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通信

航空通信

航空通信,航空部門之間利用電信設備進行聯繫,以傳遞飛機飛行動態、空中交通管制指示、氣象情報和航空運輸業務信息等的一種飛行保障業務。早期的航空通信方式主要是電報,后又出現電話、電傳打字、傳真、電視、數據傳輸等多種方式。

通信用語


為了開展國際航空通信業務,《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航空通信》中對航空通信的定義、設備和規格、使用的無線電頻率、電報的分類、緩急次序、標準格式、用語和處理手續等,都有統一的規定或具體的建議。
國際間的航空通信業務一般使用英語。中國的航空通信業務,在國內通信採用漢語和郵電部規定的《標準電碼》,國際通信使用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規定的英語標準用語和簡語、縮語。電報的格式分為固定格式和非固定格式兩種。使用專用的固定格式電報是為了縮減電文,便利傳遞。
此外,對國際航空通信業務中的簡語和簡字,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編了《國際民航組織簡語簡字》(ICAOAbbreviations and codes,ICAO Doc 8 400),其中有簡字、發射特性指示碼、信號報告代碼,航行通告代碼和航空通信簡語等。

發展


航空通信的發展是基於當前應用系統的一種演進和革新,主要表現在短波通信新體制的建立、超短波通信的開放式體系建設、衛星通信的保密化、抗毀性研究及數據鏈和航空通信網的通用、開放、互聯、綜合體系構建。
(1)航空短波通信發展的主體是3G—ALE、高速跳頻和短波自適應組網。在裝備體制上實現數字化、短波網路系統、高速跳頻抗干擾體制轉變;在工藝和設計上更新短波通信系統的收發設備和終端設備,提高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並不斷增強系統的智能業務處理能力。
(2)隨著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軟體無線電技術和跳頻技術的應用,航空超短波通信將向通用、開放的結構發展,以兼容不同頻帶和體制的超短波通信。通用的、開放的結構是充分利用了現有商業標準和產品,兼容現有系統,並緊跟商業框架體系結構發展,同時也為各種軍用新技術的應用提供一個獨立於設備的結構框架平台,形成綜合性的戰術電台,同時滿足航管和戰術應用需求。其次,針對部分擁塞頻帶,細化通道和OFDM調製是最有效的方法。跳頻調製的應用將增強軍事航空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高速跳頻是提高超短波通信的抗干擾性、抗偵聽的一種有效途徑,寬頻跳頻可以有效地增加通信信號的隱蔽性,降低高速數據傳輸時的信噪比要求,實時自適應跳頻,可以實現通信鏈路在無干擾或弱干擾的頻點上跳頻,可以有效地應對阻塞干擾和點頻干擾,提高通信的連續性。
(3)航空衛星通信作為遠程、寬頻航空通信的主要方式,未來需要面對的通信容量增加、衛通機載平台複雜化、多樣化及應用的通信保密和抗干擾等需求,在完善航空衛星通信系統的過程中,需要重點發展大型和小型機載衛星通信站的系統優化設計、機載衛星站與地面網路互聯互通技術、航空衛星通信的抗干擾、抗截獲技術、機載衛星平台的高增益天線設計和快速捕獲跟蹤能力。
(4)數據鏈發展的綜合化、網路化、高速化和互聯互通。從當前發展數據鏈的進程看,綜合化表現在逐步向著支持多種作戰平台、多軍種聯合作戰和盟軍協同作戰方向發展,不斷提升數據分發能力。為保證信息的快速、可靠傳輸,數據鏈的技術規範也在不斷更新。增強點到多點和多點到多點的網路傳輸性能,使其能夠在中心節點和多個用戶節點之間進行高效、全雙工、短時延網路數據傳輸,發展成一種能夠滿足網路中心戰需要的數據鏈。現代戰爭作戰區域廣闊,作戰節奏轉換極快,作戰信息需求海量,需要數據鏈在兼容現有裝備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新的頻率資源,拓展數據鏈帶寬,提高數據傳輸速率,改進網路結構,增大系統信息容量,不斷提升數據分發能力。未來數據鏈在提高數據鏈路能力的同時,還將考慮與其他數據鏈路及已有系統的兼容性,實現多數據鏈共同存在、協同作戰。多鏈路協同作戰是指多個數據鏈通過共享指揮與控制處理器,構成完整的聯合數據鏈體系,為作戰指揮系統提供統一、完整的戰術信息。美空軍最近提出的“空中網際網路”,其思想就是將各種使用不同數據鏈路的空中平台連接起來。

業務內容


主要有航空固定通信、航空移動通信、航空無線電導航和航空通播等業務。國際電信聯盟為航空通信的各種業務規定有專用頻段以避免通信相互干擾。
航空通信業務主要有4種:

航空固定通信

又稱平面通信。在固定點之間進行,只接受與航空安全直接有關的通信業務。在世界範圍已形成航空固定通信網。此外,許多航空運輸企業還另建有旅客服務、客貨運輸、定座電報的通信網路,並有多家企業聯合組成專用通信網
國際航空通信協會的通信網居世界之首,幾乎通達全球各大城市,向各會員航空公司供應有關飛行動態、飛行保安、旅客定座、追查行李等專業性資料。

航空移動通信

又稱陸空通信。主要是機載電台和地面對空電台之間的通信。飛機電台之間必要時也可利用航空移動通信網通信。航空移動通信業務主要有飛機險情通信和航務管理通信。前者是飛機遇到和解除危險、緊急狀態的通信,後者是飛機與航空運輸企業之間交換飛機飛行情況的通信。

航空無線電導航

通過地面無線電設施為飛機提供方位、距離等信息,以便確定飛機位置,引導飛機飛行。

航空通播

按特定頻率或通信頻率,以定時廣播的方式,發送有關氣象情況、機場著陸條件、進場條件等航行資料。

航空固定通信

又稱平面通信,指規定的固定點之間的電信業務。世界範圍的航空固定電路系統,具有相同的或兼容的通信特性,供各航空固定電台之間交換電報和數字化信息,形成了航空固定通信網。中國的航空固定通信可以利用航空固定通信網同全國各主要城市和世界各大城市進行通信。
航空固定通信網只接受與航空安全直接有關的通信業務。有些航空運輸企業為了自身業務的需要,另建有旅客服務、客貨運輸和定座電報的通信網路。此外,許多航空運輸企業還聯合組成專用通信網,其中以國際航空通信協會的通信網最大,幾乎通達全球各大城市。
這一協會是全球性航空通信及資料服務機構,非營利性的合作組織,經費由各會員航空公司負擔,為世界 152個國家和地區的 240餘家航空公司服務。協會的通信網供應各會員航空公司有關飛行動態、飛行保安、旅客定座、追查行李等專業性資料。許多自備電子計算機定座系統的航空公司,經由協會的網路傳輸數據。
氣象業務通信網是航空固定通信業務的一部分,為網內航空固定電台之間交換航空氣象情報。

航空移動通信

又稱陸空通信,以機載電台和地面對空電台之間的通信為主,飛機電台之間必要時也利用這一通信網進行通信。救生電台、緊急位置指示無線電示標台可用規定的遇險和緊急頻率通信。航空移動通信分為航路航空移動通信和非航路航空移動通信兩種,分別使用不同的頻帶。
航空移動通信最初使用電報,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逐步改用通話。1978年國際電信聯盟世界無線電行政會議決定航空移動通信改用單邊帶收發。目前各國較普遍的是採用甚高頻進行航空移動通信。

航空無線電導航

通過地面無線電設施為飛機提供方位、距離的信息,幫助空中飛行的飛機確定位置,引導飛機飛行的業務(見航空無線電領航)。

航空通播

發送有關航行資料的通播業務,即在特定頻率或通信頻率上,以定時廣播的方式,發送有關氣象情況、機場著陸條件、進場條件等航行資料。