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精神
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抗洪精神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1998年夏,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在這場抗洪搶險鬥爭中,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抗洪一線(圖1)
江西省九江市防洪牆九八年入汛以來經受四十多天高水位浸泡,后在城區以西四公里處發生基礎漏水,隨之一段混凝土防洪牆突然陷塌決口,江水湧入郊區。在洪水即將吞噬九江城區的緊要關頭,2.4萬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以及我市廣大抗洪干群,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指揮下,發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終於成功將決口堵 住,創造了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在超歷史高洪水位情況下堵 口成功的人間奇迹。
抗洪一線(圖2)
汛情牽動中南海,江澤民總書記、李鵬委員長親赴現場視察,慰問作戰軍民,朱鎔基總理、溫家寶副總理親臨一線指揮;黨心緊系軍民心,黨中央密切關注著災情發展趨勢和抗災進展,時刻牽掛著受災群眾和搶險軍民,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了黨的領導作用;洪水無情人有情,全國人民情系災區,一列列火車、一架架飛機、一隊隊汽車滿載著物資、食品,滿載著各地群眾的深情厚意,從各個方向往災區集結。
這場抗洪搶險鬥爭,規模大,氣勢壯,鬥爭嚴酷激烈,而更為重要的是,上下一心、干群一心、黨群一心、軍民一心、前方後方一心。江澤民同志在評價九八抗洪搶險鬥爭時,強調指出,在這場偉大的抗洪搶險鬥爭中,我們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這是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抗洪一線(圖3)
不怕困難、頑強拼搏
“不怕困難、頑強拼搏”,這是由人水相搏,兩相對峙的嚴酷格局所決定的。一方面是水大勢猛、南北為害,對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千百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嚴重威脅;一方面是,抗洪軍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保衛改革開放的成果,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英勇抗擊。不是短時間的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而是長時間的反覆較量;不是個別人的身先士卒、出生入死,而是整個抗洪軍民的團結合作,頑強拼搏。抗洪軍民是一個英雄群體。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有的累倒,有的累死,有的捨生忘死、捨己救人,有的哥哥倒下弟弟上去、丈夫倒下妻子上去、兒子倒下父親上去。一個民族有了這種精神,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什麼艱險不能戰勝。
堅韌不拔、敢於勝利
抗洪一線(圖4)
抗洪一線(圖5)
抗洪一線(圖6)
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認識一個事物、一種精神現象的本質,不能從事物本身去尋找解釋,而必須到產生這一事物和精神現象的歷史事件和實踐活動中去尋找。
毫不誇張地說,這場特大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威脅以及為了戰勝這場特大災害所進行的殊死搏鬥,是當今世界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之一。事件就是歷史,就是舞台。重大事件,特別是發生在一個偉大國家的重大事件,是成就英雄、偉人和時代精神的重要契機。正是抗洪搶險這一偉大的鬥爭,空前地把我們的力量集中起來,把我們的精神和精銳集中起來,把我們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品格集中起來,湧現了一大批頂天立地的英雄,形成了拔山貫日、氣壯山河的精神奇觀。這是一個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時集中同時增長同時發揮威力的過程,也是一個相互激發相互轉化的過程。
這種空前集中、高度集中,是建築在社會主義制度適合集中力量集中優勢辦大事的優越性上;建築在黨和人民利益高度統一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的發展前途上;建築在長期以來我們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並且抓出了成效,抓出了巨大的精神儲備、隊伍儲備、綜合國力的儲備上。還因為,這場抗洪搶險鬥爭發生在一個偉大的具有12億人口的社會主義中國,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明,我們的人民飽經憂患,歷盡滄桑,擁有抗擊一切災難,戰勝一切邪惡力量的韌性、偉力和根基。
這種空前的“集中”和事態發展,加上新聞媒體的廣為傳播,使抗洪搶險鬥爭成為一個極富感染力的“情緒場”,就像“磁場”、“電場”、“生物場”能夠發生巨大的“場”效應一樣,抗洪搶險鬥爭讓人感奮,讓人激動,讓人投入,讓人勇敢和高尚。在這場氣壯山河的偉大鬥爭面前,人們最美好最強健的思想、感情和品格得以發揚和升華,分散的被集中起來,弱小的被強化起來,潛在的被激發、培育出來,形成了遍及全國的為各族人民所自豪的浩然正氣。
這場抗洪搶險鬥爭對於我們的黨群關係、幹群關係、軍民關係進行了一次新的檢閱,使人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整體形象,幹部隊伍的整體形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整體形象,中國人民的整體形象。進一步看到,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人民解放軍好,人民群眾好,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這是因為:
(一)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洪搶險鬥爭,是對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一次大檢閱。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條件下,在歷史罕見特大洪水的嚴峻挑戰面前,江河大堤在經受著嚴峻考驗,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堤也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抗洪搶險鬥爭的偉大勝利,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精神文明的巨大力量,證明了改革開放以來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成效,證明了精神文明建設大有可為。
(二)在艱苦卓絕的抗洪搶險鬥爭中,愛國主義精神空前釋放,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被充分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高度升華,其間形成的偉大抗洪精神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在當代中國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展,同我們黨一貫倡導的革命精神和新時期的創業精神一樣,它們都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財富。世世代代繼承和弘揚這些精神,我們就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三)抗洪搶險鬥爭不僅使中國人民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風雨同舟的經歷還形成了黨心、民心、軍民的空前凝聚。黨群、干群、軍民、軍政關係的空前密切,為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政治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再次顯現,為精神文明建設昭示了前進的方向;抗洪搶險中湧現出來的英模人物,對廣大人民群眾產生了強烈的感召力量。
英勇的抗洪壯舉孕育著偉大的抗洪精神。偉大的抗洪精神誕生在九江,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更是我們應當代代相傳、不斷發揚光大的寶貴精神財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樣要靠弘揚偉大的抗洪精神。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九八抗洪精神”,是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戰勝困難,掃除障礙,大步跨向新世紀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人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九八抗洪精神”,不只產生於這一次抗洪搶險鬥爭,而且根植於我們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根植於我們社會制度的優越性、我們事業的正義性;根植於我們黨、政府和軍隊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的國家大、人口多、底子薄。有了這種萬眾一心、頑強拼搏、敢於勝利的精神,我們就能“堆土成山”,辦成大事。缺少這種精神,我們就會“一盤散沙”,什麼事情都辦不成;有了這種精神,我們的人民受益、民族受益、國家受益,缺少這種精神,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就不能大踏步前進,我們的國家就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發揚抗洪精神,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時時刻刻想到,有困難要克服,有大山要攀登,有對手要競爭,有宏圖大略要實現。特別是在我們戰勝困難取得成就的時候,在風和日麗,充滿生機的時候,尤其要有這種意識。只有這樣,才可能激發我們的意志,振奮我們的精神,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為黨為人民多作貢獻。
抗洪搶險鬥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工作重點已經轉移,災后重建的任務還很艱巨,我們要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實現全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需要作出艱苦的努力。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幾千萬人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要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建成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可謂任重道遠,關山重重。我們民族的苦難史,我們黨和國家的奮鬥史勝利史,我們剛剛取得的抗洪搶險的偉大勝利都一再說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但是,我們只有在黨的領導下,始終保持一種高昂的精神狀態,不斷增長我們的民族凝聚力,我們才能是真正強大的。
讓我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抗洪精神,讓我們在偉大的抗洪精神鼓舞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江澤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積極落實黨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項任務,艱苦奮鬥,全力做好救災工作,為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而奮鬥。
歌曲名:《為了誰》
作詞:鄒友開
作曲:孟慶雲
歌詞:
泥巴裹滿褲腿,
汗水濕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誰,
我卻知道你是為了誰。
為了誰,為了秋的收穫,
為了春回大雁歸。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
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來?
你是誰,為了誰,
我的戰友你何時回?
你是誰,為了誰,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誰最美,誰最累,
我的鄉親,我的戰友,我的兄弟姐妹。
這首歌曲寫於1998年,是為了紀念和歌頌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奮不顧身的英雄們而寫的,是送給所有的用自己的身軀擋著洪水的抗洪勇士們的。讚揚了軍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
這首歌曲深情謳歌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無畏、堅強不屈,他們的壯舉會永遠銘刻在共和國的歷史上,讓人們彷彿又回到了1998年那令人難忘的抗洪夏天。“烈火煉真金,危難見真情”,人民子弟兵永遠無愧于軍人的稱號。這首歌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這首歌感動了無數華夏兒女。這感人肺腑的旋律讓人們體會到人民子弟兵一心想著人民,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崇高品質,激發我們熱愛解放軍、熱愛祖國的情感。
2021年9月29日,抗洪精神是被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