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板

構成板層骨層狀的結構

脊椎動物、爬行綱龜的龜甲,其內層是由真皮形成的骨質板,稱為骨板。由於背甲和腹甲的結構不同,骨板的形狀、大小、數目也不相同。背甲的骨板有椎板(一般為8塊)、頸板(1塊)、臀板(1~3塊)、肋板(一般左右各8塊)、緣板(一般左右各11塊);腹甲的骨板有上板、內板、舌板、下板、劍板,除內板為1塊外,其他均左右各1塊。由於龜的種類不同,骨板的形狀、數目和排列方式也各有差異。

概述


構成板層骨層狀結構的稱為骨板。骨板的基層含細膠原纖維,相互平行排列,無結構的基質穿入纖維中,骨鹽結晶充滿其內。眾多骨板構成板層骨的排列主要有三種方式:1.相互平行堆集;2.圍繞一個中央哈弗管作環形排列;3.在哈弗系統間形成間板,屬於原骨單位的殘留,其餘在骨質正常轉換過程中被吸收,其空隙隨後為沉積的哈弗系統所佔據。骨細胞陷入有規律的同心層排列,與血管相關。從陷窩伸出的骨小管向內外放射,相互交通,在骨基質中穿行。一般,一個哈弗系統的小管與相鄰的不相通。陷窩不僅在骨板層之間,也可能在骨板內。長骨的骨幹和扁平骨的表層為內含許多相互連通的小管道及血管神經的規律排列的骨板,其內膠原纖維環繞血管間隙而成同心圓排列。
無脊椎動物中的棘皮動物也具有骨板,但由石灰質組成。如海膽的“殼”即由20行子午線排列的骨板嵌合構成的,骨板可分為10個區(每2行為1區),其中5個窄的步帶區和5個寬的間步帶區相間排列。步帶區的骨板上具有小孔,管足可由小孔伸出。
骨板
骨板

骨膜


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的纖維膜。一般骨膜是指被覆在除關節面以外的骨表面的膜,又稱骨外膜,襯於骨髓腔面者稱為骨內膜(enodosteum)。
骨外膜一般可分為內外兩層,但無截然分界。骨外膜的外層細胞成分較少,主要為粗大的膠原纖維,彼此交織成網,有些纖維穿入骨質,稱夏貝氏纖維(sharpey’s fiber)或貫穿纖維(perforatingfiber),它的作用是使骨膜固著於骨。骨外膜內層直接與骨相貼,其組織成分隨年齡和機能活動情況而變化,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生長期,細胞比較活躍,可進行分裂繁殖分化成為成骨細胞,直接參與骨的生長和再生。成年後這些成骨細胞轉變成為靜止狀態,但終生保持著生骨潛能,稱為生骨細胞。在骨折時造骨潛能被激活重新轉變成造骨細胞而參與骨折的修復過程。骨外膜中有豐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經,對骨的營養、新生和感受痛覺起重要作用。大量小血管從骨外膜進入伏克曼氏管(Volkamann’s canal)。
骨內膜主要由一層扁平細胞組成,它們與骨外膜內層細胞一樣,是具有造骨潛能的生骨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