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4條詞條名為平地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省楚雄祿豐縣廣通鎮平地村
- 雲南省昆明市富民縣赤鷲鄉平地村
- 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東平鎮平地村
-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龍圩區廣平鎮平地村
- 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北慣鎮平地村
- 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平壩鎮平地村
- 雲南省紅河元陽縣攀枝花鄉碧播村委會
- 雲南省楚雄永仁縣平地村
- 雲南省普洱鎮沅縣勐大鎮平地村民委員會
- 雲南省楚雄武定縣白路鄉平地村
- 雲南省紅河彌勒縣江邊鄉平地村
- 雲南南澗縣無量山鎮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盤龍區滇源鎮下轄村
- 雲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太平鄉平地村
- 河南省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木植街鄉平地村
-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松華鄉下轄村
- 雲南南澗縣南澗鎮下轄村
- 雲南省楚雄大姚縣趙家店鄉平地村
- 楚雄市子午鎮袁家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平地村委會
- 雲南省楚雄州元謀縣羊街鎮平地村
- 雲南宜良縣狗街鎮下轄村
- 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平地村
- 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寧州鎮平地村
- 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五龍壯族鄉平地村
- 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大地基鄉平地村
- 華寧縣寧州鎮平地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曩宋鄉平地村
- 雲南省普洱市景東縣大街鄉平地村
- 貴州省貴陽市黔東南州惠水縣好花紅鎮下轄村
- 廣西南寧市興寧區崑崙鎮平地村
- 雲南安寧市八街鎮下轄村
-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平地村
- 村
平地村
雲南省文山州文山縣平壩鎮平地村
該行政村隸屬文山縣平壩鎮,地處平壩鎮南邊,屬於山區。距離鎮11.00公里,國土面積6.07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1325.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
該村東鄰土鍋寨村委會,南鄰底泥村委會,西鄰石洞門村委會,北鄰石洞門村委會。轄平地、落水洞、水尾等6個村民小組。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85.00畝(其中:田183.00畝,地1302.00畝),人均耕地2.0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3135.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7畝,主要種植柿子沙梨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690.00畝。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160戶通自來水,有160戶通電,有4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7戶。該進村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83.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0畝。該村到2013年底,有3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41.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37.00萬元,畜牧業收入23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70頭,肉牛10頭);林業收入5.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3.00萬元,工資性收入6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72.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9人,到省外務工119人。
該村現有農戶160戶,共鄉村人口734人,其中男性381人,女性353人。其中農業人口515人,勞動力467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6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1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鎮衛生院11.00公里。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石洞門小學,中學生就讀到平壩 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5.00公里,距離中學11.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84人,中學生9人。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7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8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1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600個(勞均1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00萬元,有固定資產7.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該村設黨小組,黨員總數31人,黨員中男黨員29人,女黨員2人。團員26人。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4.信息閉塞,與市場鏈接不上,生產的產品難以很好地銷售; 5.交通條件差,不僅影響了群眾的出行,而且看病也相對很難; 6.農民文化素質低; 7.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糧食種植為經濟作物種植,加大烤煙種植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群眾的文明程度; 3.增加剩餘勞動力的輸出,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4.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及時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