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洞霄宮的結果 展開

洞霄宮

中國人文景觀

洞霄宮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青山湖街道洞霄宮村的大滌山中峰下大滌洞旁。

洞霄宮,著名的道教宮觀,又稱大滌洞天,天柱觀。與北京的白雲觀、山西的永樂宮、成都的青羊宮等齊名。該宮位於天目山脈東支大滌山麓,在餘杭區中泰鄉南大滌、天柱兩山之間。東北離餘杭鎮約18公里,距杭州市區約35公里,是天目山脈東延的名山之一。大滌山主峰白鹿山,相傳很早以前,有一道者在此修行得道騎著白鹿升天,因而得名。“煙嶺連高跡,松風隔太虛”。宮址四面環山,有獅象守門、靈鳳還巢、天柱壁立、大滌塵心等宜人景觀;有大滌洞、棲真洞、歸雲洞等深淺莫測;翠峰丹泉、古橋修竹,名人遊客來游甚眾。李白、蘇軾陸遊范成大等均有題詠,許邁、郭文舉、吳筠、鄧牧等先後在此久住,李綱、朱熹等名宦任過“提舉洞霄宮觀察使”之職。

可是洞霄宮屢建屢毀,今仍存遺址一片、舊屋幾檐。令人神往的洞霄宮亟待開發重建。

歷史沿革


大滌山
大滌山
創建於漢武帝時,唐代弘道元年(683)奉敕建天柱觀
乾寧二年(895)錢繆改建后稱天柱宮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奉敕改名洞霄宮,宋南渡后,常以去位之宰執大臣提舉洞霄宮
元代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屢經擴建,規模日益壯觀,極盛時佔地面積達80餘畝,並以該宮總攝江、淮、荊、襄諸路道教,是元代全國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隱士鄧牧,隱居在餘杭大滌山,撰有《洞霄圖志》六卷,記山水、古迹、人物、碑記等頗詳。又輯為《大滌洞天記》三卷,后編入《道藏
至正年間(1341—1368年),洞霄宮毀於兵火,明代洪武初年重建,清代乾隆年間再次焚毀,今尚存遺址。

宮觀特點

洞霄宮因林壑深秀,名勝古迹甚多,被道教列為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唐代光庭編《福地岳漬名山記》稱:“大滌玄蓋洞天,一百里,在杭州餘杭縣天柱觀”(《正統道藏》洞玄部記傳類)。大滌洞天也被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宋朝崇尚道教,陸遊撰《洞霄宮碑記》稱其“與嵩山崇福宮獨為天下宮觀之首。”後來,洞霄宮宮宇頹圮。政和二年(1112年),奉旨賜度牒三百道以重建之。后因方臘起事,廢於兵火。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出內帑重建,遂為天下道觀統領。

歷史典故

洞霄宮自北宋熙寧初就設有提舉,宋南渡后改設宮廷內祠,“崇其體貌,以提舉受祠祿,歲有其人”。南宋朝廷常以去位之宰輔大臣提舉洞霄宮。按照北宋舊制,在京曰內祠,“以前宰執留京師,及見任使相充使,次充提舉,下此提點、主管、判官、都監,各有分職。元豐再定官制,縁祖宗所設不廢,居是位者,食有奉,衣有綾絹羅綿,傔有餐錢,相循為佚老優賢之典焉。”宋仁宗曾手詔有云:“老臣,朕之所眷禮也。”“故於引年辭疾者,從其請,増其秩,給其奉,加恩及其子孫。遇大禮,許綴舊班,失儀勿劾。宋之敬大臣,體群臣,可謂至矣。”
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再次焚毀,后唯存方丈室、斗姆及道舍數間,今已被廢,尚留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