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金鎮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下轄鎮

賽金鎮,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下轄鎮,位於儀隴縣東部,距縣城45公里。東臨復興鎮、南連雙勝鎮、西靠南部三清鄉、北接五福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地貌以丘陵為主,多頁岩丘陵。土壤尤以水稻土、紅石穀子分佈最廣。全鎮幅員面積2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117畝,轄19個村,123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11月1日,賽金鎮常住人口為13055人。

歷史沿革


1933年,設賽金區及第一蘇維埃政府。民國29年(1940)設賽金鄉。1950年建賽金鄉。1952年3月,從蓬安縣划屬儀隴縣。1958年建立賽金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紅光公社。1971年複名賽金公社。1983年改為賽金鄉。1994年9月,改為賽金鎮。

地理環境

位於東經106°15'23"~106°24'14",北緯31°11'32"~31°20'01"。地處儀隴縣西南部,東與復興鎮接壤,南連雙勝鎮,西靠南部三清鎮,北接銅鼓鄉、五福鎮。人民政府駐袁家壩村,距縣城30公里。
政區劃分
轄19個村委會和街道居委會1個:
石樑子五佛寺干壩子王銅罐
潮水壩高家壩楊二壩大屋基
白埡子兵家溝燈台山袁家壩
鄭家灣新佛寺芝蘭壩李盤溝
龍背梁儀隴溝雷家壩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10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50人,城鎮化率13.2%。另有流動人口5706人。總人口中,男性11455人,佔54.35%;女性9623人,佔45.65%;14歲以下3583人,佔16.9%;15~64歲15388人,佔73.1%;65歲以上2107人,佔10%;總人口中全部為漢為主為。2011年人口出生率10.97‰,死亡率8.05‰,人口自然增長率2.26‰。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6千米,總面積27.93平方千米。其中陸地25.97平方千米,水域1.9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54.67人。
2021年7月7日,根據儀隴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賽金鎮常住人口為13055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境內大部為深丘地帶,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00~500米,最高點儀隴溝村8組海拔400米,最低點干壩子村1組海拔330米。
水文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儀隴河自雷家壩村流入,由北而南,至石樑子村出境,境內河道長5千米。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頁岩,集中分佈在東南部。
自然災害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低溫、霜凍、旱澇、地震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全鎮,受災2421戶,受災人口11414人,受災房間數15266間,其中倒塌135間,嚴重受損330間,一般受損14801間。

政治


基層建設

賽金鎮
賽金鎮
新發展黨員19名,培養了新的入黨積極分子20名,對黨員、村三職幹部、計生指導員進行輪流培訓,參訓人員達820餘人次。安裝使用遠程教育電視接收設備19套;對村(居)“兩委”班子進行了民主測評,群眾滿意的村(居)17個,基本滿意的村2個。儀隴溝村、王銅罐村、楊二壩村通過上級財政拔款和村自籌資金,修建了標準的村級活動室各1處。

經濟


農業

耕地面積1.2萬畝,人均0.61畝,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9100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6.5%。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紅苕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藥材為主,畜牧業以豬、兔、家禽為主。

工業

以釀造、建築建材業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2200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1.5%。擁有工業企業10家,職工1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80萬元,比上年增長0.6%。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30個,職工82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850萬元,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850萬元。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556.3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64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721萬元,比上年增長86%;各項貸款餘額2600萬元。

產業結構

賽金鎮以種養業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小麥、玉米;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小雜糧以洋芋、葫豆、豌豆為主。畜牧業養豬、牛、羊為主。

文化


鎮設文化站和網路公司各1個,鎮居委會組織秧歌隊1個,每逢節日,秧歌隊自發組織、編排文藝節目走街竄戶進行表演。現有網吧1處,微設有微機31台。全鎮現有線電視戶3221戶,有線電視入戶率64%。

名稱來歷


清初無場,民以儀隴金鍋場市交易。康熙末年開始建場。因生意興隆,賽過金鍋場,故名“賽金場”。因鎮政府駐賽金場而得名。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1處,有5個村建有“農家書屋”,各類圖書室12個,藏書1.15萬餘冊。

廣播電視

有鎮廣播電視網路公司1個,現有有線電視用戶3700戶,入戶率84%。

社會


基礎設施

該鎮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19個;村小學8所,鎮完小1所。截止2007年底,全鎮已有16個村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全鎮安裝程式控制電話460多門,行動電話1700多部,建有移動、聯通通訊機站各1座。森林覆蓋率達45%。

交通運輸

境內有4條鄉道公路,長26.7千米。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98千米。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所1處,電信服務網點1個。信息通訊網路全覆蓋,通訊便捷。

水利設施

2011年末水庫1座,山平塘46口,蓄水池135口,年蓄水量3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0.5萬畝;有集中供水站6處,衛生井206口,解決了1.4萬人的飲用水困難。

市政建設

公共交通:2010年建成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27班次,日均客量500人次。
給排水:1992年建成賽金鎮自來水廠,年供水2萬立方米。
供電:有供電所1個。通電率100%,年用電量212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供電可靠率99.92%。
天然氣:2005年接通天然氣管道,2011年末天然氣用戶700餘戶。
園林綠化:2011年末鎮駐地有花壇1個,綠化面積2000平方米。
教育
全鎮設有中學、小學各1所,中學有教師48人,教學班17個,在校中學生1118人,入學率93%;小學有教師79人,教學班45個,在校學生175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鎮小學校投資13萬元,對廁所進行了改造,綠化校園面積620平方米。鎮中學投資19.5萬元,硬化操場面積1200平方米。2011年末有幼兒園7所、小學1所、初中1所,在校學生共2714人,專任教師126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儀隴縣賽金中學
儀隴縣賽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五佛寺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儀隴溝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大屋基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岳家溝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新佛寺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柏埡子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潮水壩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燈台山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王銅罐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芝蘭壩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袁家壩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雷家壩村小學
儀隴縣賽金鎮龍背梁村小學

體育

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醫療衛生

鎮設中心衛生院1所,有醫務人員12人,住院床位10張;設19個村級衛生站。全鎮農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5324人,參保率達80%,全年實行醫療報帳5231人次,報帳金額51.2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17人,參保率達21%,實行醫療報帳21人次,報帳金額4.5萬元。
2011年末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門診部(所)4個;有床位10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50張。執業醫師25人,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完成診療1.5萬人次。19個村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8%。

人口與計劃生育

全年共出生人口173人,出生率8‰,死亡人口125人,死亡率6‰,至年底總人口20578人。徵收社會撫養費45萬餘元,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對象做到應收盡收。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8戶,人數71人,支出12.01萬元,月人均19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95戶,人數872人,支出70.12萬元,月人均68元;醫療救助32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26人次,共支出1.1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萬元,社會福利費34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0人。社區服務機構1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05萬元。基金支出196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89萬人,參保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