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葉黃檗
禿葉黃檗
禿葉黃檗(學名: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var. glabriusculum Schneid. )別稱黃皮、黃柏(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黃檗皮(雲南),台灣黃檗,峨眉黃皮樹,雲南黃皮樹,鐮刀葉黃皮樹,辛氏黃檗。
禿葉黃檗是芸香科,黃檗屬物種川黃檗的變種。樹可達15米。內皮黃色,葉軸、葉柄及小葉柄無毛或被疏毛,頂生花序,通常密集,果橢圓形或近圓球形,藍黑色。種子含脂肪油、甾醇類化合物。
禿葉黃檗
禿葉黃檗與川黃檗甚相似,其區別點僅在於毛被,禿葉黃檗之葉軸、葉柄及小葉柄無毛或被疏毛,小葉葉面僅中脈有短毛,有時嫩葉葉面有疏短毛,葉背沿中脈兩側被疏少柔毛,有時幾為無毛但有棕色甚細小的鱗片狀體;果序上的果通常較疏散。
禿葉黃檗分佈較廣,小葉形態變異較大,被毛的疏密也有變異。小葉卵形、卵狀披針形至卵狀長圓形,紙質至厚紙質,長5~17厘米,寬3~8厘米,頂部短尖至長漸尖,兩側常稍不對稱至明顯不對稱,生於高山地區的,其葉質較厚,只在葉脈上偶爾有少數的毛,生於低海拔地區的,則被毛較多。在顯微鏡下觀察,禿葉黃檗的毛被有二型:一類是單細胞毛,毛由單個細胞構成,頂端尖;另一類是多細胞毛,頂端圓。
禿葉黃檗的樹皮較薄,樹高約15米的樹皮厚3~4毫米。木材淡黃白色,紋理直,結構細緻,頗堅實而稍輕。
禿葉黃檗
禿葉黃檗對氣候適應性強,苗期稍能耐蔭,成年樹喜陽光。野生多見於避風山間谷地,混生在闊葉林中,喜深厚肥沃土壤,喜潮濕,喜肥,怕澇,耐寒,尤其是關黃柏更比川黃柏耐嚴寒。幼苗忌高溫、乾旱。黃柏種子具休眠特性,低溫層積2~3個月能打破其休眠。
廣東、廣西等省區的藥用黃檗,多屬此變種。
生雜木林中,也有栽培的。
禿徠葉黃檗為陽性樹種,山區、平原均可種植,但以土層深厚、便於排灌、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地方為佳,零星種植可在溝邊路旁、房前屋后、土壤比較肥沃、潮濕的地方種植。在選好的地上,按穴距3~4米開穴,穴深30~60厘米、80厘米見方,並每穴施人農家肥5~10千克作底肥。育苗地則宜選地勢比較平坦、排灌方便、肥沃濕潤的地方,每畝施農家肥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20~25厘米,充分細碎整平后,作成1.2~1.5米寬的畦。
主要用種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
種子繁殖:春播或秋播。春播宜早不宜晚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前用40℃溫水浸種1天,然後進行低溫或冷凍層積處理50~60天,待種子裂口后,按行距30厘米開溝條播。播后覆土,耬平稍加鎮壓、澆水,秋播在11~12月進行,播前20天濕潤種子至種皮變軟后播種。每畝用種2~3千克。一般4~5月出苗,培育1~2年後,當苗高40~70厘米時,即可移栽。時間在冬季落葉后至翌年新芽萌動前,將幼苗帶土挖出,剪去根部下端過長部分,每穴栽1株,填土一半時,將樹苗輕輕往上提,使根部舒展后再填土至平,踏實,澆水。
分根繁殖:在休眠期間,選擇直徑1厘米左右的嫩根,窖藏至翌年春解凍后扒出,截成15~20厘米長的小段,斜插於土中,上端不能露出地面,插后澆水。也可隨刨隨插。1年後即可成苗移栽。
間苗、定苗:苗齊后應拔除弱苗和過密苗。一般在苗高7~10厘米時,按株距3~4厘米間苗,苗高17 - 20厘米時,按株距7~10厘米定苗。
中耕除草:一般在播種后至出苗前,除草1次,出苗后至鬱閉前,中耕除草2次。定植當年和發后2年內,每年夏秋兩季,應中耕除草2~3次,3~4年後,樹已長大,只須每隔2~3年,在夏季中耕除草1次,疏鬆土層,並將雜草翻入土內。
追肥:育苗期,結合間苗中耕除草應追肥2-3次,每次每畝施入畜糞水2000~3000千克,夏季在封行前也可追施1次。定植后,於每年入冬前施1次農家肥,每株溝施10~15千克。
排灌:播種后出苗期間及定植半月以內,應經常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夏季高溫也應及時澆水降溫,以利幼苗生長。鬱閉后,可適當少澆或不澆。多雨積水時應及時排除,以防爛根。
樹皮供藥用;種子可榨油。
作藥用的黃檗皮通常在4~6月採收,按80-90厘米的長度將樹皮剝下,將粗皮括去,壓平,制干即成。黃檗皮商品以厚度在7毫米以上,外皮無粗皮者為一級品。黃檗皮味甚苦,嚼爛時有粘膠質,可將唾液染成黃色。
樹榦內皮所含化學成分與黃檗相同,唯小檗鹼的含量比黃檗的高,約4%~8%,其用途也與黃檗相同。
禿葉黃檗抗菌有效成分為小檗鹼。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痢疾桿菌(宋內氏除外)等均有效,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幾乎無效,有報告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效者。就生葯而言,黃連抗菌作用較禿葉黃檗強1倍。對H37Rv、鳥型結核桿菌無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數減少,或很高濃度(1/100)時呈現抑菌作用,但也有報告獲得良好結果的。在用豚鼠接種人型結核菌作實驗治療時,口服或注射的療效均很差。對接種牛型結核菌的豚鼠,從禿葉黃檗提取的鹽酸結晶物作肌肉注射,有一定療效。據稱,禿葉黃檗對結核病人的臨床癥狀及X線檢查有好轉,且優於黃連。
在試管中,禿葉黃檗煎劑或浸劑對若干常見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劑還能殺死鉤端螺旋體(劑量需較黃連大一倍)。在體外對陰道滴蟲,也有較弱的作用。
禿葉黃檗對麻醉動物靜脈或腹腔注射,可產生顯著而持久的降壓作用,頸動脈注射較靜脈注射的更強,因此降壓可能是中樞性的。對季銨型的黃柏鹼加以改變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羅匹林亦可引起迅速、顯著之降壓;在Ⅰ~Ⅱ頸椎間切斷脊髓則降壓消失,因而也證明降壓屬中樞性的。此外,昔羅匹林有較強的抗腎上腺素樣作用,對壓迫頸動脈、窒息、電刺激大內臟神經引起的升壓反應及注射腎上腺素或電刺激頸上交感神經節引起的瞬膜收縮反應均受到抑制。苯苄胺、妥拉蘇林、利血平等皆可減弱其降壓反應。
(《中國植物志》將黃柏正名為:禿葉黃檗(變種)以下與黃柏有關的化合物,請點擊加內連詞條查閱更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