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諸侯國名

目錄

正文


黃國遺址
黃國遺址
黃國史實見於《左傳》者,始於桓公八年(前704年)。這時楚國方興,在楚地約會諸侯,黃、隨二國都沒參加,結果,漢陽的隨國受到討伐,淮水的黃國由於相距較遠,躲過一劫,但也遭到楚國的斥責。魯庄公十九年(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黃。面對勢力已擴張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國,黃國採取了依靠強齊抵禦強楚的策略。
魯僖公二年(前658 年),黃國參加了在宋地舉行的謀划伐楚的齊國、宋國、江國、黃國等四國會盟。第二年,四國又在山東陽谷盟會。前655年秋天,黃、江二國伐陳。隨著齊國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諸國紛紛叛楚附齊。極力北上爭霸的楚國當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將黃國的姻親小國弦國滅徠掉,弦子逃奔黃國。6年後,即前649年冬,楚國借口"黃人不歸楚貢",出師由伐黃。半年後,即前648年夏,黃國終於被楚成王帶兵滅國了。
古黃國處於江淮之間,守東方諸國西入淮河上游的門戶,當南楚北進中原之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魯僖公十二年(前 648)黃國為楚人所滅。黃國屬東夷之國,處於楚與中原之間,在其發展過程中,有機地融合了中原文化、東夷文化與楚文化。
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是中國大姓“黃”姓的始祖。江夏,是海內外黃姓華人公認的總郡望和發祥地,故有“天下黃姓出江夏,萬派朝宗江夏黃”之說。數千年來,黃氏子孫以“忠、孝、義、和”為理念,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為宗族的興旺、國家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