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雪寶頂的結果 展開
- 中國知名自然風景區之一
- 雪寶鼎
雪寶頂
中國知名自然風景區之一
雪寶頂,位於東經103.40°,北緯32.50°,雪寶頂位於松潘縣境內,是岷山山脈主峰,最高海拔5588米,岷山主峰雪寶頂為藏區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藏語為“夏旭冬日”,即東方的海螺山,是岷山山脈的主峰。
雪寶頂
雪寶頂
2013年8月,成都岩羊戶外組織的商業活動全體隊員成功登頂,隊員和協作總計22人登頂。
2017年9月,新疆孤山探險商業登山隊3名隊員登頂。
雪寶頂景區風光
雪寶頂
雪寶頂
寶頂主峰為眾多高峰簇擁,主峰西南有衛峰玉簪峰,海拔5119米;主峰東南矗立著海拔5359米的四根香峰和5440米的小雪寶頂峰。四峰神態各異。雪寶頂海拔5000米以下地帶主要是岩石。往上,與四根香峰之間為一鞍部,坡度約30度。鞍部以上到頂峰坡度約20度的冰雪坡。雪寶頂的西南山脊,海拔5000米以下皆為20度至25度的冰雪坡。西側由於冰川的切割,形成了畢露的岩石刃脊,山體西北多為裸露岩石和陡崖。雪寶頂雪線高度約4700米,山峰主體由石炭紀的石灰岩構成。4500米左右為高山草甸地帶,4000米以下則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灌木林。山區盛產雪蓮、貝母等名貴藥材,森林中還是大熊貓、金絲猴的活動場所。這裡高山湖泊眾多,且各具情趣。山峰北側就是黃龍遊覽區,縱長7.5公里,寬1.5公里,自然景觀尤具特色,被譽為“人間瑤池”。
雪寶頂
雪寶頂
冰雪登山攀登行程
D1:成都---汶川---茂縣---松潘---上納米村(3300M)
早上9點出發,6小時車程抵達上納米村,宿藏家。
D2:上納米村---BC(3300M-4200M)
早飯後出發,輕裝徒步5小時左右到達大本營。宿BC。
D3:BC(4200M)
大本營安排適應海拔訓練和登山基礎技術培訓。宿BC。
D4:BC---C1(4200M-5100M)
從BC至C1,全天行程5小時左右。宿C1營地。
D5:C1---沖頂---BC(5100M-5588M)
從C1出發,最晚登頂時間限制為中午1點。沖頂后,返回C1營地休整后,下撤至BC。
D6:BC---上納米村---成都
早飯後出發,輕裝返回上納米村,晚上回到成都。
雪寶頂
駱駝背
位於海拔5100米左右通向頂峰的山脊上,由幾個駝峰狀的岩石凸起構成,最高處垂直落差約7米,兩側皆為較陡的崖壁,是通向頂峰的必經之路,一般通過都需要修路。可從駝峰上直接翻越,也可以從馱峰側面橫切通過。
C1營地
位於5000米左右的山脊上,因地形因素,可搭帳篷數量非常有限(不超過4頂)。紮營時須用繩索固定帳篷,以防大風。大部分時間積雪可保證C1用水。
黑色走廊
位於到達C1營地之前的一道碎石坡,坡面較陡,30~35°。兩側均為積雪帶,通過時須格外小心滾石。
烏龜背
位於約4200米的一較陡的小崖壁,中間有時有流水,可小心徒手爬上。若負重需修路通過。另,也可以從烏龜背右側的碎石坡繞行,不通過烏龜背,但線路較遠。
觀賞雪寶頂的最佳位置為松(潘)平(武)公路的雪山樑子嶺上,它的景觀範圍約30平方公里。登雪寶頂沒有固定的道路,山峰的西、北、南三面皆險峻難攀。東面坡度較緩,登山亦不易。1986年此山對外開放,同年8月6日由中日聯合組成的登山隊,首次征服這一處女峰。雪寶頂又是藏民崇敬的神山,每逢6月15日和6月25日為朝山期,有無數藏、羌、漢民前往朝拜。
雪寶頂
雪寶頂山勢陡峭,奇峰迭出,終年積雪封頂,如巨塔凌空,峰嶸兀突,蔚為壯觀。四周群山拱衛,各展雄奇,有名者如洞日誌米山(海拔5319米)、冬日切居山(海拔5026米)、門洞山(海拔5020米)。所跨面積160平方公里。雪寶頂的4500米以上終年積雪,以下為流石灘,雪蓮叢生,再下為深切溝壑,多峭壁陡崖,有現代冰川紋條。主峰西南坡懸冰川,長達2公里,冰雪寬度為500米。在它的縱橫溝壑中有貌似龍、鳳、獅、虎的石林,伴生著水晶石礦藏。山腳地帶林木秀茂,棲息著青羊、山鹿等珍稀動物。山上泉水下溢,匯成千多個湖沼,舊有108海之稱。湖水湛藍,隨雲影天光幻化莫測。故有“旭日之海”、“玉翠晚照”、“觀音洒水”、“水簾洞”、“幻洞日生”……等妙景。繞主峰有四海:東南為圓海,西南為方海,西北是半圓海,東北有三角海。圓海如明鏡,方海如城池,半圓海如殘月一鉤,三角海如金塔倒映。
據四新聞網2012年12月報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2012)國生圈字4號]文件批准,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正式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CBRN)成員。
中國人與生物圈網路(CBRN)成立於1993年,生物圈保護區的設立就是強調要把保護區及周邊地區人民的生活改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進而找出一條既可以保護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又可以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該保護區網路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路對應,致力於開展國際合作、人員與信息交流,引入新技術促進生物圈保護區等功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