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村牧

陳村牧

陳村牧(1907-1996),字子欣,出生於福建金門縣后浦鎮。集美中學畢業后,進人廈大預科,1931年畢業於廈大文學院史學系。曾應聘到集美中學任教,後接任集美中學校長,任職三年,成績斐然。

簡介


原集美學校董事長陳村牧及校長葉淵
原集美學校董事長陳村牧及校長葉淵
陳村牧(1907-1996),出生於福建省金門縣后浦鎮。1920年秋季,考入集美中學。1924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成美儲金”的資助升入廈門大學。1931年畢業,即受聘回母校任集美高中、高師教員。1934年春,任集美中學校長。1936年底,應聘為馬來亞麻坡中華中學校長,自廈啟程南渡準備就任,於1937年1月途經新加坡時,即被陳嘉庚先生勸留,聘任為集美學校校董。從此,陳村牧先生與集美學校師生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結下了深情厚誼,竭盡心力幾十年如一日。

主要事迹


危難教學

1937年6月,陳村牧從新加坡回國按理集美學校校務,親奉陳嘉庚校主《復興集美學校守則十二條》向全校師生公布,並根據《守則》的精神,擬定了《改進集美學校計劃大綱》,著重指出:“集美學校與集美學村有不可分離之關係,言改進校務,則對各校既不能畸重畸輕;言改進集美,則對學校與學村尤應兼籌兼顧”。可是未及實施,即暴發了“七·七”事變,進入了校史上的最艱難時期。
1937年10月金門失陷前後,陳村牧為了師生的安全,經請示陳嘉庚同意,先後將集美師範、中學、水產航海、商業、農林各校遷入安溪。同年11月間,陳村牧接陳嘉庚從新加坡來信,指出:“國難日亟,希激勵員生,抱定犧牲苦幹精神,努力抗敵救國工作,是所至望”,使陳村牧主持校務和動員師生宣傳抗日,有了更明確的方向。1938年5月,日軍登陸廈門島后,陳村牧又緊急組織集美小學遷入石兜上課。
抗戰期間,陳村牧團結教師,言傳身教,以講陳嘉庚愛國事迹,集美學校光榮歷史,“誠毅”校訓和舉行校慶活動等方式,教育廣大師生髮揚愛國傳統,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抗日團體。學校寓抗敵於教學活動之中,以多種形式深入城鄉宣傳抗敵救國,讓學生陶冶德行,增進學業。為了辦好學校,陳村牧面對現實,因時因地制宜,運籌帷幄,排除萬難:親自聯繫各地校友與士紳,商借臨時校舍;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辦學經費;奉行儉樸原則,開源節流;克己奉公,帶頭減薪,與教師們同舟共濟;四處聯絡,選聘優秀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奔波來往於各校,深入督察校務,關心師生生活,發現問題,及時處置;晉省中撥大米,派員下鄉購糧,保證師生糧食,以利教學等。苦心孤詣,公而忘私。在他的領導下,不僅度過了崢嶸歲月,師生保持了優良的學風,而且學校得以立足發展,從1942年至1945年每學期在校學生數比戰前擴大近一倍。此外,從1937年起,還被新加坡僑商李光前聘為董事長,負責籌辦、拓展南安國光小學、中學,發展山區僑辦教育事業。

複員發展

抗戰甫終,1945年8月12日陳村牧就主持校務會議,討論複員計劃。月底旋即派員常駐集美,主持修理校舍事宜。9月21日,陳村牧在永安獲悉“校主平安”特大喜訊后,加快了複員的步伐。
1946年春季,陸續複員的集美高水、高農、高商、高中、初中、小學各校,在集美學村開學,完成校舍複員任務。3月17、18日兩晚,陳村牧通過廈門廣播電台,播講了《戰時集美學校的回顧》和《集美學校複員計劃》,揭開了戰後複員的序幕。
當時,陳村牧對恢復、發展集美學校心切,企望急速修葺更多的校舍。曾擬赴南洋募捐,欲為學村遭敵摧毀,幾成廢墟的校舍重建助一臂之力。但是,修建校舍工程費用浩大,陳嘉庚經濟已是極度困難,根本沒有能力全部復建。更重要的是陳嘉庚訪問延安后對時局鑒往知來,致函陳村牧:“集校只有維持現狀為至高,不致關門就是,以待幸運之來,那時自有相當發展”的真知灼見。因此,陳村牧心領神會,取消了南行,主持修葺校舍分為:急、緩、重建三類進行。先行修理局部毀壞校舍,以應急用;可緩的則緩,重建諸樓舍在新中國成立後進行。所以,1946年秋季至1949年春季,每季學生只在1700人左右、教職員在130-160人左右。
同時,從1947年起,還被檳城僑商劉玉水聘為董事長,負責創辦、主持惠安荷山中學歷四十餘年。

艱辛教學

1949年春,集美學校學生為了支援解放事業,紛紛投筆從戎,奔赴游擊區。因此,廈門警備司令部責令學校於5月28日提前放假,國民黨兵立即進駐校舍。秋季開學前,陳村牧幾經交涉,蔣軍才撤出,教職員生陸續報到、註冊。時值福州解放,大軍揮戈南下,廈門警備司令部又下令延期上課,蔣軍再次占駐校舍。由於時局緊張,陳村牧為安全起見從8月下旬起,有計劃地分批將人員、設備疏散往同安內地,自己率校董會留守人員保護學校。
9月23日集美解放。但是,潰退到高崎的蔣軍不甘失敗,炮擊集美學村,威脅著人民的安全。陳村牧在解放軍的支持下,再次組織留校人員疏散,直至全部人員離村后,他才於27日遷移往原農林校舍辦公。30日,他步行到同安縣城,參加縣人民政府首次召開的全縣公私立學校教師會議,接受了新的使命。當時,廈門尚未解放,集美成為前線,陳村牧一面協助人民政府完成解放廈門的支前任務;一面積極籌劃學校秋季開學工作。
10月17日廈門解放。11月3日集美學校秋季開學。11月11日,國民黨八架飛機濫炸集美學村,師生、村民罹難29人,校舍、村宅嚴重被毀,學校被迫停課,學生暫返原籍。陳村牧一面組織清理被炸校舍,處理罹難員生善後;一面派員分赴各地覓尋臨時校舍,計劃遷移事宜。11月28日,各校全部遷出,分別在下店圩、珩山和原農林校舍複課,因時局影響致學生數銳減。
1950年9月,集美學校由回國定居故鄉的陳嘉庚主持修建擴建校舍,陳村牧協助。1956年1月,人民政府對集美學校經費全面負責,陳嘉庚把原來領導集美各校的集美學校校董會,改組為與各校聯絡關係的集美學校委員會,陳村牧被聘為十七名委員之一。同年4月,陳村牧被任集美僑校副校長,分管後勤總務工作。“文革”中1972年12月,集美僑校被迫停辦,他又被分配到集美中學圖書館負責管理書庫。1975年10月協助集美校委會工作。在這段時間裡,陳村牧雖遭受了不公正待遇,仍對事業忠心耿耿。

關心村民

陳村牧1937年6月接任集美學校校董后,提出了繁榮集美學村的主要方向是:普及教育,改進公共衛生,提高生產建設。從此,他將集美作為第二故鄉,在抗戰和戰後期間,竭誠關心村民的安危與生活,深受人們的欽敬。
抗戰爆發后,集美中等各校內遷,集美青少年失學。1938年8月7日,陳村牧主持校董會,重訂《修正學生免費待遇規程》,規定:凡集美校主族屬小學畢業生升入內遷的集美中等學校者,一律免交學雜各費;因家境貧寒者,另行補貼半數膳食費,以示優待。
1938年5月,廈門被日軍佔領,集美淪為前線,集美小學內遷石兜。集美村民四處逃難,生活困難;兒童跟隨家長浪跡異鄉失學。陳村牧多次在安溪主持校董會,研究解決集美難童失學和難民生活窘境問題。
為給集美難童創造入學條件,校董會1938年秋季指示集美小學在難民聚居區增設下店圩、珩山兩分校;後分校改設在上、孫厝等地;1941年春季,遵照陳嘉庚先生面示,小學部分遷返集美,使集美難童得以在避難地就讀。集美難童入小學除享受免交學雜費外,陳村牧還聯絡新加坡集美僑商陳文確的在校存款資助高年級寄宿生的膳費、制服、被帳、書籍等。對分校中、初年級學生,無力購買學慣用品者,由教師個人資助;需要補助家庭的半工半讀者,另設工童補習班等,直至抗戰勝利。
1938年9月底,陳村牧從安溪到達集美小學各分校視察。10月2日在下店分校召開集美族長、保長會議,討論對集美難民無勞動力者急需救濟和有勞力者組織生產自救事宜。會後,陳村牧委派小學校長王登沂,會同聯保主任、族長等,呈請同安縣難民救濟分會,撥款救濟集美孤貧寡婦,並劃定西井、東邊、湖裡一帶為集美難民救濟所,收容受賑一千餘人。
陳村牧還組織集美難民生產自救,1939年5月,他與省救濟委員會多次聯繫,請撥同安縣水頭社前華祥農場為集美難民墾殖場。同時,指派王登沂會同集美士紳實地勘察同意后,再親自電呈省府明令撥給,計組織集美難民49戶200餘人進場墾殖土地二千畝和大片果樹。為了解決墾民所需生產資料和六個月的生活費用,陳村牧聯繫陳文確在校存款撥付。9月,陳村牧又提供集美農林學校農場和荒地作為集美村民墾殖農場,安置集美難民16戶領耕,校董會指示農場借給種子、耕牛、農具和發放半年生活費用,並負責指導生產,收穫后墾民與學校對分,租稅由學校負擔,直至1945年農校複員。
抗戰勝利后,飽受日軍炮火摧毀的集美學村當務之急是:醫治戰爭創傷,重建家園。
1946年2月3日,陳村牧在校董會召開集美各角和學校代表34人會議,成立“集美學村建設委員會”(簡稱“建委會”),委員15人。接受僑商陳文確、陳六使兄弟匯回國幣一千萬元的委託,主持救濟貧苦和扶助生產及學村應興應革事宜。陳村牧與集美小學校長葉文佑始終參加,他領導校董會與建委會密切合作,調查摸底,分工負責,實施漁業貸款有陳江水等113戶,貸金647.5萬元;小商販貸款共48戶,貨金157萬元。發放賑濟者有陳榮順等108戶,賑款21.6萬元。撥出200萬元由陳心用等人採購糧食運回集美平。葉文佑監督衛生,修理道路、水溝,建造垃圾場和僱用清潔工等支出30.95萬元。集美醫院代辦對學校、村落全面防疫注射和優待貧寒者免費治療數十萬元。同時,著手整頓建設文明學村,如布告嚴禁賭博、根絕吸鴉片惡習、清理環境衛生、修築同美公路段等。
1949年8月福州解放,大軍揮戈南下。8月23日,陳村牧在科學館召開集美各角族長、保甲人員會議,報告時局,研究應變措施。為防止蔣軍散兵游勇趁機為非作歹,成立集美學村自衛隊,推選保長陳伯交兼隊長,隊員30餘人,直至9月23日集美解放,制止了多起國民黨兵盜竊村民財物、辱侮婦女等事件,起到了保衛家鄉的作用。
“雙十一”事件后,海外鄉親十分關心,陳文確派遣侄兒陳永鴻從香港攜帶集美災民救濟金1500美元返里交陳村牧,他立即召集各角族長開會多次(陳嘉庚也曾出席),決定購買白米和屋瓦施賑。救濟白米分急賑、工賑:急賑貧苦村民122戶302人,米252擔;工賑村民清理災區、道理、溝渠等,米85擔。購屋瓦24萬塊,分別以免費、收半費、收成本費供應村民修繕,計1860美元。
同時,因集美戰區滋生疫情,村民再次疏散,學村荒蕪污穢,威脅著村民健康。1950年7月4日,陳村牧召開建委會,報告清理環境衛生和預防鄰村疫情的重要性,決定舉行全社大掃除,禁絕與疫區村民來往,聯繫外村來集途徑,勸導村民防疫注射,對來集美的外村人組織檢查等。

老驥伏櫪

1979年,人民政府為陳村牧落實政策,否定了“文革”中對其誣陷的不實之詞。1980年,集美校委會恢復活動,陳村牧被聘為顧問,他由衷地感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雖已屆耄耋之年,仍滿腔熱情勤奮工作,不遺餘力。
為了教育集美學村青年學生和海內外遊客,學習陳嘉庚愛國愛鄉,造福人類的精神,從1980年起,陳村牧參與、指導了以下卓有成效的主要工作:
1980年,陳列了陳嘉庚先生故居遺物和陳敬賢先生資料;恢復集美校友總會,被選為理事長;發表了《致海外校友書》和《告台灣校友書》;為參加集美航專六十周年校慶活動的海內外校友舉行茶話會;復辦《集美校友》刊物。1981年,為了紀念陳嘉庚逝世二十周年,發表了陳嘉庚《偉大光榮的一生》一文。1982年,應香港集美校友之邀,組織總會代表團訪問香港,會見了港、澳、美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專程來港的集美校友,促成了香港集美校友會的成立。為紀念陳嘉庚創辦集美學校七十周年籌建了《陳嘉庚生平事迹陳列館》,1983年7月落成。參加1983年集美學校七十周年校慶和歸來園陳嘉庚銅像揭幕儀式;參加泉州華僑大學陳嘉庚紀念堂落成典禮。1984年在紀念陳嘉庚誕辰110周年活動時,發表《興學育才,老而彌堅》一文和《學習陳嘉庚先生的偉大精神》講話。1985年1月發起組織《集美陳嘉庚研究會》和創辦《陳嘉庚研究》會刊。1986年,應校友之邀訪問新加坡,拜訪了陳嘉庚、陳敬賢校主的親屬和新加坡、香港等地校友,增進了與校主親屬、校友的情誼聯繫;返集后撰寫了《新加坡訪問記》向總會彙報。1987年,主持討論籌備於1988年舉行的集美中學七十周年校慶。1988年先後會見在抗戰期間為保護陳嘉庚校主作出重大貢獻的印尼老校友黃丹季先生和林翠錦女士;赴南安參加國光小學建校五十周年暨李光前先生誕辰95周年紀念大會;被聘為《陳嘉庚教育文集》編輯組顧問。1989年,前往廈門祝賀陳嘉庚創辦華僑博物院30周年。1990年,為集美財專七十周年校慶和惠安荷山中學四十周年校慶,以及《集美校友》復刊十周年題詞。1991年,參加敬賢堂重建落成典禮;集美校委會和集美校友總會在敬賢堂隆重召開慶祝陳村牧執教集美學校六十周年大會,肯定了他對集美學校教育事業的偉績。陳村牧在大會上致答詞后,在堂前與各界人士、海內外校友們分別合影留念。

病逝


陳村牧先生於1996年8月29日逝世,享年90高壽。9月3日,陳村牧先生遺體火化時,福建省、廈門市暨各有關部門領導和海內外校友、各界代表、集美各院校師生近千人在天馬山殯儀館為陳村牧先生送行。

相關事迹


1934年,葉淵辭去集美學校校長、董事長職務。當時的集美中學校長陳村牧,因新任校董不孚眾望,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便辭職南渡。
陳村牧南渡路過新加坡,被陳嘉庚留下。其時,集美學校自葉淵離任后,一直沒稱職的人選,陳嘉庚為此甚為苦惱。聽說陳村牧是個幹才,他希望深加了解,細加考察,好下決心,委以重任。陳村牧在新加坡任教,陳嘉庚每星期天都約他到怡和軒交談,交流對集美歷史、現狀的看法,對未來的設想。陳嘉庚發現陳村牧確實名不虛傳,是個有學識、有能力、有責任心的人,是集美學校校長的最佳人選。陳村牧到新十天後,陳嘉庚便聘定他為集美學校校董。學期一結束,便命他回國,全盤主持集美學校大政。是年陳村牧僅30歲。
陳村牧出任集美學校校董(后改任董事長),正是抗日戰爭前夕,可謂奉命於危難之際,受事於前方浴血抗戰之時。不久,學校播遷安溪,設分校於南安、大田等地。其間,又值日軍南侵,南洋僑匯斷絕。在那艱辛的日子裡,他團結廣大師生,艱苦支撐,不僅維持原有規模,而且發展壯大。抗戰勝利后,他積極籌備複員工作,把學校遷回集美。在陳嘉庚親自關懷、領導下,他悉心擘劃校務,帶領師生迅速恢復舊觀,使集美學村重現滿園春色。
陳村牧任人唯賢、處事以公。他任董事長近二十年,沒有用過一個親人。在那抗戰艱辛的歲月里,生活條件很差,但他卻能聘到許多優良的教師。他們願與之同甘苦,相隨而不思去,就是因為他待人以誠,廉潔奉公,辦事認真負責,尊重同事,以情感人的緣故。他對學生則諄諄教導,關心愛護,並竭力為之解決困難。日軍南侵時,僑匯中斷,不少華僑學生與家庭失去聯繫,無力繼學,在他的關懷下,由學校負責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費用,使他們得以完成學業。無數身受其惠的校友,至今猶感念於懷。
陳村牧律己甚嚴,以身作則,處處為學生楷模。清晨早操先到學校的,是他;每天都穿學校制服的,是他;早晚必參加升旗禮的,也是他;夜間巡視學生自修,熄燈后才離去的,又是他。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學校形成了優良的學風,出現了尊師守紀、刻苦學習、團結友愛、生動活潑的局面。他執行校規,一絲不苟,絕不因親疏而有所差異。
陳村牧眼光遠大。抗戰期間,他克服了種種的困難,在山區堅持辦集美航海學校,尤見卓識。當時全國航海學校都停辦,唯集美航海學校碩果僅存,為祖國儲備了一批航海人才。以後香港航運界的許多著名船長,都是當時培養出來的。要是當時停辦,經過八年抗戰,航海人才就會出現斷層。
陳村牧在集美學校任教並擔任領導工作達60年之久,他為集美學校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李尚大先生說:如果沒有黃丹季先生,可能就沒有陳嘉庚的後半生;如果沒有陳村牧先生,就沒有集美學校的延續。
陳村牧在悼念陳敬賢的輓聯上自勉道:我有發聾振聵志,當鞠躬盡瘁,勉助徽猷。他實踐了自己的誓言。廣大海內外校友感念陳村牧的恩德,無不敬之,趨之,陳村牧成了團結海內外校友的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