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

漢語詞語

一家是漢語詞語,拼音是yī jiā,意思是一個家族;一戶人家。常用以謂無分彼此,如家人之相親。指一人。一家學說;一個流派。表數量。常用於工商企業等。

出處


《管子·霸言》:“一國而兩君,一國不可理;一家而兩父,一家不可理也。”
淮南子·說林訓》:“一家失熛,百家皆燒。”
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
《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一家和睦,吉事有祥。”
陳毅《乘車過雪峰》詩:“明日拉薩會親友,漢藏一家敘別情。”
引《禮記·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鄭玄註:“一家、一人,謂人君也。”
班固《白虎通·正論》:“明天下非一家之有,謹敬謙讓之至也。”
《宋史·道學傳·程顥》:“天下事非一家私議,願平氣以聽。”
《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有五個防土庫的,在那裡喫酒賭錢,一家當一更。”
《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舉而用之,不蔽於成積也。”
《晉書·荀崧傳》:“向歆,漢之碩儒,猶父子各執一家,莫肯相從。”
劉知幾《史通·采撰》:“何嘗不徵求異説,採摭羣言,然後能成一家,傳諸不朽。”
蘇軾《莊子祠堂記》:“其論天下道術,自墨翟、禽滑釐、彭蒙、慎到、田駢、關尹、老聃之徒,以至於其身,皆以為一家。”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蘇張縱橫之辨、髠奭稷下之談,其論無當於宏旨,其義不主於一家。”
引《管子·乘馬》:“邑成而制事:四聚為一離,五離為一制,五製為一田,二田為一夫,三夫為一家,事制也。”

寓意


● ● 一個家族;一戶人家。常用以謂無分彼此,如家人之相親。
● ● 指一人。
● ● 一家學說;一個流派。參見“一家言”、“一家書”。
● ● 古時生產活動的一個單位。三夫為一家。
● ● 表數量。常用於工商企業等。

運用


在學術問題上,他已經自成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