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翻譯
中國翻譯
《中國翻譯》將繼續秉承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辦刊宗旨,關注理論前沿,貼近翻譯實踐,促進翻譯教學,報道行業發展態勢,加強編讀互動交流,以滿足業界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
1979年3月1日,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創刊《翻譯通訊》(雙月刊),旨在交流在聯合國文件翻譯工作中的理論和技巧。
1980年正式公開出版,成為當時國內惟一的譯學專刊。
1982年,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翻譯協會)成立。1983年1月15日,《翻譯通訊》改為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刊(現《中國翻譯》)正式出版。創刊號發表了姜椿芳會長的文章“翻譯工作要有一個新局面”。成仿吾、包爾漢、肖三、曹靖華、愛潑斯坦、段連城等著文祝賀。該刊為月刊,總編輯為劉德有。
1983年3月15日,為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翻譯通訊》發表中國譯協副會長、中央編譯局局長宋書聲的文章:《馬恩全集》在我國的翻譯和出版。
1986年改為名為《中國翻譯》。主編為黃友義,副主編為楊平。《中國翻譯》是我國譯界學術水平最高、最具權威性的期刊。
反映國內、國際翻譯學術界前沿發展水平與走向,開展譯學理論研究,交流翻譯經驗,評介翻譯作品,傳播譯事知識,促進外語教學,介紹新、老翻譯工作者,報道國內外譯界思潮和動態,繁榮翻譯事業。報道國內外譯界思潮和動態。
《中國翻譯》是大專院校外語師生、翻譯工作者和翻譯愛好者交流譯學研究和翻譯實踐經驗的窗口,進行學術爭鳴的園地。
有:譯學研究、翻譯理論與技巧、翻譯評論、譯著評析、翻譯教學、科技翻譯、經貿翻譯、實用英語翻譯、人物介紹、國外翻譯界、當代國外翻譯理論、翻譯創作談、翻譯史話、譯壇春秋、中外文化交流、國外翻譯界動態、辭彙翻譯選登、讀者論壇、爭鳴與商榷、翻譯自學之友等。
一、稿件類別:本刊主要刊登中文稿件,酌量刊登海外學者的英文稿件。
二、本刊對來稿實行專家匿名評審。審稿周期為三個月,三個月後未接到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稿件。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編輯加工。
三、投稿方式:請將電子文稿以附件形式發送至電子信箱。不便使用電子郵件發送者,請郵寄至:北京市阜外百萬庄大街24號《中國翻譯》編輯部,郵編:100037。請勿重複使用兩種方式投送同一稿件。
四、字數要求:來稿一般以5000-8000字為宜,長文應控制在10000字以內;書評及訪談類文章應在5000字以內為宜。
五、稿件以Word格式排版,段落格式及標點使用須規範,請在第一頁附上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郵編、電話、電子信箱、職稱及研究方向;正文請勿標註任何個人信息。
六、5000字以上的論述性文稿請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標題和關鍵詞、作者單位英文名稱。
七、文章格式體例請參照本刊文內引文標註、註釋及文後參考文獻體例。
八、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
九、請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十、任何個人或組織以任何形式轉載、摘編本刊文章,須經本刊同意,並註明出處。
誠摯感謝譯界同仁多年來對本刊的厚愛與支持,歡迎賜稿!
1.本刊來稿要求首發,切勿一稿多投。向本刊投稿者,應當保證作品著作權的完整性、合法性,作品及內容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2.來稿如被採用,除非另有約定,將被發表在本刊、本刊合訂本、本刊合作網路資料庫及由本刊授權的其他出版物。
3.來稿在本刊發表后,除非另有約定,作者即已授權給本刊處理轉載事宜。凡以轉載、轉摘、複製、翻譯等方式使用該作品者,必須徵得本刊同意。
凡向本刊投稿,即視為同意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