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白鸛的結果 展開

白鸛

鸛形目鸛科動物

白鸛(學名:Ciconia ciconia)是大型涉禽。其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具黑羽,成鳥具細長的紅腿和細長的紅喙。僅有兩個亞種,大小略有不同。嘴長而粗壯,在高樹或岩石上築大型的巢,飛時頭頸伸直。白鸛在歐洲是非常有名的鳥,常常在屋頂或煙囪上築巢。為食肉動物,其食性廣,包括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小型哺乳動物和小鳥。覓食地大部分為具低矮植被的淺水區。一夫一妻制,但非終生。雌鳥通常每年產4枚卵,孵化需33-34天,58-64天後出巢。

分佈於歐洲,非洲西北部,亞洲西南部和非洲南部。其為長途遷徙性鳥類,在撒哈拉以南至南非地區或印度次大陸等熱帶地區越冬。在歐洲,白鸛有“送子鳥”之稱,被認為是吉祥鳥。白鸛是德國的國鳥,亦為立陶宛的國鳥。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
白鸛
白鸛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瀕危(EN)——1種;無危(LC)——1種。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形態特徵


白鸛為大型鳥類,體長90-115厘米,翼展195-215厘米,體重3000-3500克。壽命26年。翅膀長且寬,可滑翔。飛行時,脖子向前伸,腿向後伸,超出其尾尖。與其他鸛鳥類似,其腿、頸和喙都非常細長。羽毛主要為白色,翅膀處具黑羽。主翼羽、副翼羽、初級覆羽、上翼大覆羽、肩羽、小翼羽為黑色,具綠色或紫色光澤。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內側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外側羽緣和羽尖外,均為銀灰色,向內逐漸轉為黑色。前頸下部有呈披針形的長羽,在求偶期間能豎直起來。鳥喙為紅色,喙形較直,不向上翹,嘴基較厚,往尖端逐漸變細。眼周、眼線和喉部的裸露皮膚均為黑色,虹膜為褐色或灰色,眼眶周圍的皮膚為黑色。成鳥腿為鮮紅色。雌雄兩性在外觀上完全相同,只是一般雄性體型大於雌性。幼鳥羽毛淺棕色、灰暗,鳥喙、眼周、眼先和喉為黑色。

棲息環境


白鸛主要棲息於開闊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澤地帶,特別是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河流、湖泊、水塘、及水渠岸邊和沼澤地上。有時也棲息和活動在遠離居民點,具有岸邊樹木的水稻田地帶。冬季主要棲息在開闊的大型湖泊和沼澤地帶。會避開高大的野草和灌木叢生的地區。

生活習性


白鸛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集成數十甚至上百隻的大群。覓食時常成對或成小群漫步在水邊或草地與沼澤地上,步屐輕盈矯健,邊走邊啄食。休息時常單腿或雙腿站立於水邊沙灘上或草地上,頸縮成s形。有時也喜歡在棲息地上空飛翔盤旋。在地上起飛時需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離,並用力煽動兩翅,待獲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飛起。飛翔時頸向前伸直,腳伸到尾后。既能鼓翼飛翔,也能利用熱氣流在空中盤旋滑翔。性機警而膽怯。如有入侵者,常表現出一種特有的恐嚇行為。即通過上下嘴的急速啪打,發出一種“嗒嗒嗒”的嘴響聲,並伴隨著頸伸直向上,頭仰向後,再伸向下,左右擺動,兩翅半張和尾向上豎起,兩腳不停的走動等一系列行為動作。
單獨或成對漫步在水塘岸邊或開闊的沼澤草地上,邊走邊啄食。有時還長時間地站立在地上不動。性情溫順,活動時沉默無聲,是一種較為安靜的鳥類。但在繁殖期間或者受到入侵者干擾時,也能通過上下嘴的急切拍打而發出一種“嗒嗒”聲。它的食物主要有蛙、蝌蚪、蟾蜍、蛇、蜥蜴、蚯蚓、蚱蜢、軟體動物、甲殼類、昆蟲和昆蟲幼蟲,有時也吃鼠類等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鳥卵等。常單獨或成小群覓食,在食物豐富的地區也常集成大群覓食。覓食主要在白天,也有時在有月亮的夜晚覓食。覓食方式主要是還過視覺。覓食的時候身體前傾,頭頸向前伸,輕盈而緩慢地大步行走,找到食物后迅速用嘴捕獲,有時也在水中通過觸覺探測覓食。飽食后常站在地面上休息,有時也將嘴插入前頸下面的羽毛中。在水中覓食時則主要通過觸覺。通常單獨漫步在水邊淺水處,有時也進到齊腹深的水中,一邊緩慢的向前行走,一邊不時的將半張著的嘴插入水中。除吃動物性食物外,偶爾也吃少量植物葉、苔蘚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以及沙粒和小石子。
白鸛是遷徙性鳥類,主要遷往熱帶非洲和印度次大陸一帶越冬。遷徙主要依靠上升的熱氣流進行高空滑翔運動,從而可利用很少的能量,進行長距離遷徙,因此常常避開廣闊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經過時,也要尋找最為狹窄的地方通過。遷徙的時間大多在上午至下午天氣最熱的時候,每天遷徙的距離可達100-200公里。在地上起飛時,要先在地上奔跑一段距離,並用力地煽動翅膀,待獲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飛起。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腳伸向後,遠遠突出於尾羽的外面。既能煽動兩翅進行鼓翼飛翔,也能利用上升的熱氣流在高空滑翔,特別是遷徙期間,在進行鼓翼飛翔時兩翅煽動較慢,顯得從容不迫,並常常和滑翔交替進行。兩翅鼓動速度為每分鐘170次,飛行速度達每小時40-47公里,飛行高度可達1600米以上至3600米的高空,在遷徙期間甚至出現在4300米的喜馬拉雅山上空。從歐洲繁殖地遷往南非越冬地,最遠的遷徙距離往返可達20000多公里以上。在德國曾經記錄到一隻25歲的歐洲白鸛,在一生中總計遷徙了大約500,000多公里的距離。秋季大多在8月中下旬至9月初遷離繁殖地,春季於3-4月離開越冬地。遷徙時集成大群,每群常在500隻以上,最高記錄為21000多隻。

分佈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南、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國、加彭、喬治亞、德國、迦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肯亞、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拉維、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尼日、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利亞、南非、南蘇丹、西班牙(加那利群島)。
原產地不確定:斯里蘭卡、蘇丹、史瓦濟蘭、瑞典、瑞士、敘利亞、塔吉克、坦尚尼亞、泰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茲別克、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安地卡及巴布達、剛果、芬蘭、甘比亞、冰島、愛爾蘭、賴比瑞亞、挪威、俄羅斯聯邦、聖赫勒拿、阿森松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聖多美與普林西比、塞席爾、獅子山、英國。
分佈不確定:西班牙(加那利群島)。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4-6月。通常呈幾隻至10多隻的小群遷往繁殖地。剛遷來時通常並不立即進入繁殖地,而是在部分開始融化的河流和湖泊岸邊覓食,或在其上空盤旋覓找巢位和覓食地。3月下旬開始分散成對,分別成對進入各自的繁殖地。巢區多選擇在沒有干擾或干擾較小、食物豐富,而又有稀疏樹木或小塊叢林的開闊草原和農田沼澤地帶。有時也選擇在距水域,沼澤等取食地數千米至10餘千米遠的林帶。常成對孤立的在柳樹、榆樹和楊樹上營巢。
巢通常位於樹頂端枝權上,系由干樹枝堆集而成。內墊有枯草、絨羽和苔蘚或無任何內墊。巢距地高度視環境和樹高而不同。通常在3-17米高。營巢時間從3月中旬至3月末開始。雌雄親鳥共同營巢。通常由雄鳥外出尋找和運送巢材,雌鳥留在巢上築巢。巢呈盤狀,結構較為龐大,大小為外徑120-230厘米,內徑50-74厘米,巢深15-35厘米,巢高50-200厘米。如果巢未受干擾和破壞,或者當年繁殖成功,巢下年還繼續被利用,但每年雌雄親鳥都要對舊巢進行修理和加高,因此巢常隨利用年限的增加而變得相當龐大。
產卵時間最早在3月末至4月初。但多數在4月中旬產卵。每窩產卵4-6枚,卵的顏色為白色,形狀為卵圓形,大小平均為75.8×56.6毫米,卵重平均為129.7克。產出第一枚卵后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但以雌鳥為主,每天輪換2-4次,晚上全由雌鳥孵卵。孵卵期31-34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全身被有淺棕色絨羽,嘴為黑色。雛鳥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當雛鳥長到55日令時即可在巢附近來回短距離飛翔。60-63日齡以後才隨親鳥飛離巢區覓食,不再回窩。

亞種分化


白鸛(2亞種)
中文名稱學名命名者與年代
1東方白鸛Ciconia boycianaSwinhoe,1873
2歐洲白鸛中亞亞種Ciconia ciconia asiaticaSevertsov,1873
3歐洲白鸛指名亞種Ciconia ciconia ciconiaLinnaeus,1758

種群現狀


歐洲白鸛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東方白鸛曾經在東亞地區是常見的鳥類,甚至在日本東京市的教堂屋頂上也曾有營巢繁殖的,但在1868-1995年間,由於非法狩獵、農藥和化學毒物污染等原因,東方白鸛的種群數量在日本逐漸減少,僅能在冬季偶爾發現少量的越冬個體。分佈在朝鮮、韓國的繁殖種群也已於70年代初絕滅。由於人口密集,工農業的發展,使得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黑龍江、吉林兩省殘存的繁殖地也變得極為狹小2009年全世界有東方白鸛野生種群為不到3000隻。

文化內涵

在歐洲,人們稱白鸛稱為“送子鳥”。相傳,送子鳥白鸛落到誰家屋頂造巢安家,誰家就會喜得貴子,幸福美滿。因此,在歐洲的鄉村,經常能看到住家的屋頂煙囪上搭著一個平台,那就是專為白鸛準備的。而千百年來,似乎也確實是白鸛築巢的家庭,都會很快生下小孩子。而科學的說法是古代時當主人家有人懷孕時,這家的燒火取暖的時間會比一般人家長,而白鸛更願意選擇這樣家庭的煙囪口造巢安家。久而久之,善良的人們還是把白鸛認為吉祥的送子鳥,成為了一種民俗。迪斯尼動畫也巧妙的應用了這個民俗典故,當天真的孩子問爸爸媽媽他們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時,父母就會說“是白鸛送來的”。
中國三國時期,吳國陸璣撰《毛詩陸疏廣要》上就曾記述:“鸛,鸛雀也。似鴻而大,長頸、赤喙、白身、黑尾、翅;樹上作巢,大如車輪,卵如三升杯。”這裡所說的赤喙的鸛,顯然就是指的歐洲白鸛,說明那時它曾經分佈至中國的中原一帶。歐洲白鸛種群數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沼澤排水改為農田,大量施放農藥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氣候的變化等,致使它的生境喪失和惡化,食物減少,死亡率增加。
中國浙江台州天台籍著名散文家陸蠡寫了一篇《鶴》,文中敘述他十七八歲時,鄰哥兒在平頭潭邊捉到一隻鳥,“長腳尖喙,頭有纓冠,羽毛潔白”。開始,以為是一隻鶴,搶回家裡養,只見這隻鳥“樣子確相當漂亮,瘦長的腳,走起路來大模大樣,象個“宰相步”、“頭上有一簇纓毛,略帶黃色,尾部很短”、“老是縮著頭頸,有時站在左腳上,有時站在右腳上,有時站在兩隻腳上,用金紅色的眼睛斜看著人。”他們將這隻鳥養了相當時日,有一天,他的舅父來了,才知道這是一隻“長腳鷺鷥”。陸蠢所描述的這隻漂亮的鳥,實際上應叫“白鸛”,在始豐溪兩岸的樹林中,蘆葦叢里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