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江新樟

滄江新樟

滄江新樟為雙子葉植物綱、樟科灌木或小喬木,生於灌叢、林緣路旁、河邊或疏林中,產雲南西部至西北部,西藏東南部。

概況


所屬卷:Neocinnamomum Liou Ho
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名:滄江新樟

文獻來源:


Neocinnamomum mekongense(Hand.-Mazz.)Kosterm.(1974).
Cinnamomum delavayi Lec.var.mekongense Hand.-Mazz.(1925),(1931);
C.delavayi Lec.var.aromatica Lec.ex Lee(1935)“aromatic”.

描述欄位:


灌木或小喬木,高(1.5)2—5米,有時達10米;樹皮黑棕色。頂芽小,卵珠形,芽鱗緊密,寬卵圓形,先端銳尖,略肥厚,略被銹色細絹毛。枝條纖細,圓柱形,具縱向條紋,無毛。葉互生,卵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5)5—10厘米,寬(1.7)2.5—4.5(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尖頭纖細,長1.5—2厘米,基部楔形,堅紙質或近革質,兩面無毛,上面綠色,稍光亮,下面蒼白色,晦暗,三出脈,中脈及側脈兩面明顯,基生側脈達葉片長3/4,其餘側脈細小,小脈及細脈兩面呈細網狀;葉柄纖細,長1—1.5厘米,腹凹背凸,無毛。團傘花序腋生,被銹色細絹毛,(1)2—5(6)花;苞片細小,三角狀鑽形,先端銳尖,長不及1毫米,被銹色細絹毛。花小,綠黃色,開花時直徑約2.5毫米,花梗纖細,長5—8(10)毫米,具溝,被銹色細絹毛;花被簡短小,長不及1毫米,花被片6,三角狀卵圓形,先端銳尖,近等大,長2毫米,寬1.5毫米,兩面被銹色細絹毛;能育雄蕊9,第一、二輪雄蕊長約1毫米,花藥寬大,卵狀長方形,先端截平,4室,上2室小,內向,下2室大,外側向,花絲扁平,寬約為花藥之半,短於花藥很多,第三輪雄蕊長1.2毫米,花藥長圓形,先端鈍或近截平,寬約為第一、二輪雄蕊者之半,4室,上2室小,外向,下2室大,側外向,花絲扁平,與花藥近等寬等長,基部有一對圓狀腎形腺體,退化雄蕊小,三角形,具柄,連柄長0.5毫米;子房卵球形,長1.2毫米,基部圓形,無柄,先端向上漸狹,無毛,花柱短,柱頭盤狀。果卵球形,長約1.2厘米,直徑8.5—9毫米,先端具小尖突,成熟時紅色;果托高腳杯狀,頂端寬達7毫米,花被片宿存,略增大,凋萎狀;果梗纖細,長約1.2厘米。花期6—8月,果期11月至翌年5月。

分佈及生境:


產西部至西北部;生於灌叢、林緣路旁、河邊或疏林中,海拔(1400)1700—2300(2700)米。分佈於西藏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