理人才,引入先進管理方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全鎮民營經濟發展。三是切實提高農民素質,普及推廣科技知識,增強群眾法制觀念,塑造文明鄉風。

汽車博覽會

2005年中國(梁山)第一屆專用汽車博覽會勝利召開
2006年中國(梁山)第二屆專用汽車博覽會勝利召開
2007年中國(梁山)第三屆專用汽車博覽會勝利召開
2008年中國(梁山)第四屆專用汽車博覽會勝利召開
2009年中國(梁山)第五屆專用汽車博覽會勝利召開
2010年中國(梁山)第六屆專用汽車博覽會勝利召開

獲得榮譽


連續十四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並獲得省級“衛生鄉鎮”、“十好文明集鎮”、“家園杯村鎮建設競賽先進單位”、“明星鄉鎮”和市級“黨建先進鎮”、“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六好鄉鎮黨委”等稱號,是漳州市44個重點鄉鎮之一。
拳鋪鎮
拳鋪鎮
拳鋪鎮
拳鋪鎮
拳鋪鎮
拳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