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官鎮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轄鎮

賢官鎮是沭陽縣古集鎮之一,明清時即設有賢官鎮,民國時設賢官鄉。位於沭陽縣北部,距縣城14公里,東與萬匹鄉接壤,東南與龍廟鎮交界,西有友誼河與廟頭鎮茆圩鄉毗鄰,北接桑墟鎮,南界紮下鎮,2014年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確立為全國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重點鎮。

宿遷市重點打造的九個“小城市”之一,宿遷市“擴權強鎮”試點鎮。

鎮人民政府駐趙集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秦安大道1號。賢官鎮行政區域面積84.99平方千米,人口9.41萬人,轄6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賢官的鎮名出自於明萬曆年該鎮境內修建的賢官亭,後來毀於戰火。1993年春,當時的賢官鄉又重建了由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親筆題詞的“賢官亭”,蘊含著人民對公僕的殷切期盼。具有500年歷史的白果樹,記載著賢官人民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純樸的民風展示賢官人民熱情坦蕩的胸襟。

行政區劃


轄等6個居委會,另轄16個行政村,總人口9.41萬人。
居委會沙河寺、賢官、蔣園、趙集、馬庄、萬匹
行政村禪武、官宜、淀湖、駐丘、賢北、馬湖、喬口、萬劉、楊庄、蔡庄、花園、汪劉、湯圩、小房、大房、丁蔣、周庄、下灣、胡圩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經濟


第三產業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創建於50年代的供銷社、雙代店直到1983年仍發揮統購統銷的主渠道作用。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到1987年,賢官、文集、官莊農貿市場初現繁榮,個人經營的固定店鋪、浴室、理髮部等服務行業逐漸多了起來,形成集體、私營、個體並舉的第三產業發展新格局。90年代,供銷社、食品站相繼改制由個體經營。1998年隨著連雲港客商李正龍興辦的億豪賓館的引進,文集、官莊、賢官三條街道的拓寬、延長,沙西路、蘇魯路兩大原木市場的建成,第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全鎮擁有固定店鋪達450多個,臨時攤點1000多個,從業人員3000餘人。全鎮商業營業額1.8億元,比1987年增長61.3倍,市場成交額4.1億元,比1987年增長77.5倍。建築業起步於70年代,年均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全鎮第三產業增加值3520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19820萬元的18%,比1993年提高2.9個百分點。

交通


賢官鎮交通十分便利,境內有沭海路(省245)、沭新河航道南北穿鎮而過,新沭灌路也在賢官鎮賢北村境內與沭海路交匯。鎮政府離京滬高速出口處6公里,離白塔埠機場45公里。至2010年底先後鋪設水泥路11條,計52公里,實現鎮村交通全覆蓋。境內沭新河上有禪武、紅旗、文集、東風等4座生產生活大橋,友誼河上有駐丘、張呂莊農場、馬湖十一隊、后馬湖等4座便橋,新沭灌路上有萬公河公路橋。

社會


工業企業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賢官是沭陽縣重要的工業、經濟重點城鎮,也是宿遷市十大重點鄉鎮之一。素有"文化名鎮、板材之鄉"的美譽,陸續建成了趙集、賢官、蔣園、沙河寺等4個工業園區。至2003年,全鎮工業企業共164個,累計投入3億元,賢官鎮產品有中密度板、細木工板、貼面板、刨花板、多層板、單型板、農藥、膠、甲醛、鞋跟、玩具、鋼材、鋁製品、鋼窗、麵粉、精米等5大類、16個品種,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木材加工業為龍頭的工業經濟,全鎮工業總產值4.25億元,銷售收入4.15億元,利潤1037萬元,同年被市評為工業先進單位。2011年趙集工業園區被省中小企業局認定為江蘇省中小企業產業集聚示範區。 2012年賢官鎮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4500畝,建設標準化廠房40萬平方米。全鎮共有工業企業378家,其中木材加工企業282家,市級以上名牌企業20家,省級以上名牌企業5家,通過ISO9000認證企業46家,工人20585人,技術人員1586人,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多家。實現銷售收入46億元、利稅7.8億元。近年來新建多層廠房28幢(32萬平方米),用於鼓勵和吸引縣外客商來賢投資興業,並專門制定優惠政策。所有廠房均坐落在交通便利的245省道兩側,水、電、路設施齊全,更有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幫辦,廠房底層高4.5米以上,寬度20米以上,多層廠房單體面積從4000平方米---40000平方米不等,兩證(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手續齊全,廠房可購買或租賃,為投資創業提供優秀的環境。

農業發展

賢官鎮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耕地面積3394公頃,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逐步深入,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已流轉土地1.4萬畝,一年可助民增收1.5億元,主要從事水產養殖、花木栽培等產業。先後建成以禪武村為龍頭的大蔥種植基地,賢北村干理想大根、牛蒡等種植基地,官宜村高科技農業示範區,趙集村水果生產基地。2009年,通過爭取脫貧攻堅資金、自籌資金等方式,建成了市級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宿遷興盛現代農業示範園,項目佔地1500畝,集龍蝦、泥鰍等水產品養殖、繁育, 2010年擴建2000畝二期特種養殖項目,以孔雀、鴕鳥、白狐、紫貂等特種養殖為主。

教育發展

1995年賢官鎮通過了實施初級中等義務教育驗收,取得“普九”合格鄉稱號,賢官初中被評為淮陰市“文明單位”。1997年該鄉被評為省“教育先進鄉”。2000年通過了無流生鄉鎮驗收。賢官初中被評為宿遷市“文明單位”。2001年賢官初中獲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學校榮譽稱號。全鎮先後投入780萬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2003年該鎮共有1所中心幼兒園,23個幼兒班點(民辦),在園幼兒716人,教師35人,經費自收自支。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村辦小學12所,教學點3個,民辦學校4所,教職員工4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26人,219個班,在校生9883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85%。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達65%,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達80%。鎮建有成人中心校1所,技術培訓中心校1所,進行技術培訓、文化學習。2003年培訓7650人。全鎮非文盲率達99.99%。

城鎮建設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是宿遷市“九個小城市建設鄉鎮”之一,也是宿遷市“擴權強鎮”試點鎮,近年來,該鎮立足木材加工特色產業優勢,著力打造文化名鎮,板材之鄉,目前,鎮區建成區面積已達2.2平方公里,人口2.3萬人,規劃2015年鎮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人口達5萬人。
鎮區改造升級工程是該鎮“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工程採取“住戶自籌資金,政府配套亮化和綠化”的方式,改造風格以明清仿徽派建築為主,植入現代元素,包括牆體改造、外立麵粉刷,門窗裝飾、綠化、硬化、亮化等6項工作,目前,一期工程已改造農戶181戶,新栽花木300棵,安裝太陽能路燈100桿,鋪設水泥地坪10000平方米,初步實現了沿線房屋古典化,街區整潔化和門牌統一化,既提升了城鎮品位,又彰顯了賢官文化名鎮的內涵。

旅遊


賢官亭公園
2007年12月正式建成並開放,公園佔地面積410多畝,其中水面面積150多畝,是一座以“親水”為中心主題,集觀光、親水、休閑、娛樂、健身於一體的戲水生態公園。
景觀
鄉土植物園栽植本土樹木達百餘種,包括皂角、杜仲、白馬樹、楝棗、枸杞、白籽、花椒等稀有樹種,地方特色明顯,鄉土氣息濃厚。賢官亭公園現為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公園最大的特點是把園林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地融為一體,取得了藝術上的高度協調。主景賢官亭是公園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亭三層,高五十點八尺,底徑六十尺,六面飛檐翹角,氣勢雄偉,絢麗多姿!亭內雕樑畫棟,絢麗雅緻。順梯而上,至三層,放眼遠眺,鎮景盡收;亭座玉石雕欄,威嚴厚重,亭前四柱擎天,蛟龍盤柱,栩栩如生!
公園曲徑通幽,綠草如茵,鳥語花香,風光誘人。公園的綠化覆蓋率98%以上,綠化景觀豐富,園內充分利用色葉植物、草花、景石等營造輕鬆明快的休閑氣氛。榆樹、桑棗、連棗、棠櫪、枸栝、舒筋樹、平、辣等鄉土樹種以及古銀杏木瓜樹、皂角等名貴樹種共180餘種,用原生樹種來豐富園內植物景觀,輔以草坪、花壇、花帶,加之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桃花島、桂花島、臘梅島、石榴島、假山、亭廊、廉正廣場、健身廣場、謀略論展覽館、紀曉嵐雕像、“十大廉政官員雕像”、水池、人造丘陵、曲橋、文化館、謀略論展覽館、沙河寺等景,既提升了公園品位和檔次,也賦予公園小橋流水、亭台樓榭的古典意境。園內有樹齡400多年的古銀杏和木瓜樹各1株。
歷史背景
賢官亭公園因園內賢官亭而得名。賢官亭,又稱"響亭"。相傳在隋唐時期,瓦崗大軍將領羅成的姐姐羅風英起兵與隋軍作戰,大軍在賢官境內安營紮寨,並在前沿擺下迷魂陣。為了便於指揮和觀察敵情,羅鳳英選一高地建起一個近似於烽火台一樣的亭子,發現敵情,白天搖旗,夜裡放響箭,該亭被稱為響亭。羅風英戰死,戰爭結束,留下迷魂陣、八角井和響亭三個遺址。後來響亭下住人家,形成集市后就叫"響亭街"。
賢官鎮實景
賢官鎮實景
不知過了多少年後,有一年早春發大水,農民一年無收,幾乎家家斷炊。為了活命,響亭街上的人商定,大夥都到街頭的官路旁呼天喊地請求上蒼搭救。一連數日呼喊。天地沒有動心,卻被當時的沭陽縣令知道,便帶著官糧來到響亭街賑濟,使數十戶人家得以保命。後來,人們為了感謝賢官賑濟之事,就在當年羅鳳英建的響亭遺址上,捐資建起一亭,並將這位縣令賑災之事刻在亭上。亭子建好后,因當地語中"響"與"喊"的聲母相同,以致被人們說成"喊亭"或叫"喊官亭"。沭陽縣誌載:"賢官亭"原名"喊官亭",出處亦無詳釋。
新賢官亭為鎮內標誌性建築之一,乃賢官崛起之見證,亦為賢官人民奮發向上精神之象徵!
地理位置
賢官亭公園位於鎮區中心繁華地段,東臨245省道,西倚沭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