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菜

景天科景天屬植物

養心菜,根據《植物學》,中文名費菜,拉丁文名Sedum.k.F;是古老珍貴而瀕臨絕跡的植物。

養心徠菜原產東亞,中國華北、華東、華中、東南、西南等各地區有分佈,生於山坡林緣、山谷林下、灌叢、河岸陰濕地方。性耐寒,喜陽光及乾燥通風處,忌水濕,對土壤性質要求不嚴。

形態特徵


養心菜
養心菜
養心菜為多年生肉質草本,表面蠟質,夏秋開金黃色小花,高20~50厘米,莖粗壯。葉互生,倒披針形,長5~8厘米,寬1.5~2厘米,厚0.1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窄楔形,邊緣具鈍齒。聚傘花序頂生;萼片5,披針形長短不一;花瓣5,黃色,橢圓狀披針形;雄蕊10;心皮5,基部合生,骨突果放射狀排列。
養心菜又稱高鈣菜或養生高鈣菜,高30-70厘米,多莖,葉多,長4厘米,寬3厘米、多密,層疊互生,其改良的第三代菜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生長環境


養心菜生於山坡林緣、山谷林下、灌叢、河岸陰濕地方。耐寒,,及乾燥通風處,忌水濕,對土壤質要求不嚴,是古老的植物。

分佈範圍


依據土壤和水質條件決定生長情況,中國各地均有分佈。

生長繁殖


每畝均勻撒施農家有機肥,及多元素復混肥,深耕細耙,整成2-2.5米寬畦面,壟溝深30cm左右育苗定植一般採用扦插育苗,也可播種育苗。播種育苗,輕輕覆土,搭塑料拱棚保溫保濕,溫度超過35度要通風降溫,一般15-20天出齊苗,120天左右即可移栽定植。
扦插育苗,由於種子細小育苗難度大,成功率低可先少量引進帶根種苗,剪取枝條8-15厘米,葉片去掉,扦入土3-5厘米,澆一次透水,一般7-10天,生根成活,20-30天即可移栽定植。越冬管理。露地栽培於霜降前20天,飽澆透水,鋪上稻麥草,可安全越冬。保護地栽培冬季棚膜要加蓋草苫,謹防雪災。也可按定植密度在大田直接扦插,整個生長期均適宜扦插。定植密度,行距25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2-3株。

栽培技術


選地
養心菜
養心菜
凡能生長旱生農作物的田塊均可種植救心菜,以排水良好的沙質肥沃中性壤土長勢最佳。
整地
每畝均勻撒施農家有機肥3000kg,及多元素復混肥50kg,深耕細耙,整成2-2.5米寬畦面,壟溝深30cm左右。
育苗定植
一般採用扦插育苗,也可播種育苗。A播種育苗,一畝用種子50克,佔地70-100平方米,播期最佳在3月底-4月底,土壤濕潤,均勻撒播,輕輕鎮壓,覆土0.2-0.5厘米。B扦插育苗,由於種子細小育苗難度大,成功率低,可先少量引進帶根種苗作母本園,剪取枝條8-15厘米,基部葉片去掉,扦插入土3-5厘米,澆一次透水,一般7-10天,生根成活,20-30天即可移栽定植。
徠田間管理
枝生長20厘米左右時,即可採收蔬菜,每收割一次蔬菜后,每畝撒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氫鉀2公斤,澆或噴一次透水,使肥料充分溶解。一般每茬收嫩菜100-150公斤,或年產干茶葉10-30公斤。救心菜耐-30度低溫,適合露地大面積生產,如設施栽培可周年供應鮮菜,口感更佳。

主要價值


它集食用、觀賞、藥用等多功能於一身,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可盆栽於居室陽台,也可點綴於花壇和園林綠化區;它全棵可入葯,是一味民間常用的廣譜高效草藥;作為蔬菜食用,是21世紀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常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很好的食療保健作用。製成養心茶,泡出茶水色香味純正,長期飲用可高效抑制失眠、心悸、煩悶。

食用價值

營養成分
養心菜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2.1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8克、粗纖維1.5克、胡蘿蔔素2.8毫克、維生素B20.31毫克、維生素B10.05毫克、煙酸0.9毫克、維生素C95毫克、鈣500毫克、磷29毫克、鐵3.2毫克。
救心菜主要食用嫩莖葉,無異味。採下洗凈可直接涼拌或素炒,配肉、蛋、食用菌炒、火鍋、燉菜、清蒸、燒湯,久煮不爛。
救心菜的葉片稍經揉搓曬乾即成茶葉,具有救心菜的有效成份,泡出茶水色、香、葉俱佳,飲用后可高效抑制失眠、心悸、煩悶、加糖飲用味更佳,除降血壓外,還可解除酒醉頭痛。故又稱救心茶。如能開發研製救心菜食品、飲料、啤酒、中藥飲片,其經濟和社會效益更高。
養心茶
脫水養心菜食用方法脫水養心菜是由葯食兼用植物養心菜嫩莖尖科學加工而成,純凈無雜,保持了養心菜原有的營養成分、保健功能與口感。推薦食用方法:將脫水養心菜放入適量乾淨沸水中煮7-8分鐘,使脫水養心菜充分吸水,葉片基本展開,撈出控去多餘水分,可以涼拌、素炒、配各種肉類、蛋、食用菌、海鮮等炒菜、燉菜。以燉菜口味最佳,久燉不爛。(脫水養心菜充分吸水可增重15倍以上)煮菜汁液加少許蜂蜜或紅、白砂糖即是很好的保健飲料――養心茶,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主要功能是鎮靜、降壓、解毒、止血、增強免疫力、提高人體適應性、抗疲勞、抗衰老等,可用於治療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症、心慌、煩悶、失眠、厭食、醉酒、病毒性感冒、牙齦出血、胃出血等消化系統出血、痔瘡等效果都較明顯,且無毒副作用。(原植物也是抗腫瘤常用中草藥之一)

觀賞價值

養心菜多作為藥用花卉盆栽或吊栽,6-7月份。聚傘形花序,密生黃色。葉質地肥厚,莖叢生,綠期長達300天,自然形狀整齊美觀,株高20--30cm左右,是園林綠地做地被、矮籬、鑲邊、組織圖案或做花壇、花境的優質材料。可修剪成各種形狀。既能觀賞又能美化環境又可將修剪下的枝葉用來治病和作蔬菜。城鎮則用它作為生態綠化工程的一部分,在平台或院內,樓頂,成片種植以增加綠化面積,調節空氣濕度。

藥用價值

養心菜主治病症有心臟病、中風、高血壓、高血脂,癆病、吐血、咳血、跌打損傷等。對中老年人血管硬化高血脂、高血壓等病症均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服用方法很簡單,可煎湯、泡開水、泡酒、榨汁服用,鮮嫩枝葉還可以生食或炒成菜肴食用。防治高血壓、心臟病,一般每人每天用量為鮮草50克(或乾草15克)連服5-6天,停服1-2天再服。即使是沒有明顯疾患但時常感到胸悶,心悸,難眠的人,經常食用,也能有益健康。

植物文化


據史料記載,唐宋時期養心菜廣泛野生分佈全國,因為養心菜種子細小,植株低矮,且繁殖能力弱與雜草抗爭能力差,又因養心菜發芽早,根、莖、葉均可食用,所以歷經災荒戰亂,人們無情採食,到明清時期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絕跡,然而養心菜憑著它耐旱、耐寒和落地生根的頑強生命力,留下一線生命。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人們發現這一古老神奇的植物有著豐富的營養成份和較高的藥用成份,對人類健康有著較高的利用價值,中國農林科學院將養心菜列為重點推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