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哥本哈根的結果 展開
- 丹麥王國首都
- 家居品牌
- 中國國家話劇院製作的話劇
- 2014年格辛·安東尼主演電影
- 2002年英國電影
哥本哈根
中國國家話劇院製作的話劇
徠《哥本哈根》是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製作的話劇。
該劇通過海森堡、波爾及其夫人瑪格麗特三個靈魂的對話,引出了現代科學史上的1941年哥本哈根會見之謎。
天堂,或許是地獄。三個靈魂聚在了這裡。
他們談1941年的戰爭,哥本哈根9月的那個雨夜,挪威滑雪場的比賽,納粹德國的核反應堆,同盟國正在研製的原子彈;他們談量子、粒子、鈾裂變和測不準原理,還談貝多芬、巴赫的鋼琴曲;他們談戰爭時期個人為自己祖國竭盡全力的權利,炸彈扔下后城市裡狼藉扭曲的屍體。
他們談這談那,最想說清的卻是兩個影響了世界物理學進程的諾貝爾獲獎者沃納·海森堡和尼爾斯·波爾在1941年的哥本哈根會面——謎一樣的會面。
他們不斷地敘述著會見的“真實”,結果卻依舊不定。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海森堡 | 梁國慶 | ||
波爾 | 何瑜 | ||
瑪格麗特 | 楊青 |
職務 | 名稱 |
導演 | 王曉鷹 |
編劇 | 邁克·弗雷恩、胡開奇(翻譯) |
造型設計 | 任薇 |
服裝設計 | 蘆春偉 |
燈光 | 盧衛東 |
場記 | 王珺 |
舞美設計 | 嚴龍 |
音響設計 | 周濤 |
舞台監督 | 陳方舟 |
技術管理 | 張新合 |
宣傳統籌 | 王卓 劉夢妮 |
演出統籌 | 王冕 |
角色介紹
海森堡
演員梁國慶
德國科學家,二戰期間在德國主持原子彈研究。他和波爾本來是忘年交,但是在1941年短短十幾分鐘的哥本哈根會見之後,兩個人徹底決裂。
波爾
演員何瑜
丹麥物理學家。1941年9月底,海森堡來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看望他,兩人進行了一次只有10分鐘的秘密會談,然後便不歡而散。
瑪格麗特
演員楊青
波爾的夫人。她是唯一見證了海森堡和波爾在哥本哈根會談的人。
創作背景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是量子力學代表人物之一,以“不確定原理”聞名於世,他是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核物理研究的領導者;而量子物理學奠基人波爾,更是同盟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的參與者。1941年9月底,海森堡來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看望波爾,兩人進行了一次只有10分鐘的秘密會談,然後便不歡而散。兩位科學家分屬兩大敵對陣營,他們這次非同尋常的會談,對原子彈的研製與付諸實戰,以及其產生的嚴重後果有著深遠影響。話劇《哥本哈根》寫了“間諜海森堡”、“說客海森堡”和“守衛科學良知的海森堡”。三個海森堡,只有最後一個才是劇作家著力向觀眾推薦的。因此劇作家出了一個一個雖然沒有多少歷史依據,但堅守了科學良知的海森堡。
舞台表現
劇本預設的場景是海森堡、波爾、波爾夫人三個會談的當事人的靈魂在天堂中相見,共同探討當日的真相。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再現當日的情景,但每一遍都不一樣。舞台現場只有三把椅子、兩扇門,三位演員,劇情上沒有明晰的情節,只為體現該劇的主旨——對科學倫理的反思,對人本身的終極關懷,對人文精神的堅持。
演出場次 | ||
演出時間 | 演出地點、細節 | 演齣劇場 |
---|---|---|
2003年8月20日-9月14日 | 北京 | 北京人藝小劇場 |
2005年4月13日-15日 | 北京 | 中科院禮堂 |
2005年4月20日 | 山東(齊魯金瀚山東首屆小劇場話劇節) | - |
2007年 | 廈門、武漢、瀋陽、廣州等地(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 | - |
2010年4月15日-18日 | 北京 | 國家大劇院小劇場 |
2011年4月7日 | 北京(王曉鷹導演作品展示月) | 國家大劇院小劇場 |
2011年9月20日-9月21日 | 上海(中國全國小劇場話劇優秀劇目展演)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
2012年3月25日-26日 | 深圳(深圳戲劇周) | 福田石廈南戲劇館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
2004年6月18日 | 第八屆中國戲劇節小劇場演出季 | 優秀劇目獎(第一名) | 《哥本哈根》 | 獲獎 |
組織獎 | 中國國家話劇院 | |||
優秀導演獎 | 王曉鷹 | |||
優秀表演獎 | 梁國慶、楊青、何瑜 | |||
優秀舞美獎 | 嚴龍、盧衛東、嚴貴和 |
《哥本哈根》全劇充滿思辨的魅力,對生活、對世界、對人類的超乎功利的關注到達了極致。(新浪娛樂評)
《哥本哈根》圍繞著“海森堡為何而來”,讓三個當事人的鬼魂以各自的視角和立場,演繹了一個分析、追究的過程,最終也並未得到一個全都認可的答案,凸顯出來的則是怵目驚心的一次次內心驚曝,一層層靈魂的拷問和對人性的深入剖析。來訪的目的探究已不再重要,觀眾看到的是人內心深處的迷茫和慌亂。那是明知要迷失而又想竭力走出迷失、最終無所突破的無限感傷,帶著點壯志未酬的悲劇意味。(《戲劇文學》何西來、何笑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