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話劇院

國內話劇表演最高藝術團體

中國國家話劇院(NTCC),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277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表演最高級藝術團體,是由兩個久負盛名的原國家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央實驗話劇院)於2001年12月25日合併組建的國家話劇藝術演出團體。

中國國家話劇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國家藝術院團。擁有雄厚的藝術創作資源和輝煌的戲劇文化傳統。

中國國家話劇院擁有三個現代化劇場,適合不同風格和規模的劇目上演;並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同時加強國際間的戲劇交流與合作;竭力為廣大人民觀眾奉獻世界和民族的先進戲劇文化碩果。

劇院簡介


概況

中國國家話劇院 簡稱NTCC,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話劇表演最高藝術團體,於2001年12月25日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擁有豐富的藝術創作資源和輝煌的歷史傳承。以歐陽予倩、廖承志、吳雪、舒強、金山、孫維世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前輩,為劇院的沿革與發展奠定了厚重的基礎。
國家話劇院現任院長是周予援,副院長王曉鷹查明哲史麗芬,院長助理戈大立。

定位

中國國家話劇院集中了一批優秀的話劇舞台藝術人才和影視藝術人才,是一個繼承傳統,努力進取,富於探索,追求高水準話劇表演藝術,創造話劇藝術精品的基地。
中國國家話劇院以創作和演出質量、高品位的中外優秀話劇藝術作品為已任,不斷追求戲劇舞台的經典性和實驗性,為觀眾呈現世界和民族的先進戲劇文化成果。

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277號

發展歷史


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
作為國家話劇院的前身之一的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成立於1949年4月,歷史可追溯到1941年的“延安青年藝術劇院”,首任院長為廖承志。建院以來,相繼上演了近20000齣劇目和近8000出獨幕劇等小型劇目,其中大多數為貼近時代、貼近民眾、反映現實生活的當代題材劇目,如《抓壯丁》、《李雙雙》、《楓葉紅了的時候》、《綠房》等。
中央實驗話劇院成立於1956年9月,首任院長是中國話劇事業奠基人之一、著名戲劇家和教育家歐陽予倩。40多年來,劇院上演了眾多優秀劇目,使中外戲劇大師的名作在中國戲劇舞台大放異彩。劇院公演的劇目涉及古今中外,各種風格、流派、體裁、形式爭奇鬥豔,在藝術風格上有著鮮明的實驗特色。
整個合併過程可謂“三部曲”:2000年開始醞釀,2001年正式作出合併決定,2002年將拿出一批作品向社會亮相。整個合併過程一直靜悄悄地進行,而且得到兩院絕大多數藝術行政人員的贊同。

演出職能


狀況

中國國家話劇院,匯聚了一批國內最優秀的戲劇藝術家和戲劇管理家,形成了實力強大的藝術創作和藝術管理團隊,他們的傑出工作使劇院囊括了戲劇類的幾乎所有國家級獎項。國家話劇院堅持以原創劇目為主導,傾情演繹現當代劇作家的精品力作,秉承傳統、依託實力打造三大戲劇品牌系列:正劇系列、喜劇系列和先鋒實驗系列。劇院堅持以經典傳統為基礎,展現戲劇文化的人性魅力;同時也追求以新的實驗探索推動當今戲劇創作新潮流。
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前身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分別於1949年和1956年成立。在此期間共有64個劇目上演。

要求

中國國家話劇院在建立和完善一套富有科學性、創造性的藝術運營機制下,致力於開拓話劇藝術發展的新形式、新領域,努力為有才華的戲劇藝術家提供一個開放的創作大舞台,力求出新人、出新戲,出精品。開放的國家話劇院,將以更加豐富多彩的舞台演繹、堅實明晰的美學追求、現代科學的經營理念,秉承前輩精神、彙集各界力量,全力打造中國話劇航母,將劇院建設成國內先鋒、國際知名的話劇藝術表演團體,肩負起“共和國戲劇長子”的社會職責。

場館介紹


文化工程

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
作為“十一五”期間國家重點文化工程,國家話劇院新建劇場於2007年底正式開工。新址整體包括劇場與辦公樓兩部分,總建築面積達21000平方米。其中作為專為話劇演出而設計的國家甲等劇場,其外觀設計含蓄而厚重,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建築與舞台元素,巨大的圓弧形牆體圍拱起帶有濃郁中華古建風格的石材起脊屋面,建築整體顯現出文化積澱的深厚與凝重。
部門結構圖表
部門結構圖表
據介紹,國話劇場的獨特之處在於舞台、觀眾廳、燈光及音響系統均專為話劇演出量身打造:在舞台設備的裝置設計上,不僅在舞台中心採用了國際領先的鼓筒式旋轉舞台,而且裝有4個雙層升降模塊,可任意角度進行升降、旋轉和傾斜,解決了當前許多導演“有創意無舞台”的現實難題,為話劇演出提供了靈活多變的舞台選擇方案。同時,舞台上方安裝了超高密度的56道吊杆,這在國內專業話劇劇場是極為罕見的,可以充分滿足大型話劇的舞美設計使用要求。舞台前的升降樂池也為適應不同劇目的演出需要設計成了左、中、右三部分可獨立升降區,既可共同升起組成伸出式台唇,又可分別降下成為高度不同的可利用表演空間。

設計創新

國家話劇院在建設初期就充分考慮觀眾實際觀看感受,採取多項“人性化”設計創新:比如觀眾廳安裝了寬大舒適的座椅,座椅全部採取下送風方式;根據話劇演出特點,觀眾廳設計出獨特的“不規則擴散體”牆面,通過聲音反射的特殊方式,使演員不依賴任何設備便可將台詞清晰地傳遞到劇場的每一個角落。除此之外,劇院的燈光系統的配置性能均達到國際專業化水準:操作便捷的燈光編組程式控制、常規與特殊燈具的全面配置、種類齊全的合理搭裝,不只符合話劇演出要求,更能滿足電視轉播和電視製作的需求。
據悉,為慶祝新建劇場落成,即日起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國話劇場開幕演出季。屆時,《四世同堂》、《這是最後的鬥爭》、《打造藍色》和《空中花園謀殺案》等多部國話經典劇目在此演出。
旗下有東方先鋒劇場及後門橋小劇場。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外大街277號。

作品年表


1950年

1950 年3月《愛國者》
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
1950 年5 月《抓壯丁》
1950 年9月《保爾·柯察金》

1951年

1951 年1月《方珍珠》
1951年11月《在新事物面前》

1952年

1952年5月《欽差大臣》

1953年

1953 年3 月《四十年的願望》
1953 年9 月《屈原》

1954年

1954 年1月《尤利烏斯·伏契克》
1954 年5月《法西斯細菌》
1954 年6 月《在時代的列車上》
1954 年9月《鋼鐵運輸兵》
1954 年11月 《萬尼亞舅舅》

1955年

1955年 3月《春風吹到諾敏河》
1955年 6 月《種桔的人們》
1955 年12 月《幸福》

1956年

1956 年1 月《劉胡蘭》
1956 年 3 月《西望長安》
1956 年7月 《娜拉》
1956年 9 月 《一仆二主》
1956年 9月《家》
1956 年10 月《小市民》

1957年

1957 年1 月《上海屋檐下》1957年 1 月 《同甘共苦》
1957 年3 月《無名英雄》
1957 年4月《洞簫橫吹》
1957年 5月《桃花扇》
1957年 9 月《沙恭達羅》
1957年 11 月《革命的風浪》
1957年12月《百丑圖》
1957 年12 月《三星高照》

1958年

1957 年12 月《天國春秋》
1958 年2 月《天山腳下》
1958年 2月《紅色風暴》
1958 年3 月《青春之歌》
1958 年4 月 《棠棣之花》
1958年 4 月《劉介梅》
1958年 7月 《把一切獻給黨》
1958 年7 月《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1958年 9 月《全家福》
1958年 9月《白鷺》
1958年9月月《不斷革命》
1958年 10 月 《桑洋河畔喜事多》
1958 年10 月《沸騰的人們》
1958 年10 月《紙老虎現形記》
1958 年11 月《友與敵》

1959年

1959 年3月 《紅色標兵》
1959年 4月 《無名島》
1959 年5月 《最後一幕》
1959年 6月《大雷雨》
1959年 8月 《島》
1959年 9 月《降龍伏虎》
1959 年11 月《陰謀與愛情》

1960年

1960年3月《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
1960年3月《英雄列車》
1960年4 月《文成公主》
1960年5月《偽君子》
1960年7月《北大荒人》
1960年10月《長櫻在手》1961 年4月 《中鋒在黎明時死去》

1961年

1961年6月《黑奴恨》

1962年

1962年4月《火山的怒吼》
1962年8月《婚禮進行曲》
1962年 12月《費加羅婚姻》
1962 年《神拳》

1963年

1963年2 《李秀成之死》
1963年2月《葉爾紹夫兄弟》
1963年3 《三代人》
1963年4《雷鋒》
1963年9月《奪印》
1963年9月《三人行》
1963 年7月《杜鵑山》
1963 年9 月《迎春花》
1963 年11 月《李雙雙》
1963 年12 月《遠方青年》
1963 年12月《祝你健康》

1981年

1981年 5月 《金子》
1981年8月《阿Q正傳》
1981年 9 月《一代風流》
1981年9月《孫中山倫敦蒙難記》
1981 年10月 《明月初照人》
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
1981年12月《什麼是幸福》

1982年

1982年5月《被控告的人》
1982年7月《哥兒們折騰記》
1982 年8月《風雪夜歸人》
1982 年9月 《可口可笑》
1982年 10月《紅鼻子》
1982年11月《竇巴茲》

1983年

1983 年1月 《泥人常》
1983 年3月 《櫻桃時節》
1983 年5月 《珍惜》
1983年5月《老八路與小哥兒們》
1983年6月《油漆未乾》
1983年8月《啞劇》
1983 年10月 《啞劇》
1983年10月《十五樁離婚案》
1983年11月《勞資科長》
1983 年12月《風雨故人來》

1984年

1984年1月《阿混新傳》
1984年4月 《街上流行紅裙子》
1984年4月 《原野》
1984年 4月《本報星期四第四版》
1984年4月《草莽英雄》
1984年7月《江淮風雨》
1984年9月《吳老九和他的煩惱》
1984年10月《故土》
1984年10月《今日趣聞》
1984年12 月《雙人浪漫曲》
1984年12月《快樂的苦命人》

1985年

1985年2月《我說愛神醒了》
1985年4月《高加索灰闌記》
1985年5月 《死亡天使的名單》1985年6月《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
1985年11月《魔方》

1986年

1986年3月《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1986年9月《和氏璧》
1986年11月《死罪》
1986年12月《不知秋思在誰家》

1987年

1987年1月《哥兒們發財記》
1987年7月《她們沒有墓誌銘》
1987年7月《小鎮風情》
1987年8月《天使來到巴比倫》
1987年8月《惑》
1987年10月《紅茵藍馬》
1987年11月《命運的撥弄》

1988年

1988年5月《火神與秋女》
1988年6月《女人》
1988年7月《天狼星》
1988年12月 《浴血美人》

1989年

1989年3月《社會形象》
1989年4月《都市牛仔》
1989年5月《越打越肥》
1989年8月《北京人》

1990年

1990年3月《探長來訪》
1990年9 月《詹天佑》
1991年 1991年3月《關漢卿》
1991年4月《微型喜劇》
1991年6月《周君恩來》
1991年10月《哈尼姑娘》
1991年《老摳》

1992年

1992年1月《沒毛的狗》
1992年3月《桃花扇》
1992年9月《結婚》
1992年《二娘開店》
作品
作品
1992年12月《太陽港灣》

1993年

1993年2月《思凡》
1993年9月《老頑固》
1993年9月《陽台》
1993年10月《瘋狂過山車》
1993年10月《靈魂出竅》
1993年12月《晚安啦,媽媽》

1994年

1994年4月 《捉刀人》
1994年5月《浮士德》
1994年10月《離婚了,就別來找我》

1995年

1995年3月《故意傷害》
1993年4月《莊周試妻》
1995年5月《戰地玉人魂》
1995年6月《放下你的鞭子 沃依采克》
1995年9月《筏子都》
1995年10 月《生為男人》

1996年

1996年2月《幾爾加美休》
1996年2月《棋人》
1996年8月《人民公敵》
1996年12月《關東大集》

1997年

1997年1月《綠房子》
1997年1月《TSOU伊底帕斯》
1997年3月《俺爹 我爸》
1997年4月《生逢其時》
1997年10月《死無葬身之地》
1997年11月 《全是北京人》

1998年

1998年3月《花房姑娘》
1998年4月《玩偶之家》
1998年5月《三毛錢歌劇》
1998年9月《壞話一條街》
1998年10月《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死亡》

1999年

1999年4月《居里夫人》
1998年4月《我認識的鬼子兵》1998年6月《戀愛的犀牛》
1998年6月《生死場》
1998年12月《盜版浮士德》
1999年《在路上》
1999年《在這個家庭里》

2000年

2000年1月《唐璜》
2000年2月《非常麻將》
2000年4月《欽差大臣》
2000年7月《女僕》
2000年9月《我聽見了愛》
2000年10月《紀念碑》
2000年11月《故事新編》
2000年12月《臭蟲》
2000年12月《屋外有花園》

2001年

2001年2月《理查三世》
2001年4月《魯迅先生》
2001年4月《狂飆》

經典劇目


《王子復仇記》劇照
《王子復仇記》劇照
奇異的插曲》、《趙氏孤兒》、《活著還是死去》、《紀念碑》、《失明的城市》、《死無葬身之地》、《玩偶之家》、《一個和八個》、《SORRY》、《鏡花水月》、《荒原與人》、《犀牛》、《夜色迷人》、《懷疑》、《紅塵》、《琥珀》、《哥本哈根》、《青春禁忌遊戲》、《戀愛的犀牛》、《九三年》、《都市囧人》、《空中花園謀殺案》、《愛比死更冷酷》、《普拉東諾夫》、《廁所》、《生死場》、《半生緣》、《薩勒姆的女 巫》、《老婦還鄉》、《關於愛情歸宿的最新觀念》、《叫我一聲哥》、原創話劇《連環計》

團隊成員


原任院長

趙有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會長。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85年—1990年曾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第一副院長。歷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演員,副院長、中央實驗話劇院院長,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兼黨委書記(2008年卸任)。199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00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模)稱號。國家一級演員,主演的電視劇《故士》、《好爸爸,壞爸爸》、《秋白之死》等均獲全國電視劇的“飛天獎”,其本人獲中國電影表演學會的學會獎。主演的話劇作品《喝延河水長大的》、《保爾·柯察金》、《理察三世》,電影《都市裡的村莊》、《解放》、《離婚》、《你好,太平洋》和電視劇《吳晗》、《儒商》、《孽債》、《難捨真情》等均獲得很大的成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周予援
周予援,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文化部優秀專家。著名優秀影視、舞台表演藝術家。任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會長,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曾榮獲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稱號,曾二度榮獲文化部優秀演員獎。
1978年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曾任中央實驗話劇院副院長,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2004年5月——2013年5月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於2013年5月31 日起任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

現任領導

院長:田沁鑫
田沁鑫原任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民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文化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田沁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是中國當代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戲劇導演之一。她的戲劇作品,在中國的戲劇舞台上獨樹一幟,內容涉及中國古典題材和世界名著的全新探索,形式注重當代藝術觀念和東方美學相融合的舞台表現,重視舞台複雜時空結構的可變性和流動性轉換,強調戲劇肢體語彙表達和詩化語言融合的表演,舞台視覺追求“形象魅力、姿態狂熱”的東方美學表達。田沁鑫的代表作品有話劇《生死場》《狂飆》《趙氏孤兒》《紅玫瑰與白玫瑰》《四世同堂》,歌劇《長征》,歌舞劇《扶貧路上》,崑曲《1699桃花扇》,電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等。
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景小勇
副院長:戈大立
副院長:白雪峰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聞國久
藝術總監:戈大立

導演團隊

王曉鷹、查明哲、吳曉江、孟京輝田沁鑫吳曉東

編劇團隊

李龍雲、石零過士行馮大慶、姜南

製作團隊

趙家培、邢辛、薛殿傑、王紹林、嚴龍、韓長志

演員團隊

陳數、鄧超、趙陽、劉燁、賈一平、李冰冰、李夢男章子怡孫紅雷孫淳、唐國強、佟大為吳若甫辛柏青印小天、尤勇、張豐毅李建義趙小銳周杰、高發、郭濤韓童生、姜武、丁嘉麗馮憲珍李琳、郝蕾、胡靜賈妮陳建斌、陳強、寇振海李雪健、劉星揚、田征秦海璐陶紅、陶虹、黃磊、徐筠伍宇娟、張岩、袁泉伊春德、朱媛媛、劉金山、劉威、廖凡邢佳棟段奕宏劉佩琦莫元季倪大紅、邵兵、王新、劉洋、耿樂、張磊、張凱麗、韓青、任程偉、趙倩等

演出動態


2012.06.13-2012.06.24 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簡·愛》
2012.08.29-2012.09.02 中國國家話劇院明星版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
2013.4.10-2013.4.21 田沁鑫戲劇作品話劇《青蛇》
2019.4.11-2019.4.14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連環計》
2019.02.20-2019.03.02 中國國家話劇院與希臘國家話劇院合作話劇《阿伽門農》
2019.03.13-2019.03.24 國家話劇院原創話劇《特赦》

交通信息


乘公交6路、38路、42路、45路、46路、53路、57路、76路、80路、109路、122路、340路、390路、410路、477路、613路、地鐵7號線等到“達官營”站下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