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石鎮

龍石鎮

龍石鎮,隸屬於重慶市大足區,地處大足區西南角,東、南與珠溪鎮接壤,西南與榮昌區古昌鎮河包鎮毗鄰,北連三驅鎮、寶興鎮,距大足區人民政府駐地25千米, 區域總面積30.9平方千米。 

清朝時期,龍石鎮境域屬嘉勝里;1993年,由龍石鄉改為龍石鎮。 截至2018年末,龍石鎮戶籍人口為22257人。 截至2020年6月,龍石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石馬社區一組。 

2018年,龍石鎮有工業企業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鄉鎮概況


行政區域

蠶桑
蠶桑
距大足城區23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50個居民小組,5890戶,總人口21350人,其中農業人口19600人。轄11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7個,1個社區支部,1個機關支部,2個學校支部,黨員438人。幅圓面積3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495.556畝;水田面積14670.8畝,其中冬水田7986.67畝;二類森林資源5100畝,退耕還林6263.67畝。土地肥沃,鎮域內地貌屬淺丘地帶,平均海拔490米。

人口民族


2021年5月28日,重慶市大足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石鎮常住人口為10952人。

機構代碼

500225115:~001石馬社區~200石龍村~201鳳凰村~202青山村~203白土村~204萬福村~205新生村~206保家村。

歷史沿革

1935年建石龍鄉,1958年改石龍公社,1981年更名青山公社,1983年更名龍石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石馬社區、青山、萬福、白土、保家、石馬、鳳凰、新生等一社七行政村。

經濟發展


龍石鎮
龍石鎮
2008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30萬元,比上年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96萬元,比上年增長12%;鎮級財政收入完成258.3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5.40%;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324萬元,貸款餘額1126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50%、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460元,比上年增長2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較好地完成了國民經濟發展目標。
一、以“兩大基地”為重點的特色產業取得新突破
突出“兩個狠抓”,使全鎮產業結構調整加速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已具雛形。
大力實施“211”工程,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一是狠抓蠶桑產業發展,嫁接優質良桑1500畝,推廣省力化蠶台32台,全鎮共發繭706張,總收入達30萬元左右,通過了“千擔村”工程檢查驗收。堅持與退耕還林政策相結合,套種巨桉3000畝。二是狠抓葡萄基地建設,通過黨員大戶重點帶動實施“雙培雙帶”,取得較好效果。全鎮葡萄栽植面積已達1000畝。白土村葡萄基地葡萄喜獲豐收,已收葡萄30萬公斤,總收入90萬元;在白土葡萄基地投資30萬元修建了一條長650米的排水溝和便民道,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先後視察白土葡萄基地后給予了高度評價。
二、以城鎮、交通建設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城鄉建設不斷推進
一是委託自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了“大足區龍石鎮總體規劃方案”,已經區政府審定,規劃了我鎮2020年前的發展目標,為我鎮今後發展指明了方向,描繪了藍圖;二是做好新農村建設規劃。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對保家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制定了詳細的規劃,各個項目正在實施中,現進展良好。三是城鄉建設不斷推進。新增城鎮面積達2120餘平方米;新增78人到城鎮落戶;實現了農村改新擴建房屋(含按標準圖集建房)114戶、20520平方米;保家村33戶倒房災民集中重建主體工程也全面完工;新增天燃氣用戶35戶,累計達370戶。四是加強市政建設和管理。投入資金對場鎮自來水管網進行了改造,對街道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加大了城鎮管理執法力度,實現了街道“全天候”保潔。
(二)鄉村公路建設取得跨躍式發展
鄉道公路硬化全面完成。我鎮已形成了以鎮政府所在地為中心的5條放射狀主骨架瀝青公路,成為了連接大足、榮昌、雙橋的“兩縣一區”的交通網路,鄉道主骨架公路網路的完成極大地提高了鎮域的區位優勢。按照“一事一議”的辦法,我鎮已實現“村村通柏油公路”。已推出毛坯路12公里。
(三)新農村建設工作井然有序
在推進村保家村建集中式飲水工程1處,正在建沼氣池160口;新建魚池18口;打飲用水井45口;投入2萬元對電灌站進行維修整治;投入0.5萬元修建垃圾處理點,整治了人居環境,對33戶災民倒房進行集中重建。
(四)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對邱家溝、麻柳沖兩座小2型水庫進行了加固整治,對1處電灌站進行了維修,修建了人行便道10.6公里,農田綜合整治白土葡萄基地1處,完成農村沼氣池建設100口,洪層找水打水井400口,整治石河堰1口,全面完成了63口山坪塘和12道石河堰的防洪預案。
(五)勞務轉移取得新成果
我鎮有農村勞動力1.1萬餘人,其中常年在外勞動力0.7萬餘人。
我鎮舉辦了“陽光工程”免費培訓班2期,共培訓電焊工和電腦操作員150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842人,同期增長了26.3%,其中,通過鎮勞動辦轉移勞動力達126人,農村勞動力自發轉移達716人,新疆摘棉160人。

氣候溫度


葡萄
葡萄
全鎮除白土坎、壠子坎外,其餘為山丘和溝沖。春夏吹東南風,秋冬常吹西北風,氣候溫暖溫潤,日照時數多,熱量適中,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010毫米左右。鎮內土地能種植水稻、玉米、高粱、小麥、紅苕、油菜、花生等糧油作物,是大足縣的糧食作物主要產區之一。全鎮有“萬畝蠶桑”和“千畝葡萄”基地。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龍石鎮地勢屬淺丘地帶。龍石鎮除白土坎、壠子坎外,其餘為山丘和溝沖;地形分為山丘和溝沖;主要山脈有青山院;境內最高點豐門寺位於保家村5組,海拔475米;最低點中嘴壩子位於青山村7組,海拔385米。 
氣候
龍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最高氣溫42℃(1998年8月),最低氣溫-2℃(2008年1月);無霜期321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1314.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006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67毫米。 
水文
龍石鎮境內河道屬瀨溪河流域;主要河道有豹子塘1條,總長8000米。 
自然災害
龍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雹災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6年5月20日,死亡14人,傷75人。 
自然資源
龍石鎮境內已探明自然資源有天然氣。2011年,龍石鎮有耕地面積1.8萬畝,人均0.83畝。

人口


2011年末,龍石鎮總人口2183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10人,城鎮化率19%;另有流動人口12326人。總人口中,男性11935人,佔54.7%;女性9897人,佔45.3%;14歲以下3215人,佔14.7%,15—64歲15918人,佔72.9%;65歲以上2699人,佔12.4%;總人口以漢族為主。2011年,龍石鎮人口出生率6.64‰,人口死亡率3.55‰,人口自然增長率3.0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5人。 
2017年末,龍石鎮常住人口為7588人。 
截至2018年末,龍石鎮戶籍人口為22257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石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75人,專任教師5人;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1125人,專任教師5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中學1所,在校生401人,專任教師3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龍石鎮主要學校有龍石中學、龍石小學校。2011年,龍石鎮教育經費達35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0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龍石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5人,經營管理人才2人,技能人才5人,農村實用人才25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龍石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使用面積350平方米,藏書7800餘冊,設有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有農家書屋8個,藏書1.2萬餘冊;休閑廣場1個,面積800平方米。2011年末,龍石鎮有體育場地1處;100%的城市社區和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0.5%。2011年,龍石鎮有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數為492戶,城區廣播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龍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個,有衛生院1所;病床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有專業衛生人員1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人。2011年,龍石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住院手術150台次,出院病人0.5萬人次。龍石鎮重點醫院有龍石鎮衛生院。2011年,龍石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6/10萬,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萬人,參合率98%;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零。 
社會保障
2011年,龍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69戶,人數123人,支出34萬元,比2010年增長5.6%;城市醫療救助15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10人次,共支出6.1萬元,比2010年增長12.3%;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54人次,支出7.6萬元,比2010年增長1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3戶,人數1104人,支出136萬元,比2010年增長12.4%,月人均103元,比2010年增長10.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6人,支出9萬元,比2010年增長1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2人,支出40.6萬元,比2010年增長10.6%;農村醫療救助2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8人次,共支出1.1萬元,比2010年增長0.5%;農村臨時救濟315人次,支出15.7萬元,比2010年增長18.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6萬元,比2010年增長11%;參加各項養老保險10215人,覆蓋率50%。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龍石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5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50份、期刊10冊;有電信企業服務網點1個,固定移動用戶光纖網,網際網路埠657個。 
● 道路
2011年末,龍石鎮道路總長度10千米;有橋樑5座,總長度75米。 
● 給排水
2011年末,龍石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3千米,生產能力50噸/日,年人均生活用水20噸;排水管道5千米。 
● 供電
2011年末,龍石鎮有113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33座,有主變壓器1台。2011年,龍石鎮售電量累計完成6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供電可靠率99.96%。 
● 燃氣
2011年末,龍石鎮有天然氣(煤氣)管線15千米,天然氣用戶752戶,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1.8萬立方米。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龍石鎮園林綠地面積0.6公頃,人均綠地0.3平方米

交通


2011年末,龍石鎮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31千米。 龍石鎮有031鄉道、014鄉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龍石鎮因地處石龍嶺上而得名。 
● 文物古迹
龍石鎮境內古迹主要有宋代古成壁狀元的古狀元碑(墳)、明代石壁造像等名勝古迹。

風景名勝


龍石鎮景點有青山院、九龜山,其中,青山院中有紅豆杉、楠木等珍貴品種。九龜山位於青山寺院背面,有9塊形似烏龜的巨石分佈其中,巨石上分別鐫刻有“神龜、靈龜、火龜、水龜、山龜、龜、文龜、寶龜、笙龜”等字跡,其中最大的山龜石長46米、寬25米、高約5米,當地人稱這9個巨石為“九龜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