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寺遺址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尉遲寺遺址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許疃鎮畢集村東150米,已有5000年歷史的前人類文化遺址。尉遲寺遺址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遺址地上曾建有一寺,相傳是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稱“尉遲寺”。

遺址中的紅燒土排房是中國已經發現的最完整、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史前建築遺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隊,從1989年起,先後進行了13次發掘,在1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共清理出房跡78間,墓葬300餘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尉遲寺遺址被稱為“中國原始第一村”。

2001年7月17日,尉遲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尉遲寺遺址被考古專家定位為一級部落。

歷史沿革


尉遲寺遺址為原始社會中晚期遺存,距今4500年至5000年。主要為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兩個時期的文化堆積。
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寺。
1986年,蒙城縣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
198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對尉遲寺遺址進行了調查,確認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1989年起,尉遲寺遺址進行了13次發掘,在一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共清理出房跡78間,墓葬300餘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
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隊完成了對尉遲寺遺址的第一階段的第八次發掘。
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隊對蒙城尉遲寺遺址進行了第二階段發掘。
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隊在3~5月對尉遲寺遺址進行了第三次發掘。
2003年10-12月,安徽省文物局考古專家對尉遲寺遺址進行第四次發掘。

建築特色


結構

尉遲寺遺址房屋陶器分佈
尉遲寺遺址房屋陶器分佈
尉遲寺遺址呈四周低中間高的凸形的地貌,遺址中的紅燒土排房是中國已經發現的最完整、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史前建築遺存。尉遲寺遺址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尉遲寺遺址出土的紅燒土房,每間房子均由牆體(主牆和隔牆)、房門、室內樁、房頂、居住面、灶址等部分組成,建造時均經過挖槽、立柱、抹泥、燒烤等工序。

規模

尉遲寺
尉遲寺
尉遲寺遺址的整個村落呈現為由3排平行主體房屋組成的“豐”字型格局,表明這個村落在建設前有過統一規劃,加上村落中央的大型廣場和外圍大型的環形濠溝,形成一個整體的格局。尉遲寺遺址出土紅燒土房基10排,計41間,墓葬217間。考古專家在尉遲寺遺址村落中央發現一個總面積達1300平方米的大型中心廣場,呈圓形,用紅燒土粒鋪設而成,表面光滑,厚10厘米,從剖面可明顯看出人工鋪墊的跡象。此次清理出的15間紅燒土房,面積從2平方米到20多平方米不等,總長度達75米,與先前出土的幾間紅燒土房相對接。

主要展覽


綜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對尉遲寺遺址進行了8次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7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紅燒土房基10排(組),計41間,墓葬217間,以及灰坑、祭祀坑、獸坑、活動廣場等遺址,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萬件,在出土的一萬多件文物中,有石器:石斧、石鑿、石錛等;有陶器:陶豆、陶祖、陶尊、陶鼎、陶甑和造型優美、奇特形態各異的陶鬹,有小口、長頸、鼓腹、有耳、平底、圈足的背水壺;還有骨器:骨針、骨簪和彎彎的骨質魚鉤及許多蚌器、玉器等。

主要文物

鳥形神器
鳥形神器
鳥形神器
2002年,鳥形神器出土於尉遲寺遺址大型廣場的東部的地層中。鳥形神器為陶製品,器物經復原由3部分組成,最底層為圓柱形,中間是圓錐形,圓錐大頭向下反扣在圓柱上,同圓柱連為一體,在圓錐的兩邊還有兩個酷似雞冠的飾物,圓錐的頂端是一隻像鳥一樣的東西。整個器物通高59.9厘米,底徑16厘米,上徑20厘米,採用手工工藝,紅褐色器表有燒制時氧化的灰褐色斑塊,頸部以下為空體,器形像瓶,又像一個長頸背水壺,主體的象形造型與附加的抽象造型合為一體,結構合理,考古專家推測鳥形神器是一件象徵性器物,與部落把鳥作為圖騰有關,象徵著權威,擺放在固定的神台上,供村民敬仰和膜拜。
七角鏤空器
七角鏤空神器
七角鏤空神器
尉遲寺遺址出土的七角鏤空器共四件,形制相同,奇怪的造型透出神秘。器型為輪制,敞口,方唇,長頸,鼓腹圓底狀,口徑12.5厘米,腹徑厘米,腹部飾豎繩紋,腹中部有3個間距相等的鏤孔,孔徑2厘米,底有7個錐形底,通高42厘米,這是種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屬罕見的器物。七角並不等長,中間一角稍高。由於四件相同,可以判斷這種奇特的造型,是有其特殊意義的。如果它是祭祀或宗教所用的神器,應當與生或死有關。
神秘刻符
神秘刻符
神秘刻符
尉遲寺遺址出土的大口尊上的神秘刻符,在尉遲寺都是以嬰兒瓮棺葬具的形式出現,少數出現在祭祀坑,是新石器時期時期的一種圖騰。神秘刻符蘊含著“返胎重生”和“天開鴻蒙”的含義。先民們認為生命是流轉的,能從渾沌到萬物生靈,也能從生靈復歸渾沌。因此,把亡嬰放入如子宮一樣的瓮中,便可以達到“返胎重生”的效果。

價值意義


尉遲寺遺址
尉遲寺遺址
尉遲寺遺址是皖北地區大汶口時期的一處大型聚落遺址,包括大型圍溝、成組的紅燒土排房屋建築、墓葬、獸坑、祭祀坑以及各類遺物等。此外,該遺址還發現龍山時期的墓葬、灰坑等遺跡以及各類遺物,對全面研究大汶口文化的發展和演變,以及同周邊地區同類文化的關係,都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尉遲寺遺址的發現與研究,填補了大汶口文化聚落研究的空白,確立了大汶口文化的一個新的地方類型:尉遲寺類型。經過兩個階段的大規模發掘,完整地再現了尉遲寺聚落的整體建築格局,對全面研究大汶口文化的分佈區域、聚落形態、墓葬制度及其與周圍地區同期文化的關係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為研究中國史前聚落文化、江淮地區史前文化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保護措施


1986年,蒙城縣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
1994年,尉遲寺遺址考古成果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998年,尉遲寺遺址被安徽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7月17日,尉遲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05月04日,國家文物局批複了關於尉遲寺遺址保護圍欄建設及環境整治工程。
2016年2月,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尉遲寺遺址保護規劃,保護區為3平方公里,2016年下半年啟動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編製工作。
2016年6月,蒙城縣尉遲寺遺址保護規劃獲得國家文物局批複。蒙城縣政府在籌建國家級大型博物館,重現中華史前文明。

文化活動


在原始社會中、晚期,古老的居民使用原始工具進行刀耕火種,發展生產,同時也進行採集、漁獵和家畜飼養,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器皿在這裡應有盡有,碗、缽、盆、罐、豆、瓶、杯、鼎、甑、鬹等生活用具,展現了人們已創造了豐富的飲食文化。尉遲寺遺址出土的大型紅燒土排房式建築,是中國原始建築史上的瑰寶。一條寬約20餘米、深約4米、南北跨度為230米、東西跨度為200米的大型壕溝,把遺址的中心部分團團圍住,說明人們在長期居住過程中營造了必需的防禦設施。大片的氏族公共墓地,是原始居民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反映,成人實行土坑葬,兒童實行瓮棺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埋葬方式,但頭向一致,說明當時存在著濃厚的原始宗教信仰。房跡、圍溝、瓮棺葬的發現,填補了大汶口文化史前聚落考古研究的空白。相傳是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稱“尉遲寺”。

旅遊信息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許疃鎮畢集村東150米。
門票:免費。
交通:蒙城縣乘坐到板橋集鎮的城鄉班車,到達板橋集村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