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省

印度尼西亞的省

巴厘省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個省,由巴厘島及周邊小島組成。巴厘島位於東經114°-116°和南緯8°-9°之間,屬印尼小巽他群島,面積5,637平方公里(佔印尼總面積的0.29%),在雅加達以東一千多公里處。全島東西長140公里,南北寬95公里,西臨巴厘海峽與爪哇島相望,東隔龍目海峽龍目島相間,北面和南面分別臨爪哇海和印度洋。島上多山地,只有南部及北部沿海地帶有一些狹窄的平地。全島年平均溫度在24-28°C之間。人口342萬(2006年統計),93%為印度教徒。華人約有12萬,各類社團十幾個。

譯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巴厘島”的譯名。在台灣,外交部、傳媒、觀光業者,普遍以“峇里島”作為Bali的音譯。但教育部辭典有收錄“巴里島”的譯名。
巴厘省
巴厘省

地理環境


地形特徵

全島大部分為山地,地勢東高西低,有四座以上的錐形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為島上最高點;也有仍在活動期的巴杜爾火山。

氣候環境

巴厘島
該島地處熱帶,屬於熱帶乾濕季氣候,乾濕季相當分明,雨季(10月至隔年3月)時吹西北季風,乾季(4月至9月)時則吹東南季風。(這樣的季風形態使得海上交通變得困難,是巴厘島與外界聯絡不易的一個原因,因此才有獨立的歷史發展)。乾季期間,東部和北部經常降水不足,此外雨季時可能一整天都無降雨,也可能有兩至三小時的颮,有時降雨過盛會造成道路30公分以上的積水。
巴厘島一整年的氣溫大多沒有變化,最低平均氣溫約24度,最高平均氣溫約31度,平均濕度約為78%。天氣大多炎熱潮濕,體感溫度偏高。

行政區劃


巴厘省下設1市(Kota)8縣(Kabupaten),市縣下再設57個區(Kecamatan)
市縣名單:
登巴薩市
巴東縣、邦利縣、布勒冷縣、吉安雅縣、珍布拉娜縣、卡朗阿森縣、克隆功縣、塔巴南縣

島外連接交通

巴厘島與島外主要的交通介面為伍拉·賴國際機場(又稱巴厘國際機場),位在巴厘島南部,主要連結雅加達、東京、新加坡、香港、悉尼和墨爾本等各國大城市。除了國際航線外,國內航線也通往印尼其它的島嶼。
海路交通則是以渡輪連接爪哇島、龍目島等其他印尼的島嶼。

島內交通

巴厘島內沒有鐵路設施,所以大部分的交通方式為汽車,島內有沿岸的環島公路以及通往內陸的南北向公路。村落與村落間連接的道路相當多,因此汽車的通行相對方便。中產階級以下的人民主要的交通方式為摩托車和合乘計程車,此外一些地區也有使用馬車代步。
由於觀光客眾多,島內有許多接駁車。另外,南部主要的觀光地,如登巴薩(Denpasar)、庫塔(Kuta)和沙努(Sanur),都有計程車的行駛,價格相當的低廉。

人口民族

巴厘島的人口在2010年人口普查實為3,890,757人。最新的估算(2014年1月)當地人口增長至4225384人。大約有30,000名外籍人士居住在巴厘島。

種姓制度

由於巴厘島人多數信奉印度教,印度教的種姓制度也在巴厘島人根深蒂固。然而巴厘島的種姓制度沒有印度的種姓制度複雜。

取名

家中排行男女適用名字只限女性名字
老大Wayan 或 PutuIluh
老二Made 或 KadekNengah
老三Nyoman 或 Komang
老四Ketut
光看巴厘島人的名字,大概可以猜到他是家中的第幾個小孩。原因是巴厘島人取名時會依照小孩在家中的排行。
巴厘島人除了王室貴族,一般人是沒有姓的,只有名字,其中不管男女,老大都叫Wayan或Putu,老大的女生也可叫Iluh,打從老大至老四都有一些特訂的名字取用。若然老五齣現,便會從頭使用老大的特定名字(Wayan等等),如此類推。一般來說,巴厘島男生會在名字前冠以I(相當於“先生”),巴厘島女生則冠以NI(相當於“女士”),有別於印尼其他地區男子加Pak、女子加Bu的做法。
例如后蘇哈托時期的頂尖藝術畫家I Nyoman Masriadi是家中三子,而印尼女子羽毛球員尼·克圖特·馬哈德維·伊斯特拉尼(NI Ketut Mahadewi Istirani)在家中排行第四。

文化


雖然處於印尼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回教國家當中,巴厘島的居民大部分信奉巴厘印度教。該地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因種類多樣而聞名。其他方面,島上的雕刻、編織藝術也十分有特色。巴厘島的別稱也和它的文化一樣多樣:具有“神明之島”、“惡魔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旅原之地”等的別稱。

語言

巴厘島有多種本土巴厘語言,多數的巴厘人都可說現代巴厘語,其次印尼語是巴厘島最常使用的語言。巴厘島最為多數的印尼人幾乎都可說兩個或三個以上的語言,而部分擁有華人血統的印尼人或巴厘人,也略懂華語。由於旅遊業繁盛,英語是當地常用的第三語言,亦由於近年來有大量兩岸三地的遊客到訪巴厘島,中文開始在當地流行。其他外國語文例如日文、韓文、俄文、法文及德文也在遊客區的多語言標示牌中出現。

舞蹈

巴厘人的古典舞蹈是印尼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具有獨特的地位。巴厘的舞蹈文化與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於各大大小小的宗教儀式,如寺廟典禮﹑婚禮﹑火葬儀式﹑家廟典禮,用舞蹈和音樂禮拜﹑款待神明。舞者們非常重視這些傳統舞蹈,從細緻而華麗的服飾打扮,以至舞蹈時的投入和嚴謹態度,就是將舞蹈升華成與神祇溝通的途徑。巴厘人相信,獻給神明的舞蹈,是修行的一種,期望不斷的修行可以解脫俗世輪迴之苦。
巴厘舞蹈舉凡有巴龍舞、巴厘戰士舞、卡恰舞、雷貢舞、凱比亞嘟嘟、潘揚布拉瑪舞、歐蕾唐姆林林安舞、托賓假面具舞、桑揚舞、凱比亞川朋(Kebyar Trompong)、賈克(Jauk)等等。

次文化

自2012年起,島上流行搞怪快閃。既使終年均溫皆高於24度,但仍有快閃族著大外套、口罩、太陽眼鏡,在鬧區市集進行快閃活動。引起許多觀光客爭相模仿,儼然成為另一種巴里島的時尚風潮。

經濟


主要觀光地與觀光產業

巴厘島的觀光業從1969年伍拉·賴國際機場啟用后開始大規模的發展,沙努和庫塔成為觀光勝地;1980年代,高級度假村開始往努沙杜瓦開發;1990年代,開發的風潮開始向庫塔的南北向拓展,範圍從水明漾(Seminyak)、雷吉安(Legian)、金巴蘭(Jimbaran)到沿岸區,形成廣大的觀光地帶。水明漾的北部就是著名景點海神廟的所在。沙努和庫塔在爆炸案發生之後,當局對於治安採取積極的措施,移除了一些街邊的攤販。
巴厘島南部的海岸海浪品質佳,許多世界各國的衝浪好手相繼造訪,成為了衝浪的勝地。最近許多靠衝浪產業為生的人增加,包括衝浪商店和衝浪教練等,甚至是靠衝浪商贊助的專業級衝浪手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