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脹

聚合物在溶劑中體積膨脹的現象

溶脹,是高分子聚合物在溶劑中體積發生膨脹的現象。是離子交換樹脂是親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當將乾的離子交換樹脂侵入水中時,其體積常常要變大,這種現象稱為溶脹。

簡介


由於高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且具有多分散性,分子形狀有線形、支化和交聯的不同類型,聚集態結構有結晶態和非結晶等類型,因此,高分子的溶解現象比小分子化合物複雜得多。
溶脹
溶脹
高分子的溶解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可分為溶脹和溶解兩個階段,溶脹是指溶劑分子擴散進入高分子內部,使其體積膨脹的現象。溶脹是高分子材料特有的現象,其原因在於溶劑分子與高分子尺寸相差懸殊,分子運動速度相差很大,溶劑分子擴散速度較快,而高分子向溶劑中的擴散緩慢。因此,高分子溶解時首先是溶劑分子滲透進入高分子材料內部,使其體積增大,即溶脹。隨著溶劑分子的不斷滲入,溶脹的高分子材料體積不斷增大,大分子鏈段運動增強,再通過鏈段的協調運動而達到整個大分子鏈的運動,大分子逐漸進入溶液中,形成熱力學穩定的均相體系,即溶解階段,如圖所示。

分類


溶脹
溶脹
溶脹有兩種:
①無限溶脹:線形聚合物溶於良好的溶劑中,能無限制吸收溶劑,直到溶解成均相溶液為止。所以溶解也可看成是聚合物無限溶脹的結果。
例:天然橡膠在汽油中;PS在苯中
②有限溶脹:對於交聯聚合物以及在不良溶劑中的線形聚合物來講,溶脹只能進行到一定程度為止,以後無論與溶劑接觸多久,吸入溶劑的量不再增加,而達到平衡,體系始終保持兩相狀態。用溶脹度Q(即溶脹的倍數)表徵這種狀態,用平衡溶脹法測定之。

過程


聚合物溶解時必須先經過吸收溶劑從而使聚合物膨脹的過程。聚合物溶解時先溶脹的原因是:
1.聚合物蜷曲的形狀能提供溶劑分子擴散進去的空間;
2.溶劑分子較小,擴散速度較快,在聚合物擴散至溶劑中引起它溶解之前,溶劑分子已擴散到聚合物分子間引起它的溶脹。
由於高分子的長鏈分子量大,所以當把高聚物浸入溶劑中時,高聚物不是馬上溶解,其溶解過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
1.首先是分子量小、擴散速率快的溶劑分子向高聚物中滲透,使高聚物體積膨脹,即溶脹。
2.然後才是高聚物分子向溶劑中擴散,溶解。這就是說,在高聚物的溶解過程中,要先經過溶脹階段,然後才能溶解。

纖維的溶脹


纖維都是由線型大分子組成的部分結晶的高聚物,即纖維的超分子結構中存在著結晶區和無定形區。結晶區大分子排列緊密,孔隙小而少;無定形區分子排列較疏鬆,微隙分佈較多。當纖維與水或水蒸氣接觸時,水分子沿著纖維的微隙進入無定形區后,削弱了纖維大分子間的作用力,使分子間的距離加大,孔隙增大,纖維發生溶脹。各種纖維由於結構不同,在水中的溶脹程度不同。常見纖維在水中的溶脹程度如圖。
溶脹
溶脹
纖維素纖維分子中含有親水基團(—OH),在水中溶脹程度大,溶脹后纖維中的孔隙增大,在染色時,染料分子能較容易地進入這些孔隙,並向纖維內部擴散。染料的上染量與纖維孔隙的數量與體積有關,在相同條件下染色,孔隙的數量多且體積大的纖維,染料的上染量較多。如未絲光棉纖維的孔隙體積為0. 22~0.33L/kg纖維,絲光棉纖維為0.5L/kg纖維。若在同樣條件下染色,絲光棉的上染百分率較高,得色較深。

溶脹性能測試


重量法用於測定水凝膠在蒸餾水中不同溫度下(從12~60℃)的溶脹率。測試時水凝膠樣品在水中某個溫度下浸泡時間至少為24h,然後迅速從水中取出,用濾紙除去表面的水后稱重,得到樣品的平衡溶脹質量。水凝膠的平衡溶脹率(ESR)由以下公式計算:
ESR=Ws/Wd
式中,Ws是溶脹平衡后水凝膠的重量;Wd為凝膠乾重。
溶脹狀態水凝膠在60℃(高於最低臨界溶液溫度)的收縮行為通過退溶脹動力學進行測試。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取出水凝膠立即用濾紙除去表面的水后稱重量。保水率(WR)定義為:
WR=(Wt-Wd)/Ws
式中,Wt是在60℃下,時間為t時水凝膠的濕重;Ws是室溫溶脹平衡狀態下水凝膠的質量。其他參數與上述定義相同。上述每個試樣的結果均為三次測試的平均值。

影響因素


溶脹階段進行得快慢不僅與溫度有關,而且與高聚物的分子量和支化度有關,同時還與溶劑有關。分子量越高,支化度越大,溶脹越慢,體型分子(如酚醛樹脂硫化橡膠) 由於網格結點的束縛,只能溶脹,不能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