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鈴又被稱為空竹,古稱胡敲、空鐘、空箏,俗稱嗡子、響鈴、轉鈴、老牛、悶葫蘆、風葫蘆、響葫蘆、天雷公公等,屬於漢族民間傳統玩具。典型的空竹有單輪和雙輪之分,雙輪的空竹形如腰鼓,以竹或木製成,兩頭為兩隻扁平狀的圓輪,輪內空心,輪上挖有四五個小孔,孔內放置竹笛,兩輪間有軸相連;單輪的空竹則形如陀螺,一側有輪。因其輪內空心而有竹笛,故名“空竹”。空竹遊戲一般稱為抖空竹,也叫抖空鐘、抖空箏、抖嗡子,江南又稱之為扯鈴。不過,一般大都簡稱為“空竹”。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苑中一株燦爛的花朵。流行於全國各地,天津、北京及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尤為盛行。
扯鈴
空竹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空竹最早是由漢族民間遊戲用具“陀螺”演變而來的。陀螺是遠古時代就出現的玩具,在新石器時代的
河姆渡文化遺址和常州圩墩遺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中出土了陶陀螺。後來,為延長陀螺的旋轉時間,人們改用鞭子抽擊這些木製或陶制陀螺;再後來,改用竹制陀螺,並在上面開口利用空氣衝擊發出哨聲,即“鳴聲陀螺”,後來“鳴聲陀螺”漸漸有了“空竹”的別稱。
但是,由於歷史文獻中有關空竹的資料貧乏,其起源之說還存有很大爭議:一說三國時期
曹植就曾作過一首《空竹賦》,如果這算是有關空竹最早的記錄,那它的歷史至少有1700年了,但我們對曹植《空竹賦》的內容已經無法考證;一說宋代百戲雜技項目中的“弄斗”為抖空竹的前身;而台灣學者吳盛達則指出空竹出現在元朝末年;一般認為空竹源於明代的“空鐘”。
扯鈴
明代人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不僅記述了“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的童謠,還記述了空竹的製作方法及玩法:“空鐘者,刳木中空,旁口,盪以瀝青,卓地如仰鍾,而柄其上之平。別一繩繞其柄,別一竹尺有孔,度其繩而抵格空鐘,繩勒右卻,竹勒左卻。一勒,空鐘轟而疾轉,大者聲鍾,小亦蛣蜣飛聲,一鐘聲歇時乃已。制徑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這裡是說,把空鐘“刳木中空(實則截竹成小段),旁口(竹段開小孔)”,口內裝半圓竹成“哨”,竹段上下的截面以薄木板封嚴,成為風匣;板之圓心穿竹棍,上長下短,用粗線繩繞在長柄上,“別一竹尺有孔”,將繩兒穿過竹尺的孔,用力勒緊,然後急放,空鐘就在地面上不停旋轉併發出哨聲(氣流入孔因壓強大又排出)。不過,當時的“放空鐘”的動作不是抖拉,它的轉動也不是在空中而是在地面,屬於“鳴聲陀螺”。不過,在
秦孝儀所編《海外遺珍·漆器》中,收有一件“
剔紅嬰戲紋圓盒”,盒蓋上刻有嬰戲圖。圖中,一童子正在抖空竹,旁邊另有一童子捂著耳朵觀看。空竹為圓盤狀,中有木軸,以竹棍系線繩纏繞木軸拽拉抖動。據編者註釋,這件剔紅漆盒為明代永樂年製作。此說如果屬實,那麼早在明朝早期,空竹造型特點與玩法均已經相當成熟。由此還可證明,明代的空竹遊戲,是地上和空中多種玩法並存的。
抖空竹
到了清代,抖空竹的方式逐漸成熟。清人李虹若在《朝市叢載》中說:“抖空竹。每逢廟集,以繩抖響,拋起數丈之高,仍以繩承接,演習各樣身段。”還說:“狗熊傀儡互喧鬧,汗粉淋漓
跑旱船,抖起空竹入雲表,千人仰面站溝沿。”。此外,抖空竹也成了攤販商人招攬生意的手段。孫殿起《琉璃廠小志》中說:“空竹亦名空鐘,能抖出種種花樣,擺攤人均擅此技,藉此以廣招徠。”抖空竹也得到宮中女子的歡迎。清無名氏有一首《玩空竹》的詩也寫道:“上元值宴玉熙宮,歌舞朝朝樂事同。妃子自矜身手好,親來階下抖空中。”原注云:“空中,玩器之一。近舞於京師,新年,王孫、貴姬擅長者皆為之。宮中妃嬪亦多好焉。舞式有‘鷂子翻身、飛燕入雲、響鴿鈴等’”。
從以上記述得知,清朝是抖空竹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不僅戲器材簡單,易於學習,而且動作花樣繁多,技法多樣,引人入勝,受人歡迎。同時,參與抖空竹的人群不斷擴大,從兒童擴大到了王宮貴族、商人及普通民眾。因此,抖空竹至清代已廣為流傳,並一直持續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