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鱗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鱗是一個漢字,意思為魚類、爬行類和少數哺乳類身體表面以及鳥類局部區域所覆的一類皮膚衍生物。

字源演變


lín 來紐、真部;來紐、真韻、力珍切。
形聲字。從魚,粦聲。《說文》:“鱗,魚甲也。”本義指魚鱗,泛指動物身上的鱗片。宋玉《高唐賦》:“振鱗奮翼。”引申泛指有鱗甲的動物。《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蟲鱗。”鄭玄註:“鱗,龍蛇之屬。”

基本釋義


lín ㄌㄧㄣˊ
● ● 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哺乳動物身體表面長的角質或骨質小薄片:魚~。~片。
● ● 鱗狀的:~爪(zhǎo )。~波。~莖。~屑。~集(群集)。遍體~傷。~次櫛比。
● ● 泛指有鱗甲的動物:~鴻(指「魚雁」,即書信)。
這是鱗字
這是鱗字

詳細釋義


鱗 lín squama;
(1) 魚類、爬行動物和少數哺乳動物身體表面長的角質或骨質小薄片:魚~。~片。
(2) 有鱗動物的總稱 [scaly animal]
鱗介:水中動物的統稱。
介鱗夏食冬蟄。――《易·主命》鱗蟲:有鱗的動物
鱗蟲三百六十而龍為之長。――《孔子家語·執轡》
鱗鴻(指“魚雁”,即書信)。
(3) (形聲。從魚,粦(lìn)聲。本義:魚甲) 同本義 [scale of fish,etc.]
鱗,魚甲也。――《說文》
鱗羅布烈。――揚雄《羽獵賦》
鱗浪層層。――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鱗爪飛揚。――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朱鱗大鬣。――唐·李朝威《柳毅傳》
(4) 輕微。鱗爪(喻殘存、零碎或無足輕重之物)
(5) 鱗片狀物 [sth.shaped like the scales of a fish]
鱗,甲也。――《廣雅》
其動物宜鱗物。――《周禮·大司徒》
(6) 動物學名詞。為被覆在動物體表的硬質小形薄片,是一種多樣性的構造。
如:鱗鼠(野鼠的一種。身有鱗甲,故名)
(7) 植物學名詞。如:鱗葉
鱗莖línjīng [bulb] 植物學句詞,地下莖的一種,形狀像圓盤,下部有不定根,上部有許多變態的葉子,內含營養物質,肥厚多肉,從鱗莖的中心生出地上莖。如洋蔥、水仙等的地下莖。
(8) 魚的代稱[fish] 鱗集仰流。――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注:“鱗集,相次也。”呷浪之鱗。――明·袁宏道《滿井遊記》錦鱗游泳。――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9) 又如:鱗族(魚類);鱗羽(泛指魚類和鳥類);鱗物(指魚類);鱗鴻杳絕(杳無音信);鱗集仰流(魚群迎向上游。比喻四方之民慕德來歸)
(10)仔細,慎重。遴選:慎重選擇
(11) 像魚鱗般地
鱗淪:水紋相次連接的樣子
鱗接:密接如魚鱗
鱗萃:薈萃如魚鱗
鱗傷:形容傷很像魚鱗一樣多。
鱗波línbō [scale-like ripples] 像魚鱗一樣的波紋
鱗比 línbǐ [arranged in rows] 像魚鱗般地依次排列,示例:方庄小區高樓鱗比
鱗次 líncì [close together in a row in serrate formation] 像魚鱗那樣密密
排列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鮑照《詠史》
鱗次櫛比 líncì-zhìbǐ [row upon row of buildings in close order,such as houses in congested area; close together in a row in serrate formation] 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碼頭上新建的倉庫鱗次櫛比
鱗集 línjí [congregate (like school of fish)] 群集五台山上廟宇鱗集
鱗甲 línjiǎ [scale and shell of reptiles and arthropods] 動物用以蔽護軀體的甲殼。泛指一切有鱗和甲的水生動物
鱗浪 línlàng [ripple resembling scale]
像魚鱗似的細浪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鱗鱗 línlín (1) [of scaly appearance,as ripples]∶形容多得像魚鱗
高手鱗鱗蹲石鱗鱗。――《聊齋志異·促織》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說文》魚甲也。《玉篇》魚龍之鱗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其動物宜鱗物。《注》鱗,龍之屬。《禮·月令》其蟲(鱗。《注》)龍蛇之屬。《淮南子·地形訓》凡鱗者,生於庶魚。
又《正字通》雙鱗魚,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鱗有兩重,與諸魚別,味肥又姓。《左傳·文十六年》鱗鱹為司徒。《類篇》或作䰼。此條有四字脫落,包括一個空格。今補於中。

相關成語


殘鱗斷甲
無成語解釋,出自武俠小說
首尾俱已斷裂,身上儘是兵刃之傷,殘鱗斷甲,坑內外到處都是,血跡猶新,像是剛死不久
穿山甲鱗片
穿山甲鱗片
殘鱗斷甲---殘、斷:殘缺、斷裂的意思;鱗、甲:古代士兵身上的盔甲。形容戰場殺敵後的悲慘景象,滿身傷痕,身上穿的盔甲都已殘缺不全
遍體鱗傷
形容某人傷勢極重,人們常用“遍體鱗傷”這個成語,指渾身的傷像魚鱗一樣密。
鱗次櫛比
解釋:櫛:梳篦的總稱。象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出處: 《詩·周頌·良耜》:“獲之挃挃。積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南朝宋·鮑照《詠史》詩:“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
鱗爪:鱗和爪。比喻事情的片斷。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鱗波、鱗莖、鱗爪、鱗介、鱗片、鱗角、鱗萃、鱗翮、鱗崪、鱗鼠

有關成語

遍體鱗傷、一鱗半爪、鱗次櫛比、櫛比鱗次

方言集匯


贛語:lin2
粵語:leon4
潮州話:羅因5 羅安5 ,ling5 lang5(lîng lâng) [揭陽]lêng5 lang5(lêng lâ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