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陸軍預備學校
清河陸軍預備學校
清朝末葉,內憂外患,國勢日衰,外族乘機入侵,中國面臨著被瓜分的危險。尤其是繼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之後,國內外貨傾銷,國民經濟徹底崩潰,人民更加貧困不堪。因而,一些比較有遠見的士大夫和富有民族感的志士仁人,紛紛奮起圖謀挽救,變法維新,推行新政,建議清政府停止科舉,興辦學堂,同時振軍備,興建新軍。於是一些仿德國、日本軍制的軍事學校,便應運而生了。
清末創辦的各級軍事學校簡介
清朝末年由清政府陸軍部軍咨處創辦的各級軍事學校,有以下幾所:將弁學堂(武備學堂、速成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軍咨處招考一批年輕體壯的秀才、童生等,並選派一些滿族子弟,在直隸省灤縣開平鎮開辦將棄學堂。將弁學堂學製為一年。該學堂只辦了一期,以後改稱為武備學堂。兩年後,又將武備學堂改稱為陸軍速成學堂,學制改為一年半。武備學堂和陸軍速成學堂都各辦了兩期。
光緒二十九年至光緒三十二年(1903—1906),軍咨處在全國各省先後開辦了陸軍小學堂。不久,將“堂”字改為“校”字。陸軍小學校在本省內招考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身體健壯、年15歲至16歲的青少年,學制三年。學習課程分為學科和軍事科兩類,以學科為主,同時進行軍事訓練。
國文(語文)、史地、修身、數學、代數、物理以及外國語(分英語、日語、俄語、德語)。
步兵操典、各種典範令等。
入校初期,每日進行兩小時徒手訓練與體操。武術等;一年後進行持槍訓練以及刺槍、擲手榴彈、器械體操等;從第三學期開始逐漸進行班、排、連訓練以及班、排野外演習。陸軍小學三年畢業后,直接升入陸軍預備學校。
陸軍預備學校
光緒二十九年(1903),軍咨處招考一批報了名而未參加科舉考試的身強體健的考生和一部分中學堂學生,在全國開辦了四所陸軍中學堂。不久,將“堂”字改為“校”字,后又改稱為陸軍預備學校。第一陸軍預備學校設在直隸省昌平縣清河鎮,第二陸軍預備學校設在湖北省武昌城,第三陸軍預備學校設在廣東省廣州城,第四陸軍預備學校設在江蘇省南京城。陸軍預備學校的學習課程,分學科和軍事科。學製為兩年,畢業後分配到部隊當兵六個月,入伍期滿,直接升入陸軍軍官學校。
光緒三十四年(1908),陸軍速成學校改稱為陸軍軍官學校,校址設在直隸省保定府東門外。全國四所陸軍預備學校學生畢業后,分到各師部隊當兵,進行六個月的鍛煉,然後升入陸軍軍官學校,按步、騎、炮。工、輜五個兵種分別進行學習。陸軍軍官學校學製為一年半。畢業後分配到全國各師、旅做見習軍官六個月,期滿后充任尉級軍官。
陸軍軍官學校從光緒三十四年(1908)開創到民國十二年(1923)先後共辦了九期。為了和後來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的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相區別,一般就把設在保定的陸軍軍官學校稱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以上陸軍小學、陸軍預備學校、陸軍軍官學校的學生費用,完全公費。除伙食外,每人每月還發有零用錢。冬夏兩季還發給服裝被褥。除河北省(直隸省)的學生外,其他各省籍的學生還能領到本省政府的補助津貼,5元至15元不等,例如湖南、福建兩省的學生,每月每人就可領到15元的補助金。各級軍事學校每年放寒暑假各一次,寒假為三個星期,暑假為一個月。家在邊遠省不願回家度假的學生,准許留校,伙食照常供給,但外出仍要請假。私自外出,如被查獲要罰禁閉三天。
清河陸軍預備學校,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直隸省昌平縣清河鎮西約六華里處建校,於光緒二十九年建成。
全校共建有高度相同、寬長不等的兩層樓房二十餘幢和磚瓦平房約百間。學校大門坐北向南,大門東西兩側建有長約10米、寬約15米的單間兩層教職工宿舍樓;在距教職工宿舍樓兩側約20米外,東側建有軍械庫、被服庫、糧庫,西側建有教職工伙房、浴池、理髮室等。學校大門正北面約對米處建有宮殿式的校長和教育長的辦公室、會議廳、客廳與宿舍。
在校長辦公室、會議廳北面東西兩側,建有南北方向長約25米、寬約30米的學生宿舍和講堂各六幢,樓上為講堂,樓下為宿舍,每幢樓之間有長約10米、寬約6米的走廊。在學生宿舍樓的北面正當中築有向南戲台式講話台,講台上建有休息室六間。在講台西側開有通大操場的大門,東側建有醫院和病房。各連的食堂修建在各連外側。
學校東西兩面和北面築有高圍牆。西圍牆外是大操場,操場南北長約3000米,東西寬約2500米。操場北端為器械體操場,騎術教練場等等。學校周圍種植有雙行楊樹和柳樹。在學校大門外是通往清河鎮和清華園的馬路。
清河陸軍預備學校從光緒二十九年(1903)創辦,至民國九年(1920),先後共辦了四期。第一、第二、第三期時的校名尚為第一陸軍預備學校。入校學生都畢業於直隸、山西、東北三省等地的陸軍小學校。從第四期始改稱為清河陸軍預備學校。
清河陸軍預備學校第四期入校的學生來自各個方面,有的是武昌、廣州、南京陸軍預備學校的學生,因參加辛亥革命未畢業的;有的是陸軍預備學校畢業了,但未能升入陸軍軍官學校的;一部分是總統馮國庫在南京成立的學兵營的學生;另一部分是中學、大學學生。經過考試,共錄取學生1200名。我是1918年從中學考入該校第四期的。我們入校后編為八個連。
清河陸軍預備學校第四期的校長是毛繼承,教育長是錢選青。近一年後,毛繼承因病辭職,校長職務由錢選青升任。第一連連長金忠善(回族),第二連連長徐士銓,第三連連長徐某,第四連連長李再興,第五連連長史長興,第六連連長趙某,第七連連長岑昌(滿族),第八連連長張世延。
學校設學科和軍事科,同時進行軍事訓練。學科計有:國文、中外歷史、中外地理、代數、幾何、微積分、物理、化學、繪圖、外國語(分英、日、德、俄語)等。軍事科計有:步兵操典、各種典範今、內務條例。軍事訓練計有:徒手與持槍單人訓練和班排訓練、武術、馬術、刺槍、器械體操、野外演習以及實彈射擊等。
學生費用完全公費。除供給伙食外,每年每人還發襯衣。單軍衣各兩套,棉軍衣一套,單鞋兩雙,棉鞋一雙,另外還發有外出單軍衣一套,呢子軍衣一套,呢子大衣一件,皮背心一件和皮鞋一雙。此外,每月每人還發現金二元做為零用。當時北京物價低廉,一部分學生的零用錢尚有剩餘,但少數大官的子弟,每星期日放假后,早飯不吃便急急忙忙騎上出租毛驢,加鞭快跑到北京城裡大吃大喝,十分荒唐。
1919年由北京各校愛國青年發動的五四運動爆發了。這一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強烈地感染了清河陸軍預備學校第四期大部分同學。他們積極響應和支持“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的愛國行動。由於陸軍預備學校是軍事學校,學校當局控制嚴,便公開集會,各連同學就私自串聯。因與清華大學相距較近,同學們常常借比賽足球的機會或利用訪問親友之便,與清華大學學生會聯繫。
1919年6月初,軍校同學得知北京各高等學校和部分中學學生將於6月某日在長安街集合,到總統府請願維護國家主權,抗外寇,懲辦賣國賊,於是各連秘密串聯,準備參加。但因保密不嚴,被校長錢選青得知。他立即報告了陸軍部,陸軍部派來步兵一營駐紮在學校四周監視,如果學生擅自集隊出校,即施行鎮壓(這是被派來鎮壓的營長趙秉鈞告訴我的,趙與先父是世交)。在此同時錢選青則借口不久將舉行畢業考試,下令從6月上旬起,星期日不放假,並一律不準事假。在這種情況下,軍校同學的愛國行動乃被鎮壓遏制。
清河陸軍預備學校第四期學製為兩年,我們於1920年秋畢業。畢業后大部分學生分配到段祺瑞新成立的四個邊防所里當兵,原定充當兩個月的正兵,兩個月的副目(下士副班長),兩個月的正目(中士班長),入伍期滿后,直接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步、騎、炮、工、輜各專科學習。在我們入伍期間,直皖戰爭爆發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被迫停辦。正在邊防各師當兵的同學們被遣散回原籍等候召集。
1921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恢復,清河陸軍預備學校第四期的同學,才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學習。1923年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學員畢業。至此,中國的舊的各級軍事學校的歷史,也就隨之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