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樓鎮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下轄鎮

中樓鎮,隸屬於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

2018年,中樓鎮有工業企業352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9個。

歷史沿革


明時,境域屬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沐陰鄉。
清時,屬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
1984年以前,屬鐘樓公社。
1984年5月,改中樓公社為中樓鄉和孫由鄉。
1993年1月,分屬日照市莒縣中樓鄉和孫由鄉;同年4月,撤孫由鄉,與中樓鄉合併為中樓鎮。
2012年,由嵐山區代管。 
中樓鎮
中樓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中樓鎮轄有中樓、孟家屋子、小陳家軍子、大陳家軍子、馬家峪子、馬家西樓、陳家西樓、趙家西樓、孟家西樓、盧家西樓、盧家軍子、李家樓、幸福、葡萄山、黑澗、馬亓河東、馬亓河西、馬亓河、亓河、盧家官莊、對子溝、韓家軍子、崔家峪、王家峪、蔣家峪、彭家峪、劉家峪、陳家南樓、辛家莊、葡萄山前、小邱家莊、朱家官莊、富石嶺、埠后、房家官莊、房家嶺、前姚家埠、后姚家埠、山口、兩山口、雞山溝、庫山子、上澗、孫由、集后、山莊、葛子溝、月庄、井家溝、小孫家溝、於家溝、商家溝、柳黃溝、婁家湖、上曹、下曹、五樓山前、五樓官莊、板樓、龍泉官莊、白公山前、白公山後、河峪、板石西地、劉家溝65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中樓鎮下轄12個社區。鎮人民政府駐中興路55號。 
中樓社區姚埠社區峪子社區
軍子社區黑澗社區集后社區
西樓社區馬亓社區板樓社區
房家官莊社區雞山溝社區五樓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樓鎮,地處嵐山區西北部,東與嵐山區黃墩鎮毗鄰,東南與臨沂市莒南縣文疃鎮接壤,南與臨沂市莒南縣澇坡鎮、大店鎮相鄰,西接小店鎮,西北與寨里河鎮相接,北與龍山鎮相連,區域面積131.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中樓鎮地處山丘,地勢是東、西、北偏高,當中偏低的槽型地帶。受燕山運動影響,境內山嶺起伏,平川散布,河流縱橫,山丘、河流多以南北縱向。最高峰馬髻山位於鎮駐地西南8千米處,海拔662.2米;最低點位於劉家峪村南,海拔112米。 

水文

中樓鎮境內河道屬沐河流域,沐河流域面積133.5平方千米。最大河流是潯河長11千米、流域面積6.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3.9立方米/秒,主要支流稱行河,另有9條小河分佈得河兩岸。 
中樓鎮
中樓鎮

自然資源


中樓鎮境內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褐鐵、花崗石、七彩石、水晶石、石墨、金6種。其中,鐵礦儲量35.1萬噸,褐鐵礦儲量20萬噸。還有花崗石資源,主要分佈在馬鬢山域、庫山子、老營頂、玉皇頂儲量達10億立方米。有蓄水量8000萬立方米的陡山水庫為大型水庫。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中樓鎮轄區總人口6.03萬人。 
2017年,中樓鎮常住人口55026人。 
2018年,中樓鎮戶籍人口64335人。 
中樓鎮
中樓鎮

經濟


該鎮環境優美,土地肥沃,歷史上素有“金中樓”之譽,水利、礦產、農業等資源豐富,交通便捷,電力充足,工業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綜述

2011年,中樓鎮財政總收入2729萬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84.6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42萬元,增值稅285萬元,企業所得稅118萬元,個人所得稅3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9%、10%、0.3%和16%。人均財政收入454元,比上年增長6.5%。 

農業

中樓鎮農業耕地面積5.4萬畝,人均0.9畝;林地面積4.8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5.39億元,比上年增長13.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地瓜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81萬噸,人均466千克,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4萬畝,產量9968噸;玉米種植面積3.2萬畝,產量1.64萬噸;地瓜種植面積0.3萬畝,產量169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黃煙桑蠶、茶葉等。2011年,桑園面積1300畝,產繭90噸;黃煙種植面積1380畝,總產量172噸;茶葉種植面積300畝,總產量11噸;蔬菜種植面積5200畝,產量364噸。 
中樓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肉牛、肉羊、家禽、肉兔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8萬頭,年末存欄2.8萬頭;羊飼養量2.6萬隻,年末存欄1.7萬隻;牛飼養量5800頭,年末存欄4000頭;家禽飼養量430萬羽,上市家禽300萬羽。肉兔飼養量1.8萬隻,上市肉兔1.6萬隻。畜牧業總產值2.3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3.8%。 
截至2011年末,中樓鎮累計造林4.8萬畝,林木覆蓋率34.2%,活立木蓄積量5.3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100畝,產量3200噸。 
中樓鎮漁業以網箱養殖和池塘養殖為主,漁業總產值60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7%。主要品種有四大家魚、黃穎、烏鯉等,其中四大家魚(烏醴、鯉魚、舞魚、鱸魚)總產量780噸,產值4200萬元;黃穎、烏鯉等總產量130餘噸,產值1040萬元。 
2011年,中樓鎮有大型農業機械78台;農民人均純收入8305元。

特色農業

中樓鎮
中樓鎮
特色農業成為新興主導產業之一。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培植新的增長點。通過大力實施農業“雙增工程”,優質高效農業面積達到32600畝,鞏固了煙、桑、果三大支柱產業,培育了草莓、黑魚、茶葉三個新興產業。其中煙、桑6000畝,果品1.5萬畝,優質綠茶2000畝、草莓2500畝。所產黑魚在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年產量達到1500噸,供不應求。 

工業

2011年,中樓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7.4億元,比上年增長11.7%。 
2011年,中樓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37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1億元,比上年增長24.5%。
2018年,中樓鎮有工業企業352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 
橡膠和石材是工業經濟兩大共主體。該鎮橡膠加工業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目前已成為山東省最大的橡膠配件加工基地,擁有各種先進硫化機、注塑機、擠出機等3000多台(套),產品覆蓋橡膠、橡塑、塑料三大類5000多個品種,全部達到國標,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成為大慶油田、勝利油田、時風、巨力集團、海爾、海信等100多家大型企業的免檢配套產品,部分產品隨機出口到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於秀麗的馬鬐山腳下的莒縣橡膠工業園,佔地面積1000畝,入園企業100戶,園內基礎設施齊備,是理想的投資樂園。
中樓鎮
中樓鎮
該鎮西部山區蘊藏著豐富的花崗岩礦藏,探明儲量60多億立方,可開採量達10億立方,其中,“莒紅”“粉紅花”兩大類六個品種大理石,質地細膩,色澤鮮艷,其光澤、密度、耐酸鹼度達到部頒標準,是建築行業的上乘裝飾材料,北京恆基中心大樓、上海不夜城、香港將軍奧等著名建築均選用“莒紅”和“粉紅花”石材裝飾。東北部五樓山區貯有罕見的“七彩石”,發現於1993年春,在省內尚屬首次,可開採量約3000萬方,潛在經濟價值巨大。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加快招商引資步伐,不斷加快鎮駐地開發和工業園建設,加快發展鎮域經濟。2004年全鎮民營業戶發展到1890戶,私營企業達到58家,新增13家,完成企業產值10.3億元,銷售收入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6%,27.8%。

商業

2011年末,中樓鎮有商業網點827個,從業人員421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1億元,比上年增長12.5%;集市貿易成交額4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6%。 
2018年,中樓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9個。 

金融

2011年,中樓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2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1%,實現稅收40萬元。境內共有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兩家銀行,年末各類存款餘額5.9億元,比上年增長26.3%。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中樓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65個。全年投遞國內函件6.8萬件,業務收入20.5萬元。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7個;固定電話用戶3600戶,比上年增加200戶;行動電話用戶5500戶,比上年增加1500戶;光纜線路總長達189千米,寬頻接入用戶2250戶,比上年增加8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30萬元。 

新農村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中,中樓鎮發揮黨員在助民、為民、富民中先鋒模範作用,圍繞“20字”方針,培養“四型”黨員,加快黨員幹部素質升級步伐,著力提高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為新農村建設培育“帶頭人”。形成了“黨員引路、群眾跟隨、人人參與、全員行動”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動了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開展。培育技能型黨員。該鎮利用鎮農技中心、現代遠程教育網路開展黨員實用技術培訓,為農村黨員講授農業實用技術,提供種養信息,傳授致富經驗。並組織農業、林業、畜牧等涉農部門進村服務,為農村黨員和群眾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通過活動開展,使200餘名農村黨員獲得了“農民技術員”稱號,建立了種植養殖示範基地12個,面積1000多畝,通過農村黨員種植養殖示範基地已接受農民諮詢、觀摩3000多人次,使2000多戶農戶受益培育帶頭型黨員。針對目前針對部分農村群眾觀念陳舊、技術缺乏、分散經營、農業的規模化等情況,該鎮堅持走支部+黨員能人+基地+農戶”的路子,為農村無職務黨員設崗定責,不斷提高農村黨員帶頭致富能力。目前,全鎮共建橡膠、石材加,桑蠶、生豬、葡萄等協會8個,發展會員1500餘戶,人均收入5000多元。培育創業型黨員。該鎮大力實施“把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雙培雙帶”工程,廣泛開展了“學科學、學經營、上項目、創市場”的黨員示範創業活動,針對黨員創業中存在的困難,制定各項扶持政策,提供資金、技術、信息等相關扶助措施,大力實施黨員科技素質、創業技能提升工程,加強對基層黨員幹部創業本領的培訓。全鎮湧現出了一大批橡膠、石材加工、黑魚養殖、瓜菜種植等“創業型”村幹部。目前全鎮黨員個體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及種養大戶達300多人,帶領2000多名群眾走上加工、種養致富道路。培育“文明型”黨員,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該鎮依託村文化大院,組織黨員開展“文明新風進農家”活動,大力宣傳農村新人、新事、新風貌,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社會風尚。建設農村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文體活動設施等文化陣地,帶領農戶開展讀書活動,目前全鎮700多名黨員自籌圖書1萬多冊,建立了“黨員書屋”,免費向群眾開放,成了群眾科技致富的良師益友。

地方企業

中樓鎮
中樓鎮
日照宏宇橡膠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位於素有“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藍天、碧水、金沙灘”之稱的山東省日照市,坐落於莒縣橡膠工業園,辟臨日東高速公路、206國道、106省道、兗石鐵路交通樞紐,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該公司註冊資金300萬元,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平板硫化機、注塑機、橡膠擠出機、密煉機、數控機床等設備23台,中高級技術人員11名,工人83名,主要開發生產氟橡膠、硅橡膠、三元二丙膠、丙烯酸酯橡膠等高檔橡膠以及塑料、橡膠三大系列1000多種產品。擁有橡膠物理性能拉伸試驗儀等檢測設備10餘台,奉行“質量無極限、產品零缺陷”的經營宗旨,產品成為青島海爾、上海大眾、江蘇宗申、山東重汽等大型集團的免檢配套廠家,暢銷全國12個市、縣、公司與青島橡膠工業研究所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係,聘請1名高級工程師擔任技術顧問,年開發新產品20多個,具備較強的科研開發勢力,可承擔多種新產品的研製生產。
日照市恆基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位於莒縣橡膠工業園內,地處省級旅遊勝地--馬亓山風景區,東臨石臼港,南靠膠新鐵路,北依日東、京滬高速公路、西接206國道,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客商雲集,是魯東南較具規模的橡膠、電器產品加工基地。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9月,佔地面積5600平方米,擁有員工118人,各類技術人員22人,其中高級工程師2人,中級專業人才6人,擁有各類壓力機12台,模具加工機床2台,檢測設備4台,安裝流水線6條,各類碾膠機、平板硫化機、塑料注射機10餘台,具有比較完善的加工手段,開發能力和檢測能力,是一家多元化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廠,現已與五征、巨力、時風、輕騎等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公司從南方聘請電器專業人才,組成技術科研小組常年從事新產品研製開發,產品有:電喇叭系列,電壓調節器,各類繼電器,閃光器,倒車報警器,線束等系列產品,塑膠系列:各種橡膠零部件如膠管、油封膠墊等密封件,熱料系列如:剎車油杯、聚氨酯彈性體,發動機膠墊等。北汽福田系列.其中部分電器產品已通過國家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符合GB15742-2001標準。該公司在執行ISO9001質量標準的過程中,以一流的工作品質,快捷的送貨方式,雙贏共存的理念為客戶服務。
日照市金源橡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水泥制管、球墨鑄管、膠圈生產.硅膠,氟膠,氯丁膠條,膠墊,管道膠圈,傳送帶,家電石油化工密封件,開發營銷一體的私營獨資企業。公司現有職工13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0人,廠區佔地面積68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總投資9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60萬元,生產設備50台套,測試設備10餘台套,形成以產品開發設計,生產到檢測,銷售,服務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年產各類橡膠件達900萬件。“做精品,創名牌”是企業的目標,“精益求精,將工作百分之百做好,持續改進,讓用戶百分之百滿意”是企業的質量方針,為水泥制管,球墨鑄管,塑料制管,儀錶,家電,汽車,三輪車,船舶,石油,化工等行業提供一流的產品,一流的服務。
山東日照市弘奧橡塑製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橡膠、塑料製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現代化專業企業。佔地2萬平方米,六大生產車間,先進生產設備68台,質檢中心配有先進的檢測設備20台,所生產的各種橡膠、塑料製品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於2004年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嚴格執行認證體系規定的質量標準審核與自檢,公司視質量為核心,不斷提升和完善質量管理及檢驗監督水平。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重視人員的培養和教育,先後兩次派送10多名管理人員赴日本研修,將日方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驗應用到公司生產中去,並取得了明顯效果。

社會


文體事業

1965年4月,中樓鎮開通有線廣播站。2011年末,廣播喇叭135隻。2000年10月,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9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62%。 
2011年末,中樓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22個;鎮文體綜合中心1個;公共圖書室4個,藏書2萬冊,村農家書屋53個;檔案室1個,展覽館2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00人。
2011年末,中樓鎮有體育場地10處,體育社團5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00人。20%的村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0%。 
中樓鎮
中樓鎮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中樓鎮有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1350人,專任教師56人;小學7所,在校生3731人,專任教師1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475人,專任教師1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中樓中心初中、中樓二中、中樓中心小學。 
2011年,中樓鎮教育經費達146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32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6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39%、17%。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69%,比上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中樓鎮有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29個,病床19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張,固定資產總值1413.9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49人,其中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16人,註冊護士1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14萬人次,住院手術220台次,出院病人252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中樓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戶,人數54人,支出12.6萬元,比上年增長19.12%,月人均196元,比上年增長11%;城鎮醫療救助1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46人次,共支出2.7萬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58戶,人數1730人,支出201.3萬元,比上年增長31.2%,月人均92元,比上年增長30.4%。 
2011年,中樓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68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5萬畝,倒塌房屋12間,直接經濟損失565萬元,救災支出15.7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3.5萬元,比上年增長17.5%。
2011年,中樓鎮新增就業人員125人,有8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5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27萬元,比上年增長15%,基金支出合計109萬元,比上年增長10%;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5000元,比上年增加500元;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100%。 

交通


中樓鎮轄區內共有縣級道路73千米,“村村通”公路101千米。有客運站點1處,日均發送44輛客車。
2011年末,中樓鎮鎮區道路總長度為5.8千米,道路鋪裝面積4.6萬平方米,鎮區橋樑1座,總長度為240米。
中樓鎮
中樓鎮

旅遊


馬亓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嵐山區西部,莒縣東南部,莒南縣北部,橫跨三縣。距嵐山區駐地60公里,距莒縣縣城30公里,嵐山區界內部分面積約22平方公里,全部在中樓鎮。佔中樓鎮總面積135平方公里的16%,包括九個村莊,總人口2000人,占面積約0.8%平方公里。主要從事農、牧、漁、果業、建材等。風景區外圍交通便利、南有鐵路兗日段與京滬鐵路連接,北有日東高速公路與京福高速公路連通。風景區東西兩側有公路貫穿南北,溝通莒縣與莒南縣城。風景區南連莒南縣天佛風景名勝區,東靠日照五蓮山風景名勝區,西連臨沂商都及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山東魯南旅遊線上,地理位置較為有利。馬亓山最高峰海拔662.2米,若烈馬狂奔之勢,山脈自西至東折南一字排開,馬亓山三面環水,山清水秀。全山峰巒參差,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約60——80°,有險峰十六、陡澗數十之稱,山上松樹茂密,奇石遍野,山北林密花繁,山間草藥遍地,林中鳥鳴蟲呤,山坡林果飄香,河湖魚躍鴨肥,一派美麗的山野風光,一處絕妙的旅遊天堂。目前年平均遊人數在近十萬。
一、金盆頂景區:總面積1.25平方公里,位於馬亓山山頂,海拔662.2米。風景區中心大部分在莒南縣。地形為高山盆地狀,東北高,西南低,主要景點有金盆頂、天石碑、老母洞、古寨址、金蟾泉(即古營泉),馬口石(峰)海拔535米、甘鹵泉、楊廣峽(楊光輔讀書處)、棋盤石、天池(待建)、惠恩寺(待恢復)、妙真堂(待建)、南天門(南路登山古寨門)(待恢復)、古寨峰(海拔564米)。為全山致高點,以登高望遠、尋古覓宗、精神朝勝、吐吶風云為其遊覽特點。
二、望海樓景區:總面積3.40平方公里,位於馬亓山東部。包括望海樓(峰)(630.2米);馬亓峰(621.5米);百丈崖、帽盔石、講經洞、撐天柱(496米);壽星石、壽星洞、奔馬峰(496米);仙女峰(528米);玉女池、一線天、獅子峰(獅、象、龜三大奇景組成,古稱鎮山三靈);12班洞(人工)以及馬家莊、小邱家莊、馬亓河西村。本區設有東門、東北門,並有登山步道攀登至頂為東探險路,道路較為艱險,但奇峰怪石、山洞最為豐富。以登峰望海、覓洞觀石、探險鍛煉為主要遊覽內容。
三、鷹愁澗景區:面積7.35平方公里,位於金盆頂北部。包括鷹愁澗、壁立峰(海拔583米)、懸索石、大小黃山、跑馬場、遊樂區、野營區、對子溝、大坡嶺、羊欄頂踏隆溝、風景區管理中心、遊客服務中心、北大門、停車場、辛家莊民俗村等。
中樓鎮
中樓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