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峰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

段峰,男,畢業於四川大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

擔任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學,講授“人類語言學”、“語用學”、“英語辭彙學”、“寫作”等課程。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xx—1983年四川大學英語學士
xx—1990年四川大學英語碩士
xx—2007年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

社會活動


1999年、2001年分別赴香港中文大學、澳門歐洲研究中心參加學術會議。
2000年暑期受美國富布賴特項目資助,在美國紐約新學校大學(The New School University)進修美國文化課程。
2000年-2001年受美國北美基督教聯合董事會資助,在美國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語言學系和人類學系進修。
2007年暑期受歐盟歐洲研究中心項目資助,在德國波恩大學(Bonn University)訪問學習。
2012年10月隨四川大學代表團在比利時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魯汶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學術訪問。
2013年暑期受四川大學資助,在英國愛丁堡赫瑞瓦特大學(Heriot Watt University)學習進修。
2016年2月-3月受歐盟伊拉斯謨項目資助,在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訪問進修。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為翻譯理論研究、語用學、人類語言學。
研究課題
2014年獲四川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外語專項)(SC14WY11)“微觀翻譯史研究:理論、方法及其應用。
2010年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化翻譯’與少數民族文學英譯研究:基於民族志和翻譯學的視角”(10XZW038)。
2008年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SC08B07)“語言學翻譯理論研究”,已結題。
2001年獲教育部“十五”規劃專題項目(01JD840108)“美國交際民族志學的發展及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研究的啟示”,已結題。
2005年獲四川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向“中國—歐盟歐洲研究中心項目(ESCP)”申請的課題“尋找歐洲一體化之魂:文化、歷史和宗教對歐洲一體”的子項目之一,“文化多樣性和歐洲一體化”,已結題。
2000年四川大學重點課程項目:英語聽力及視聽,已結題。
發表論文
論翻譯研究的前瞻式和后溯式視域《譯苑新譚》,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
“阿詩瑪”、“劉三姐”英譯與少數民族文學對外譯介《外國語言文學文化論叢》(11),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
人類語言學概述《外國語文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語用學概述《外國語文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功能、目的、語用-語言學翻譯理論中的社會文化考量《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論叢》(10),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
民族志翻譯與少數民族文學對外譯介-以羌族文學為例《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跨學科視域下“文化翻譯”評析《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14年第3期。
文化翻譯和作為翻譯的文化-凱特·斯特奇民族志翻譯觀評析《當代文壇》(CSSCI來源期刊),2013年第3期。
重讀奈達:奈達與民族語言學翻譯模式《中國應用外語研究》2013年第1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
作為表演的翻譯——表演理論視域下的我國少數民族口頭文學對外翻譯《當代文壇》(CSSCI來源期刊),2012年第4期。
聲音與形式再現中的他文化呈現——民族志詩學與翻譯研究《外國語文》(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1期。
回顧、思考與展望-《Routledge翻譯研究指南》評述《中國翻譯》(CSSCI來源期刊),2009年第4期。
論翻譯理論研究的認知視角《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09年第6期。
論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文化意義《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論叢》(9),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
第三類翻譯與第三種文化-文學翻譯與文化異質的傳送《四川外語學院學報》(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08年第6期。
論翻譯中的文化趨同與存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08年第4期。
語言差異性與歐盟的語言工作石堅、易丹主編《尋找歐洲-歐洲一體化之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
認知語言學與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外語學刊》(CSSCI來源期刊),2007年第2期。
三葉一芽三位一體——楊武能教授訪談錄《外國文學研究》(A&HCI、CSSCI來源期刊),2006年第5期。
論翻譯的文化詩學《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06年第3期。
蘇珊·巴斯內特文學翻譯思想述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06年第2期。
深度描寫、新歷史主義和深度翻譯《西華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2期。
民族志與翻譯:翻譯研究的人類學視野《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06年第1期。
翻譯與文化異質的傳送-多元系統論與翻譯規範的視角《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論叢》(8),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比較文學跨學科研究初探《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論叢》(7),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從復譯現象看翻譯文學的開放性《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論叢》(6),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人類語言學的語言與文化觀簡述《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論叢》(5),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容忍與並存-淺談美國的多元文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中文核心刊物),2002年第2期。
論言語行為的社會文化特徵《西南民族學院學報》(中文核心刊物),2002年第3期。
中國西部的歐洲研究《澳門歐洲學會會刊》,2001年。
語用前提在話語交際中的作用《外語教學科研論文集》(2),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淺論標記項與無標記項《外國語文研究論叢》,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年。
著作
出版專著
《文化視野下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
譯著
《四川對外企業大典》(參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四川名牌大詞典》(參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川西民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九寨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海螺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四姑娘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教材
《英語》(四川省人事培訓教材)(參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