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方面軍

抗日戰爭初期日軍在上海地區的作戰部隊

華中方面軍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日軍在中國上海地區的作戰部隊集團。1937年11月7日由日軍陸軍參謀本部下令組建,下轄日軍上海派遣軍和在杭州灣登陸的日軍第十軍及第三飛行團。方面軍司令官為松井石根大將,參謀長為塜田攻少將,指揮9個師團的日軍及其他部隊,其作戰目標是協調進攻上海的日軍和在杭州灣登陸的日軍的軍事行動,夾擊中國在上海的守軍,以求攻佔中國上海南京地區。1938年2月14日,日軍大本營下令撤銷日軍華中方面軍、上海派遣軍、第十軍,其司令官及司令部均返回日本,原上述建制所轄的日軍編入同日成立的日軍華中派遣軍。華中方面軍是日本二戰中侵略中國而設立的大規模方面軍群。是日本在二戰中的方面軍之一。

軍群建軍歷史


1937年9月11日,日軍大本營組建上海派遣軍,松井石根任司令官。10月7日第16師團轉隸上海派遣軍。
1937年10月29日,組建華中方面軍,日方稱:中支那方面軍,松井石根擔任司令官,將上海派遣軍(第3師團、第9師團、第11師團、第13師團、第101師團、第16師團)和新從日本本土調來的10月20日剛剛編成的第10軍(第6師團、第18師團、第114師團)納入其戰鬥序列,共計9個師團。製造南京大屠殺就是華中方面軍。

作戰任務


第3師團是唯一一支從開戰到投降一直在中國戰場作戰的甲種師團。

軍隊概要


1937年8月23日凌晨,日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將率第3、第11師團等部在吳淞強行登陸。11月7日,日在上海組成華中方面軍。12月1日,日本最高統帥部下達了華中方面軍的戰鬥序列令,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將,轄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親王中將,轄第3、第9、第11、第13、第16、第101師團)、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將,轄第6、第18、第114師團等部)。松井石根除以第101、第11師團主力等留駐上海外,集中7個多師團的兵力進攻南京。12月13日,日軍佔南京。17日,華中方面軍及上海派遣軍司令部均移設南京。直轄的高射炮隊、通信隊駐南京,炮兵團部署在鎮江、常州。至28日,華中方面軍駐江蘇各師團情況:
第3師團 師團長藤田進中將。轄步兵第5、第29旅團。為首批在上海登陸的部隊。12月2日,到蘇州作為第二線兵團。13日,參加了攻擊南京城的戰鬥。月底,師團以司令部、步兵第5旅團主力、直轄部隊駐鎮江,余駐無錫、江陰、常州、金壇等地。1938年1月,第3師團接替第11師團擔任控占揚州附近地區的任務。
第6師團 屬第10軍。師團長稻葉四郎中將。轄步兵第11、第36旅團。1937年11月5日,在金山衛西側登陸。12月,參加了進攻南京的戰鬥。
第9師團 屬上海派遣軍。師團長吉住良輔中將。轄步兵第6、第18旅團。1937年9月27日,在吳淞登陸,接著參加進攻蘇州、南京作戰。后以司令部、步兵第6旅團主力、直轄部隊駐蘇州,余駐崑山、常熟、福山、太倉、瀏河鎮等地。
第11師團 師團長山宮崇武中將。轄步兵第10、第22旅團。為首批在上海登陸的部隊。1937年12月,師團以司令部、步兵第10旅團主力部署在揚州,余駐儀征、仙女廟、邵伯鎮等地。翌年1月16日,第11師團到達南京,接替第16師團擔任控佔南京的任務。
第13師團 屬上海派遣軍。師團長荻立兵中將。轄步兵第26、第103旅團。1937年10月1日,在上海吳淞登陸。12月15日,自鎮江渡江佔六合、來安和滁縣。
第16師團 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中將。轄步兵第19、第30旅團。原駐大連。1937年11月13日,在常熟白茆口登陸,繼參加了進攻南京的戰鬥。佔南京后,該師司令部及所屬步兵第30旅團主力駐南京,余部署在湯山鎮、句容、秣陵關等要點。
第18師團 屬第10軍。師團長牛島貞雄中將。轄步兵第23、第35旅團。1937年11月5日,在金山衛西側登陸。12月,參加了進攻南京的作戰。翌年2月10日,編入華北方面軍參加徐州會戰。
第114師團 屬第10軍。師團長末松茂治中將。轄步兵第127、第128旅團。1937年11月5日,在金山衛西側登陸。12月,參加進攻南京的作戰。次年2月10日,編 入華北方面軍參加徐州會戰。
1938年2月14日,日撤銷華中方面軍、上海派遣軍、第10軍建制,原所轄部隊編入2月18日成立的華中派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