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遷偷雞

源於小說《水滸傳》的京劇

京劇《時遷偷雞》故事源於施耐庵小說《水滸傳》及清宮廷戲《忠義璇圖》,錢德蒼《綴白裘》增補重編本著錄,時稱《落草·偷雞》。

簡介


時遷偷雞
時遷偷雞
《時遷偷雞》劇情:楊雄、石秀、時遷投奔梁山,宿祝家店內,時遷偷其雞食之。店家查問,時遷用計戲弄之。后草雞大王至,擒時遷。一名《巧連環》。略見《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情節不盡相同。王長林之代表作,傳葉盛章。川劇、漢劇、徽劇湘劇豫劇、秦腔、同州梆子都有此劇目,豫劇有《扒雞》。

內容概述


此系清代名目繁多的水滸戲之一:楊雄與石秀結拜弟兄,翠屏山智殺淫僧淫婦,路遇時遷夜掘王墳,三人相約投奔梁山,行至鄆州地面,祝家店求宿覓食。時遷見店中有酒無肉,竟偷宰店家報曉公雞,被店家發現,佯裝不知,巧計戲弄。王長林、葉盛章師徒擅演此劇:時遷偷雞之後,端著木盤復上,要與二位哥哥共享口福,木刀一剁,支解雞身,拾起火紙,代表雞塊,就著燭火,燃燒成焰,趁勢食之,咀嚼間口噴火焰而不致燎泡,俗稱“吃火”。以紙代雞、變形示意的食雞表演,時稱一絕,煙火吞吐之間,觀眾無不為之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