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凈業寺的結果 展開
-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凈業寺
- 廣東省陽西縣凈業寺
- 江西省安遠縣凈業寺
- 江蘇省姜堰市凈業寺
- 納蘭性德詩作
凈業寺
廣東省陽西縣凈業寺
凈業寺位於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的陽徠西大垌山,創建於明朝洪武年間。
廣東省陽西凈業寺
史載凈業寺創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1398年),距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名剎原名大垌庵,后改名大垌寺,為羅浮梵宇的分支。歷代名僧倍出,香火鼎盛,名人墨客、達官顯貴來訪不斷,留跡無數。
康熙十六年(1677)大規模重修時,改名為凈業寺,發展為前殿、大殿、大雄寶殿三進深園林式院落,兩邊為耳房,殿與殿之間曲廊相接,殿中間置井、假山。整座建築巍峨挺拔,氣勢雄偉。
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年(1822)又經二次重修,成為嶺南高涼名剎。開山祖師為“一定”和“即慧”二祖師。
清嘉慶年間(1796-1820),高州知府戴錫倫辭官回家(註:“高州”者“高涼”地也,即“高州”為原“高涼郡”改制后的制稱,州治中心位於今陽江市江城區一帶。),途經大垌山,為大垌山風光景色所迷,遂剃髮為僧,盾跡空門,為凈業寺第三代祖師,成就佛界一段佳話。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至此亦流連忘返,險些走上戴太府之路,有他的詩為證:山色悲情入佛前,東山背後北山連,四周古木重重鎖,焚地重關霞洞天。
民國25年(1936),陽江縣縣長李伯振更是大規模整治,在大垌山開闢公路,建造林場,引進大批名貴花木,山頂修築亭台,鋪設石道,將大垌山建為陽江縣第一風景區。佛教界除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外,亦貢獻於社會。如四十年代,划300石租給奮興中學校董會,作為寺廟對教育事業的資助等。解放后,由於左傾影響,視凈業寺為封建迷信,佛像屢遭毀壞。文化大革命期間,寺院所有被毀一空,蓮湖填平為稻田。
1988年陽西縣建縣后,大垌山被批准為縣轄旅遊區,才得以部分重建,寺廟的主體於1990年完成。
2000年,五台山方丈妙空法師遣弟子遍訪全國名山,欲建玉佛城,陽西縣政府獲息后,即派領導同志多次前往潮陽崍山鎮吉祥堂,聯繫要求前赴陽西大垌山凈業寺選址建造玉佛城,並聘請釋妙空法師為寺院住持。法師用盡畢生積蓄,打造數量達兩萬多尊緬甸玉佛捐贈寺院,其中擁有亞洲最大的玉卧佛,體長7米,高2.5米,重達27噸。為一整塊玉石精雕而成,實屬世界罕見,更為大垌山風景區錦上添花。
2003年大垌禪林賃著悠久的佛教文化,渾厚的人文歷史,以及絕無僅有的萬尊玉佛和無以倫比的風光景色被評為陽江市十大景點之一,從此載入史冊。
規劃擴建后的凈業寺將座西南向北,依山傍水、莊嚴古樸、氣勢磅礴,主軸線上布置有牌坊、金水橋、九壁、天王殿、大雄寶殿、卧佛殿、藏經閣、觀佛塔等,兩側布置有鐘鼓樓、功德堂、地藏殿、三聖殿、天尊殿、地下精舍、齋堂、客堂、碑亭等建築,並以功德長廊圍成庭院寺廟,五百羅漢殿和千手觀音殿(紫竹院)分別期間,實乃玉佛城也。為弘揚佛法,繼傳燈火,服務社群,經省宗教局批准擴建古寺,安置玉佛,金塑佛像,在縣政府各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計劃用三至五年時間全部建好玉佛城,落成開光。
修寺供佛,萬世庇蔭,時值古剎擴建之機,因緣難逢,際遇難求,誠祈社會各介人士,諸方檀越,共襄義舉,交結善緣、隨緣布施,廣種福田,則古剎重光指日可待。願喜拾樂施者同證菩提、福壽安康!
凌霄岩美景圖
通真岩徠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隋代、原為銅石岩、德惠寺。相傳唐景隆年間,廣西貴縣劉三姐與祖父自廣西傳歌至此,得道升仙。
宋真宗趙恆賜名為通真岩,岩內至今仍有當年傳歌台和劉三姐祖父的陵墓。觀岩壁上保存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廣東轉運使祖無擇題名、廣東轉運副使許彥先題詩及明清文人的摩岩石刻2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