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聖容寺的結果 展開

聖容寺

歷史遺跡

聖容寺,全名御山峽聖容寺,又名感通寺,位於今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始建於公元561年。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駕臨此寺,改名感通寺。貞觀十年,唐玄奘取經回歸途中在該寺坐禪誦經,香火鼎盛時,住僧數千之眾。

聖容寺是我國為數不多保存較為完好的千年古寺之一,有關聖容寺的典籍在敦煌莫高窟231窟存有兩幅壁畫,詳盡描述了一段奇異的傳說:聖僧劉薩訶雲遊到此,遙望御山峽谷,預言御谷他日山開,必有佛陀寶像顯現,世亂像必缺首,世平則身首合一。他日,雷劈山裂,御谷岩崖上果顯無首佛陀寶像。公元557年,天下承平,涼州城東七里澗幽谷中突現佛頭,人們送往御山峽谷安裝,佛首“相長數尺,飛而暗合,無復差殊”。在彎延兩公里的御山峽谷中,現存有河西最早的唐塔、漢、明長城、西夏六體文石刻、西夏墓葬群、高昌王墓、花大門石刻等多處文物古迹。

建設背景


聖容寺位於今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始建於公元561年。公元609年,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峽谷,叫望御山谷(簡稱御山峽或御山谷)。在這條峽谷的中段,有一座始建於公元561年的瑞像寺院(今名聖容寺),寺院正殿的石壁上,挺立著一尊始雕於公元520年的聖容石佛瑞像,敦煌莫高窟里有它大量壁畫和豐富文字記載,諸如“盤和都督府御谷山番禾縣北聖容瑞像”、“盤和都督府仰容山番禾縣北聖容瑞像”、“聖者劉薩訶和尚”、“盤和都督府仰容山聖容像”等等,就是講的該雕像和它的寺院。
中文名稱:聖容寺所在地區: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
周邊景點:驪靬古城遺址、金山寺、紫金花城、金川國家礦山公園、永昌鐘鼓樓附近機場:金昌機場

文化活動


相關詩詞

作者:李復
年代:宋朝\代
詩文:
應感雖無地,棲真自有緣。
寶坊開泗水,香露散秦川。
草亂遺庵廢,珠明舊相圓。
豐碑傳異事,細字刻誠懸。

歷史

聖容正殿
聖容正殿
據佛籍記載:在東晉十六國時期至北魏時期,中國有個稽胡族高僧叫劉薩訶(公元360至436年),文成郡(今山西吉縣)人,三十歲時出家當了和尚,取法名釋慧達。劉薩訶一生敬佛40多年,前20多年在家鄉和江南各地學法宣教,后22年在河西弘揚佛法。劉薩訶生前最受時人崇仰的是預言準確,凡是他預言過的事,在以後幾十年乃至幾百年裡,都得到了應驗。在江南地區和河西地區尤其在河西地區,有關他的佛跡活動的傳說很多,遺跡不少。比如有在番禾縣預方仰容山石佛瑞像出現的傳說;有在肅州開山暢流,救助生靈的傳說;有開鑿莫高窟的傳說;有在番禾縣開鑿雲庄石窟、修建雲庄寺並在這裡長期居住宣揚佛法的傳說等等。後來他被推上了至高無比的地位。在佛教文獻中,他不僅被神化為觀音菩薩假形化俗,更與佛祖釋迦牟尼比肩,被尊為劉師佛、劉大菩薩、佛教第二十二代尊師,河西地區信仰尤甚。就是這個和尚,於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5年),第二次西去印度觀佛跡。行至涼州番和縣(今永昌縣城西二十里的水么關一帶)向東北望御山谷說:“此山有奇靈祥光,將來會有寶像出現。寶像出現時,如殘缺,預示著天下離亂,黎民饑饉;如寶像肢首俱全,預示著天下太平,民生安樂”。
授記之後,率弟子繼續西行,行至肅州西七里澗,劉薩訶無病而逝,骨頭立時化為小碎塊,如葵籽大,當地佛僧認為是劉薩訶顯聖成佛的像征,就在那裡修了一座骨塔和寺院,紀念劉薩訶。86年後,到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涼州番禾郡御谷山一帶,忽然大風驟起,祥雲密布,雷電交加,御谷山崩裂,絕崖石壁上現出一尊石佛瑞像,除了沒有頭,其他都完好無損。此後的約40年時間中,天災人禍連連發生,百姓痛苦,正好應驗了劉薩訶和尚生前授記之言。北周明帝宇文毓元年(公元557年),在距此山二百里的武威城東七里澗,夜現祥光,人們都去觀看,是一尊石佛像頭。於是,就把它迎送到御谷山,舉行了祈禱儀式,當眾僧侶敬捧佛首放戴於肩的時候,佛首“相去數尺,飛而暗合,無復差殊”。於是官民“悲欣千里”,禮佛慶賀。從此以後,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後來,北周皇帝宇文邕知道了這些情況后,就派遣宇文儉親往察驗。並於保定元年(公元561年)下旨,調集涼州、甘州、肅州三州力役三千人造寺,三年建成,寺分三處。該寺初有僧人七十人,敕賜寺額為“瑞像寺”,從此,香火盛極,僧侶眾多。到建德初年(公元572年)一天夜間,瑞像佛首自行落地,僧侶官府驚愕,馬上把此情況報告了朝廷,皇帝派大冢宰和齊王親臨驗察,並舉行儀式重新安放,但是,還是白天安好,夜晚脫落,反覆十餘次,仍然如此。
聖容寺石佛奇觀
聖容寺石佛奇觀
時過不久,到建德三年,武帝焚寺滅法,天下寺院遭到焚燒,廣大僧眾受到嚴厲打擊,番禾郡的瑞像寺遭到了被焚厄運。因此,人們更信仰神僧劉薩訶的預言。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提倡佛法,佛教再度興旺,番禾縣瑞像寺得以重建,瑞像身首複合一體,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西巡河西,親臨該寺拜謁瑞像,御筆將瑞像寺改名感通寺,施捨了大量財寶,下旨擴建增修寺院。並令天下模寫石佛瑞像供奉,不久,感通寺聲震全國,馳名西域。
唐朝,由於佛教在中國更加興盛,地處絲綢之路要津的古番禾縣感通寺,成了與西方佛教文化融匯的中心寺院,因此,唐朝皇帝非常重視這座寺院,太宗貞觀十年(公元636年),感通寺像山出現鳳鳥蔽日祥兆,太宗派使供養;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三藏法師從五天竺取經歸途中,來感通寺拜佛講經,並講述了感通寺石佛瑞像的由來。唐中宗時(公元684—710年),中宗多次派特使郭元振、霍嗣光等到寺敬物。朝廷敕令在寺后像山頂上和寺前隔河半山腰間修建了大小佛塔各一座。至今雄偉壯觀。到中唐,即代宗李豫廣德二年(764年)吐蕃攻陷涼州,番禾縣也為吐蕃所據。番禾縣感通寺吐蕃統治時香火很盛,據莫高窟壁畫和文獻記載可知,古番禾縣感通寺吐蕃統時改稱為聖容寺。
宋朝,在西夏統治的190餘年中,古番禾縣(西夏時年改設永州)聖容寺的佛事活動依然興旺。據今存於該寺前石壁的西夏文和莫高窟有關資料記載,文明夏時,這座寺院曾進行了重修或維修。元朝統治時,這裡民間的香火還是不斷的,但已經走向了衰敗。明朝時期,由於在縣城內和縣城附近興建很多寺廟,而遠在城北二十里望御山谷的聖容寺更加冷落衰敗。到清代中後期至民國時期,聖容寺逐步地被廢棄了。解放初,僅存欲頹的山門和幾間僧房,於1953年,在破除封建迷信活動中,被當地居民拆除。

主要景觀


在聖容寺彎延兩公里的御山峽谷中,現存有河西最早的唐塔、漢、明長城、西夏六體文石刻、西夏墓葬群、高昌王墓、花大門石刻等多處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