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寺遺址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尉遲寺遺址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許疃鎮畢集村東150米,已有5000年歷史的前人類文化遺址。尉遲寺遺址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遺址地上曾建有一寺,相傳是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稱“尉遲寺”。
遺址中的紅燒土排房是中國已經發現的最完整、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史前建築遺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隊,從1989年起,先後進行了13次發掘,在1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共清理出房跡78間,墓葬300餘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尉遲寺遺址被稱為“中國原始第一村”。
2001年7月17日,尉遲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尉遲寺遺址被考古專家定位為一級部落。
尉遲寺遺址為原始社會中晚期遺存,距今4500年至5000年。主要為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兩個時期的文化堆積。
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寺。
1986年,蒙城縣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
198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對尉遲寺遺址進行了調查,確認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1989年起,尉遲寺遺址進行了13次發掘,在一萬平方米的範圍內,共清理出房跡78間,墓葬300餘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
199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隊完成了對尉遲寺遺址的第一階段的第八次發掘。
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隊對蒙城尉遲寺遺址進行了第二階段發掘。
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隊在3~5月對尉遲寺遺址進行了第三次發掘。
2003年10-12月,安徽省文物局考古專家對尉遲寺遺址進行第四次發掘。
尉遲寺遺址房屋陶器分佈
尉遲寺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對尉遲寺遺址進行了8次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7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紅燒土房基10排(組),計41間,墓葬217間,以及灰坑、祭祀坑、獸坑、活動廣場等遺址,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萬件,在出土的一萬多件文物中,有石器:石斧、石鑿、石錛等;有陶器:陶豆、陶祖、陶尊、陶鼎、陶甑和造型優美、奇特形態各異的陶鬹,有小口、長頸、鼓腹、有耳、平底、圈足的背水壺;還有骨器:骨針、骨簪和彎彎的骨質魚鉤及許多蚌器、玉器等。
鳥形神器
鳥形神器
七角鏤空器
七角鏤空神器
神秘刻符
神秘刻符
尉遲寺遺址
1986年,蒙城縣文物普查時發現該遺址。
1994年,尉遲寺遺址考古成果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998年,尉遲寺遺址被安徽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7月17日,尉遲寺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五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05月04日,國家文物局批複了關於尉遲寺遺址保護圍欄建設及環境整治工程。
2016年2月,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尉遲寺遺址保護規劃,保護區為3平方公里,2016年下半年啟動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編製工作。
2016年6月,蒙城縣尉遲寺遺址保護規劃獲得國家文物局批複。蒙城縣政府在籌建國家級大型博物館,重現中華史前文明。
在原始社會中、晚期,古老的居民使用原始工具進行刀耕火種,發展生產,同時也進行採集、漁獵和家畜飼養,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器皿在這裡應有盡有,碗、缽、盆、罐、豆、瓶、杯、鼎、甑、鬹等生活用具,展現了人們已創造了豐富的飲食文化。尉遲寺遺址出土的大型紅燒土排房式建築,是中國原始建築史上的瑰寶。一條寬約20餘米、深約4米、南北跨度為230米、東西跨度為200米的大型壕溝,把遺址的中心部分團團圍住,說明人們在長期居住過程中營造了必需的防禦設施。大片的氏族公共墓地,是原始居民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反映,成人實行土坑葬,兒童實行瓮棺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埋葬方式,但頭向一致,說明當時存在著濃厚的原始宗教信仰。房跡、圍溝、瓮棺葬的發現,填補了大汶口文化史前聚落考古研究的空白。相傳是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稱“尉遲寺”。
門票:免費。
交通:蒙城縣乘坐到板橋集鎮的城鄉班車,到達板橋集村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